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小说吧 关注:62,646贴子:1,024,468

【书评】【超长帖】生生不息,源源不绝。。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所以重发帖子,是因为我对之前那个帖子很不满意。
之前那个帖子,有几本我自己都感觉过高,现在我会把我感觉一般般的作品给6分,而不是7分。(给6分也不是不能看)
而且,之前帖子系列作的书评,我不是按照顺序看的,显得有点乱。
我有空会把那个帖子的按照出版顺序重发在此贴,顺便可以改一下书评。
更重要的是,我不打算只更新冷门作品了。但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那套什么欧洲十大犯罪小说家系列,我肯定要在此贴更完。

不过,得注意的是,我打分剧情好看与否永远放在第一位,逻辑推理诡计之类的其次。
这将会是一个很长的帖子,不管是推理小说,悬疑小说,警探小说,还是犯罪小说,只要是那种调查谋杀案的,我都更新上来。

评分标准:
4分以下:烂作,我实在找不到此书有做得好的地方,包括剧情也无聊。
4分~6分:较差,很多地方都不行,但起码有看点。
6分~7.5分:6分是水准线,我觉得比较一般的作品基本上都在此档,想看也是没问题的。
7.5分~9分:好看,完全可以收。
9分以上:我感觉很好,佳作。

注:所有拿来镇楼的图都是我近期准备要看的。


IP属地:浙江1楼2019-05-02 03:30回复
    cuisiwu5、流星划破De梦、范范与夏天.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等我把另外那个帖子的书评,修改后,搬到这里。
    然后我就把那个帖子删了,或者直接沉了也行。


    IP属地:浙江2楼2019-05-02 03:31
    收起回复
      首先,这系列是德国女作家内尔·诺伊豪斯写的。
      上海文艺出版2013年出版的这套书,是奥利弗和皮娅侦探系列的1到4作。(目前作者好像已经出版了9本)
      出版社的腰封上的推荐语,一般无视就好了。
      (每次只要是个女作家都会拿来与阿加莎比较。)
      腰封上写的是打败《哈利·波特》,结果到了书里写的却是,在德国陶努斯地区,某一年的圣诞节卖得比哈利波特火。。
      这系列的故事背景就发生在德国陶努斯地区,不过作为女作家还是稍微有点啰嗦的,而且也越写越厚。
      这系列,没有刻意区分章节,都是每一天发生的事情分为一章,每一章开头就写了2005年8月28日,星期日。


      IP属地:浙江3楼2019-05-02 03:32
      回复
        奥利弗和皮娅侦探系列:不受欢迎的女人

        内容简介:
        陶努斯的一座葡萄园里发现了一具男尸,看起来像是一起自杀,现场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
        但死者是奥利弗熟悉的人物,他的身份是高级检察官约阿希姆·哈登巴赫。
        但他并不是今天唯一一个死于非命的人。在陶努斯的一座瞭望塔下发现了一具女尸。她叫伊莎贝尔,看起来像是从瞭望塔上坠落致死。
        尸检后发现,伊莎贝尔系谋杀,她在坠落之前就已经死了,有人给她注射了致死剂量的巴比妥钠。这种毒药常被用于动物的安乐死。
        皮娅和奥利弗走访死者朋友后发现,伊莎贝尔不太受欢迎,他的丈夫,哥哥,马场上的顾客们都不喜欢她。
        究竟是谁有机会拿到这种毒药,并谋杀了伊莎贝尔呢?
        随着调查进展,奥利弗和皮娅发现,检察官的自杀与伊莎贝尔的谋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系列第一作,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2005年,估计首次出版不是05年就是06年。
        这系列就是警察办案的那种小说,推理成分偏少的。
        此书对男主描写有点多,但还是觉得男主没有什么特点,更像是一个普通人。
        一是,男主的猜测一般都是不靠谱的,所以我没看出来男主办案水平强在哪里。
        二是,对男主私生活的描写,在此书里男主妻子外出工作,他遇到了多年未见的初恋情人,差点出轨。不过,他最后打电话通知了妻子。
        在系列第二作《谋杀之友》也写了,要是当时茵卡没有拒绝他,他说不定真的做出对不起妻子的事了。
        三是,对朵宁被绑架动私刑一事,没有追究。虽然,那个人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但男主甚至没有装出调查的意思,只做了一个猜测。
        开篇就发生命案,不是那种铺垫了好久,才发生谋杀案。这点还是不错的。
        故事还是挺吸引人的,情节也算紧凑的。
        这本书绝大多数情节都离不开“马”。
        死者的丈夫是兽医,专门治疗马匹的那种。死者又是赛马高手,但马场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她,这本书出场的人物大多与马场有着某种关系。
        致死的毒药刚刚好又是用来对动物(马)进行安乐死的。
        而且,女主皮娅也在家里养了几匹马。其实在作者简介,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自己也需要照顾赛马,估计皮娅就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塑造的一个角色。
        案件可以让人满意,读起来也很流畅。但感觉和阿加莎和东野圭吾都没什么关系,腰封上的推荐语真的不能信。
        出场人物有点多,人物关系复杂,而且人名有点难记,对于不擅长记人名的可能读起来有点吃力。
        案件调查的过程,基本上就是奥利弗和皮娅不停得走访死者身边的人,不断挖掘线索指向嫌疑人。(推理成分确实是偏少的,但可以当推理去读)
        这种做法有个缺点,警察局其他人干什么去了,感觉基本上就是皮娅和奥利弗两个人在查案,其他警察毫无存在感。
        这本书凶手不好猜,不过我居然猜出了凶手,但不是靠推理出来的结果,纯粹只是靠猜。。
        评分:7.8分
        (作为处女作,我感觉很不错。目前这系列已经出版了9本,不知道国内还会不会引进。)


