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吧 关注:447贴子:2,708

魔拼汉语与魔拼汉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魔拼汉语
一、魔拼结构
魔拼结构核心理念在于韵母有始(韵首)有终(韵末)的排位顺序及韵律节拍。
魔拼结构对汉拼的声母、韵首、韵末进行严格有序排列,规则整齐,简短明了。
魔拼结构适用于所有的汉语音节,并支持汉语结构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唯一性。
魔拼结构使汉字注音、编码与检索达到三者合一、整齐对应、高度统一的效果。
1、·音节
魔拼汉语音节的完整结构是:声母+韵首(含调)+韵末(含a组合)。
魔拼汉语少数字母重新拟定:音节前缀y为哑声母。韵母前缀o为哑元音。无调的元音ü可改成元音v。尖团元音-i改成尖团辅音r。
(1)声母
声母是一个音节起头的辅音,是音节依据声母的类别符号,也是分词连写时的音节分隔符号。如fangae【反盖】,否则fang-ae【妨碍】。正因为如此,魔拼规则中的每一个音节都必须要有声母。
(2)韵首
韵首既是韵母的领头元音,又是韵母的标调元音。韵首介于声母与韵末之间,因此也可称为介元介调,既介元与声调的融合。如d-ă-o【导】、d-ì-ao【调】。声调与介元的组合有利于声调的有序编码、集中管理。
(3)韵末
韵末是韵母的末尾,也是一个音节的末尾。韵末可以是单元音或单辅音,还可以是前缀a的韵末组合(ae、ao、an、ang)。如ga-ng【刚】、gu-ang【光】。其韵末组合是通过韵律节拍的切割分离出来的整体。


IP属地:江西1楼2019-04-01 13:34回复
    3、韵母
    (1)韵母表
    28元音尾韵母:

    22辅音尾韵母:

    魔拼汉语韵母表中共集合了50个适合普通话语音系统的韵母,与声母的组合可达2500多个音节,在四声调的范围内几乎能拼得出世界上所有的语音。
    系统化的韵母表格有利于人们在学习汉拼时,通过韵母之间的相互比较,就能够找到正确的发音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与质量。


    IP属地:江西5楼2019-04-01 20:40
    收起回复
      2、汉拼的韵腹标调与魔拼的韵首标调
      自成音节的m【呒】、ng【嗯】、hm【噷】。hng【哼】。只有响辅音而没有元音,没有元音哪来的韵腹,没有韵腹元音也就无法标调。
      三合韵母iou【优】、uei【微】、uen【温】、ueng【翁】,其中的元音o和e是整个音节中最响亮、最重要韵腹元音,按理是不可缺的。但是,在与声母组合中,其音节jiù【就】、guǐ【轨】、chūn【春】、húng【红】的韵腹元音o和e都被弱化掉了,其声调也失去了韵腹元音的标调位置,都只能标注在次要元音位置上。
      再如三合韵母iao【要】、ian【烟】、uang【汪】、üan【圆】,其韵腹a是所谓最响的元音,但因其空间被韵律节拍的挤压而缩短了音长与音高,使其核心地位被弱化而失去韵腹标调的理由。也因其韵腹元音a被韵末组合的捆绑与束缚而丧失了独立性,因此也就失去了其韵腹元音单独标调的条件。
      韵腹中心理论是谬论,是伪命题,而把声调标注在所谓的韵腹元音上,更是错上加错。因汉拼的韵腹标调位置不确定,造成了声调编码顺序过于分散,并使得汉拼的有调音码输入陷入困境。如hái【孩】、jiā【加】、běn【本】、guò【过】都是韵腹标调,其中hái【孩】与běn【本】是第二键输入带调元音,而jiā【加】与guò【过】是第三键输入带调元音,由于输入声调的顺序不同,不利于键盘集中排列布局声调字母。其分散输入声调字母也容易引起思维分裂,形成包袱。正因为韵腹标调编码的无序性和复杂性,造成了声调与键盘兼容性较差,不利于声调在计算机中的应用,也不方便计算机输入汉语的声调,使得人们把声调当成了包袱,并慢漫地远离声调,或者被迫放弃声调。
      魔拼音节的完整结构是“声母+韵首(介调)+韵末(含a组合)”。魔拼汉语是固定韵首元音(介调)标调技术,所有声调都标注在介元字母上,如:hăi【海】、jīa【加】、jìu【就】、chúi【锤】、gùai【怪】,声母后便是韵首的介元介调,其优点在于,韵首全部为清一色的单元音,并且全部都是第二顺序的介元介调。而韵末是个大杂烩,如韵末的单元音zhū-a【抓】,或单辅音zhū-ng【中】,或前缀a组合zhù-ang【状】,或空位zhú-【竹】,因此,韵末不适合用来标调,只有韵首元音才是汉拼有序标调字母的唯一选择。其固定介调顺序输入声调语言文字的好处在于,可以保持思维正常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声调的固序或有序还可产生最优化的键盘布局编码排序系统。
      声调具有辩义功能,使语音更加精细化。声调是普通话重要的语音信息,是汉语拼音的基础,是语言完整编码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汉语拼音精准化离不开声调。而当前汉语拼音在社会应用中出现了拼写与注音的无调现象,如商标、招牌、地名、人名很难看到声调的影子,而这些都与汉拼的无调编码有关。这是因为现有汉拼的韵腹标调系统存在着缺陷,造成了声调与键盘兼容性较差,妨碍了声调在计算机中的应用所导致,并有着不可推缷的责任。只有把现有汉拼无序的韵腹元音标调法改成魔拼汉语的“固定韵首元音标调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目前出现的拼写与注音的无调现象。


