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吧 关注:20,939贴子:292,471

回复:黑霍小说第一《大造谣》全文扒皮——新修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网盘中还有一些关于满语、蒙语、古希腊语、拉丁语、希伯来语、西夏语,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让大家看看,我们可以有理有据地反驳那些人!
当我第一次听到满语的时候,对某些人胡说满语污染汉语的说法就只有嗤之以鼻了,因为这两种语言差别太大了,对了,我的满语是音频,能听的


IP属地:四川208楼2019-06-21 16:42
回复
    192 我淡漠地说:“我和你不一样,我虽在西域长大,可对西域没什么感情,也没有什么要帮助西域的心思,我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歌舞坊的生意。”
    ----------你不是在西域长大的,你长大的地方是匈奴,你本来就跟西域毫无关系,所以你说没有帮西域的意思也不奇怪!问题是你口口声声在“楼兰蠢李”面前不是称赞西域是自己的家乡么?
      你是想表达这种思想:有奶就是娘,有钱就是爹对吧?这种母狼黑倡看着都要吐!桐华即使有一天当众骂自己祖宗我也不觉得奇怪,因为你不过就是个为了乞食无所不用的东西!
      


    IP属地:四川209楼2019-06-21 16:42
    回复
      193李妍轻叹一声,“我虽然很希望你能和我一样,但这些事情强求不了。只要你不反对我所做的一切,我就很开心。大掌柜,最近生意如何?”
        我笑向她做了一礼:“托娘娘洪福,小人的生意做得不错。”
        -----------------掌柜,这是明朝才有的称谓……神奇的楼兰李在汉朝就说了后世一千多年之后才出现的维语不说,又用了明朝的称谓……
        娘娘,最早是出现在宋朝,专指皇后!即使把李妍放宋朝,她也不配叫娘娘,她是狗屁皇后啊!一个贱妾而已!大汉皇后卫子夫还活着呢!
        生意这个词虽然在唐朝就出现了,但真正有了指买卖商业行为意义的是元朝!
        桐凉一开口,五千年齐上阵,口口声声是历史哟,是历史哟,的确是历史,古今中外的“沥屎”都有,就是不是汉朝的……


      IP属地:四川210楼2019-06-21 16:43
      收起回复
         194我一脸沮丧,“远是还远着呢!我只看到一个身材高健的男子和公主并肩而行,连面目都还未看清,可皇上既然是和公主一块过来的,还有躲的必要吗?”
          李妍幸灾乐祸地笑起来,“那你就陪本宫接驾吧!公主肯定会为你好话说尽。”
          ----------------皇帝和公主并肩而来?这肯定不是中国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帝,尊卑之礼,君臣之别,贵贱之分在桐凉眼中完全是空气吧!哪个公主敢跟皇帝并肩而来?!
          依礼,即使夫妻行路,妻子也必须走在丈夫身后!皇帝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一大群人跟随,在这么多人的眼前,皇帝和公主一点礼仪都没有?这绝不是大汉的皇帝,不知是哪个蛮夷之邦的草头王!
          妃子也自称本宫?草台戏看多了吧!本宫二字从来不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后妃公主的自称,这是戏剧中驸马的自称!懂吗?最早见于宋元戏剧,正确的称呼是:我或者本夫人!
          


        IP属地:四川211楼2019-06-21 16:43
        回复
          195 “‘阿布旦’是楼兰人对自己土地的热爱赞美之词,意思类似于汉语中‘美丽富饶的土地’,但更多了一种家园恋慕之情。‘阿布达勒’在楼兰语中类似于‘叫化子’的意思,没有家的人。这些词语从哪里听来的?看来你新招的西域歌舞女中有楼兰人。别再喂小谦和小淘吃鸡蛋黄,再胖下去,没法见鸽了。”
            -------------------桐凉你把维子的语言说成楼兰人的语言是何意?楼兰人消亡了一千多年,维子的祖宗才出现!你非要把死人和活人拉关系是什么意思?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你瞎七瞎八地乱解释,真以为没人懂吗?当然,你的书粉是清一色的**加幼稚,要骗这群低智商当然是不难的,可是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是弱 智!
            鸡蛋,不好意思,汉人不叫鸡蛋,叫鸡子!


