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尚香联合几个婢女一同将乔玥救了下来,演戏要做足套的,她便伏在乔玥身上痛哭不止,一声声“嫂嫂”叫得情真意切,又是求着“睁眼看看我”,又是问她“连绍儿也不要了吗”,一直喊到孙权领着大夫进了门。
大夫在旁施针验伤,乔玥脖颈上本就有恭海的掐痕,血瘀造不得假,大夫也是照实说“侥幸捡了条命”。孙尚香哭得更厉害了,孙权自然心疼自家小妹,又哄又劝、安慰不止。乔玥指尖抽痛,低声唤了一句“孙郎”,这才悠悠醒转,她又是哭闹又是咳血,口口声声说着“何必救我”,俨然一副思君甚远、殉情求死的模样。
不管乔玥话里几分真假,孙权总得上前劝着,回富春的事情就这么被孙尚香顺理成章地提了出来。听了这话,孙权骤然一怔,训了孙尚香一句“胡闹”,又赶紧解释起来:“兄长新丧,我又是刚刚袭爵,威信不足,恐难以服众,嫂嫂还是和绍儿一同留在这里安全。”除了这些,他心底更有一层思量,他刚袭了兄长的爵位,便将嫂嫂和侄儿赶出了权力中心,若再被有心之人稍一渲染,恐怕话会说得更难听。
乔玥却是铁了心地“不让我回富春,我就死给你看”,又是夺刀又是摔瓷杯,闹得室内一片狼藉,哪里还有一丝平日里温柔沉稳的模样?孙权无法,只得先叫大夫给她灌了些安神药,又亲手将孙绍转递到她怀中,劝道:“绍儿年幼,全靠嫂嫂看护。”
孙尚香缠着孙权做了半个时辰的小尾巴,吵得他一件事也办不成。亲卫来报,放恭家兵马进城的县令已带了过来,请吴侯处置,他打定主意要先办几个典型震慑一下那些不臣之心的人。
孙尚香将孙权紧紧地抱住,说道:“二哥不能走。”
孙权耐着性子劝道:“我先把要事办了,其他的事,暂且延后。”
“嫂嫂的事情不是要事吗?她多可怜啊。”孙尚香将无知懵懂的小女孩一扮到底,毕竟有些话,她说得,旁人却说不得。
乔玥的事情最为棘手,她平素灵慧通透,今日反倒像个糊涂泼妇,摆明了是故意做一副样子给他看。身为现任吴侯的妻子,必要沉稳冷静、能识大体,可身为先主的妻子,自然是越深情越好,痴情到了殉情的地步,谁还能指摘一分?孙权早将其中的弯弯绕绕想得清清楚楚,只是不知这件事情是乔玥一人所想,还是有人在背后暗中指点,自家小妹是天真可爱,还是也掺了进去?
孙权细想了想,叹道:“嫂嫂以悬梁逼迫我答应她带着绍儿回富春去,怕是信不过我啊。”
早先排练的时候可没说过这个问题,孙尚香先是一懵,继而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嫂嫂这样做,也是为了打消疑虑,去除后患,用心着实良苦。如今嫂嫂悬梁殉情的消息已传了出去,你送她回富春养病,也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乔夫人忠贞不二,吴侯悌义有情,传出去也算一段佳话。对二哥,对绍儿,对江东,都是最好的选择。”
孙权哑然失笑,眼中闪过数抹复杂的神色,却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揉了揉孙尚香的长发,帮她将松散的白孝带系紧,默然良久,这才感叹道:“香儿已长大了,再不是那个只知跟在大哥身后撒娇的小丫头了。”
听见孙权提起孙策,孙尚香咬了咬唇,再表了一次忠心:“大哥和二哥都很疼我,我谁也不能偏私,一切皆以大局为重。”
“别说得那么严重。”孙权说道:“我不便过去,你去请嫂嫂收拾行装吧。”
孙尚香喜出望外,连声说着“我代嫂嫂和小侄子谢谢二哥”,说罢火急火燎地出门去了。孙权含着笑送她出门,阖上门时却是笑意全无,一个个的,真当他看不出来,乔玥脖颈上的不是勒痕,而是掐痕吗?