      IP属地:江西10楼2019-04-09 22:32
      收起回复
        3、哑声母y
        哑声母y是指纯韵母音节独立构成汉字的读音,是以元音i、u、v、a、e、o为开头的零声母音节的前加符号,主要目的是在分词连写时明确其音节之间的界限。其次是拼音输入码或字典检索码依据声母分类编码的所需。
        (1)分词连写的零声母音节需要前加隔音符号
        现汉拼规则中以元音i、u为开头的零声母音节的前加或改写成y、w,主要目的在于分词连写时明确其音节之间的界限,起隔音作用,如geyan【格言】,否则gei-an【给俺】;再如mowu【魔舞】,否则mou【谋】。即是这样,仍然不能做到使所有的音节全部界限分明。汉拼y、w的前加或改写也只能是以元音i、u开头的零声母音节;而以a、o、e开头的零声母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没有专用的前加字母时,就只能用分号[’]来分离其音节的界限,如yu’an【预案】,否则yuan【远】;再如fang’ae【妨碍】,否则fan-gae【反盖】。以此证明,所有零声母音节的前加隔音符号都是必要的。
        (2)汉字音码中的零声母音节需要前加隔音符号
        汉语是韵律节拍很强的语言,每个音节基本上都是从声母开始,至韵母结束,是声韵声韵的节奏,这是汉语固有的特点,如hanyvpinyin【汉语拼音】,通过其声韵的节奏很容易分辨词组中的每一个音节。汉字的音码输入也遵循这一原理,每个汉字的音码首先输入的是声母,其后是韵母,在下一个汉字声母输入之前结束其编码。目前的拼音输入法中,以元音a、o、e开头的零声母音节没有声母的,全拼码是用隔音符号[’]前加,如ji’e【饥饿】,否则jie【接】;而大部分双拼码是用字母[o]或[v]临时替代。以此证明,汉字音码中的零声母音节前加隔音符号也同样是必要的。
        (3)魔拼汉语选择哑声母y前加所有的零声母音节
        声母在汉语拼音中具有多重身份,既是汉字拼音的声母元素,又是汉字音码的类别符号,还可以是词组天然的隔音符号,每个音节都不可缺少声母符号或零声母符号。而原有汉拼y、w也属于零声母符号的范畴,但其只能是以元音i、u为开头的零声母音节的前加或替代。一个声母只配一个单元,是效率极低的一加一算法。汉拼用了y、w两个拉丁字母,却不能覆盖包括以元音a、o、e开头的所有零声母音节,不能全面的去解决所有零声母符号的缺失,极大的浪费了有限的拉丁字母资源。既如此,还不如放弃单元零声母音节一加一的前加或替代,所有的零声母音节只需设立一个共用的零声母符号就够了。而这个零声母符号可在y、w两个拉丁字母中选出其中之一担当,用唯一全能的零声母符号去前加所有的零声母音节。况且,分词连写的词组是由语音符号组成的整体,其组合就应该是全部的拉丁字母,而不应该在其中插上另类的非语音符号[’]来替代拉丁字母。因此,魔拼汉语在y、w两个拉丁字母中选出其中之一的y作为共用的零声母符号(即哑声母y),去统一管理或前加所有的零声母音节。


