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
韩非那天早上离开,没有一个人来送行,因为他不过就是随口编了一个时间,或者那些人同他一样,都不喜欢腻烦的告别。
跟着李斯的车队,师弟贴心的给他安排了一个最舒适豪华的马车,一路走来,不知是不是刻意,韩非看到饿殍遍野,满目疮痍。过了边境进入秦国地界,却是截然不同的场景,男耕女织,生活平安快乐。
今日一早,他们抵达咸阳,马车停在一处宏伟的府宅。“王上特意让人修建的,依照师兄喜好,都布置好了,怎样,还满意吗?”
李斯拉着韩非在府中转了一圈,“秦王费心了,这比我在韩国的住宅不知好了千倍万倍,让我一个人住这么高级的地方,真是惭愧。”
“知道师兄不喜欢让人打扰,所以不曾安排仆役,不过,师兄放心,你若是想喝桂花稠酒,不出一刻,便会有人来送。”
李斯微笑着,做出很体贴的样子,“师兄就好生歇息吧,连日舟车劳顿,师弟就先告辞了。”
韩非站在门口,双手撑在门框上,摩挲着雕刻精致的花纹,“虽说我这个人向来不计较住处,师弟为了我造了这么个豪华墓地,看来,你还真的是一点也不了解我。”
李斯正准备上车,闻言停住,“师兄多虑了,你我之间虽亲厚,但我们并非师从鬼谷,实在没必要弄的你死我活。”
他钻进马车,隔着帘子向韩非略欠了欠身,绝尘而去。
咸阳宫里,盖聂同嬴政站在书房,这些天以来,他几乎夜夜未眠。其实,嬴政早就有心使些手段,让韩非来秦国,盖聂并不反对。王上欣赏韩非的律法,韩非也需要一个强权的王,无非是要找个时机促成此事。
可是,这些年来,嬴政写给九公子的书信,除探讨论政外,每一封都有邀约。可韩非一次都没有表态过,直到去年,他给嬴政建议修筑一条水渠,处泾、洛之间,可做灌溉,于农业生产大有裨益。
提高粮产,确实是现下秦国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可是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所需人力物力财力自然也是无可估量。秦国若集中精力修筑水渠,再想发动战争,便很是困难,而其余六国之中,首先获益的便是在各个大国争霸下苟延残喘的韩国。
盖聂从前并不怎么了解韩非,此时他才恍然,就算一个国家再腐败残破,也有人愿付出全部心血,哪怕逆着洪流,粉身碎骨,也要保护它。盖聂敬佩这种精神,但同时他也深深了解,这样的人通常没有什么好的结局。这些东西,嬴政不会懂,盖聂亦不能同他言明,只有暗自测算,尽量为韩非争取更大的生机。
“王上打算如何安置九公子?”
“寡人早年读过他的著作,自此便一直希望能得此人辅佐,实现千秋大业。可如今,走到这般境地,寡人与他该如何自处?”
嬴政伸手按了按眉心,“先生觉得,拜他为相如何?”
“可九公子的身份,说到底是入秦为质,王上此举恐怕不妥。”
“若是昭告全国,寡人于危难之际,韩非曾暗中相助,修筑水渠,大大提高我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也是韩非提的建议……”
“王上万万不可如此,九公子对陷于困境的我们施以援手,此乃朋友情义,此番境况,九公子虽然已在秦国,但流沙还陷在韩国的污泥里。若是韩王知道此事,定然不会放过他们,九公子得知自己最终还是连累了朋友,他如何还肯为王上所用?”
嬴政转头看着盖聂,他素来沉稳,此时却带了些情绪,真是少见。正待说些什么,却听见门外有一人说道:“盖先生说的很有道理,不过依在下看来,王上到不用再考虑这个问题了。”
赵高细长的手指推开门扉,他对着嬴政行了礼,又冲盖聂欠了欠身,“因为韩非,王上无论如何都不能把他活着留在秦国。”
于此同时,新郑王宫正群情激奋,讨伐的对象,就是那个刚走不到七日,被他们视为保命符的韩非。
事情的起因是,昨天晚上,负责监视紫兰山庄的军队抓获了一名形迹可疑的人。姬无夜亲自盘问,那人交代他是秦王与九公子之间联络的信使,奉命给紫兰山庄传信,韩非已经脱身,秦王不日便会攻打韩国,到时里应外合,共图大业。
姬无夜站在殿前 神情愤怒,“王上,如此指控,并非口说无凭,臣这里有韩非亲笔书信为证,王上从小悉心教导,自然极其熟悉韩非笔记,大可亲自查验,看臣是否胡言。”
小侍从将信呈给韩王,他拿起细细端详,神色越来越激动,最后啪的一声,将放置信的银盘打落。
“好一个,‘君王昏庸无道,宜则明主’,这个逆子,本王就知道!他早就看本王不顺眼了,自恃才高,一天天顶撞王命,行事极度猖獗!”韩王气的剧烈咳嗽起来,又或者他很少在朝堂上说这么多话,让自己的口水呛了嗓子。
“王上,韩非看来早就与秦王暗中勾结,当初为秦国修筑水渠,就是他给嬴政出的主意。”
“多年前,秦王曾秘密访韩,如果不是韩非和流沙,臣定然能将他们的人头呈给王上。现在看来,秦王此番假借攻城为由,要韩非侍秦,就是他们一早商量好的计策。”
姬无夜笑了笑,他看了眼血衣侯,真不知道他还有如此本事,仿一个人字迹连他的父亲都看不出。这把火已经烧起来,现在他要加上最后一根助燃的柴木。
“王上,既然他们的诡计已被识破,那流沙贼寇,恐怕得尽早剿灭,请王上允准,让臣把他们一网打尽。”
韩非那天早上离开,没有一个人来送行,因为他不过就是随口编了一个时间,或者那些人同他一样,都不喜欢腻烦的告别。
跟着李斯的车队,师弟贴心的给他安排了一个最舒适豪华的马车,一路走来,不知是不是刻意,韩非看到饿殍遍野,满目疮痍。过了边境进入秦国地界,却是截然不同的场景,男耕女织,生活平安快乐。
今日一早,他们抵达咸阳,马车停在一处宏伟的府宅。“王上特意让人修建的,依照师兄喜好,都布置好了,怎样,还满意吗?”