          IP属地:四川212楼2019-06-21 16:43
          回复
              196 早有名将广武君李左车,今有安乐候李蔡和飞将军李广,历经几代帝王,在朝中势力也是根深纠错,军中更是有不少李氏子弟,相对卫青的贱民出生和倚靠裙带关系的崛起,朝中的文官更倾慕于李氏家族的丰仪,李妍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个对自己对抗卫氏有利的家族呢?我把选择权看似交给了李妍,可我明白结果是一定的,李敢的一片痴心终只会成为李妍在这场斗争中一把利器。可我顾不了那么多了,我只希望对你有帮助,我只要你高兴,当大汉不再对西域各国用兵时,你眉宇间的愁是否可以消散?也许你的心可以真正自由,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再勉强自己……
              ---------------第一,那是乐安侯,不是安乐侯,桐凉是不是老花眼,照抄都抄错?李广是李信的后代,又不是李左车的后代,难道姓李的都得成李夫人的属下?
              第二,卫青是贱民出生,可你呢,你连贱民都不是啊!人家好歹是大汉子民,你却是化外小丑,蛮夷黑妇,又以狼为亲,犯罪无数!你是个什么东西?动物?**?你连人都不是!可以说放眼四海万国,上下五千年,还真找不到一个比你更贱更恶心的东西了:在所有的国家都黑户(黑口),一个亲人都没有(天煞孤星),举止言行粗俗鄙陋(化外蛮夷),恶心透顶!又无耻地在汉人面前自称汉人,在匈奴人面前自称匈奴人,在楼兰人面前自称楼兰人,在狼面前自称是狼!你到底是人哪国人,是人是**?什么时候轮你看不起卫青了!
              第三,大汉没有对西域用兵!当时河西还在匈奴手里,你让大汉怎么飞过匈奴对西域用兵!不要脸,胡说也得有个底线!
              第四,只要讨你心中的孟残废欢心,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在你心中都不重要是吧?这种自私无耻的东西是你桐凉自己的写照?


            IP属地:四川213楼2019-06-21 16:44
            收起回复
               197 我握着毛笔静静看了好一会鸳鸯藤架,冲着藤架上的花朵笑起来,转身把毛笔搁下,仔细叠好写满字的绢帕,打开锁着的小竹箱,小心地把绢帕放进去,又检查了一下樟脑叶是否还有味道。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汉朝是没有所谓的鸳鸯藤的!现在,居然又出现了更加让人惊悸的樟脑叶!什么叫樟脑叶?樟,通常指香樟树,一种常绿乔木,主要产于南方各省,汉代称樟为“章”或“豫章”,上林苑有栽种。樟脑则是指用樟科植物提练的结晶!樟脑能长叶吗?桐凉这是没起码的常识呢还是没用过樟脑?
                哦,这便是这位“天猴”的水平哦!小学生都不会犯这错误啊!
                


              IP属地:四川214楼2019-06-21 16:45
              回复
                 198 已经秋天,绵绵细雨中,人无缘无故地多了几分慵懒的情绪,常常胡思乱想。听公主说李妍为一直未能身怀龙种而烦恼,她的烦恼不仅仅是为了女人做母亲的渴望。如果没有孩子,她的一切计划都无从谈起。太子之位现在还虚悬,如果她能生一个男孩子,势必会有一场夺嫡之争。似乎一个女子不管有再多的宠爱,最后真正能确保一切的却只能靠自己的孩子。
                  -------------慵懒的意思是困倦,这是情绪吗?这是一种生理反映!也只有桐凉这位“神”才会用慵懒来形容情绪!
                  另外,长幼有序,嫡庶有别!即使李妍生一个儿子,也不会有什么夺嫡之争!象这种没根没底,没权没势的贱妃生一个儿子就马上想要夺嫡?这得是什么胆大包天的**?这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吗?联想到李妍把自己的会引来灭族大罪的秘密随便就跟一个倡妇说了,就可以见到李妍的愚蠢!这种蠢妇还想夺嫡!难怪李夫人家族给连族两次!汉武大帝的任何一个后妃的结局都比李夫人家强!这是极品**该有的下场!
                  


