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吧 关注:96,525贴子:1,346,745

怎样自学气功?自学气功应选什么功法才安全不出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些吧友问:“气功可以自学吗?”、“自学气功的话,应该选哪门功法才安全不出偏?”
在这里,我写下自己的经历,想说明:我是自学气功的,我出过一些小问题,不算出偏,而且是有方法避免出偏的,没什么可怕,不一定要有师父在旁指导或手把手教。至于应该选什么功法才安全不出偏,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因为流传的功法千百种,《气功大全》之类的书也没有襄刮全部,加上社会上还流传多种新创的功法和改编的功法,我没精力对所有功法都尝试练一遍,所以没法评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练气功出不出偏,不在于练什么功法,关键在于自己如何理解和对待功法、功理,特别是在练功有效进入“气功态”之后,要正确对待“气脉内景”诸种动触(冷热颤动等等)和幻觉(如脚踩两只船左起彼伏,眼前出现各种光色等等),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是我有效防止出偏的理念之一。既不要相信“气”有呼风唤雨的神功,也不要相信“气”有力量把人弄得走火入魔。


IP属地:贵州1楼2019-06-19 19:10回复
    我的职业是机关公务员,因为我周围有些人嘲笑练气功的人,所以在这里我不想讲我的真实姓名和住址。我是宣传文化部门的,专业是文化艺创作,我的性格偏向于喜欢幻想、多愁善感,因此七情六欲(杂念太多),这是练气功的大忌。练气功与体育锻练最大的区别,就是练气功要求思想入静,排除杂念,或以一念代万念。因此,我练气功进不了高层次。还有一点就是,我不时迷入色情幻想,这也是严重影响我练气功的“百日筑基”,要求一百天禁止性生活(禁止损精行为),我从来没有做到,最长一次只做到三十二天。这也是我练气功康复效果比其他人慢的原因。
    但是我练气功的悟性很高。由于有传统文化功底,对中医经络穴位学说、气功(修道、修禅)儒释道种种术语也读得懂,所以刚开始,从书店买了一本气功书来,就自己边学练起来。我第一次自学的功法是新创功法。后来我觉得这个功法没味道,便又寻找其他功法来学,其中丹道周天、道家练丹术、吐纳功、导引功、真气运行法都学过,还是觉得没兴趣,最后,从《气功》杂志上看到一则广告,说峨嵋临济气功道释相通、动静相兼,软硬功法都有,既可用于养生,也可用于武术技击,于是买了一套教材来,虽说是函授,实则还是我自学,没有老师指导,我当时也觉得不需要老师指导,只找了一个功友,早晚一起相约到僻静处练练,回来交流体会。


    IP属地:贵州3楼2019-06-19 19:36
    收起回复
      上面我对“气”的讲解,也还不太全面。“气”,应该分别为两种,一种是生理上的气,即中医学说里元气、卫气、宗气、营气之类;另一种是意识高度入静后产生的气感,是进入气功状态后才感觉到的,这种“气”,可以随意念而行走的,当然也可不用意念而自己循经而走。


      IP属地:贵州5楼2019-06-19 22:12
      收起回复
        对于这后一种入静状态后才感觉到的气感,你不要太当真。气功入静状态下,你觉得它象电流,象热水,你都不要欢喜,更不要害怕,否则你会吓出汗来出偏的,你就当它是一种感觉,一种幻觉,它不是电,也不是水,它不会发射出去,也不会烧坏你自己,决不会。它的感觉明显了,只是说明你入静加深了,身体机能更好了。


        IP属地:贵州6楼2019-06-19 22:18
        收起回复
          我曾经太迷信练功中的各种感觉。有一次,我练周天搬运法,忽然地感觉我坠入万丈深渊,吓了一跳,赶忙中断练功,从气功态中醒过来。后来,我有意喝了二两酒,再练。常言酒能壮胆,酒后我练功再遇到这种若坠万丈深渊的感觉时,不再害怕,任它坠下去,坠下去,其实没坠,不一会就自行回复到静气空明的气功态来了。如果是真的话,那不论你喝多少酒也无济于事。这说明,都是心理作用。出偏(走火入魔)都是自身心理造成。所以记不清哪个禅修功法提到“伏心魔”之说,其实古人早就暗示我们,走火入魔的“魔”,实际上是从自身的心里产生的。