        IP属地:浙江4楼2019-05-02 03:34
        回复
          奥利弗和皮娅侦探系列:谋杀之友

          内容简介:
          奥佩尔动物园发现了一些可疑的东西,茵卡怀疑是一只人手,于是通知了他的老朋友奥利弗·博登施泰因。
          奥利弗和皮娅先后得到消息,展开调查。很快,就在动物园各个地方发现了尸体的其他部位。尸块分散在大象馆,麋鹿园,盘羊苑,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发现尸体……。
          动物园园长认识死者,据称死者是汉斯·乌尔里希·保利,他是一位生物老师,同时也是一名激进的动物保护主义者。
          保利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卢卡斯就是其中之一。在保利的影响下,卢卡斯读完了高中,他与其他青年一样倾尽所有支持保利的保护动物的项目。
          但同时也有很多人讨厌他:不堪其扰的动物园园长;希望子女与他划清界限的家长们;索要房产未果的前妻;心怀不满的邻居;遭到勒索的朋友;被多次挖苦的政府议员;陷入学历纠纷的学生;关系紧张的女朋友。
          人们要么深爱着保利,要么憎恨他。在众多嫌疑人中,究竟谁才是真凶?
          ---------------------------------------------- ----------------------------------------------------
          有些地方校对不够仔细,翻译不行,读起来感觉有点怪怪的。
          比如79页倒数第三行,其中伊丽莎白有些激动起来,但伊丽莎白应该是埃丝特。
          第95页最后一行感觉怪怪的,有一段话是皮娅的心理描写:“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请自己喝咖啡?或许,他喜欢自己?又或许他想从自己嘴里套出一些有关案件的信息?”————这些“自己”应该改成“我”比较好吧。。
          他喜欢自己,和他喜欢我,,这意思完全变了,,虽然书中是他喜欢自己,但结合上下文,此处绝对是他喜欢我,更恰当一点。
          (这本书,普遍都是这样,只要是任何人物的的心理描写,都是由“自己”来表示“我”的)
          作为女作家,这本书其实还是有点啰嗦的,也没有蒙塔巴诺系列那种幽默风趣。这是系列第2作,与不少女作家一样,这四本书也是越写越厚。
          这本书开篇读起来可能需要点耐心,但随着剧情发展,感觉越来越精彩了。
          书中主角是奥利弗和皮娅,算是搭档。
          皮娅感觉属于那种直言不讳的类型,说话很大胆。
          这本书里,她与同事本克针锋相对,一边要与丈夫的离婚,一边对动物园园长一见钟情,还有年轻人的追求。
          (其实,相对于案件,还是皮娅的感情线好看。)
          奥利弗这本书出场比皮娅少很多,感觉性格不鲜明,没有什么特点。
          至于警察局其他警察,基本上就和蒙塔巴诺系列一样,一笔带过,看完之后,也只有对本克有点印象。
          这本书的凶手,算是比较难猜的,不仅仅是因为误导还可以,更是因为嫌疑人实在太多了,光是作案动机就有五六个可能性。
          这也导致不少角色形象模糊,毕竟根本没有足够的篇幅逐个描述这些人物。人名太难记了。我直接被各种人名,地名,公司名绕晕。
          依旧是走访式的调查,可能动机过多,为了排除一些动机,光是走访就浪费了不少篇幅,这点没前一本好。
          案件本身其实是不复杂的,有种刻意将剧情复杂化的感觉。这本书本身涉及到的领域就很多,比如环保,网络公司,甚至还有政治。
          前面很长时间我根本搞不清楚凶手是谁,不过,最后作者没把握好,暗示得太明显了,相当于提前揭露了凶手。
          不过,这无伤大雅,最后的逆转不错。
          故事叙述得也挺流畅的,但要是能缩短下篇幅就更好了,剧情应该更紧凑一点。
          评分:7.5分
          (有误导,有逆转,剧情也还可以。但推理成分不是特别多,毕竟这是警察办案的那种小说)