                IP属地:四川215楼2019-06-21 16:45
                收起回复
                   199 秋天到时,汉朝对匈奴的战争结束,虽然卫青大将军所率军队斩获匈奴万余人,但前将军翕侯赵信,右将军卫尉苏建所率的军队碰到了匈奴单于的军队,接战一日,汉军死伤殆尽,前将军赵信祖上虽是胡人,可归顺汉朝已久,一直忠勇可嘉,否则也不会得到汉武帝的重用,可不知道伊稚斜究竟对赵信说了些什么,反正结果就是赵信在伊稚斜的劝诱下,竟然置长安城的妻儿老小不顾,投降于匈奴。
                    消息传到长安城,汉武帝下令抄斩赵信全家,待兵士赶到时,却发现赵信的两个小儿子已经失踪,龙颜霎时震怒,幸亏紧接而至的消息又让他眉头稍展。霍去病以一种近乎不顾一切,目无军纪的态度,私自率领八百个与他一样热血沸腾的羽林男儿抛开大军,私自追击匈奴,出乎匈奴意料地深入匈奴腹地,在匈奴后方的营地杀了匈奴相国和当户,杀死单于祖父一辈的籍若侯产,活捉单于叔父罗姑比,斩首二千零二十八人。
                    ---------------这段胡扯无数!元朔六年的汉匈之战,夏天便已经结束,六月就在论功行赏,哪里打到了秋天?汉军可不是桐凉你这傻瓜,大漠的秋冬季节相当可怕,冻死人是正常的事,汉军不是象你这穿件破烂衣服就能够在漠南漠北熬过严冬的怪胎,他们都是人,堂堂正正的正常人!
                    其次,赵信归顺汉朝已久?《汉书》明确记载,赵信以匈奴相国降侯,元光四年十月封,元朔二年击匈奴功益封,千六百八十户。为侯共六年,为右将军击匈奴,兵败,降匈奴。元光四年是公元前131年,元朔六年是公元前123年,前后一共八年,八年算是已久?
                    第三,赵信在长安有家人?汉武帝杀了赵信全家?赵信的两个小儿子失踪?这些全是桐凉的胡扯!往汉武大帝身上泼污水!根本没有的事!汉书记载,赵信降匈后,单于以姊妻赵信(这一年距离伊稚斜单于的父亲老上单于死亡已经有三十七年了,单于最少也不能小于三十七岁,即使单于这个姊姊与单于同岁,也不小了,赵信娶这么个老女人,也真苦了他……《汉武大帝》把这个女人改成了单于的妹妹,但即使是妹妹,也不可能小于三十七岁,《汉武大帝》中那么年轻的单于妹妹肯定不是老上单于生的,桐凉比起《汉武大帝》更可怕,竟然让老上单于的儿子在他死后十几年才出生,感觉老上单于好可怜,一个死去三四十年的人,居然还有这么多的二十多岁的子女,这这这……)
                    第四,请问霍去病哪本书记载了他是目无军纪,私自率领当时根本不存在的所谓“羽林男儿”去私自追击匈奴的?《汉书》记载的是:大将军受诏,予壮士,为票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是卫青派遣他去的!汉军军法第一条就是擅兴者斩!擅兴的意思桐凉肯定不懂……
                  也只有桐凉的霍有病敢无视我汉军军法,带个倡妇进军营不说,还敢不听命令,自己带人去砍人,按汉军军法,有病敢这样,即使功劳再大也不能赏!
                  汉军军法(非常不完整版,只是略作整理,原版早就失传了)
                  第一斩:擅兴,斩
                  第一斩:乏军兴,即后勤保障提供的物资无论任何原因减少,处腰斩
                  第二斩:逗留不进,大敌当前,指挥官无论如何原因没有及时出击,处斩
                  第三斩:失期,没有按时到达战场,斩
                  第四斩:擅退,斩
                  第五斩:逃亡,斩
                  第六斩:干行队列,斩
                  第七斩:亡士多,斩
                  第八斩:虏获不实,斩
                  第九斩:争功,斩
                  第十斩:失仓禀,斩
                  第十一斩:未行循部,斩
                  第十二斩:降敌,战场降者,本人处死,战争结束,家属全部处死
                  还有著名的“七禁令五十四斩”
                  七禁令:
                  轻军、慢军、盗军、欺军、背军、乱军、误军;
                  五十四斩首:
                  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二: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
                  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
                  五: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斩之。
                  六: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此谓欺军,犯者斩之。
                  七:谣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此谓淫军,犯者斩之。
                  八: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
                  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淫妇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
                  十: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犯者斩之。
                  十一: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此谓探军,犯者斩之。
                  十二: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此谓背军,犯者斩之。
                  十三: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此谓狠军,犯者斩之。
                  十四: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此谓乱军,犯者斩之。
                  十五: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此谓诈军,犯者斩之。
                  十六: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此谓弊军,犯者斩之。
                  十七: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此谓误军,犯者斩之。