孙权无力地倚靠在梁柱上,脑海中将今晚发生的种种事情迅捷地过了一遍,垂死挣扎的恭江、呈符陈情的周瑜、悬梁求死的乔玥、声泪俱下的孙尚香……他不得不承认,乔玥很聪慧,她知道就算一时能解释清楚,兵符的事情也会在他心中留一根永远拔不出来的刺,不如她不做解释,带着孙绍远远离开,至少能换来一生的平安。所以亲嫂嫂和亲妹妹联合起来,一并给他下了一个套,她不走不可,他不放亦不可。只是不知道这些事情,有没有周瑜掺和进来,要知道大夫去给乔琬问诊时,这三个人可是有机会见面的……
越是细想,心口愈累,心思愈凉,他不愿再想下去,也不愿再继续追究了,既已打定主意送乔玥离开,就让这曲折复杂的过程一并消散在黑夜的兵变里吧。孙权忽然站起,他还要去处置旁的事情,他急匆匆地向楼下赶去,却在楼梯拐角处险些撞上了一个身着素服的姑娘。
那个姑娘赶紧带着丫鬟行礼问安,又躲在一旁让开了路,她沉沉地低着头,面庞之上一派温顺谦和之色,这个感觉太熟悉了,孙权忽然想起,她就是上元节时见到的袁若安。
孙权努力地回想着初见她时的情形,却实在没有太深的印象,有乔玥乔琬的天姿国色在旁映衬,一如明艳端庄丽牡丹,一似清秀脱俗俏芙蓉,袁若安虽有几分姿色,却也被比了下去,不过只是个寻常好看的姑娘。再加上孙尚香在旁插科打诨,他更是连句话也没与她说上,不过是借着蕙淇的手递了支梅花簪。
无论如何,也算是见了故人,孙权免不了寒暄几句:“袁姑娘是来看望嫂嫂的?”
袁若安答道:“是,乔姐姐于我有恩,我自当知恩图报。”
“袁姑娘有心了。”孙权命身后的人让了路,欲让她先行,她却又是说规矩、又是说身份,坚决不肯受让,孙权无法,只得先行。
他下楼之时,猛然想起母亲的嘱咐,等孝期过了,要为他多添几个夫人。见惯了国色琉璃的乔玥乔琬,天下再没有美人能入他的眼,容貌为次,性情才是最重要的。他已厌倦了心性聪慧、过于张扬的女子,如袁若安这般柔顺沉静、恪守规矩的姑娘,恰能入了他的眼。
孙权猛然止住脚步,向身旁随侍吩咐道:“你多派几个人手,好好地护送袁姑娘回去。”
大夫在旁施针验伤,乔玥脖颈上本就有恭海的掐痕,血瘀造不得假,大夫也是照实说“侥幸捡了条命”。孙尚香哭得更厉害了,孙权自然心疼自家小妹,又哄又劝、安慰不止。乔玥指尖抽痛,低声唤了一句“孙郎”,这才悠悠醒转,她又是哭闹又是咳血,口口声声说着“何必救我”,俨然一副思君甚远、殉情求死的模样。
不管乔玥话里几分真假,孙权总得上前劝着,回富春的事情就这么被孙尚香顺理成章地提了出来。听了这话,孙权骤然一怔,训了孙尚香一句“胡闹”,又赶紧解释起来:“兄长新丧,我又是刚刚袭爵,威信不足,恐难以服众,嫂嫂还是和绍儿一同留在这里安全。”除了这些,他心底更有一层思量,他刚袭了兄长的爵位,便将嫂嫂和侄儿赶出了权力中心,若再被有心之人稍一渲染,恐怕话会说得更难听。
乔玥却是铁了心地“不让我回富春,我就死给你看”,又是夺刀又是摔瓷杯,闹得室内一片狼藉,哪里还有一丝平日里温柔沉稳的模样?孙权无法,只得先叫大夫给她灌了些安神药,又亲手将孙绍转递到她怀中,劝道:“绍儿年幼,全靠嫂嫂看护。”
孙尚香缠着孙权做了半个时辰的小尾巴,吵得他一件事也办不成。亲卫来报,放恭家兵马进城的县令已带了过来,请吴侯处置,他打定主意要先办几个典型震慑一下那些不臣之心的人。
孙尚香将孙权紧紧地抱住,说道:“二哥不能走。”
孙权耐着性子劝道:“我先把要事办了,其他的事,暂且延后。”
“嫂嫂的事情不是要事吗?她多可怜啊。”孙尚香将无知懵懂的小女孩一扮到底,毕竟有些话,她说得,旁人却说不得。
乔玥的事情最为棘手,她平素灵慧通透,今日反倒像个糊涂泼妇,摆明了是故意做一副样子给他看。身为现任吴侯的妻子,必要沉稳冷静、能识大体,可身为先主的妻子,自然是越深情越好,痴情到了殉情的地步,谁还能指摘一分?孙权早将其中的弯弯绕绕想得清清楚楚,只是不知这件事情是乔玥一人所想,还是有人在背后暗中指点,自家小妹是天真可爱,还是也掺了进去?