          IP属地:浙江5楼2019-05-02 03:36
          回复
            奥利弗和皮娅侦探系列:深深的伤口

            内容简介:
            92岁的戴维·戈尔德贝格在自己的房子里,被人枪杀了,现场还留下了血字,一串奇怪的数字16145。
            很显然,当晚他有客人来过。这位神秘的客人是否就是凶手?
            戈尔德贝格是美国人,原籍德国,他在美国生活了六十多年,直至去年才回到德国。
            死者生前是个重要人物,发现尸体不到24小时,其儿子就从美国带着总领事和特工赶来,要求终止一切调查!
            据称,他是大屠杀的幸存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待过。意外的是,戈尔德贝格左臂上有一个纳粹党卫军的纹身。
            就在皮娅和奥利弗一筹莫展之际,又有两位高龄的老人被以同样的手法杀害了,现场同样留下了16145这神秘的数字。
            这几位死者究竟有着什么联系呢?这神秘的数字是什么意思,又在暗示着什么?
            又是谁出于什么原因要谋杀这些老人呢?
            ---------------------------------------------------------------------------------------------------
            系列第三作,此书已经直逼30万字了。
            这本书与上一本书剧情衔接得很好,皮娅的爱情得到了延续,奥利佛又添一女。(他妻子45岁又怀上了)
            翻译有时候真的莫名其妙,什么博士女士,直接说女博士不就好了。
            男主奥利弗·博登施泰因依旧毫无特色,我也没看出男主办案能力强在哪里,男主的直觉一般都是错的,他就是个普通人,也没有阿当斯贝格那种奇怪的爱好。女主还好。
            其实除了女主男主这两个搭档,就属皮娅的前夫最有存在感了。
            这本书受害者众多,节奏算比较快的了,虽然还是有一点啰嗦。
            此书是我看过的书中,出场人物最多的了,不写个人物关系表,很容易搞混。
            这本书应该算多视角叙述,视角转换得非常快,经常一页就换一个视角。再加上人物众多,这本书不建议速读。
            我挺喜欢这种多视角叙述的,这本书的心理描写感觉也比前两本好点。
            案件调查还是和前两本一样,开篇即案件,然后是走访式的调查。
            这本书的整体故事比前两本有意思得多,相对的这本书的案件也最令人发指。
            故事的开头,一位92岁老人被杀,死者是犹太人集中营的幸存者,但是证据显示这名老人是纳粹!难道他不是一个犹太人吗?
            仅故事的开头,设置的悬念就挺扣人心弦的。
            良好的故事叙述也能保持读者的兴趣,除了人物数量,感觉一切都挺好的。
            情节也算是错综复杂的,但这本书不像是侦探推理,而是缓慢得道出一个大富之家的秘密。
            整本书看起来就是“爱恨情仇夹杂着战争余孽”,这是我偏爱的一本了。
            虽然此书很好,但是有些地方我还是得吐槽一下,凶手这么多年了居然没去销毁过可能指控ta的证据,保留这些简直找死。
            有一个帮凶有点强加进来的感觉,莫名其妙按了一个杀手的代号,其实前面没有多少迹象能让读者看出来ta参与了谋杀。
            最后的结局。。可以说是,亲戚(近亲)之间公开承认情侣关系,而且其中一个有妻子有孩子,还是同性。。
            评分:8.9分
            (算是比较难啃的一本,但绝对值得读。)