        IP属地:江西11楼2019-04-12 08:50
        回复
          4、哑元音o
          魔拼汉语中,韵首元音o称为哑元音,是无声的介调元音。
          如汉拼的n【嗯】、ng【嗯】、hng【哼】、m【呒】、hm【噷】、r【日】。这些辅音都是自成音节,其结构中没有元音,但也能独自发出声音。但是,辅音自成音节名不正言不顺,不但无法标调,也破坏了每个汉语音节必有元音的规则。因此,要改变这种拼写无元音无声调的现状,就需要在自成音节的辅音中匹配介调哑元音,使其音节结构有理化、正规化。而这个介调元音又必须是无声的。目前也只有元音o可以胜任并担当无声的介调元音,既哑元音。理由:
          (1)元音o担当哑元音不会产生歧义。现汉拼中,首o韵母只有ong与ou两个,其中的ong原本是ung,可以将其归还原位,如ung【嗡】、gung【公】。而ou也可以改成eu,其读音也不会变化,如eu【欧】、zheu【州】。如此,o系韵母基本空白,刚好可借用来做辅音自成音节的介调哑元音。
          (2)元音o与数字0相似。如01=1。0在1左边是不计数的,只有0在1右边才等于10。同样的道理,元音o在辅音左边也可以设定为无声的介调,而在右边是有声的。如:om【m呒】,或mo【mo么】,合乎逻辑。
          因此,自成音节的响辅音前缀哑元音o后,其拼写就形成如下:óng【嗯】、hòng【哼】、òm【呒】 、hom【噷】、ròr【日】、zhōr【知】。
          哑元音的存在彻底改变了响辅音自成音节无元音无声调的现状,使其音节结构有理化、正规化。即方便学习与运用,也方便文字编码输入与检索,同时还可提高o元音的利用率。
          魔拼元音o有前缀与后缀两个位置,且两者互补,无歧义,如:oo,前缀o是韵首介调哑元音;而后缀o是韵末,读[o]。
          哑元音o适用于四个响辅音的前缀。而自成音节的响辅音也需要哑元音o的匹配。如:om【呒】、on【嗯】、ong【嗯】、or【日】。