          IP属地:贵州7楼2019-06-19 22:32
          收起回复
            我们有些人练某种功出了偏,就笼统地说那种功容易出偏。其实不然,练功出偏,并不一定是功法问题,而是练功者自己练得不对或者心理问题。比如有人说练周天类功法容易出偏,而我就是练周天类的功法的,多年了,从没出偏,,下面这幅图就是我贴在练功房里激劢自己练功的:图两侧是我自己编的对联,左联有“气行周天”四字,说明我对气行周天特别感兴趣 。


            IP属地:贵州9楼2019-06-19 22:39
            收起回复
              二十多年来,最初我练气功,只是求入静安恬达到温养身心就行了,是不考虑能否通流周天、能否内丹结成之类,到后来,对气功修习的基本方法掌握了,不担心出偏了,我也尝试练习各种周天类功法(包括丹道周天),也练过没有周天的炼丹术。外丹术的话,我不练,因为外丹术是古代道士用真实的矿物质练成丹药的一种方法,希望吃那个丹药能成仙或长生不老,结果不少道士吃中毒死了。所以我不学那个。我练的是内丹术,就是在自己的丹田里练出丹药来。当然,我只是尝试和玩味罢了,并没有用心去练,因为我在心底里压根儿就不相信会在丹田里练出丹药来的,所以我练不出丹药来,而且我认为一切都是自我感觉而已,用仪器是检测不出你那个丹田里有没有丹药的,换句话说就是意念意识而已。
              还有周天功法,我虽然把寻找气行周天的乐趣作为我练气功的目的,但我也不强求,我只把练功入静过程当作一种养生方式,当作一种生命体验,人们说有“意通周天”和“气通周天”的区别,我也不去管,不去分辩,说来可能得罪一些人,我认为气通也好意通也罢,都是自我感觉而已,仪器是检测不到的,因为经络穴位本身就是西医科学仪器检测不出的东西,一大奇事。既然是自我感觉,那总逃不出意念意识乃至幻觉所致……因为不能同时练多种功法,今天练这明天练那的话形不成条件反射,不利于练功进展,因此我现在练气功,姿势以高位桩和盘坐为主,意念,把意识轻轻放在丹田附近,不加其它引导之类的意念了,实际觉得有些枯燥,又把意识集中到一呼一吸上来,或把意识集中到两掌心相吸的感觉上去,反正不那么死板地按照书上,只要达到松静自然的状态就行。