李斯拉着韩非在府中转了一圈,“秦王费心了,这比我在韩国的住宅不知好了千倍万倍,让我一个人住这么高级的地方,真是惭愧。”
“知道师兄不喜欢让人打扰,所以不曾安排仆役,不过,师兄放心,你若是想喝桂花稠酒,不出一刻,便会有人来送。”
李斯微笑着,做出很体贴的样子,“师兄就好生歇息吧,连日舟车劳顿,师弟就先告辞了。”
韩非站在门口,双手撑在门框上,摩挲着雕刻精致的花纹,“虽说我这个人向来不计较住处,师弟为了我造了这么个豪华墓地,看来,你还真的是一点也不了解我。”
李斯正准备上车,闻言停住,“师兄多虑了,你我之间虽亲厚,但我们并非师从鬼谷,实在没必要弄的你死我活。”
他钻进马车,隔着帘子向韩非略欠了欠身,绝尘而去。
咸阳宫里,盖聂同嬴政站在书房,这些天以来,他几乎夜夜未眠。其实,嬴政早就有心使些手段,让韩非来秦国,盖聂并不反对。王上欣赏韩非的律法,韩非也需要一个强权的王,无非是要找个时机促成此事。
可是,这些年来,嬴政写给九公子的书信,除探讨论政外,每一封都有邀约。可韩非一次都没有表态过,直到去年,他给嬴政建议修筑一条水渠,处泾、洛之间,可做灌溉,于农业生产大有裨益。
提高粮产,确实是现下秦国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可是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所需人力物力财力自然也是无可估量。秦国若集中精力修筑水渠,再想发动战争,便很是困难,而其余六国之中,首先获益的便是在各个大国争霸下苟延残喘的韩国。
盖聂从前并不怎么了解韩非,此时他才恍然,就算一个国家再腐败残破,也有人愿付出全部心血,哪怕逆着洪流,粉身碎骨,也要保护它。盖聂敬佩这种精神,但同时他也深深了解,这样的人通常没有什么好的结局。这些东西,嬴政不会懂,盖聂亦不能同他言明,只有暗自测算,尽量为韩非争取更大的生机。
“王上打算如何安置九公子?”
“寡人早年读过他的著作,自此便一直希望能得此人辅佐,实现千秋大业。可如今,走到这般境地,寡人与他该如何自处?”
嬴政伸手按了按眉心,“先生觉得,拜他为相如何?”
“可九公子的身份,说到底是入秦为质,王上此举恐怕不妥。”
“若是昭告全国,寡人于危难之际,韩非曾暗中相助,修筑水渠,大大提高我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也是韩非提的建议……”
“王上万万不可如此,九公子对陷于困境的我们施以援手,此乃朋友情义,此番境况,九公子虽然已在秦国,但流沙还陷在韩国的污泥里。若是韩王知道此事,定然不会放过他们,九公子得知自己最终还是连累了朋友,他如何还肯为王上所用?”
嬴政转头看着盖聂,他素来沉稳,此时却带了些情绪,真是少见。正待说些什么,却听见门外有一人说道:“盖先生说的很有道理,不过依在下看来,王上到不用再考虑这个问题了。”
赵高细长的手指推开门扉,他对着嬴政行了礼,又冲盖聂欠了欠身,“因为韩非,王上无论如何都不能把他活着留在秦国。”
于此同时,新郑王宫正群情激奋,讨伐的对象,就是那个刚走不到七日,被他们视为保命符的韩非。
事情的起因是,昨天晚上,负责监视紫兰山庄的军队抓获了一名形迹可疑的人。姬无夜亲自盘问,那人交代他是秦王与九公子之间联络的信使,奉命给紫兰山庄传信,韩非已经脱身,秦王不日便会攻打韩国,到时里应外合,共图大业。
姬无夜站在殿前 神情愤怒,“王上,如此指控,并非口说无凭,臣这里有韩非亲笔书信为证,王上从小悉心教导,自然极其熟悉韩非笔记,大可亲自查验,看臣是否胡言。”
小侍从将信呈给韩王,他拿起细细端详,神色越来越激动,最后啪的一声,将放置信的银盘打落。
“好一个,‘君王昏庸无道,宜则明主’,这个逆子,本王就知道!他早就看本王不顺眼了,自恃才高,一天天顶撞王命,行事极度猖獗!”韩王气的剧烈咳嗽起来,又或者他很少在朝堂上说这么多话,让自己的口水呛了嗓子。
“王上,韩非看来早就与秦王暗中勾结,当初为秦国修筑水渠,就是他给嬴政出的主意。”
“多年前,秦王曾秘密访韩,如果不是韩非和流沙,臣定然能将他们的人头呈给王上。现在看来,秦王此番假借攻城为由,要韩非侍秦,就是他们一早商量好的计策。”
姬无夜笑了笑,他看了眼血衣侯,真不知道他还有如此本事,仿一个人字迹连他的父亲都看不出。这把火已经烧起来,现在他要加上最后一根助燃的柴木。
“王上,既然他们的诡计已被识破,那流沙贼寇,恐怕得尽早剿灭,请王上允准,让臣把他们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