          IP属地:江西12楼2019-04-13 21:33
          回复
            7、韵母ung(ong)
            ong[oŋ]原本是ung[uŋ]。原来的说法是,当时制定方案时,考虑到ung韵母中的u与n手写时容易混淆,u就被替换成了o,于是就有了ong韵母。为了书写的辨识度而放弃拼音原则,无原则的替换就等于失去了精准,得不偿失。
            ong与实际读音是有明显差别的。ong原本在汉拼中是不存在的,充其量只是个借来的外衣,而它的实质读音是ung【uŋ嗡】。表面上看,ong[oŋ]与ung[uŋ]都是后圆元音韵母,在读音上有某些相似的地方,这是当时替换的理由。但通过比较,还是能够发现它们之间有着明显区别的特征,关键在于其中元音的读音方法上。
            元音[o]的发音是:舌位后缩,嘴唇略微向前,嘴巴半开呈中等圆孔。
            元音[u]的发音是:舌位后缩,嘴唇尽量前伸,唇角聚拢突出形成小圆孔。
            如tung【通】和gung【工】的音节中,嘴巴有着明显的“尽量前伸”、“聚拢突出”、“小圆孔”的特征,这都是[u]元音所至,而[o]元音根本就达不到这种效果。[o]是以[u]的名义上位,却没有[u]的功能。所以说,用ong替代ung的理由不充分,也没有必要,只有ung才是“通”和“工”的真正韵母。
            再者,ong与央元音起步的韵母eng读音混淆。ong[oŋ]与eng[әŋ]都属于半开口起步的后鼻韵母,其中的后圆元音[o]与宽式音位的央元音/ә/位置临近,很容易发生碰撞与冲突。如:
            feng【fәŋ风】与fong【foŋ风】。
            meng【mәŋ梦】与mong[moŋ]。
            iou【iou优】与ieu[iәu]。
            从以上的案例中看到,其中的韵首e是央元音,是汉拼的宽式音标/ә/,处在舌位图的正中央,读音宽松,其重心往往漂移于前元音[e]与后元音[o]之间,且很容易与后圆元音[o]发生碰撞,或者可直接替代,与其构成韵母的读音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偏差与异读,如大陆汉拼的feng【fәŋ风】与台湾通用的fong【foŋ风】就是同一个汉字的相似读音。这也间接的证明,ong[oŋ]与eng[әŋ]的读音非常接近,容易产生混淆与冲突,两者很难共存,这也是ong[oŋ]韵母在汉拼中不能存在的理由。
            ong[oŋ]原本就是一个错误的读音,既不符合汉拼标准化系统化的韵母表格制作范围,也很容易与汉拼半开口起步的央元音理念发生碰撞与混淆。因此,就应该将其还原于ung【uŋ嗡】的韵母,并让位于哑元音起步的韵母ong【ŋ嗯】。


            IP属地:江西16楼2019-05-20 20:32
            收起回复
              8、元音e的音位变体
              《汉语拼音方案》中的一个元音e,实际代表着普通话的[ә]/[e]/[ɤ]/[ɛ]/[E]五个音位变体,它们出现的条件如舌位图(网络截图):

              ê[ɛ]:半低前元音。单用 ê【ɛ诶】。-----------------------复韵bie【piɛ鳖】。
              e[e]:半高前元音。--------------------单韵se【se色】。复韵bei【pei杯】。
              e[ә]:中间央元音。单用e【ә呃】。单韵she【ʂә社】。复韵ben【pәn奔】。
              e[ɤ]:半高后元音。单用e【ɤ鹅】。单韵ge【kɤ歌】。(与后o位置重叠)
              E[E]:中间前元音。单用E【E鄂】(湖北的别称)。
              一个元音e达到了不可思议的五个音位变体,在与其它音位结合的各种环境下且都能够达到基本上互补。而单用时却是完全对立的,如ê【ɛ唉】、E【E鄂】、e【ә呃】、e【ɤ鹅】。为了分辨单用时出现的对立,汉拼对其处理采用了两个极端,一是采用増加音位变体的异形化处理,二是采用减少音位变体的同音化处理。
              増加音位变体的异形化处理。单用时,汉拼为了对元音e过多的音位变体进行有效分辨,通过使其元音e的音位变体达到异形化之目的,就直接给元音e戴上帽子(ê)或改成大写(E)。因此,造成了汉拼的音标系统以及舌位图原理复杂化(如舌位图分前后三级,高低五级);既不符号拉丁字母的拼写规范,也给汉语学习带来很多困难,甚至混淆。
              减少音位变体的同音化处理。单用时,为了避免音位变体之间的混淆、冲突与歧义,通过达到减少元音e的音位变体之目的,就直接把E[E]、e[ә]、e[ɤ]三者都合并到一个音位e[ɤ]的读音中。因此,造成了原本属于【E鄂】和【ә呃】的汉字读音在很多字典中消失,最终都被【ɤ鹅】同音化了。为了减少单用时过多的音位变体,采用了不合理的同音化处理,造成了普通话损失语音信息,得不偿失。
              魔拼汉语中的元音e,只代表普通话央元音[ә]与前元音[e]两个音位变体。如元音舌位图:

