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静王吧 关注:156贴子:923
  • 2回复贴,共1

贾宝玉非神瑛侍者,证据确凿。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贾宝玉非神瑛侍者,铁证在此。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这回,就很明显地道出了贾宝玉非是神瑛侍者。
  书中有这节——警幻笑道:"你们快出来迎接贵客!"一语未了,只见房中又走出几个仙子来,皆是荷袂蹁跹,羽衣飘舞,姣若春花,媚如秋月.一见了宝玉,都怨谤警幻道:"我们不知系何`贵客',忙的接了出来!姐姐曾说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
  想想看,若是天上的神瑛侍者,又如何让众仙骂作“浊物”呢?本是要接绛珠妹妹的生魂来此,为何众仙子是这样态度对待她们喜爱的绛珠仙子的救命恩人呢?最后还得警幻解说方罢呢。要知顽石所处之境就算是仙境,却也是慌山之处,哪能比得上西方真如福地呢?
  这一节就看得了贾宝玉非是神瑛侍者。他只不过借了与神瑛侍者一样的相貌转世投胎的“混世魔王”而已。
  再往下看:警幻向众姊妹道:“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
  这里有又两个关键信息,再次证明贾宝玉不是神瑛侍者。
  1、警幻“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结合全文,林黛玉为绛珠仙子。
  2、警幻仙子和其他仙子不认识“贾宝玉”,如果贾宝玉是神瑛真身转世,那应该与诸位仙子至少与警幻仙子是认识的。
  那么,贾宝玉究竟是谁?实指石头——青埂补天遗石与一具臭皮囊的结合物。
  关于贾宝玉之皮囊,共有(我这里都是以八十回本为基础进行分析)下面几处:
  1、第三回中: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这里的皮囊可以借作“外表”即神瑛侍者之外表,好皮囊也就是好相貌的意思。
  2、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宝钗看玉这一段有,后人曾有诗嘲云: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这里宝钗所看之玉为石的幻相,它亲近了一具臭皮囊,而这具臭皮囊为世间凡夫俗子之皮囊(只是相貌漂亮而已)。
  3、第五十六回,甄贾宝玉梦中相会那一段:甄贾宝玉说“......好容易找到他房里头,偏他睡觉,空有皮囊......”
  与贾宝玉相关的皮囊就是这三处,试想如果贾宝玉为神瑛侍者真身下凡,则上述臭皮囊的语境如何与仙界神瑛侍者扯上关系?
  所以,贾宝玉究竟是谁?非为神瑛,实指石头——青埂补天遗石与一具臭皮囊的结合物。
  最后,癞头和尚在宝玉丢玉这段,他见到贾宝玉却不知道他是神瑛侍者。
  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通灵玉蒙蔽遇双真》中:贾政听说,便向宝玉项上取下那玉来递与他二人。那和尚接了过来,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
  癞头和尚和青埂补天遗石固然是有缘份的,但如果贾宝玉是青埂补天遗石和神瑛侍者的结合物,那癞头和尚至少也是知晓神瑛侍者的存在的,然前后过程,和尚主要和青埂补天遗石在说话,臭皮囊估计还在床上,在和尚眼里贾宝玉那只是一具臭皮囊而已,绝非神瑛侍者。
  所以认为:贾宝玉是青埂补天遗石和神瑛侍者的结合物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再来看看作者笔下的诸人物,又是如何来称呼贾宝玉的吧。
第3回,黛玉初进贾府,听说了宝玉这个人物,她便动开了心思:
“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第3回)
第17回,贾政骂宝玉:
“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第17回)
第41回,妙玉与宝玉玩笑,也仍然是拿“蠢物”二字打趣宝玉:“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
甚至,连贾宝玉下意识中,也还是拿这“蠢物”二字来自称:
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第28回)
这里,贾宝玉再三再四地被作者称为了“蠢物”。考察其被称为“蠢物”的原因,无非是包蕴了以下几层含义:一是贾宝玉“不务正业”,不通世务。二是相对于那些女孩子们,那贾宝玉大大咧咧,有时侯行动说话间显得粗心笨拙。三是那贾宝玉有一股钻牛角尖的痴心牛劲,爱思考问题,却常常参不透,因而表现出一种冥顽不灵的呆性。
巧得很,大荒山下的那块顽石差不多也正是基于类似原因,而自称和被称为“蠢物”的:
1,“石头”因“无材”而“不堪入选”。——这与贾宝玉之“不务正业”,何其相似乃尔!