            IP属地:浙江7楼2019-05-02 03:48
            收起回复
              奥利弗和皮娅侦探系列:白雪公主必须死

              内容简介:
              在废弃的飞机场里,一个旧的燃料箱里发现一具骷髅!
              一个雨夜,有人亲眼目睹了一场谋杀,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发生了争执,然后那个男的就把女人从天桥推了下去。
              幸运的是,坠落天桥的女人还没有死,她叫丽塔。皮娅和奥利弗来到死者出生的小镇里,发现其儿子多年前因谋杀入狱。
              11年前,托比亚斯因为涉嫌谋杀两名少女被抓。女孩们的尸体从未被找到,托比亚斯从未承认过罪行,谋杀的指控也是推定控告。
              而现在,托比亚斯已经出狱,他的出狱与其母亲遭遇的事故有什么联系?
              托比亚斯事件引起了艾米丽的注意,艾米丽是一个在当地饭店里打工的女孩。她最讨厌不公正的判决,她决心暗中调查这起过去的罪行,首先,她要结识托比亚斯·赛多利斯。
              在飞机场发现的骸骨也被证实,是托比亚斯案中其中一个受害者的尸体。但另外一个女孩的尸体依旧无迹可寻,这个女孩在当地同龄人中被称为“白雪公主”。
              不久,艾米丽便离奇失踪。让人不安的是,失踪的女孩艾米丽,长得很像从前的“白雪公主”。难道是托比亚斯?
              过去的灾难似乎再次上演,村民们很快得就“锁定”了“真凶”,而这一次,他们决定自己解决这件事……。
              ---------------------------------------------------------------------------------------------------
              男主居然害怕老鼠!
              而且,这本书男主怀疑自己妻子有外遇,也挺有趣的。
              男主居然不敢和妻子摊牌,他得知妻子向他撒谎,却不敢直接问她,因为害怕得知真相而没有付诸行动。
              最后猜测变成了现实,他亲眼目睹了妻子与一个男的在餐厅约会,他居然站在那里什么都没做,逃走了。最后摊牌,也是男主从家里搬了出去。
              目测,下一本的开头,奥利弗要像皮娅一样离婚了,这本书的结尾已经暗示了奥利弗与本案中认识的一个女的约会
              皮娅前夫上一本书刚刚结识了一个女友,这一本就让一个女检察官怀孕了,真乱。
              就连警察局里,也乱成一团。弗兰克·本克瞒着上司做兼职,又对同事大打出手。另一个安德烈亚斯·哈赛,偷走了一部分卷宗并销毁了,还诋毁奥利弗和皮娅关系暖味。为此,这两个都被开除了,下一本估计人员变动会比较大。
              虽然这本是四本书里豆瓣评分最低的,但我觉得比前两本要好一点。(主要体现是故事情节上,这本书故事还不错。)
              另外,我感觉这本书已经与推理不沾边了,很多谜底作者直接通过各种角色的视角叙述,告知读者了。所以此书可能有争议。
              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标题吧。
              整篇内容并没有标题那么吸引人,但仅仅看故事的话,这本还可以。
              这本书在结尾之前,很早就已经透露给读者绝大多数真相了,基本上不需要猜凶手了,但故事依旧精彩得发展着。
              虽然有罪的人局限于那么几个,但整个小镇里除了一个自闭症患者,其他所有人可以说都是恶人。
              整个小镇充斥着嫉妒,色欲,贪婪,虚伪,疯狂。
              这本书,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写得太长了。
              前期进展比较慢,尤其是对那个坠落天桥的女人的调查,草草收场了。其实,整个故事挺诡异的。
              评分:7.9分
              (属于争议作,看点全在故事,想看推理的可以放弃这本。)


              IP属地:浙江13楼2019-05-04 02:40
              收起回复
                这个作者是露丝韦尔,出版社是天地出版社。
                这个作者我从来没听说过,就连这个出版社也第一次听说。
                这两本书,完全没有任何联系,都是非系列的。
                《暗无边际》是处女作。
                至于出版社的推荐语,说什么完美继承阿加莎风格,千万别信,风格与阿加莎一点都不像。
                这两本书,亚马逊上超过20%的人给了1星或2星。接受不了她的风格的话,估计会看不下去。


                IP属地:浙江14楼2019-05-04 11:08
                收起回复
                  暗无边际

                  内容简介:
                  利奥诺拉是一个独居的犯罪小说家,她住在森林公园深处,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某一天,她突然收到了一封婚前单子女子派对的邀请。
                  发件人是她十年没有联系过的好友克莱尔,克莱尔不久就将结婚,她所不知道的是克莱尔的结婚对象是她的前男友。
                  诺拉决定与自己的好友妮娜一起去参加这场派对,派对的举办地点在一个极其偏僻的森林里的一所度假小屋。
                  48小时后,诺拉就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她依稀记得她双手沾满血跑出了森林,然后好像遭遇了车祸。病房外的警察,让她模糊地回忆起,一片诡异的森林,一栋玻璃房屋,一场神经质的派对,一桩谋杀。
                  诺拉时刻都在后悔来参加派对,但为时已晚。
                  漆黑寂静的深夜,好像有人潜入举行派对的小屋,屋子里的人都异常紧张。突然枪声响了,死去的却是婚礼女主角的未婚夫詹姆斯,也是诺拉的前男友。
                  本该无害的枪,却上了膛。本不该出现在派对现场的詹姆斯,却中枪身亡了。本该拒绝参加派对的诺拉,却成为了嫌疑人……。
                  --------------------------------------------------------------------------------------------------
                  出版于2015年,作者的处女作,偏向悬疑的小说。
                  这两本书没有关联,先看哪一本都是一样的。
                  作者目前几乎是每年一本书的节奏,今年要出版2本,亚马逊上都有预售。
                  这本书或许,应该以两个方面来评价,前半本书和后半本书(或者应该说是前60%和后面40%)。
                  前半本书和后半本书,完全是两本书。前半本书实在是不好看,我刚开始有想给5分以下的冲动。后半本比较精彩。
                  又是一个神经质的女主(不过,比起之前那个,已经好很多了),又是以她作为第一人称写的。 书中的人物个个都不讨喜。
                  故事叙述有两条线,一边是女主在医院暂时失去记忆,并配合警方调查。另一边是女主努力回忆起事件的经过。
                  这种叙述故事的方式给这本书增色不少,提前告知读者有谋杀案发生,加深了悬念。要是一开始从头开始缓慢得叙述事件,我估计我直接弃书了。
                  这本书前半部分,几乎继承了上一本书所有的缺点,剧情发展比前一本更加缓慢,剧情更无聊。
                  看了一半,没有任何案件发生,铺垫过于长了。前半本书,只能用沉闷来形容。
                  仅仅看前半本的话,我有种想撕了此书的感觉。还好谋杀案发生后,剧情明显节奏变快,好看了许多。
                  但后面部分可以说很精彩,气氛营造得很好,但凶手还是比较好猜。
                  不过,我觉得很少有人可以坚持读下去。
                  还是那句话,这本书如果能缩减三分之一的剧情的话,或许还不错。
                  在此提醒一下,这本书在亚马逊上的评价,超过20%的读者给了1星或者2星,恶评如潮。你应该可以想象这本书有多差。
                  虽然,我没觉得像某些人评价得那么差,但这本书绝对不是那种值得推荐去看的。
                  评分:6.4分
                  (十分难啃的一本书,前半本剧情发展极其缓慢,且无聊。还好的是,后面还可以)