              魔拼汉语的元音e只有前[e]与央[ә]两个音位变体。如下:
              e[e]:半/前元音。单用e【/e/鄂】。单韵se【se色】。复韵bie【pie鳖】。
              e[ә]:半/央元音。单用e【/e/呃】。单韵she【ʂә社】。复韵bei【pәi杯】。
              魔拼汉语的元音e的应用有单用、单韵、复韵三种情形。如下:
              单用:读/e/,是[e]与[ә]两者的中和,读音宽松。如e【鄂】、e【呃】。
              单韵:是[e]或[ә]在与声母结合时被动互补。如se【se色】、she【ʂә社】。
              复韵:是韵母前缀[ә]与后缀[e]的位置互补。如bei【pәi杯】、bie【pie鳖】。ee【әe诶ê】、eo【әo俄ɤ】。
              如魔拼元音舌位图,总共七个元音,其中央元音e[ә]与前元音e[e]是韵母前缀与后缀的位置互补关系,使用同一字母e表示。而原有汉拼的e[ɤ]和ê[ɛ]在本方案中不属于元音的范围,或者说它们原本就不是汉拼的基础元音,且以复韵eo【әo俄ɤ】或ee【әe诶ê】的方式更能体现出它们的真实身份与读音;把本不该属于元音的音位复合化,还可以减少元音e不必要的音位变体及异读负担。通过减少元音e的音位变体,优化其元音结构,合理分配元音的责任范围,使得汉拼的音标系统以及舌位图原理更加简单化和逻辑化,方便学习和应用。