                  IP属地:四川216楼2019-06-21 16:46
                  回复
                    200 我听到这一切时,心中多了几分困惑。伊稚斜既然能从长安城救走赵信的两个儿子,应该可以直接用暗处的势力来杀我,何必再费事请西域的杀手?
                      霍去病呆呆看着一品居,上下三层,里里外外坐满了人,绝大多是年轻的女子。听着莺声燕语,看着彩袖翩飞,闻着各色胭脂水粉,他一脸沉默。我在一旁低头而笑。
                      --------------伊稚斜杀你干啥呢?你以为你是个什么东西?你连人都不是啊!你不是狼吗?杀只狼很费劲哪?哪个国家杀条狼要犯罪的?似你这种贱物,放任何国家的人都可以任意买卖作践凌辱杀戮你,而且绝对没有罪!堂堂一国之主,杀你个黑口母狼都这么难么?这是什么国君?这样自恋的黑倡母狼千古无二!
                      伊稚斜从长安汉武大帝的眼皮底下救走人?长安城门的卫吏都是猪啊,你以为长安城门是纽约城,进出随意?你当咱们大汉司法系统,大汉的郡尉、丞尉、游徼、求盗、军队等都是空气啊!
                      上下三层的一品居?西汉有这么“高大上”商户?汉代的等级观很重的,没有任何一个商人敢把自己的商铺修成这样!敢情桐凉以为汉代的优倡商人地位很高,很受尊重吧!
                      有病在商铺请客?这成何体统!汉代贵族要请客也得是在自己家里呀!更搞笑的是,还多是女子,还全都是倡伎坊里的倡伎!这般荒唐的事,真要传出来,有病还想在朝中待!御史的上书弹劾肯定象雪片般的飞到皇帝的桌上!有病能保住性命都是运气!这绝不是中国的任何一个朝代!
                      即使是现代中国,你看哪个官吏敢公开请一群(是一群,不是一个哟,一个目标小,可能不大引人注意)歌舞女子去参加豪华宴会的!这分明是米国的“XX”大派对!桐凉在写有病召开选妓大会吗?好一个“惊彩绝赝”如假包换的嫖妓将军!


                    IP属地:四川217楼2019-06-21 16:47
                    回复
                      201 马车停住,他一个利落漂亮的旋身,人已经落在地上,伸手欲扶我。我笑着扬了扬下巴,避开他的手,钻出马车的刹那,双手在车座上一撑,借力腾空而起,脚尖在车棚顶上轻轻一触,人在半空,转了一个圆圈,裙带飞扬、袍袖舞动,轻盈地落在他面前,得意地看着他。他笑起来,“这么重的好胜心?不过真是漂亮。”
                        ---------------桐凉,汉代女子的衣裙是不收裆的,你这位狼女跳上半空,在车棚上转圈,那要走光的……哦,我忘了,你反正也不知羞耻二字怎生书,对不?你在狼群中怎么可能穿衣服?你肯定习惯了这种吧?


