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852,621贴子:12,113,380
  • 4回复贴,共1

关于诸葛亮北伐的战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所以会发这个贴,是源于在三国吧看到的一个帖子《诸葛亮北伐战略失误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服!》。
这个贴让我想起了武侯北伐的战略问题。正好前几天写了一个介绍三国志中的诸葛亮的贴子,于是有一点自己的看法。
(那个介绍三国志各个人物的贴子,今天被吧务删了,估计是说我挖坟:因为那个贴子是我2015年开的介绍三国志各个人物的贴子。可我把气的,不过我有备份word文档。)
三国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了。
但是,我个人觉得诸葛亮北伐战略确实有问题,但是跟上面那个贴的楼主观点不太一样。
如果看过《三国志诸葛亮传》,你会发现,诸葛亮五次北伐,只有最后一次是直接扑向关中的(散关那次小打小闹不算)。
第一.三.四次,特别是第一次,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先收复陇右地区,稳定后再图关中。有种步步蚕食的味道。
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打法不可行。为什么不可行?
1.陇右地广人稀,步步蚕食只是食到土地(还是较为贫瘠的土地),没有食到太多人口。即使是第一次北伐,也只是将部分百姓迁到蜀汉,而不是就地驻扎管理,“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拿到土地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三国时期弃地迁民的案例很多,人口才是第一生产力。
2.魏军的支援很及时,例如第一和第三次。第一次北伐,曹真大将军虽然中了诸葛亮声东击西的计,被赵云和邓芝拖住了一段时间,但是魏明帝亲自西征,张郃大破马谡后,诸葛亮担心被夹击,只得退兵。第二次的北伐主要是配合吴国,不像是北伐,更像是试探性的攻击(陈仓相较于祁山更像平地)。魏国这边曹真猜到诸葛亮会攻打陈仓,所以做好准备了。第三次拔武都、阴平二郡,算是蚕食成功的一次,但也遭到郭淮等援军的阻挠。
由此可见,你不把根源解决,曹魏的援军就源源不断,正如马哲方法论所说:先解决主要矛盾!
所以,第五次,诸葛亮从斜谷出发,“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於渭南”。并让士兵屯田,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这里我要夸一下武侯,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的军队与当地居民秋毫无犯,可谓铁军!“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可惜的是,在对峙了百余日后,诸葛亮病死了。
个人认为,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在战略上作出了变更,是对前面四次北伐收获甚微的总结调整,也是一次尝试。从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战情况来看,司马懿更多的处于劣势防守方,有点像是白起伐赵,廉颇据守的感觉。所以诸葛亮攻克关中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只可惜天公不作美,武侯早逝。


IP属地:广东1楼2019-05-02 17:11回复
    hhhh,我那个贴子竟然回来了,看来@吧务还是有用的 。
    有兴趣可以看看,算是普及三国知识和故事是贴子吧:
    https://tieba.baidu.com/p/4009615065


    IP属地:广东2楼2019-05-02 17:19
    回复
      你们觉得我这个贴写的怎么样?
      一楼我写了不少夸赞诸葛亮的话,怎么没有黑子来喷我啊?是不是看到我列出史料,觉得我没有以前的亮吹那么好喷啊?


      IP属地:广东11楼2019-05-03 21:52
      回复
        再次宣传下我这个贴子:https://tieba.baidu.com/p/4009615065
        注意了,这个贴里面我吹了很多次诸葛亮,快去喷我啊!


        IP属地:广东12楼2019-05-03 21:54
        回复
          https://tieba.baidu.com/p/4009615065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5-04 17: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