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太平·燕
易水之役成功击退齐军给了燕国与齐国和谈的最佳时机。陶成不负姬梁所托与田弘在燕齐边境成功和谈两国就此罢兵言和。随后陶成又前往灵寿向姬桓表示燕国将承认中山独立地位并且为了表现诚意燕国已将边境军队撤离,先前驻军是怕中山有变波及燕国才不得已而为之。随后便提出与中山过结盟的打算,但在乐祚的反对下没有实现。一计不成便退而求其次,提出两国五年之内互不侵犯条约的约定。姬桓不顾乐祚反对爽快的答应了,虽然乐祚有所不满,但姬桓话已出口,便只好作罢。待递交完两国国书后陶成立刻回国复命。先比较陶成这边,公孙克在赵国的谈判便没有那么顺利了。更具燕国在赵国的细作汇报赵国已经送出一大批财礼前往北方,不出意料赵国肯定是勾结了某个戎狄大部落想要偷袭燕国北境。于是结束谈判的时间则变得尤为重要。如果自己的推测是对的那么一旦北境遭受重创,且自己又没能谈判成功,那么一切损失和罪状都将会落到自己头上。但国君所托显然,又不能轻易忤逆。几番挣扎之后,公孙克决定立刻派出使者前往蓟都汇报。赵国已遣使塞北勾结北狄欲图我北境。如今我大燕外无强军驻守,内无战兵可调,望君上放宽条件立即和谈,速速了结战事,臣恐迟则生变。姬梁见信后大惊,立刻同意公孙克的条件,并告诉他无论如何都要以了结战事为首要目标。很快在公孙克与赵侯的磋谈下两国也就此止息兵戈。燕军主力退出赵境,赵国代郡战事暂时告一段落。回归后的剧鄙接到的命令并非班师回都,而是立即北上收复失地。然而大军疲敝,无力再战。剧鄙自作主张将大军在屠何修养,等来年再战。至于澹林单于,他对赵国送来的财宝非常欣赏,但也就仅此而已。
效果:燕赵和谈 燕齐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