2,那“石头”生来形体巨大,材质粗蠢。——这又岂不正好对应了贾宝玉时不时地就要在女孩子面前“露拙”、“露蠢”的情况?
3,当年,“石头”凡心骤炽,不顾一僧一道的劝告硬要下凡,以至于被二位仙师讥讽说:“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这同贾宝玉的顽钝固执,又是不是一脉相承呢?
那么,作者在这个意义上说贾宝玉是“蠢物”,不等于说他就是那块“石头”吗?
更进一步,我们来看第3回,那贾宝玉出场时,小说中的一首《西江月》又是如何来描绘他的情貌的: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所谓“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所谓“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这些评说不都符合那个被正统神灵所抛弃的顽石的情况吗?如果是换了那个在“赤瑕宫”充任“侍者”之职的“神瑛”,我们则很难想象,这么一个活得如此滋润,又如此风光的男仙,竟然会被人这样恶狠狠地骂作“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反过来,如果贾宝玉并非“神瑛”,而是那块冥顽不灵的“石头”,同时这“石头”又被作者视为昔日自己的化身,则一切都讲得通了。“行为偏僻性乖张”也好,“无能第一”、“不肖无双”也罢,这些不正好就是当年那块“石头”——也就是作者自己,其“自怨自叹”、“悲号惭愧”的内容吗?
足见,在这些地方,作者完全是把贾宝玉与“石头”(而非“神瑛”),给当作一体来写的!
我们还是来看看脂砚斋、畸笏叟这些“圈内人”又是如何来称呼贾宝玉的吧。他们竟然也多次将贾宝玉其人称呼为“石头”、“石兄”、“顽石”等等。譬如,甲戌本的第8回,作者叙及“宝玉听了,将手中的茶杯只顺手往地下一掷”。此处,即有一条眉批云:
按警幻情榜,宝玉系“情不情”。凡世间之无知无识,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今加“大醉”二字于石兄,是因问包子、问茶、顺手掷杯、问茜雪、撵李嬷,乃一部中未有第二次事也。袭人数语,无言而止,石兄真大醉也。(甲戌本第8回眉批)
按,甲戌本第8回的回目为“薛宝钗小恙梨香院,贾宝玉大醉绛芸轩”。回目上说的是“贾宝玉大醉”,脂批却宣称是“今加‘大醉’二字于石兄”。可知,贾宝玉即是“石兄”,也就是当年大荒山下的那块顽石。
同样的例子,还有庚辰本第20回。李嬷嬷骂袭人:“……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此处,有侧批云:
幸有此二句,不然我石兄袭卿扫地矣。(庚辰本第20回侧批)
同回,“宝玉在麝月身后,麝月对镜,二人在镜内相视”,又有侧批云:
此系石兄得意处。(庚辰本第20回侧批)
庚辰本第21回,袭人埋怨宝玉:“我还摸不着是为什么,这会子你又说我恼了。”此处,有侧批云:
这是委屈了石兄。(庚辰本第21回侧批)
庚辰本第22回,湘云嗔怪宝玉:“大正月里,少信嘴胡说。”此处,又有侧批云:
回护石兄。(庚辰本第22回侧批)
甲戌本第27回,写黛玉葬花,吟《葬花词》。宝玉在一旁聆听。此处,还有一条眉批云:
“开生面”、“立新场”,是书多多矣,惟此回处更生更新。非颦儿断无是佳吟,非石兄断无是情聆。难为了作者了,故留数字以慰之。(甲戌本第27回眉批)
假如贾宝玉其人并非那块顽石的后身,脂砚斋等“圈内人”竟然如此一次又一次地以所谓“石兄”相称,岂不可怪吗?


