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一附中吧 关注:21,448贴子:1,082,383
  • 6回复贴,共1

对“给新的专县生普及真正的……”一帖的疑问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美国1楼2019-05-03 11:04回复
    该贴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6114769801
    我个人是很支持这类介绍学校情况的贴子的,因为比起学校官方的高大上宣传,本校学生的视角往往更加真实、更加接地气。而且,本吧一直有不少家长在潜水,默默观察华师一的学生是如何评价本校的。因此,本着对自己、对母校负责任的态度,介绍者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尽量做到客观、公正,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看了该贴后,我内心其实是有些怀疑这位同学的说法的,因为该同学入校仅半年有余,却能做到对全校三个年级、九个分部的师资力量评头论足,并且很多关键结论缺乏事实依据,更接近主观臆断。因此,希望该贴楼主看到我这篇贴子后,能及时回答我的几个疑问。下面是我想问的具体内容。


    IP属地:美国3楼2019-05-03 11:13
    收起回复
      我就先只针对该贴楼主的第一段话吧。
      1. 你认为华师一的师资分配极不均衡,并且给出了大致排序:竞赛班>文科班>航空班>物化生平行班>=理科杂班
      请问排序的依据是什么?诚然,竞赛班的平均成绩最高,一般都会分配最优秀的老师任教,但文科班优于其他班的依据何在?你也说了师资力量只是有些“参差不齐”,请问又有哪所学校能做到招进来的每个老师都有完全相同的水平?此外,“理科杂班”、“物化生平行班”是个什么概念?我毕业三年了,不太了解学校的新制度,难道班级不是只分为平行/实验/竞赛班,理科/文科班,再加上几个特殊班级吗?理科班内部还要按学科细分吗?希望楼主给我科普一下,谢谢。
      2. 你认为“理科杂班”是最底层的,依据是什么?这些班都有哪些老师在带?你了解他们的教学质量吗?
      3. 你认为华师一有三种老师:只教竞赛班的、同时带平行班和实验班的、只带平行班的。这很显然是错误的,因为竞赛班的老师也会去教平行班,因此你的结论“进了平行班,除了你出去补课,否则真正的名师不会给你上课的”根本就是不成立的。


      IP属地:美国4楼2019-05-03 11:28
      收起回复
        该贴楼主的写作能力还需要华师一的语文老师多训练一下,因此我来整理一下第二段的意思:
        1. 航空班和文科班的确有所不同,因为航空班的老师已经是准高分班配置。上次楼主去航空班考试时,课表上的老师基本都是1、2类的,即“只教竞赛班的”、“同时教实验班和平行班的”。
        你说实验班的老师也会教平行班,我刚才也根据亲身经历证明了竞赛班的老师也会教平行班,那么1、2类合起来,不就是平行班也能接触到的老师吗?虽然有些老师只教平行班,但并不等于平行班就接触不到1、2类老师啊!教育资源确实有所倾斜,好成绩配好老师,但并没有形成断层啊!
        2. 华师一理科生多,导致文科班比较少,所以他们的配置很好,例如15班的配置就和去年人文班(文科的尖子班)平齐。相反,18班(物化政班)的政治老师还不如文科平行班的水平高。
        前半句话没问题,18班那个例子,请问有依据吗?你评判一个老师教学水平的标准是什么?
        3. 高分班老师的水平确实好,因为我周末在某培训班听过,200元一节课。
        确实如此,每个人都想上好班,就好比每个人都想上好学校。但上不了清华北大,南大浙大不也够好了吗?同理,上不了高分班,平行班就学不下去了吗?这里不是在批驳楼主,只是发表一些个人观点,毕竟楼主有点太看重老师的教学水平,忽略了一所学校的其他价值:环境、文化、价值观、基础设施、学习氛围,等等等等,无一不对学生的身心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IP属地:美国5楼2019-05-03 11:46
        收起回复
          如果说该贴楼主前面还在讲些道理,后面就基本上跟讲相声一样。
          1. “还有高二高三的别跟我杠。你要知道2018的平行班和高分班数量差不了多少吗?几乎对半分(不算文科的话)所以,好老师轮不到理科平行班的孩子也算正常”
          首先,高二高三的真的在和你杠吗?人家发表反对意见就叫杠了?就算是,为什么不能和你杠?我发这个贴子,就是要正大光明、有理有据地和你杠,你接得住我这一杠吗?
          其次,平行班和高分班数量相近,如何能得出“好老师轮不到理科平行班”的结论?我实在难以理解,请详细说明一下。
          2. “物化生平行班比理科杂班好不了多少。是一般有1,2个二类老师,其他三类。”
          请给出论据。哪些是物化生平行班?哪些是理科杂班?哪些是二类老师,哪些是三类?你是怎么知道每一类“一般有”几个的?
          3. “那些非要来这里的人,我建议现在就不要中考了,立刻来武汉,在周边xx教育报个班,早八晚八的上,上高分班的几率大大上升。不然,平行班和高分班几乎是两个学校了”
          这句话是讽刺还是认真的,我不太懂。即使华师一有中考以外的渠道招生,你也不应该煽动别人放弃中考。报个私人培训班就能上高分班?那你为什么还要读华师一啊,报个培训班去考清北复交啊?“平行班和高分班是两所学校”这一推论更是荒谬,毕竟你之前的论点都站不住脚。
          4. “中考就是个渣子,就算你考的稀烂你当地中学还是会抢你。所以赶紧复习夏令营内容吧!”
          请给出论据。