              IP属地:江西17楼2019-05-28 21:11
              回复
                10、元音v(ü)
                汉拼认为ü[y]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其国际音标是[y],并且与前高扁唇元音[i]是同一舌位。其实不然,元音ü所谓的圆只是相对扁[i]而言,与圆[u]相比根本就达不到那个圆度,且舌位也不如元音[i]那样靠前,只能说处在央位微前。对比如下:
                [y]:舌位前伸,嘴唇尽量突出撮合成小圆孔。与扁状元音[i]同一舌位。
                /ü/:舌位央部微前,嘴唇微拢微突形成小椭圆。不需要用力撮腮。
                如前面的魔拼元音舌位图,ü是介于前/扁[i]与后/圆[u]之间的中性元音,读音自然宽松。如üe【月】,ün【云】,其ü的舌位靠前。如üan【远】,其ü的舌位在央部。如üng【拥】,其ü的舌位靠后。这就证明,元音/ü/实际是汉拼的宽式音标,其舌位重心可随结合的音素前后漂移,且与严式的国际音标[y]相比其活动范围更广。虽然两者发音时的口形舌位不完全相同,但它们的读音结果都是一样的。
                大部分国家的语言中只有[i]、[u]、[a]、[o]、[e]五个基本元音,而[y]是汉拼特有的重要元音音位,其它国家语言中(包括英语)却很少给予重视,因而就没有给[y]专门配套拉丁系统的元音字母,汉拼就只能另外选用符号ü来表示其元音音位。但由于英文系统及键盘都不支持带双点的元音ü,因此造成了其使用上的不方便,汉拼只好将其复合化(yo或io),或用元音u来互补。如:
                ng鼻尾韵母的零声母音节改写成yo组合,如yong【永】。----(yvng)
                ng鼻尾韵母与声母结合时复元音io组合,如xiong【胸】。----(xvng)
                零声母音节还可改写成yu组合,如yun【云】、yuan【圆】。(yvn、yvan)
                与声母j、q、x结合时元音u替代,如ju【据】、xue【学】。--(jv、xve)
                与声母n、l结合时不得已保留ü元音,如nü【女】、lü【绿】。(nv、lv)
                ü元音在汉拼中的应用达到如此的变化多端、五花八门。其拼音规则混乱,改写变读太多,既繁琐又难记,导致“ü”的拼写规则严重不符合目前汉语教学和传播,増加了汉语学习的难度,母语学习者还可勉为其难,而外族人学习汉语其难度可想而知。
                元音ü改成复元音yo或io,存在三个缺点。如下:
                读音误差。Üng【yŋ永】是嘴唇微开的撮口呼韵母,而yong【yŋ永】韵母中的元音o是半开口元音。其发音时口形有明显误差,影响读音结果。
                编码过长。如x-ü-ng【胸】是3码长,而x-i-o-ng【胸】是4码长,其4码长超过了魔拼结构(声母+韵首+韵末)最多三码的长度。
                偏离系统。如yong和xiong,其结构不符合韵母表格的系统化和标准化,不利于汉语的系统化学习和应用。
                元音ü通过元音u互补或替换很容易混淆,也不符逻辑。如下:
                容易混淆。汉拼的一个元音u实际代表[u]和[y]两个对立的读音,认读过程中容易产生视觉上的不直观,造成选择性的障碍,明明是u却要去选择读[u]还是读[y],很容易混淆,影响拼读速度。
                不符逻辑。由于英文及键盘都不支持带双点的ü,汉拼就只能通过互补原则,用u来替代ü。但这种互补的替代不彻底,并留下尾巴,大部分条件下的互补可以由u代替ü,当遇到与声母n、l结合时就不灵验了,如nu【奴】或者【女】,lu【路】或者【虑】。再如luyou【陆游】或者【滤油】。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教科书及字典不得已将其还原带双点的元音ü,而拼音输入法只能借用拉丁字母v替代。实事证明,元音ü通过元音u互补不够彻底,是不符逻辑的互补,实则是假性互补或是无理性互补。
                用字母v替代元音ü的可行性。目前汉拼采用英文字母给汉语注音,通过比较发现,汉拼多出一个英文没有的“ü”,而英文的一个“v”却还没被汉拼利用,两者正好是补充关系,由此能使汉拼与英文系统接轨。所以,用v替代ü是现实的,也是完全可行的。否则,会造成拉丁字母的资源浪费。
                用字母v替代元音ü的必然性。由于各民族的语音体系不同,所以各民族也自然需要有适合本民族语音体系的记音方法。因此,我国汉语言的记音符号选择既要考虑到汉民族语言的合理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也要考虑到与通用的26个拉丁字母的接轨与习惯,但不能一味的迁就所谓的国际惯例,而忽略了本民族语言的特殊性。用v代替ü,能使汉拼的拼写注音简单、便捷、合理,便于学习和应用,符合汉拼的需要和实际。况且,用v代替ü,实际上已经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在汉字拼音输入法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已成为必然趋势。