                      IP属地:四川218楼2019-06-21 16:47
                      回复
                          202 我惊疑不定间,几条狗已经到了脚边,围着我们打转转,拼命地向他摇着尾巴,我气道:“别告诉我这是你自个的府邸。”
                          他搂着我的胳膊没有松劲,反倒身子紧贴着我,下巴搁在我肩头,低低道:“不幸被你猜中了。”
                          ---------------汉代的府是指的官署,不是住宅!霍有病带着黑倡进官署?敢情他生怕御史抓不到他的错啊?而且史书明载,霍去病设骠骑将军府是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大破匈奴之後,在元朔六年,他来的府?更别说让一只黑倡母狼到他的“府”中去了!
                        而且这府门前连门吏都没有,就只几条狗,这是哪个乡巴佬家的房子啊?桐凉是在哪个贫民窟长大的?难道连乡镇府的门都没见过吗?哪个官署是这个样子的?哪个贵族的门是用狗不用人看门的?列侯的看门官都是有吏籍的,由国家发俸禄,知不知道?难道桐凉以为大汉养不起门吏,只能养门狗?
                        这是哪个国家的官署?即使今天都不可能有的!
                        有段时间,我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出入成都市政府,守门的人早就认得我了,但每次他仍然要我登记姓名,身份证,事由!你以为古代中国还不如现代吗?
                        不知桐凉这辈子进过乡镇府市政府的门没有啊?怎么就这一付远古部落的鬼样?


                        IP属地:四川219楼2019-06-21 16:50
                        回复
                          203他口中呼哨一声,几条狗迅速散去。他拍了拍手,站起来看着我,带着丝笑,似真似假地说:“我看你很喜欢晚上翻墙越户,也许哪天你会想来看看我,先带你熟悉熟悉路径,免得惊动了人,你脸皮薄就不来了。”
                            ---------------晚上长安城是宵禁的!晚上翻墙越户的人只有盗贼!按汉律,可以直接打死毋论的!母狼的智商......


                          IP属地:四川220楼2019-06-22 09:04
                          回复
                             204 他没有理会我,自顾在前面慢走,“我从若羌国的王宫带了个厨子回来,烤得一手好肉。草原上从春天跑到秋天的羊,肉质不老不嫩不肥不瘦,刚刚好,配上龟滋人的孜然,焉耆人的胡椒面,厨师就在一旁烤,味道最好时趁热立即吃,那个味道该怎么形容呢?”
                              ---------------不好意思,这些国家都在西域,咱们汉军出征匈奴,是不会可能经过这些国家的,而且若羌这个地名是1959年才有的,汉代哪来的什么若羌?汉人叫婼羌……当时张骞尚未二通西域归来,汉人最多不过仅仅知道龟兹焉耆的国名,如何能够得到所谓的龟兹孜然,焉耆的胡椒面?
                              另外,孜然原产伊朗,并不是产于龟兹!胡椒的原产地在东南亚,也不是在所谓的焉耆,即使在龟兹,在焉耆,这个孜然胡椒在当时也是外来货!有病怎么可能得到孜然胡椒?
                              桐凉你怎么一张嘴就在胡扯?人蠢就要多读书!!别活打了脸!!
                              


                            IP属地:四川221楼2019-06-22 09:04
                            收起回复
                               205我咽了口口水,脸还板着,脚却已经随在他身后迈了出去。汉人不流行吃烤肉,长安城羊肉的做法以炖焖为主,我实在馋得慌时也自己动手烤过,可我的手艺大概只有我们狼才不会嫌弃。
                                ---------------汉人不流行吃烤肉?桐凉懂得炙的意思么?不好意思,汉人非常流行吃烤肉,不过汉人不叫烤,叫炙!不仅汉人流行吃烤肉,而且中国自古以来都流行!
                              请看古书中的记载:毋嘬炙。——《礼记·曲礼》。疏:“火灼曰炙。”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诗·小雅·瓠叶》
                              置匕首鱼炙之腹中。——《史记·刺客传》
                              就算这些都没读过,好歹还应该知道有一个最常见的成语:脍炙人口!!
                              请问桐凉,你这条金鱼到底到了哪个城市?见到了哪个所谓冠军侯有病?


                              IP属地:四川222楼2019-06-22 09: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