                  IP属地:浙江16楼2019-05-04 11:18
                  收起回复
                    薇儿·麦克德米德,这系列是心理追凶系列。
                    男主就是心理侧写师,女主则是总督察。
                    这系列基本上全部都是犯罪小说,比较像国内的刑侦小说,想看的推理的止步吧。
                    上海文艺出书,完全没有标记是系列几到几,这几本书是5到8作。


                    IP属地:浙江17楼2019-05-04 11:23
                    收起回复
                      心理追凶系列:血泊之下

                      内容简介:
                      托尼·希尔被精神病医院一名患者用消防斧劈中膝盖,住进了布拉德菲尔德的一家红十字医院里。
                      与此同时,就在同一所医院,著名的球队明星罗比·毕晓普正在逐渐走向死亡,他将被一种罕见的毒药夺去生命。
                      致死剂量的蓖麻毒素是如何进入罗比体内的呢?罗比是个名人,迫于公众压力,卡罗尔与托尼一起展开调查,但他们四处碰壁,所有线索都无疾而终,迟迟不能破案……。
                      随后,足球场发生爆炸,又有一个人死于中毒。
                      这些案件中又有着什么联系呢?罪犯的动机又是什么呢?卡罗尔和托尼能否在凶手再次行凶之前逮捕凶手呢?
                      ----------------------------------------------------------------------------------------------------
                      这本书出版于2007年,系列的第五作。
                      这本也算是双线叙述了,一边在写卡罗尔小组调查案件,一边却在写罪犯如何制造案件(足球场爆炸事件)。
                      与上一本一样的是同时有两起案件,此书也是多视角叙述的。
                      铺垫很长,前期节奏比较慢,比上一本啰嗦不少。
                      前200页和后200页,简直就像是两本书,前200页我绝对不会说好看,就阅读体验感而言,已经不如其他几本了。
                      我是先看的《罪有应得》再看这本的,前一本适合业余时间消遣,真的要选一本犯罪小说去读读,还是推荐这本,但要能接受这本书的啰嗦。
                      男主托尼一开始就被精神病院的一名病人砍中膝盖,此书他几乎只能在病床上协助卡罗尔调查。他还要提防来自于自己母亲的欺诈。
                      此书警方同时处理两项罪行:连续毒杀事件,疑似恐怖分子制造的足球场爆炸事件;
                      不过可惜的是,这两起案件没有关系。
                      可能是我蒙塔巴诺系列看多了,看到一本书有两起案子,总想着怎么才能联系到一起。。
                      作为此书的主案,连续毒杀案,我感觉挺有意思的。
                      特别是在寻找动机方面,对凶手的心理分析也很不错。
                      不过,卡罗尔一开始拒绝托尼的建议,然后托尼向卡罗尔某个下属寻求帮助,然后让事件得到进展。
                      这种剧情好像有点老套了,好像《罪有应得》也可以看成是这个模式。
                      另外此书快结尾了,才想起来要去寻找毒药来源,这有点。。
                      另一起足球场爆炸事件,我感觉一般般。
                      这起爆炸事件,其实从一开始就在铺垫剧情。但这个铺垫并不有趣。
                      但前期铺垫的剧情感觉可有可无,在此书几乎快结束了才给出:真正能够解决此案的线索。
                      另外:真凶都没怎么刻画,形象比较模糊,显得动机有点牵强。
                      不过,这个案件确实为此书增色不少,增加了悬念。
                      除了前期剧情比较拖沓,整体故事还是挺吸引人的。
                      其实,我有总感觉这本书的故事是从中间开始的,其实我从第200页开始看起,剧情也没有多少区别,有灌水之嫌。
                      这本书的评价就是两边倒的,有人说很差,有人说很好。可以先收这个作者其他的作品,再考虑收此书。
                      评分:7.1分
                      (能耐心看下去的话,还行。但接受不了啰嗦的读者,可以直接跳过此书。)