                IP属地:江西20楼2019-06-11 20:31
                回复
                  11、标调系统
                  (1)标调信息。
                  声调是汉语音节结构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音节,同声母、韵母一样,都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汉语言中,声调是区分意义的关键信息之一,汉语拼音精准化离不开声调。
                  声调是普通话重要的语音信息,是语音完整编码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并且可以极大的避免重码的出现。
                  声调具有辩义功能,使语音更加精细化。
                  音素全拼、声调参于是汉语拼音的基础,拥有完整的“音”和“调”,有利于文字编码、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习普通话,有利于查字典检索。
                  在语音智能化的环境下所表达的汉语就包含有声调信息。
                  汉语的优秀在于四声调,应重视声调在汉语中的应用。
                  (2)标调名称。
                  四声调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我国汉语传统音韵学上的古老称呼,延用到到现在一直没有改变过。再就是通过一声、二声、三声、四声的声调排序来表示四个声调的称呼。
                  无论是“阴、阳、上、去”的传统称呼,还是“一、二、三、四”的排序称呼,都不能客观的反映出高低升降的调值变化。不具备科学性、启发性和实用性,反映不出声调的技术特征,概念模糊,混淆了人们对声调的理解,使声调变得神秘感,并造成了广大群众普遍认为声调难掌握,恨不得把声调从汉语中抹去,把有调汉语改造成无调汉语,与无调的英语世界接轨,附庸英语文化。目前这种无调现象随处可见,真是可悲可叹。
                  其实声调并不难学,而是难在其名称的理解上。因此,建议将四声调命名为高平调、低凹调、半升调、全降调,或者,简称为“高、低、升、降”,这样的声调命名,富有启示性,通俗易懂,直接反映了各个调类的特征,并且名称与调形一致,符号逻辑,方便掌握学习声调的方法,并破除人们对声调的神秘感。
                  (3)标调符号。
                  《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阴、上、阳、去”四个声调,其具体符号的体现形式分别是“- ∨ / ﹨”,这种符号系统存在很多优点:
                  形象:声调符号能直接反映普通话四个调类的高低、升降、平曲的形象特征,富有启示性,通俗易懂,适合快速辨认。
                  合理:声调不是由音质构成,因而不是音素,也就不单独占用发音时段,表示音节的音高变化主要是依附元音在起作用,符合标调理论实际。
                  异音:使汉拼无调的400多个音节増加到有调的1300多个。
                  异形:声调符号区别于音素字母,不容易与音素字母混淆。
                  异义:声调具有辩义功能,如mā-妈、mǎ-马、má-麻、mà-骂。
                  简短:声调符号标在元音上,既不影响音素的线性组合,也不延长音节的长度,使拼式简短化。
                  高效:在魔拼汉语输入法中,4个声调与6个元音混合编码输入,声调符号不单独占有击键量,只増加声调避重,不增加编码长度,非常高效。
                  实用:戴帽子的标调符号简单实用,现在的汉语教材和汉字字典中广泛使用这种标调法,在汉语言文字的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标调位置。
                  声调主要是依附在元音上起作用,一个音节中有一到三个元音,且其中只有一个元音可供标调的选择。由此,汉拼认为其中开口最大、声音最响的那个韵腹元音最有资格戴上声调的帽子,如gěi【给】、jiě【解】都是韵腹元音e标调。却浑然不知,韵腹标调表面上看似合情合理,但由于其标调元音的位置具有不确定性,造成了声调编码顺序过于分散,不利于键盘集中排列布局声调字母,也不方便计算机输入汉语的声调。使得人们不得不把声调当成汉语的包袱而弃之,或者寄希望于通过拉丁字母来兼职其标调符号。
                  魔拼音节的完整结构是“声母+韵首(介调)+韵末(含a组合)”。魔拼汉语是固定韵首元音(介调)标调技术,所有声调都标注在介元字母上,如:gěi【给】、jǐe【解】、jìu【就】、chúi【锤】、gùai【怪】,声母后便是韵首的介调元音字母,其优点在于,韵首全部为清一色的单元音,并且全部都是第二顺序的介元介调。而韵末却是个大杂烩,如韵末的单元音zhū-a【抓】,或单辅音zhū-ng【中】,或前缀a组合zhù-ang【状】,或空位zhú-【竹】,因此,繁杂的韵末不适合用来标调,只有韵首元音才是汉拼有序标调字母的唯一选择。其固定介调顺序输入声调语言文字的好处在于,可以保持思维正常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声调的有序还可产生最优化的键盘布局编码排序系统。
                  目前,《汉语拼音方案》中最大的缺陷在于韵腹标调法,其标调位置具有不确定性,是造成声调无法进入计算机系统的罪魁祸首。只有把汉拼的韵腹标调法改成魔拼的韵首标调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汉语拼写与编码的无调现象。
                  后续——