              IP属地:贵州10楼2019-06-19 22:40
              收起回复
                我把我至今一直练着的"周天搬运法"摘抄在下面,只是想说明,我作为一个普通人,自学练习周潜川傅伟中先生周天类功法没有出偏....吧里的人不喜欢练这个,可以不练,但不必指责,对吧?
                周天搬运法
                双腿自然盘,双手可合十于胸,亦可掌心朝上放于腿上,还可作抱球状提沉于胸前。形松意静,悬顶竖脊,宽胸实腹,以轻松活泼、自感舒适为度。眼睛似闭非闭或全闭均可,如果全闭感到昏沉,也可微开一线之光,但眼神要内收,对外界视若不见,内视体内即可。思想集中在呼吸上,或在手的气感上面均可,因人而宜。可配合呼吸默念“乐松——脉通”四字。
                也可按如下峨眉内功要求练习。
                练气吐纳:照平常的习惯呼吸,一吸小肚皮鼓起,一呼瘪进去,这叫做顺呼吸;与此相反的一呼小肚皮鼓起,一吸瘪进去,名叫逆呼吸。初学的人,以采用顺呼吸为宜,练到火候深了,再进一步采用逆呼吸,才容易掌握。
                须配合“神与气合”的口诀,即把念头与呼吸的一吐一纳合而为一,不可分离。呼气时,肚皮内瘪,念头也随着它瘪进去,自下丹田呼气外出。吸气时,念头也随着气下至丹田,小肚皮相应鼓起。以“活泼自在”为原则,而不用“意守丹田”的死守方法。
                呼吸要调得细软绵长,不可故意用力拉长和求细,须顺应自然。久久锻炼,自然会达到“若存若亡”的最高标准。
                修脉搬运:运用“神与气合”的方法,练气掌握纯熟了,即会产生一种特别的感觉,感觉在下丹田里因呼吸的升降而产生一团“热气”,热气愈聚愈多,聚到了相当的程度,它即会随着一定的脉道流行一周,仍旧回到丹田里,这叫做“周天搬运法”。
                真气在丹田里发动生热的时候,或者在背后循着经络上行当中,那股热流不可太热了,只允许它温暖,如象喝了美洒,微有暖意,所谓“如饮醍醐”,令人舒适。如果火候太大,热气过高,必须另用口诀去调伏它。用“哈”字诀。
                大周天循环后,真气归元入窍的感觉,则另是一番滋味,微微出汗,神清气爽,轻松愉快,所谓“如灌醍醐”。真气归元,还于下丹田的时候,另外觉得有一股潜在吸力,把小肚皮向里吸紧,很象肚皮已贴着了背脊骨似的。同时又觉得丹田里的真气,有似香烟缭绕,悠游自在,荡漾漾,轻飘飘,似动似止,载浮裁沉的滋味。又象钟表的摆,左右相应摆动似的。即旧说“氤氲紫气”的象征。当此之时,念头已到相当高度集中的程度了,仍然把念头与向内吸紧的道路吻合在一起。一点也不能分心动念,既不可欢喜也不可惊诧恐惧,切切实实跟随着它向里吸入。一直到觉得真气已不再向内吸的程度,同时即把念头集中在吸贴最紧的地方,这地方不会很大,一般说来只有鸡蛋大,或者鸽蛋大(功夫深了只有豆大)。如此把念头集中在这最后一点,一心一意“定”在那里,连氤氲紫气也不动了。久久练习,功夫即会进步到”清静境界”。牙关也会闭紧,眼睛也会内吸,呼吸微细绵绵不断,吸多呼少,这样已经达到比较高度的休息程度。对治疗额窦炎引起的天目穴憋闷和神经衰弱(过敏、抑郁、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有良效。如果不想继续久练,则把念头分开,全身放松,慢慢起坐,算是练完一趟功夫了。
                一般来说,慢慢练习纯熟,循序渐进,逐步进入清静境界,不论是否通周天,而一觉独明,眼球自然内吸,恬然自在,就算成功了。
                咽津导引:练完一遍功夫,随即把念头与热气分开,或者与肚皮内吸的力量分开,全身放松,张开眼睛,把眼珠溜转二三次,眼皮眨动几下,即把口里的津液分成三五口,慢慢地吞下,且须以意识送下丹田。然后再舒手伸腿,用掌在胸腹随意摩擦,或在腰腿各部轻轻拍动。随意行之,不必拘执。


                IP属地:贵州11楼2019-06-19 22:42
                收起回复
                  凡是读过傅伟中先生原教材的人,就知道我这里周天搬运法,已经作了一些文字修改,在坐式上已经加入了其他功法的内容。我不知道傅伟中先生是否同意我的修改,我的意思只想说明,不一定按照书上写的一五一十地死板的练,要结合自身习惯,怎么舒适怎么便于入静,就怎么做。当然,核心部位是不能修改的,比如“舍气从脉”那一段。


