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话
以下内容皆根据我个人翻译的版本写出。想着那帖也有300点击,想看的应该也看得差不多了,于是就把这分析贴给补完。
17话的时候我觉得糖有些猝不及防,甚至有点生硬,看了一圈评论也有人和我抱同样想法。现在都知道,当时已经确定要完结,所以作者不得不将感情线做到有始有终,至少得符合《百合姬》的名号。既然是“不得不”,就说明有着妥协和将就,体现在作品中也就是我们感受到的生硬和突兀了。
而18话,才是又回到了土室圭老师真正喜欢画的内容。
画面依然秉承了12话以来的风格,尽管线条精细度较前期有所下降,但对景物的描绘还是足够丰富的。从一些阴影和线条部分也可以看出即使是最后一话,作者也没有抱着早点完工早点了事的态度省略一些不太容易被注意到的画面细节,具体就不讲了,反正和前几话差不多。当然,以网点代替勾线的一部分表现也说明了土室圭老师确实难以应对最初那样的工作强度,或许这也是搁笔的重要原因。
来说故事。这一话依旧20页,却少见地讲了三个小段落。首先是沙夜和草壁老师的简短交流,直接来看图。
草壁老师虽然有着学校的正式工作,但休息日(应该还在暑假)也要帮着干农活。这其实就是农村的状况:人相对少,消费经济就弱,而农产品的价格相对于消费经济商品价格来说又太不敏感,这就是为什么农村的物质条件不可能和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原因。以小康标准来算,城市里的一名教师收入可能就满足农村一户的小康标准,然而乡下学校的老师还要考虑会不会饿死的问题。当然这话说远了,草壁老师只是帮家里干活而已,只是做家务的一种,并不见得涉及到任何经济问题。相比之下,沙夜可就显得文艺多了。以这向日葵的规模来看不像是她家赖以为生的经济作物,只是常规的庭院栽培而已,沙夜浇水更多是出于“照料”而非“种植”。此前也说过沙夜家境比较优越,此处从她和草壁老师的穿着、姿态、作为等方面对比也能看出来。
两人提到要去小照家,于是小照出现了。不愧是小七的亲戚,放在一起就是双重吵闹。闹归闹,实里还是不为所动,我行我素平稳生活着。她早就对此司空见惯,结果也不出所料,两分钟这对活宝就开开心心一起吃面了。
镜头一转,春冬来访碰上七实回家,便和刚才吃面的小故事连接起来。由素面引到照片,便走进了这一话的关键剧情。不过在说剧情前,先要看看这一幕:
小冬认为这照片很棒,画面中还用了代表温柔气氛的网点以表达她的情感。经历过上一话的她是否从这张照片中察觉到了什么?又或者是对两人之间的相处模式感到憧憬?我很难说,也不必说,只要自己理解即可。这短短几格,还是《恬淡晴天》那一如既往的委婉与温柔。也是这一话里最为美好的部分。比起上一话的春冬糖,这一瞬还散发出更为迷人的味道。
说回故事本身。不知道是不是心境改变,一直不喜欢看小春和小七过于亲密接触的真冬居然主动拍下了两人的喂食PLAY。或许这是我多心吧?既然多心,不如再多一个:小七拍小冬和小春的“啊~”,被逼删掉的时候赶快转换话题,说明她觉得那照片挺好舍不得删。更甚者,她和小实还觉得这照片有点下流的味道,我咋没看出来……这里仔细想想,不是和刚才真冬看到七实照片的感觉是一样的吗?可能就是因为七实之间特殊的关系,她们才从照片中看出春冬那不一般的感情,才对照片产生了什么联想。
多心与否,各位自己判断吧。
接下来就是完成最后的主线任务:逗笑真冬。情节实在易懂,不必要说。关键是推敲细节。从漫画第一话到最终话,真冬每次笑,不是面对小春,就是在她更融入周围一步的时候。此前小七耍过那么多次宝,真冬都不曾因此笑过,如今却被实里的鬼脸逗乐。无论是实里的鬼脸还是真冬欢快的笑容,在作品中都是第一次出现,而对她们两人来说也肯定是少之又少的举动。也就是说,这种举动的出现,意味着她们之间已经能够将自己深层的、背面的一些“自我”展现给对方,亦是说她们的关系已经融合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在这样的融合度下,真冬终于卸下一切防护,放下所有负担,开心笑了出来。、
还记得小春12话说过的么:小冬以前还挺常笑的。童真的小冬不像后来那样冷淡,而融入到环境中的小冬则经历了去伪存真的过程,和从前一样笑着。这不光是百合、也不光是爱情,真冬的变化更是随着她与这里的人、与这里的环境不断交流而产生的。所以她才会将本来消失的笑容在小春面前复活,又将本来只对小春绽放的笑容展露于七实眼前。回顾一下她们四人之间关系所给人的感觉吧。第一话时,四人可以说是1+3;第二话到第六话是2+2;第七话到第十六话是4;而到最后一话则变为了1。因为是1,所以会因为别人的欢乐而欢笑;因为是1,所以自己欢笑别人也会感到快乐。
回头看这一话,即可发现这三个段落正是“1”的体现。从沙夜草壁到小照到七实到春冬,她们的生活并非彼此分离,而是串联在一起的。这种串联可能并非是一条直线,会因为家境而产生弯折(沙夜和草壁、小照),会因感情而产生节点(四人2+2的关系),但她们互相之间的生活交流始终维持着那条纽带,将她们连为一体。很早以前就有社会学家指出现代社会已经是以家庭为单位变成了分子社会,这些年看下来这分子似乎都显得相当有离散性。城市中的人会让自己成为“社会需要我们成为的样子”,而构成这样子的就是面具、铠甲、高墙,最终演变成只有自己或只有家庭的“1”。《恬淡晴天》这最终话则是一个抛弃定型的过程,无关经济、无关年龄、无关恋爱,将那些全部卸下,只留下人与人的交流,用这交流将一群人的生活变为“1”。由始至终,土室圭老师都坚持着描绘乡间不同于城市特质的一面,既不回避它的麻烦之处,也不遮掩它的温柔体验。当然,这种由乡间生活造就的和谐的“1”带有理想色彩,但作为愿景,它依然能在令人疲惫的都市生活中沁人心扉。
《恬淡晴天》也就到此结束了。这是一个不算完美甚至不算完整的结局,但在现有长度下,这却是一个适合的结局——她们的“徒然日和”仍将继续,又怎么会有“完美”或“完整”呢?所以它并不是一个结局,只是众多片段的最后一段罢了。以漫画结构来说,这当然不尽人意;但以生活来说,它可是非常美好了。一如那部书名:每天都是小春日和。
对《恬淡晴天》的分析到此也告一段落了。拙作一篇,幸得支持,感激不尽。从发帖到现在,恬淡吧的关注数翻了一番还多,虽然绝对人数还是那样,但也算令人欣慰。希望这样优秀的作品能够被更多人看到,也希望大家能看到更多优秀的作品。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