          IP属地:美国6楼2019-05-03 12:01
          回复
            截至目前楼主发的最后一段:
            “我建议鄂西的孩子尽量不要过来(除恩施)襄阳宜昌十堰的,我建议不要来。如果你想来华师一开阔视野就算了吧。华一地处郊区,旁边就是个县城。远远比不上地级市的市中心。讲座?进来后根本几乎没有好吗?有的话你也没时间参加。鄂西的三市的话,首先当地发展都还不错(十堰的城区可以,县城不行)不存在视野不行的问题,在华一也没啥视野提升。而且当地都有很不错的中学。襄阳五中四中,宜昌一中夷陵,十堰郧阳中学。而且他们都离武汉特别远!来回至少半天以上,十堰则为大半天。你周末怎么办?回去吗?不回去就呆在学校里吧,那你就要做好在学校连呆两三个月的准备。你生病了怎么办?事情太多了。”
            概括一下:
            1. 华师一并不能开阔视野,地理位置偏僻,比不上地级市的市中心
            对于高中生来说,“视野”和学校外的环境没什么关系。就算进了武汉市的市中心,一个高中生出了校门又能开阔出什么“视野”呢?无非就是多逛几个景点,多去几个高档商城,难道还能去大公司实习?
            2. 华师一几乎没有讲座,即使有也没时间参加
            讲座就更与“视野”无关了。
            说到底什么是“视野”?一个高中生的视野,就是见到更多优秀的同辈和老师,意识到更多种未来的可能。前者是“高度”,后者是“广度”。去一个除了高考什么都不谈的地方,有什么意思?高考完了,你未来的人生怎么走?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你如何在其中找寻自我?这些都是XX教育培训班没法教你的。为什么说华师一有“视野”?top,top,top,还是top。你见到了top,真正接触到了top,你就能领悟到一些人生问题的最优解。
            “讲座”更多是噱头,不要把它当回事。
            3. 鄂西三市当地发展不错,而且当地有三座好中学
            这几所学校的情况我不了解,但我陈述一点事实:华师一每年都能吸引数千名专县生,其中不乏当地最优秀的学生。他们都是跟风来的?我觉得必然有对华师一硬实力的向往。
            4. 鄂西三市离武汉太远,周末回家还是留校,家里有突发状况怎么办,这是个问题
            这我不否认,很多专县生周末都会选择留校,因为回家太麻烦。不过上大学后与父母分居两地的情况更加普遍,从好的方面来看,这也能锻炼提早独立生活的能力。生病了真不一定要回家,快成年的人了,感冒发烧总不能还要父母操心吧。此外,学校有医务室,急症可以转诊。至于其他突发情况,请个假坐两三小时轻轨就行了。


            IP属地:美国8楼2019-05-03 12:25
            收起回复
              OK,虽然我只针对了科普贴中的一个提出了质疑,但吧里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贴子。
              在这里我以小吧主的身份提出倡议:介绍学校,请尽量做到客观、真实、有理有据,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学校负责!
              如果该贴楼主无法在下周一前回复我的质疑,我将暂时删除该贴。


              IP属地:美国9楼2019-05-03 12: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