                  IP属地:贵州12楼2019-06-19 22:47
                  回复
                    在周潜川傅伟中先生的<峨嵋临济气功>的功法中,我特别喜欢"金刚三昧掌",我觉得它充满东方传统文化的神秘感,练时还要念"“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我觉得很有意思.虽然我不相信会练出"隔山打牛"功夫,我也没必要去追求这个,我只要有一个我喜欢的锻练方式让我着迷,让我有兴趣去做健身运动,就得了.所以,我也不一定强求自己能闭气二分钟什么的.因为周天搬运法是练静,我就把金刚三昧掌作为动功来练,只有动静相兼,方为全面.如此而已.把功夫摘抄如下,不喜欢的可以不练,人的根器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同,我练不出偏,我不能保证其他人不出一点问题。但是,只要看懂我前面说的出偏原因的那几个贴,当然就不会出问题了。
                    峨眉金刚三昧掌
                    面向南方:站平肩裆,凝神敛息一分钟;双手带气合掌于胸前,反复默念“唵嘛呢叭咪吽”六字诀9遍,意念要空。
                    (1)托掌下击:
                    鼻吸气,气盈胸带动小腹内收,同时两手紧握成拳,全力绷紧,然后转快下蹲马步,两手从裆前捧气后起立,捧气至膻中后两掌上翻,指尖相对,掌心朝天,虎口撑圆,内力暗撑,上托继续闭气。上托闭气达最大限度时两手臂放松,外分从两侧下落,下蹲裆前捧气起立,捧气到丹田时,两掌内翻指尖相对掌心朝下分按于体侧,然后再用口吐气。吐气要一口吐尽。反复进行吸气→闭气→吐气。做三至九遍,以头不晕为限。
                    (2)侧推掌下击:还原平肩裆,鼻吸气,气盈胸带动小腹内收,两肘后提,两手握拳自体侧上提于腋前胸侧。随即变掌,分别向体两侧微划弧推出。两臂推平成一字型后,松肩坠肘,闭气,意念照视指掌,暗劲沉撑。闭气时间达最大限度时,两臂放松成阴掌,松肩垂肘带掌由体侧内合,分别置两腋下,指尖斜朝外。然后口发爆破音吐气,同时两掌自体侧缓击下落,意念击掌下(地下)之井水,随掌之下击而水花四溅。反复3至9遍。
                    (3)前推掌下击:还原平肩裆,鼻吸气,气盈胸带动小腹内收,两肘后提,两手握拳自体侧上提于腋前胸侧。随即变掌,同时向体前微划弧推出。松肩坠肘,闭气,意念照视指掌,虎口撑圆。闭气时间达到最大限度时,两臂放松,变掌心相对,松肩垂肘带掌由体前拉回,分别置两乳外侧腋下,指尖朝前。然后口发爆破音吐气,同时两掌缓击下落,意念击掌下(地下)之井水,随掌之下击而水花四溅。反复三至九遍。
                    面向东方:站法如前,双手带气合掌于胸前,反复默念“唵、嘛、呢、叭、咪、吽”六字诀9遍,意念要空。继做上述(1)、(2)、(3)项吐纳动作,意念同前。
                    面向北方:如上法练习。
                    面向西方:如上法练习。还原平肩裆即为收功。然后散步5—10分钟。
                    说明:
                    (1)鼻吸气时可快些,与动作同时完成。闭气是出功的主要环节,尽量延长。气欲憋未憋时,就要做收掌动作。两掌向下缓击时,与口发爆破音吐气要同时完成,不可参前错后。凡闭息时为静止动作,凡鼻吸气或口呼气时均为连贯动作,不可分解。
                    (2)不要有意延长六字诀默念时间,每个方向念9遍即可。其实也不必拘泥于古人喜欢9字的说法,念7遍、8遍、10遍均可。通过默念六字诀将气机调平,起到震荡、摩擦五脏六腑气机的作用,以收敛、发动真气,为下势动作打好基础,切不可滑入迷信之说。
                    (3)做完一个方向练功,不要停顿,马上吸气继续做下一方向的练功。托举下击、侧推掌下击、前推掌下击之间也不宜停顿。必须将意念配合好,这是功夫长进快慢的关键之一。继续在同一方向练下步功也行,练功方向与功夫长进快慢毫无关系。虽说指南针显示地球磁场对人体方向有影响,但你练功不过就是几十分钟,这种方向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金刚掌的关键是:吸气尽后闭气,延长气停留于肺部的时间,吐气要慢长,吸气要快速。此功看似练掌,实则练肺。肺活量增大,体内供氧充足,抗病力自然增强。功夫练到高深境界,冬天可以不穿棉衣。但不要为了提高功夫有意延长闭气时间,尤其是患心脑血管疾病者,切记!