                      IP属地:浙江19楼2019-05-04 11:29
                      回复
                        心理追凶系列:骸骨疑云

                        内容简介:
                        一个十四岁的少女惨遭杀害,她被一个塑料袋勒紧脖子窒息而死。
                        帕特森督察和安布罗斯警长立刻展开调查,他们发现,死者似乎正要与一个她在网上新认识的朋友会面。
                        这个网友似乎并不想给警察留下踪迹,这可疑的人是谁?
                        案件调查毫无进展,但又传来一个十四岁的男孩被谋杀的消息。与前一起案件相同的是,他们都是因为套在头上的塑料袋窒息而死,且尸体都遭到了残害,死者都曾经在碎碎念网站上,新交了一个朋友。
                        这个杀手出于最畸形的原因,杀无辜的年轻人毫不手软。毫无疑问的是,在警察将他逮捕归案之前,死亡人数还会继续上升。
                        ----------------------------------------------------------------------------------------------------
                        系列第六作,男主在书中最后才得知了父亲离开他的真相。
                        (在《血泊之下》托尼刚刚得知自己亲生父亲是谁,其实上一本书貌似也是他妈妈首次出场。)
                        (而且,我已经看过后面那本了,我觉得这系列剧情链接得非常不错。虽然每本书的故事都是独立的,但按照顺序读会更好点。)
                        这本书,与案件无关的剧情,也比其他两本有意思的多。毕竟是有关于主角身世的问题,女主也亲自出马展开调查。
                        不得不说,这系列人物刻画,心理描写,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比蒙塔巴诺系列好上几倍。
                        但也有不好的一面,过多的描写,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啰嗦。
                        这几本书虽然是同一个出版社出版的,但并没有统一书中人物的译名。
                        马修和马修斯,瓦娜莎和瓦妮莎,这些都能接受,很明显就是同一个人。
                        毕竟本来就是音译的,没那么多要求,但是别的几本书都是戴文,这本书却翻译成德怀恩,这差距有点大了吧。。很不习惯= =
                        不过,克里斯·戴文这本书没参与调查,只有被提起的份。
                        这本书其实也可以算有两个案子在查,也是多视角叙述。
                        另一起案子是针对妻子与新生儿的残忍谋杀,这个案件已经是过去式的了,从头到尾也就萨姆一个人在调查,真相没有任何悬念,可以算做从一开始就告诉读者谁是凶手了。
                        这起案子很少提到,我感觉还没有卡罗尔调查男主父亲提到得多。没什么可说的,也没有看点。
                        所以,还是谈谈主案吧。
                        每一个受害者在遇害前,都会有以受害者的视角的心理描写。
                        凶手的作案动机,确实如书背后的内容简介所说是“最畸形”的,再结合作案手法以及受害者的心理描写,虽然不血腥,但也能让人不寒而栗,气氛营造得不错。
                        这个案子一开始不是卡罗尔的重案组负责调查的,帕特森督察和安布罗斯先展开调查。
                        一开始,卡罗尔要学会与新上任的厅长打交道,但新上司认为要控制成本,托尼·希尔的侧写在他眼里太贵了。所以被排除在外。
                        这本书,已经有解散重案组的迹象了,其实看后面那本书重组重案组也不错。
                        这个案件调查涉及了不少互联网追踪。故事叙述得很流畅,剧情也可以吸引人读下去
                        不过,还是得说,这本书不是本格解谜的那种类型,更像是国内的那种刑侦小说。
                        评分:8.3分
                        (标准的犯罪的小说,我感觉其实不错,但不能当做侦探推理去读,想看推理不推荐看这本,估计会让你失望的。)


                        IP属地:浙江21楼2019-05-04 11:40
                        回复
                          心理追凶系列:罪有应得