IP属地:广东1楼2019-05-10 00:15回复
    再来看那串香珠引出的故事:黛玉葬父归来后,宝玉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转赠黛玉。黛玉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遂掷而不取。妙就妙在这里!大家都知道,当日宝玉将蒋玉涵所赠汗巾系在袭人腰里,“袭人无法,只得系在腰里”。由此牵出日后一段姻缘。而黛玉却不肯接受北静王的东西。
    这两个转赠一正一反,一明一暗,一喜一悲,不正符合了雪芹“一喉两声,一手二牍”的写作风格吗?写袭人下嫁蒋玉涵正是为了暗示黛玉日后拒嫁北静王,这里又有一条脂批为证,请看蒙府本二十四回末: 眼中心,言中意,三生旧债原无底。任你贵比王侯,任你富似郭石,一时间,风流愿,不怕死。
    这篇评语似乎暗示与黛玉相关的是有个“贵比王侯,富似郭、石”的人物。这里提到石崇,只是借他来形容此人的富有而已。然后黛玉写诗《五美吟》中还用了这个典故。众所周知,石崇因不肯将绿珠拱手让人而获罪被拘,绿珠不负石崇坠楼而死。因而,在世人眼中,绿珠是位以身报主,以死徇情的烈女。何以箸书人曹雪芹,阅书人明义皆用此典,只能有一个解释:书中女主角也有着类似绿珠的遭遇


    IP属地:广东2楼2019-05-10 21:22
    回复
      回过头来再看水溶,他在前八十回出场寥寥,除了第一次正式亮相以外,均是由宝玉口中提到而已。但他被提到的几次几乎在在与黛玉有直接关联,只有凤姐庆寿那一次例外。宝玉出城偷祭金钏,回来撒谎说:“北静王的一个爱妾昨日没了,给他道恼去。他哭的那样,不好撇下就回来,所以多等了一会子。”这时戏上演的曲目是什么?恰恰是《男祭》!《男祭》是《荆钗记》里的一出戏,演的是宋代名士王十朋,贫贱时与钱玉莲以荆钗为表记订下终身。后来王十朋考中状元,当朝宰相欲招其为婿,王十朋不忘前盟断然拒绝,被贬至潮州。钱玉莲则因富家逼婚投水自尽。这部戏的关键之处在于钱玉莲被富家逼婚一幕。你瞧曹雪芹是如何巧妙地把水溶祭亡妃、宝玉祭亡友、女主角被逼婚自尽这几个虚虚实实地情节联系在一起!
      至此,黛玉悲惨地遭遇已初露端倪,作者还怕人读不懂他的层层暗示,又用了大量篇幅写下“幽淑女悲题五美吟”一章。黛玉作《五美吟》后曾摆瓜果祭奠,为何设祭连宝玉也埋过了,却埋不过看书人。列宁格勒本此回前脂批:“哀哉千秋魂,薄命无二致。”原来是黛玉有感于历代红颜多薄命而祭奠美人。读者若仔细体味一下,便会看出《五美吟》实际上道出了黛玉悲剧的始末。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是说西施在吴宫怀念家乡羡慕东施因貌丑而全身免祸。这首诗写出了黛玉对宫廷生活的不屑一顾,同时也透露出她与宫廷有着不可解的渊缘;第二首颂虞姬,黛玉之于虞姬,除赞美她的痴情忠贞外,还指出和黥布、彭越相比,虞姬在楚营从容饮剑是死得其所,死得其时。由此可看出她已抱有“饮剑何如楚帐中”的决心;至于第三首,我认为应该从反面破题,昭君因画工舞弊而弃于君王,黛玉说不定正是因为画工而至祸呢;第四首用绿珠的典故暗示了自己“瓦砾明珠一例抛”的命运;第五首赞红拂,李贽曾称赞红拂夜奔李靖为“千古第一嫁法”。黛玉羡慕红拂的有眼力、有主意、有勇气、有担当,自恨不如红拂敢于冲破牢笼追求幸福。蒙府本六十四回末脂评曰:
      五首新诗何所居?颦儿应自日欷许。
      柔肠一断千般结,岂是寻常望雁鱼。
      可见《五美吟》是不容人以侯门闺阁的无病呻吟来看待的。它抒发了黛玉满腹的辛酸,预示了黛玉以后的命运。多少年来,人们但见颦儿纤弱多愁,何见其宁折不弯的刚强?所谓没有铮铮铁骨,哪来柔肠百结?
      “偷来梨蕊三分百,借得梅花一缕魂。”这个以诗为心、以花为魂的女孩子只能在梦中寻觅了。然而,能够活在历代国人的梦中,不也是一份美的延续?


      IP属地:广东3楼2019-05-10 21: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