                    IP属地:贵州13楼2019-06-19 22:50
                    回复
                      我尝试练习的功法很多,我买的书也很多,我觉得各有特色,功法多了反而让我左右为难,不知道选练什么好。我最后选练峨嵋临济气功,其实也不会是这门气功,我把意拳的高位站桩、秦重三的站桩理论、于永年的站桩运动量标准、王海容的《吐纳功释秘》都参进来了。与此同时,峨嵋临济气功当中的峨嵋十二庄我不练了,峨嵋天罡硬功大八式我也不练了,不是说功法不好,而是我觉得不适合我。


                      IP属地:贵州14楼2019-06-19 22:56
                      回复
                        有些人说:任意改变功法,就会出偏。我觉得有道理。但我现在练的功法,也是经过我自己修改了的,为什么却也不出偏?这样说来,改变功法也不会出偏,和前面的说法不是矛盾了吗?
                        让我慢慢说来。举一个例子,你买来一只宠物狗,你今天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小黑”,喊了几天,它就知道是喊它了,你说:“小黑,趴下。”它就趴下了。但是,如果过几天,你突然又给它改了名为“大白”,你喊:“大白,坐起。”宠物狗就不知所措了。
                        练气功也一样,你持之以恒地使用同一种意念和动作,久而久之就形成条件反射,达到意气形统一的气功态。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改变意念动作,那种本来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被打乱了,你就会产生不适感,影响入静,甚至烦躁,就出偏。那么,如果你在练功之初条件反射还没形成时就改了功法,然后按照修改的功法一直练下去,当然也一样形成条件反射,不会出偏。如果你觉得还有些地方需要修改,你慢慢适应,不要急,也可以的。


                        IP属地:贵州15楼2019-06-19 23:23
                        回复
                          为了练功安全不出偏,初学者尽选一些没有意念或意念轻淡的功法,不要追求奇功异法。我开始接触气功,也以为通过盘坐练气,把丹田气练足了,就可以把气从丹田里运到手掌上,然后手掌就变得坚硬,并且产生神力,叭的一下就把石头打碎了,,,然后内气就消耗掉了,于是又盘坐去培养内气,,,,,,我于是也四处寻找这类功法,有些功法教你每天以掌发劲,意想气从掌出,击碎想象中的石头,并且说这样久练就可以出功夫。我练了好几个月,也不成,好在不出问题。但浪费了我的时间。
                          后来,我接触到天罡硬功大八式之后,我才知道,那种纯粹发气击破石头的功夫根本不存在,谁说有也是假的。天罡硬功大八式里也有盘坐或站立练气的练法,但那只是培养你的体力。至于能否打断石头,还得要你手洗草药拍打铁砂,到要用时,虽然也有把内气从丹田运到手掌的方法,但其实你不运气到手掌也一样,只要你拍打铁砂袋时间长了,你同样一使劲就可以把石块打断。至于,打断这块石头,是否就能打断别人的手腕呢?不能。我的功友比我高大,我选了一块和他的手腕一样的石头,我一掌打断了石头,然后我却打不痛他的手腕。原因你们想想就明白。


                          IP属地:贵州16楼2019-06-19 23:52
                          回复
                            如果有人还迷信有这种气功、想花钱去学的话,我在这里破解:
                            我打碎石头的方法:在一块大石板上放一块小石头,再以一块长形石条架在这个小石头上,我击打长形石头时,其实并不是我的肉掌把长形石头打断了,而是长形石头与小石头和大石板相撞震碎了。如果把这块长形石条平放在软泥地上,我是无论如何打不断的。那么,我打不痛功友的手腕就很明白了,因为功友的手腕也是肉,我的手掌也是肉,都有弹性的,不会产生硬物对硬物的相撞震碎效果。
                            还有街头艺人表演的肚皮上放一块石头,另一人用铁锤击破石头,而人却丝毫无损。也是同样道理,那是铁锤把石头敲碎了,但力并没有传到人的肚皮上,相反,因为有石块保护,人的肚皮才不受伤,如果那块石头不平整,或者把那块石头搬开,直接把铁锤到人的肚皮上去,你说会怎样?


                            IP属地:贵州17楼2019-06-20 0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