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莹颖吧 关注:3,064贴子:160,828
  • 5回复贴,共1

看到任何事,都别急着下结论,要先仔细想一想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章吧的人,要么是对讨论案情感兴趣的,要么是看了些媒体报道,急着抒发下正义感的,
要么是出于某种利益的。
木面“”纱“”,你说是吧?把锯木机拿好了,过几天还要用。
据说疑犯承认了犯罪事实?
工作太忙,没时间去翻原始报道,国内媒体的报道真实性也就那么回事吧,随便看了几篇,发现还是那德行
比较有趣的一个事实是,即便律师认为疑犯有罪,但他们方并没有放弃无罪辩护。
所以,现在貌似可以直接确定一些东西了,一些我们一直不确定的事情:
疑犯对律师没有否认过录音的真实性,律师个人认为疑犯曾向他们承认杀人事实。
那么,这是不是代表着疑犯已经向法庭认罪呢?
那个仿冒ID木面纱,(是造谣锯木机有骨屑,到处劝捐的那个骗子),一大早就小人得志一般跳脚了。
如果出于道德感和正义感,那我还能表示理解和赞赏,但是对他这种早被揭穿的骗子,我只能撇撇嘴,“”你高兴得太早了,还想继续骗吗?“”、
由于辩方没有声明进行轻罪辩护,疑犯也没有进行认罪程序。
所以,目前为止,这依然可以看做是媒体的小花招。这个小花招是怎么回事,长期关注的吧友自然心里有数。
就像媒体此前无数次的反转反转再反转,比如说精神鉴定是想逃避审判,结果转身就被打脸。来回的打。
捐托锯木机,你说对不对?


IP属地:黑龙江1楼2019-06-13 12:24回复
    那么这件事对于审判结果,会不会有影响呢?
    我认为绝对有,而且不小
    由于此次审判是由陪审团裁定是否有罪,所以成员不能带有有罪推定的想法,
    也就是说,已经相信疑犯有罪的人,辩方不允许他们担任陪审员。
    但是开场白的这番表演,却让此前的努力变得可有可无了。辩护律师都认为疑犯有罪,陪审团会怎么想?
    是不是媒体误读,我没兴趣研究,显然辩方也并不在意。
    由于证据环境一直没有变化,辩方也一直在努力动议排除关键证据,
    我们也早就分析过,证据环境不够支持死刑的判决,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还要看双方交锋的情况,很多案子证据不足,但陪审团构成对疑犯不利,依旧有判罪先例。
    .
    这样看来,辩方策略至此已经完全清晰了。那就是不继续对证据有效性做扯皮的辩解,他们针对的是证据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所以,辩护律师的开场白就很耐人寻味。他们这是要把审理过程,变成这样三个可能的结局,
    1.疑犯带着巨大嫌疑被判决无罪
    2.疑犯看起来有确信无疑的犯罪事实,但被轻判
    3.疑犯被判死刑,但证据合法性存在争议。
    显然,前两个结局可以完成疑犯第一个梦想了:“以杀手身份被公众认知”,当然第三个更不必说。
    第三个结局,此前我完整的分析过,这才是风险最大,利益最大的选择。
    就像M大师曾嘲笑我,分析了那么多,是没猜到募捐、当时我是这么回答的,我的格局太小了,不敢想那么大的利益,也不会接受那么大的风险,所以我只能去搬砖


    IP属地:黑龙江2楼2019-06-13 12:28
    收起回复
      去年乃至前年,我就曾经对案件的证据环境,做过多次比较详尽的分析和猜测。
      最近我归纳了一下,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我的上一个帖子、那些预测基本上都应验了。
      而重要的是,那些预测全部是基于“如何设计”这个大前提而来的、
      看到了么,事情的发展其实还是没什么变化,唯一的变数就是辩护律师的开场白,这可能会影响部分陪审员的观念。
      由于这种观念转变对辩护来说是负面的,那么律师在求败么?
      显然这是很滑稽的看法。
      由于证据环境两年来并无重大变化,如果疑犯和律师目的是轻罪辩护,那早就接受辩控交易了,都省时省力,双方各得所需。何至于要在这么不利的情况下自毁长城呢?
      所以我还是认为,以前多次提到过的“底牌”是存在的。整个过程一直在被一个超级聪明的大脑控制着走向。
      我们知道,本案证据大多是间接证据,唯一的DNA证据并不是牢不可破的。
      剩下的就是疑犯“自供”,而这些供词并不是法律上绝对有效的,对于控方的证据链来说,这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绳子,串起了一堆不能直接指证的间接证据。
      试想一下,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判决死刑,而真相却是疑犯并无真实犯罪事实,
      那么对于疑犯来说,这就是个非常诱人的馅饼。他能吃下去多少就可以吃多少,吃够了再掏出底牌,所有的证据都会随着那条千疮百孔的绳子四散一地。
      而决定美国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重要前提是,陪审团是否被控方的非法证据误导。
      鉴于美国的死刑上诉制度,疑犯有的是时间。
      我在搬砖,确实无法想象人心会有多贪婪。


      IP属地:黑龙江3楼2019-06-13 12:32
      回复
        事情太多,吃完饭补觉,懒得继续扯淡了。
        我不信那是真的悲剧,所以不会为台词而哭泣。
        还是那句话,别着急,这么离奇的案子不会匆匆结尾的,以前还有些预测没有验证呢,等着看就好。
        另外,被一个彪形大汉扼颈10分钟,流了一屋子血,还能一直反抗,我觉得疑犯物理课很强了,但需要补补生理课。
        还有之前的13个受害者,不知道FBI会不会对这个录音证据也那么确信无疑。


        IP属地:黑龙江4楼2019-06-13 12:34
        回复
          一夜之间,冷清的贴吧突然冒出了超多的正义人士,高举着媒体的片面报道,开始了或义愤填膺或阴阳怪气的表演,什么疑犯认罪了,什么要报仇,还有些213小人得志般跑来问我怎么看。似乎还没开始审判,结果都被他们决定了?
          先等等,我奇怪的问一句,疑犯是如何认罪的?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
          吹牛叉选手们,来说说看。
          检方新公布的证据石是什么类型的?是如何得到的?有哪些确凿的事实确认这些证据合理合法?
          媒体一句含糊不清的猜测,早就存在的所谓证据,就让你们吃了兴奋剂一样?
          智商呢?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6-13 21:13
          收起回复
            早就预料到,审判开始后,随着保密证据的逐步公开,炒作者必然不会放弃机会,有罪推定的炒作还会卷土重来,
            如果出现无罪判决或者轻罪判决,那么炒作者提前灌输给公众的心理预期,就会出现极大的落差,这就又出现了机会。什么机会?不懂就去给脑袋放放水。
            那么如果出现了大家喜闻乐见的结局呢?其实那倒更像是疑犯追求的局面,回头好好看他的表现,明显的故意追求暴露,追求被认知为杀手,难道不是得偿所愿?
            死刑?无期?先别太早开始兴奋,美国的法律和中国有很大差别的。
            别说还有超多的机会上诉,就是几十年不执行的死刑犯,监狱里也是大把大把的,你又怎么知道不会有反转?
            疑犯追求的东西有两样,一是被公众认知为杀手,13杀的连环杀手,看起来他的目的几乎达到了,还有一个,逃避开法律的制裁,看看他送出的证据,和仍然掩藏
            的证据,这个目的仍然有希望达成。
            一个没有后台,没有资源的穷小子,挑战全社会和国家机器,能做到这步,真是连你们都不如的傻瓜?
            真的这么认为的,才是傻瓜好吧?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6-13 21: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