                          内容简介:
                          杰克·万斯富有又迷人,他曾经是电视台最受欢迎的男主持人,他也是世界级运动员,他见义勇为获得过勋章。
                          但万斯同时也是杀死十七位少女和一名警察的凶手。
                          连续发生的妓,女谋杀案,罪行越来越令人发指,每一个死者身上都留下了纹身般的字样:“我的”。让里基警司不得不求助于卡罗尔总督察。
                          与此同时,杰克·万斯从监狱逃跑了。而逮捕万斯的警官就是卡罗尔和心理侧写师托尼·希尔。万斯发誓他要为令他身陷牢狱之灾的三个人复仇,卡罗尔,托尼,以及他的前妻。
                          他准备好了,今晚就会行动。
                          他几乎有些等不及……。
                          ----------------------------------------------------------------------------------------------------
                          我是第一本看的是这本,这一本没有失望。
                          在女作家中不算啰嗦了,但这本书翻译不太好,我感觉某些话读起来怪怪的。
                          这个心理追凶系列,其实是心理学家托尼和女警官卡罗尔系列。
                          这个作家有很多系列,以及非系列的小说。这个系列是她最近还在更新的,我看了维基百科,今年就有一本新书出版。
                          书中一开始直接说明了本书的罪犯,杰克·万斯。甚至另一起连环谋杀案的凶手在某一段话里,都直接给出凶手的姓。
                          所以,这本书推理成分较少。应该当成警探小说来读。
                          这本书394页但是字数却比《骸骨疑云》395页少了5.7万字。
                          原因就是:虽然这是同时出的一个系列的书,但《骸骨疑云》的行与行的间距却比这本书小很多,可以看出出版社刻意把每本书控制在400页左右。
                          这本书是系列第七作,在《骸骨疑云》之后。
                          这本书里的杰克·万斯其实就是前面某本书的凶手。但是,听别人说,那本书根本没有试图隐藏他凶手的身份。相当于主角与杰克·万斯双线叙述,然后斗智斗勇。
                          这本书,是杰克·万斯越狱后,对卡罗尔,托尼,以及他前妻的复仇故事。
                          虽然书背后的上架建议是推理小说,但我得说的是这本书逻辑推理的成分很少。
                          这本书与其说是推理,更像是警探小说。
                          两条故事线同时叙述(一边是卡罗尔与托尼调查案件,另一边是万斯计划着如何报复他们),也有两起案件要查(万斯越狱以及妓女连环谋杀案)。
                          全书大部分内容都是杰克·万斯的复仇故事,而连续的性工作者被谋杀的案件只是陪衬,很少提到。
                          先来说说妓女谋杀案,这个案子显然不能让推理小说的读者满意的。
                          我的意思不是指这个案子没有看点,而是指这个案子能够结案好像与逻辑推理的关系不大。
                          案件解决得太突然了,有点草率,动机倒是让人看得不寒而栗。
                          可惜的是,这个案子与杰克·万斯毫无联系。我一直以为可能会有某种联系。。
                          不过这个案子本身就是添头,感觉作者本身也没打算细写此案,就连此书内容简介也没有提到过这起谋杀案。
                          不过,关于以前的对手杰克·万斯越狱一案,感觉还是很有看点的,很虐。
                          故事节奏把握得也还可以,多视角叙述。剧情走向很虐心。
                          最后万斯的结局,真的是没想到。。
                          这系列最好还是按照顺序看吧,总感觉总会扯上之前案件发生过的事情。虽然可能不涉及泄底。
                          评分:7.8分
                          (此书基本上是一个连环杀手的复仇故事,追求逻辑推理,不可能犯罪之类的慎入此书。)


                          IP属地:浙江22楼2019-05-04 11:47
                          回复
                            心理追凶系列:破釜沉舟

                            内容简介:
                            卡罗尔和托尼下定决心不再见面,他们不再说话。卡罗尔从警局辞职,布拉德菲尔德警察局也不再需要托尼再做测写报告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杀戮就会停止……。
                            一个十四岁少年向警方报案,声称自己的母亲失踪。随后,就接二连三得发现被残害得面目全非的女性尸体。
                            种种迹象表明,有人正在杀某种类型的女人。
                            这些死者,都是金发碧眼,同样的发型,中等身高,中等身材,典型的职业女性。她们都与卡罗尔长得有点相像,甚至是她的下属宝拉也差点认为其中一个死者就是卡罗尔。
                            所有证据都指向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方向。更有甚者,在第一位死者身上发现了托尼·希尔的血迹。而且,托尼有些跛脚,似乎又和凶手相符。
                            菲丁总督察认为凶手就是托尼,托尼能否洗清嫌疑,真凶究竟是谁?
                            ----------------------------------------------------------------------------------------------------
                            系列第八作,首次出版于2013年,与第七本很好得融合在了一起,本书的剧情在《罪有应得》几个月后。
                            先前的重案组已经解散,由杰克·万斯带来的影响还在继续。
                            不过,此书结尾可以看出,卡罗尔没有被调往别处,也没有彻底放弃警察的工作。重案组应该重组了。
                            这本书和以往的不一样,案件调查由宝拉以及她新上司菲丁总督察展开的。
                            (其实,宝拉一直是书中除了男主女主,描写得最多的角色了,《罪有应得》中卡罗尔需要找人协助调查,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宝拉)
                            这本书虽然继承了前几本的特点,多视角叙述(很多是以受害者的视角叙述的,甚至直接写出犯罪过程。),连环谋杀案,令人不寒而栗的作案动机。
                            但有些区别,前几作都是不止一起案件,这本只有针对金发女郎的谋杀。
                            说实话,我更喜欢这种只有一起案子的书。过多的案子,处理不好的话,往往会让读者觉得又灌水的嫌疑。
                            (比如《骸骨疑云》,过去的那个案子感觉有点多余。)
                            这本书,男主托尼直接变成了嫌疑犯,卡罗尔不再是警察,女主也只是最后托尼被捕后才介入调查。
                            这本书总结起来,就是悲伤,救赎,希望,和解。
                            这个杀手比以往的描述要更详细,不过这也导致了凶手很容易看出来。
                            在案件调查过程中,穿插了受害者心理描写和被害的过程,一点也不唐突,营造出了紧张的气氛,是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但针对托尼的证据,有点过于巧合,几乎都是建立在各种巧合之下的。
                            其实,针对第一个受害者的衣服上为什么有托尼的血迹,书中给出的解释略有点牵强。但无伤大雅。
                            虽然节奏比较慢,但剧情足以弥补了。与案件无关的剧情也十分有意思。
                            不过,对比前期的节奏,显得最后破案有点太快了,所有针对托尼的不利证据在24小时内就被推翻,真凶这么容易就被捕了。。
                            结局很棒,暗示了和解,重案组估计在下一作就已经重组了吧。
                            书最后还附赠了一个短篇,就是太短了,也与推理无关。不过,很有意思。
                            不过,这种犯罪小说少了点猜凶手的乐趣。要么凶手最后几页才出场,要么几乎直接告诉你了。
                            这本也没有刻意隐瞒凶手的身份,托尼在监狱的侧写报告和最后一个受害者的心理描写,几乎已经提前揭露了真凶。
                            逻辑推理部分还是比较弱,作者更注意的是刑侦方面,以及人物刻画。
                            整体来说,我觉得这本也挺好看的。但这四本书除了《罪有应得》,看其他三本都需要有一定的耐心。
                            评分:8.1分
                            (这本也不错,但不要抱着读推理小说的心去读,这系列准确的说是犯罪小说。)