孙权细想了想,叹道:“嫂嫂以悬梁逼迫我答应她带着绍儿回富春去,怕是信不过我啊。”
早先排练的时候可没说过这个问题,孙尚香先是一懵,继而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嫂嫂这样做,也是为了打消疑虑,去除后患,用心着实良苦。如今嫂嫂悬梁殉情的消息已传了出去,你送她回富春养病,也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乔夫人忠贞不二,吴侯悌义有情,传出去也算一段佳话。对二哥,对绍儿,对江东,都是最好的选择。”
孙权哑然失笑,眼中闪过数抹复杂的神色,却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揉了揉孙尚香的长发,帮她将松散的白孝带系紧,默然良久,这才感叹道:“香儿已长大了,再不是那个只知跟在大哥身后撒娇的小丫头了。”
听见孙权提起孙策,孙尚香咬了咬唇,再表了一次忠心:“大哥和二哥都很疼我,我谁也不能偏私,一切皆以大局为重。”
“别说得那么严重。”孙权说道:“我不便过去,你去请嫂嫂收拾行装吧。”
孙尚香喜出望外,连声说着“我代嫂嫂和小侄子谢谢二哥”,说罢火急火燎地出门去了。孙权含着笑送她出门,阖上门时却是笑意全无,一个个的,真当他看不出来,乔玥脖颈上的不是勒痕,而是掐痕吗?
孙权无力地倚靠在梁柱上,脑海中将今晚发生的种种事情迅捷地过了一遍,垂死挣扎的恭江、呈符陈情的周瑜、悬梁求死的乔玥、声泪俱下的孙尚香……他不得不承认,乔玥很聪慧,她知道就算一时能解释清楚,兵符的事情也会在他心中留一根永远拔不出来的刺,不如她不做解释,带着孙绍远远离开,至少能换来一生的平安。所以亲嫂嫂和亲妹妹联合起来,一并给他下了一个套,她不走不可,他不放亦不可。只是不知道这些事情,有没有周瑜掺和进来,要知道大夫去给乔琬问诊时,这三个人可是有机会见面的……
越是细想,心口愈累,心思愈凉,他不愿再想下去,也不愿再继续追究了,既已打定主意送乔玥离开,就让这曲折复杂的过程一并消散在黑夜的兵变里吧。孙权忽然站起,他还要去处置旁的事情,他急匆匆地向楼下赶去,却在楼梯拐角处险些撞上了一个身着素服的姑娘。
那个姑娘赶紧带着丫鬟行礼问安,又躲在一旁让开了路,她沉沉地低着头,面庞之上一派温顺谦和之色,这个感觉太熟悉了,孙权忽然想起,她就是上元节时见到的袁若安。
孙权努力地回想着初见她时的情形,却实在没有太深的印象,有乔玥乔琬的天姿国色在旁映衬,一如明艳端庄丽牡丹,一似清秀脱俗俏芙蓉,袁若安虽有几分姿色,却也被比了下去,不过只是个寻常好看的姑娘。再加上孙尚香在旁插科打诨,他更是连句话也没与她说上,不过是借着蕙淇的手递了支梅花簪。
无论如何,也算是见了故人,孙权免不了寒暄几句:“袁姑娘是来看望嫂嫂的?”
袁若安答道:“是,乔姐姐于我有恩,我自当知恩图报。”
“袁姑娘有心了。”孙权命身后的人让了路,欲让她先行,她却又是说规矩、又是说身份,坚决不肯受让,孙权无法,只得先行。
他下楼之时,猛然想起母亲的嘱咐,等孝期过了,要为他多添几个夫人。见惯了国色琉璃的乔玥乔琬,天下再没有美人能入他的眼,容貌为次,性情才是最重要的。他已厌倦了心性聪慧、过于张扬的女子,如袁若安这般柔顺沉静、恪守规矩的姑娘,恰能入了他的眼。
孙权猛然止住脚步,向身旁随侍吩咐道:“你多派几个人手,好好地护送袁姑娘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