游泳吧 关注:278,501贴子:1,752,179

回复:好像大家讨论颠簸(混合交叉)挺多的,说一些个人见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练不成的。这动作是在前交叉基础上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9-07-11 14:48
收起回复
    混合交叉实际就是单臂蝶+侧泳;
    换气侧为主轴基本不转,摆动侧游单臂蝶与换气侧一同形成一完整波浪,把蝶泳的身体波动加入了自由泳中,使自由泳由原来的左手-中断-右手-中断,变成左手-右手-中断,因此缩小了动力中断时间,速度快,但相同距离划次会增加;孙杨200-400以混合交叉为主,50米26-27划,1500米游传统自由泳,24划左右
    建议想学混合交叉的朋友要有蝶泳的基础,并且从一次腿开始练,比较容易入门
    以莱德基的一次腿游法为例
    1,唤气完成,头准备入水,此时摆动侧手前伸,同侧腿上抬至最高,准备下打,摆动侧人身体呈波浪谷底,

    2,头入水,摆动侧腿下打,同侧手推水,换气侧手入水

    3,换气侧手抱推水,身体达到最高点,转头换气,同时摆动侧腿上抬(非常关键,初学关注这点基本就ok了,实际就是头压下的势能左右手各划一下,把身体一侧抬高了换气,然后又落下)
    莱德基的斜视图,可以看到她摆动侧的单臂蝶波动

    侧视图,注意换气侧推水时,摆动侧腿的上撩配合

    至于速度方面,现在基本国际比赛自由泳都是这种游法,说明在现有专业竞技领域是最快的,17年全运会也看到不少运动员在游生疏的混合交叉,期待多几个孙杨,宁泽涛,王简嘉禾这样的优秀运动员


    36楼2019-07-11 14:59
    收起回复
      关于形状阻力的补充(如图)。当然,上下起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原理类似。。。惯性阻力的话也稍微补充下,不扯那些f=ma了,简单的说,就是均匀前进阻力小,突然变速阻力大。。。。
      --
      总之关于阻力,就是一个收益的问题,文中的解释和各楼的回答中,我的观点都很明确,混合交叉,收益<支出,阻力比其他交叉更大。
      --
      因为角度太多,很多方向论证过程都会很麻烦,所以就此只回答疑问,不参加辩论了哈。多谢各位大佬指点讨论,给出观点,有了这些才能促进各位泳友共同成长
      ps:蝶泳阻力大于自由泳,这个观点可能也会引起一定的争议,但就此也就不参加辩论了哈。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9-07-11 19:48
      收起回复
        这个研究的多:简单说一下,首先颠簸就得起伏,第二跟交叉关系不大,交叉无法解释,按混合驱动去解释可行(髋驱+肩驱)但也不完美
        颠簸游原理:假设对称自由泳泳速 1(滑行减速)2(划臂加速)1(滑行减速)、2(划臂加速);那么颠簸游就通过调节两次划臂的节奏达到以下效果:1(滑行减速)2(划臂加速)3(划臂加速)1(滑行减速)
        对称自由泳节奏是 啪、啪、啪、啪,颠簸自由泳是啪啪、啪啪,这是目前自由泳节奏来说的最高境界。
        技术总结,通过连续两个爆发划臂推高速度极值(跃进效果非常明显)同时滑行侧即呼吸侧下潜避免兴波阻力,两者缺一不可
        与打腿关系:滑行侧配合对侧重腿(1、3)即右滑右换就踢左腿,弱侧腿随意0、1、3均可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8楼2019-07-12 00:16
        回复
          回复 37 楼: 请冬哥在图片上,再添加一个 “窄至少一半” 的人处在 “上下起伏” 的状态,然后画出 “横截面3” 。。。


          IP属地:北京39楼2019-07-12 00:40
          收起回复
            编个段子: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游泳时趴得最平的,要数索普大人了。
            可是偏偏索大人对此是痛心疾首,因为索大人看到:几乎所有的人类,游泳时趴得都不平。。。
            于是索大人痛改前非,游泳的时候,总是把头抬起来一点点,眼睛不向下看而是向前看。。。
            于是索大人游泳时,趴得也不那么平了。。。
            于是索大人高兴了,觉得自己游泳时象是个人在游泳了。。。
            于是所有的人类游泳时,趴得都不平了。。。


            IP属地:北京40楼2019-07-12 01:09
            回复
              做为一个搞嘴游的,象我这样解释半天也说不清楚,实在是失败得很。
              以后还要继续向祖师爷学习:美国那个不会游泳只会嘴游教出世界冠军的教练,算是嘴游的开山鼻祖吧。。。
              总结一下:
              不懂就会的,有天赋;
              懂了就会的,有能力;
              懂了也不会的;有智慧;
              不懂也不会的,有福气。
              “笨牛顿” 和我应该属于第三者。。。呸呸呸。。。应该属于第三种人吧,
              “冬哥” 应该属于第二种人吧,
              “宗长” 应该属于第一种人吧。。。


              IP属地:北京41楼2019-07-12 14:35
              收起回复
                这技术关键是瞬间重心前移,越过浮心,不在于左右手的动作,每个人的动作都不一样,有的前加后,有的前加中,原则都是高速向前移重心。前交叉都练不好的,就别练。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9-07-12 14:46
                收起回复
                  反正前交叉游的多,可以慢悠悠的游,也省力,
                  颠簸游,感觉有点类似单臂蝶+自游泳腿,游两下感觉心率就上来了,不过好像可以找到蛙泳飘的那种感觉,还是有点累


                  44楼2019-08-06 09:42
                  回复
                    这样游真的快,但太累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9-08-14 13:00
                    回复
                      不认同楼主的分析。颠簸,在水面上下起伏应该是阻力最小的。你是做了一些文字分析。没用。我完全可以有相反的分析。要实验。不实验就用现有的现象做例子。比如用石头打水漂,一上一下才是最远的。一直一半在水里是不远的。还有摩托快艇,开着会甚至跳到空中一下。


                      来自手机贴吧48楼2019-10-06 10:52
                      收起回复
                        头的移动不能过大,太耗体力。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9-10-08 09:03
                        收起回复
                          怎么练腿 我觉得自由泳的时候打腿好累,持续性很差


                          IP属地:江苏51楼2019-10-08 16:27
                          回复
                            楼主说得没错因为我加速快起来的时候就是混合交叉,也就是颠簸游,但我肯定比不了宁则涛,我个人总结为什么会游成这个样子,是因为两只手抓水路线长短不一样,更侧重用左手抓更长的路线使更大的力,有一种想挣脱水面来变快的冲动,快没快就不晓得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9-10-13 03:09
                            回复
                              这个话题确实是经常被翻起来,不管是混合交叉,颠簸游等,都属于通词膨胀,其实通用的说法是“非对称游法”。
                              我在别的贴里已经说过,这是针对个别有天赋明星运动员,因为他们的个人习惯形成的游法,不一定适用于广大业余爱好者,特别是成年以后学习游泳的爱好者,不从自身身体条件出发,盲目模仿不一定有好的效果,当然自身觉得“有趣”,“有进步”,那也是有可能的,但始终是“你喜欢就好”,并非主流。
                              非对称不能成为主流,是因为其:
                              单侧两次快速划水来获得速度叠加,但另一侧滑行,造成 加速--减速 上坡起伏,耗费更多体力;
                              单侧快速划水,对腿功的要求更高,需要强大腰力、腿力维持身体平衡;
                              单侧发力划水和过高呼吸,需要一侧躯体的力量更大;


                              IP属地:广东53楼2019-10-14 09: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