                            IP属地:浙江23楼2019-05-04 11:53
                            回复
                              心理追凶系列:他人的痛苦

                              内容简介:
                              连续有未成年人失踪,几乎无迹可寻。是某个恋童癖的做的吗?一张失踪男孩的照片,能否借此找到绑架者?
                              德里克·泰勒在两年前,因为谋杀四名女子被关进监狱精神病医院。手法残忍,证据确凿。他承认犯下了四起谋杀案,但他声称这都是他脑子里的“声音”指使他这么做的。
                              两年后,再次有人被谋杀,作案手法与两年前德里克·泰勒案一摸一样。而先前的嫌疑人早已被关押。是模仿犯吗?还是之前本身就抓错了人?
                              心理侧写师托尼·希尔却一口咬定,不是模仿犯,凶手就是同一个人。难道德里克可以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吗?
                              --------------------------------------------------------------------------------------------------
                              托尼·希尔系列第四作,这本书情感描写有点多。
                              首先,还是要吐槽一下的,新星的字都很小,看着不舒服。
                              我还以为新星的翻译会好一些呢。结果呢,这本书翻译也不怎么样。
                              与上海文艺那套人名有出入,斯黛西变成斯塔茜。宝拉变成保拉。克里斯·戴文变成了禾克丽丝·迪瓦恩,这个我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
                              (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原因,就人名翻译这方面,我始终觉得上面那套比较好)
                              而且,出版社校对有点问题,有不少错字。
                              172页明明是萨姆在和女主说话,结果173页却变成了凯文。
                              总之,不讨论此书的内容的话,读起来就是没有上海文艺那套舒服。
                              布拉德菲尔德重案组是这本书开始组建的,看样子斯黛茜和萨姆算是新角色,其他组员都是以前出现过集结起来的。
                              不得不说,和主角有关系的人,都倒霉一点的,这本书又有一个警察遭遇不测,还有一个被绑架和性侵。
                              不过,对比蒙塔巴诺系列十几年了,出场人物都一摸一样,要好很多。
                              这本比较薄,依旧是多视角叙述的,视角转换得特别频繁。
                              也有两个案子,一个儿童诱拐案,一个是谋杀妓女。
                              这两起案件处理得比较一般,特别是两起儿童失踪案开头提起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居然没有任何消息。
                              而且,感觉堂·梅里克没必要为了这个案子殉职,有点不值。
                              由于我已经看过后面的书,虽然后面的书没有明确指出凶手是谁,但看到宝拉做“诱饵”希望找出凶手,我就看出主案谁是幕后黑手了。
                              (可能是《罪有应得》被泄底的,但其实她的书不在于猜凶手,书中大量写了凶手视角的心理描写已经算提前揭晓真相了。)
                              主案幕后黑手的人设确实挺给力的,人物塑造得也很好。
                              整篇故事还可以,但剧情可以更紧凑一点,结尾有点仓促。
                              书中也没有对幕后黑手如何影响别人,做出过描写。
                              对书中某句话印象挺深刻的:一个人的权力代表着另一个人的痛苦。。这也是书名的含义吧。
                              评分:7.5分
                              (故事挺不错的,但这本翻译减分,而且我觉得确实不如我看的前两本。)


                              IP属地:浙江24楼2019-05-04 11: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