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路吧 关注:229贴子:7,643
  • 5回复贴,共1

梁鸿鹰:为什么是文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5-30 17:39回复
    对文学的最初感情来自我的母亲和外祖母。
    是母亲讲述的《西游记》和民间故事让我知道了日常生活之外幻想世界的精彩。记得我在上学前后那段时间,已经养病在家的母亲经常给我和妹妹讲唐僧带着徒弟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收徒弟、蟠桃会、大闹天宫、猪八戒吃西瓜、高老庄娶亲、三打白骨精、过火焰山,以及豌豆公主、东郭先生的故事,多么奇幻迷人,她讲的“洋铁桶”历险记、小兵张嘎,一直被我视为民间传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5-30 17:39
    回复
      姥姥则用她浓重的胶东口音给我们讲牛郎织女、八月十五的传说,当然最多的是用“狼来了”的故事吓唬我们。她们的讲述牵动着我们的每一根神经,我们一遍遍着迷地听着。这些故事是那么美好、直接、有趣,里面的人物铅华洗净、音容毕现,他们的呼吸、他们的声音好像就在我们四周一样触手可及,我确信妖怪们的魔力货真价实,相信豌豆公主有那般娇嫩,也丝毫不怀疑“洋铁桶”跳进粪坑就能躲过日本鬼子的追杀。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5-30 17:40
      回复
        这些故事诉诸我的想象,把我对世界的认识立体化、具象化、趣味化,这些“文学的人物”在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里飘来飘去,我渴望变成他们中间的一员,与他们在一起,参与他们的游戏与生活。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5-30 17:40
        回复
          当我拥有了自己的连环画的时候,事情就不同了,图与文的结合给了我更多想象飞升的空间。我忘不了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那个穿着厚厚衣服、永远围着围巾或者披肩的“外祖母”让我怎样的痴迷,又让我暗自流下多少泪啊——外祖母,我们身边也有个慈祥无边的亲爱的外祖母。这三本“小人书”我看到了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的争吵、搏斗、哭闹,有那么多的贫穷、欺诈、绝望。终于,我看到倒霉的阿列克塞长大了,他不单活下来了,还读上了书、出人头地了。可看到他在《列宁在1918》和《列宁在十月》里以紧锁眉头的大胡子形象出现的时候,除了高个头让我佩服外,我对高尔基大失所望。但这个“三部曲”给我的冲击是巨大的,我似乎由此开始设想自己未来的生活。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5-30 17:40
          回复
            忽然有一天,我在里屋的书架上发现了邹韬奋文集中的一册——《萍踪寄语》、《萍踪忆语》,这是怎样漂亮的书啊,硬壳精装,美仑美奂,上面有穿扮入时的男男女女的照片,工整的蝇头小楷信件影印件,邹韬奋一张英气逼人的标准像,所有这一切与我生活的那个物质、文化双重匮乏的现实相距都太遥远了,这本书让我心里隐隐作痛!一页又页地翻开、读着,我似懂非懂,只记得,邹韬奋在旅俄(或旅欧)的轮船上,看了一路、写了一路。可邹先生笔下这些人的生活离我们整天嚼红薯干、吃钢丝面、过节才能吃大米饭的现实无异于天上地下,这个优雅的、由女士和绅士构成的世界似乎不比齐天大圣上天入地的生活更现实。我们未来可能过这样的生活吗?我当时这样想。
            这种感受很快就被《高玉宝》、《把一切献给党》、《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等带来的快感给淹没了,在打打杀杀的热闹中,在穷人翻身的喜悦中,我浪掷着自己的精力,投入自己的想象,这些小说或者读物帮我认识历史、认识世界——原来世上历来就有地主和贫农,他们水火不容,就象八路军和日本鬼子必须你死我活一样。《野火春风斗古城》、《苦菜花》和《林海雪原》则给我更复杂的感受,里面的情感纠葛、多角男女关系吸引了我,革命的图景退在后面。正在我费力地要解读这些的时候,手抄本《梅花党》、《一只绣花鞋》扑面而来,这些另类的革命斗争史、反特史,让我读得气喘嘘嘘、汗流浃背,而不同版本的手抄《第二次握手》则令我强烈地感觉到“知识分子”叙事的酸腐。手抄本文学在正规出版物之外构建的世界,从另外的维度上考验了我的想象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5-30 17: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