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吧 关注:4,335,650贴子:21,876,278

回复:【背包独行亚洲9国】直播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锡克族
锡克人在印度10亿人口中只占2000万左右,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地区,尤其是旁遮普邦,作战骁勇,是印度的主要兵源之一。锡克族人有些很独特的优点,心气很高,对自己要求也很高,很多信念和重视忠义的东方人比较接近。
锡克人曾长期受到歧视,但他们凭借个人的勤奋努力和朋友的帮助,总能找到适合的职业,用自己的行为维护了尊严。80%多的锡克人住在印度旁遮普邦,那里是印度最繁荣的邦之一,农民的人均收入接近全国农民平均收入的一倍以上。上世纪60年代末,印度政府在全国多个地区推行“绿色革命”,结果只有旁遮普邦最成功,这可以说与勤劳的锡克人不无关系。
锡克人被公认为印度人中最高大漂亮的民族,每年印度的选美冠军经常被锡克男女包揽。大部分聚居在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接壤的旁遮普邦。


来自iPhone客户端556楼2019-08-17 16:01
回复
    阿姆利则金庙
    又称哈曼迪尔寺,是印度锡克教的最大一个寺庙,位于印度边境城市阿姆利则市中心。整座金庙的建造共耗费750公斤黄金。这座被誉为“锡克教圣冠上的宝石”的建筑,风格典雅,造型优美,既有伊斯兰教建筑的肃穆庄重,又有印度教建筑的绚丽璀璨。它是锡克教的最重要圣地,每日朝圣者络绎不绝。
    朝圣者和游客必须在进入寺庙前脱鞋、洗脚和包头,进入寺庙前有免费存鞋的地方。
    游客只能在围绕着金庙的水池以及大理石道路顺时针走道拍照,进入金庙以后禁止摄像。


    来自iPhone客户端558楼2019-08-17 23:52
    回复
      在入口处存放了鞋子,工作人员给了一块牌子。然后跟着人流先洗手,确保带着头巾(外面买一条10卢比,门口也有免费的借用,用后记得归还),最后在门口处洗脚入内。
      夜晚的金庙闪耀迷人,当你见它第一眼也会为此惊叹。伴随着庄严的祈祷声,顺时针围着金庙散步,看到不少信徒在神池里沐浴。跟随着长长的队伍以及漫长的等待,终于进去了金庙里面,一共三层,不允许拍照。最后出来时一人发了一捧食物。粘粘甜甜的,味道还行,就是吃多了太腻,不忍浪费最后花了很长时间才吃光光。


      来自iPhone客户端559楼2019-08-18 00:10
      回复
        这里特别火的一款冰淇淋,有一点咸味,真心吃不惯,还是最爱我的Lassi


        来自iPhone客户端560楼2019-08-18 00:12
        回复
          印度人吃晚饭时间都普遍比较晚,22点多餐馆里还是人山人海。
          点了一份Thali,5个小碗里面除黄瓜外就棕色的玛莎拉酱最美味了,白色的颜值虽高,味道真是不敢恭维…


          来自iPhone客户端561楼2019-08-18 00:19
          回复
            第二天起床后先喝了一杯Lassi,然后去看一下白天的金庙。


            来自iPhone客户端562楼2019-08-18 00:22
            回复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里就有。
              阿姆利则金庙提供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食物,据说每天会有近8万人来金庙吃饭。用餐者都是分批进场用餐。高峰时期大概20分钟一批人。
              因为是免费的所以很多人都随时来吃饭,所以这里每天要用掉的面粉和蔬菜等食材都是论吨的。每十吨来计算,一天就可以用掉将近几十吨的食材量,这也要多亏了那些捐助的教徒和能干的志愿者了,真的让人深觉敬佩!


              来自iPhone客户端563楼2019-08-18 00:29
              回复
                询问了工作人员吃饭地点,每个人发放了餐具,去到了二楼餐厅门口等待,上一批用餐者结束后下一批进去用餐。
                餐厅特别大,不说上千,几百人同时吃饭肯定是有的。大家纷纷盘腿而坐,把餐盘放在面前,志愿者手提食物依次过来发放。根据个人,吃不了那么多刚开始可以少要一些,不够吃的话可以再加,不要浪费,志愿者发薄饼时一定要双手接住。
                这次是印度餐吃得最多的一次,为了把酱吃完我又多要了两个薄饼,还好只要了一丁点米饭。
                20分钟差不多就能结束了,然后把空盘子递给志愿者,他们依次传递到洗盘子区域。这些志愿者个个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服务着广大人民,打心底里为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来自iPhone客户端564楼2019-08-18 00:46
                回复
                  阿姆利则37度左右,还是很热的,不得不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出门。旅游巴士下午三点出发去瓦加边境,车程一个小时。
                  坐在最上层,吹着闷热的风,看着从两边匆匆掠过的景象。在上高速等待时,一些小贩敲着车窗来售卖国旗,帽子之类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567楼2019-08-18 10:27
                  回复
                    4点到达边境,下车后先去存包,一个包寄存费50卢比,里面只允许带手机和水。
                    然后在女士队伍排队,人真多啊,好在这会有些阴天,没那么热。
                    外国人有专属的VIP座位,离降旗仪式最近的一排。入内也有外国人通道,最左侧的就是,看到有些印度人在那排队,应该是跟团或是有关系的,第一天在本地人队伍排了好久,走外国人通道就快多了。
                    可能星期六的原因,印巴两边都坐满了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568楼2019-08-18 10:38
                    回复
                      下午5点多开始,两边不约而同播放起音乐,严肃的降旗仪式?不存在的,分明的各种欢乐各种嗨啊~
                      印度人民各种跳舞各种嗨皮,相比之下巴基斯坦那边就内敛许多,只是不停的挥动着国旗。
                      印度这边先是把国旗在群众那里绕整个看台一圈,然后女士出场挥舞国旗跑一圈,最后大家各种跳舞,很久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569楼2019-08-18 11:16
                      回复
                        从印巴分治开始,每天早晚在瓦格赫口岸的印巴边境部队就开始了互相较劲般的口岸关闭降旗仪式。双方军人都为了让自己踏步的声音高于对方,而将脚尽量提高又重重落下。用响亮的皮鞋叩地声来显示本国的军容风貌。而印巴特色的军服头上的装饰仿佛一个鸡冠,两名印巴士兵互相较劲仿佛两只雄鸡在互相对峙。而在最后,在“剑拔弩张”的气氛中,两国军人一握手,然后迅速关闭两国口岸,降下两国国旗。这一独特的景观每天都会上演,招来全世界的游客到此参观。甚至在2009年一部名为《瓦格赫》的纪录片也记录了这些独特的场景。


                        来自iPhone客户端570楼2019-08-18 11:29
                        回复
                          这里售卖的水和零食竟然和外面价格是一样的,不会因为是景区或者人多而水涨船高。
                          官方的纪念品商店,真是不可思议的印度~


                          来自iPhone客户端571楼2019-08-18 11:33
                          回复
                            也只有猫咪可以不分国界的来回走动~


                            来自iPhone客户端572楼2019-08-18 11:35
                            回复
                              围栏之外的巴基斯坦田园风光~


                              来自iPhone客户端573楼2019-08-18 11: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