                  IP属地:江西21楼2019-07-13 16:24
                  回复
                    ——连续
                    (5)标调元音。
                    汉拼用于标调的元音共有i、u、ü、a、o、e六个,其中的元音ü与通用的26个拉丁字母系统不配套,不适合用于汉拼标调,原因如下:
                    首先,元音ü与国际通用的26个拉丁字母不配套,不方便英式键盘输入和输出,不利于汉语对外传播。汉拼本来寄希望于通过元音u的互补把ü的两点去掉,来实现其拼写的正常化。但是,在与声母n、l结合时,没有办法做到全部的互补,还有少数音节的拼写中不得不保留元音ü,如nü【女】,lü【绿】。元音ü的文本应用中只能通过软键盘输入,或者通过复制粘贴方式送出,其使用非常不方便,并留下了后遗症,因此,用v替换元音ü很有必要。
                    再者,元音ü标调时不能象元音i那样去掉圆点,否则就变成了元音u。而且元音ü字母上标调不协调,显得拥挤。如下是汉拼6个元音标调的现状。

                    如上图,因受元音ü两个圆点的挤压,留给标调的空间狭窄,标调符号只能设计得小型化,否则就会严重超高;即便是小型化,元音ü的标调还是超过大写拉丁字母Y的上限线,而其它元音的标调却低于Y的上限线,造成了元音标调之间的高低参差不齐。再就是,由于标调符号过小,影响视觉的辨识度,在文档的小号字体中,汉语拼写的标调显得满脸麻子,分辨不清。
                    下面给出了魔拼汉语的标调方案,元音ü被字母v替代,标调符号显得大方,如下是魔拼6个元音标调的状况。

                    元音ü被字母v替代,没有了两个圆点的挤压,标调空间宽敞,其标调符号高低一致性,美观大方,排列整齐,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字母v与元音系统配套。如上图,六个标调元音分上下两个组。上一组3个闭元音(i、u、v)体现为直边形字母;下一组3个开元音(a、o、e)体现为圆弧形字母。且闭元音的直边形字母与开元音的圆弧形字母形成两组对立的完美搭配,并且标调高低一致性。而其中的字母v完全符合元音系统的配套与体现,是元音ü完美无缺的替代品。
                    如下是汉拼与魔拼的标调效果对比:

                    使用声调区分同音词是提高汉语精准度最自然、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标调符号必须大大方方的显示出来,而不是隐隐约约。
                    汉语文字的拼写与编码应该建立两套系统,一是与世界通用的英语文化进行简单的无调接轨,只需要现有的26个拉丁字母就能够满足汉语进行简单的拼写与编码。二是基于汉语语言信息全盘综合考量,为现代汉语本身建立起能全面反映和展示出汉语语言信息的有调拼写与编码系统,并且连带的解决汉字有调音码输入以及汉语语音智能化所涉及的“语调”问题,而这光凭英语26个拉丁字母是无法满足汉语有调语言的需求,要精准的拼写与编码汉语,就必须在26个拉丁字母的基础上,再増加24个(4声调×6元音=24个)标调元音,使得24个标调元音完全融入到26个拉丁字母的系统中,建立起两者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既不是辅助更不是附庸,是完全的平等和融合。因此,汉语精确拼写与编码实际需要50个(26拉丁字母+24标调元音=50个)拉丁字母符号。増加24个标调元音是汉语有调拼写的需要,也是汉语全息编码的需要,更是汉语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6)标调编码。
                    请关注第三部【编码汉字】。


                    IP属地:江西22楼2019-07-17 17:08
                    回复
                      三、汉语编码
                      现在的中文输入法都有着致命的缺馅,全拼作为音码的代表不能全息输入汉语的语音信息(无调),五笔作为形码的代表不能全息输入汉字的字形信息(局部),且都只能以偏概全,通过缺失声调的语音信息或不完整的字形信息来输入汉语文字,这是目前中文输入法普遍存在的缺陷。而这些存在缺陷的输入法又过多依赖于计算机的智能化处理,通过智能化的手段片面地追求速度,从而忽略了汉语文字的基础性和完整性。而计算机的智能化又往往掩盖了输入法存在的缺陷,并造成了输入法界的万码奔腾现象。
                      最理想的中文输入法,根本不是汉字输入法,而是汉语输入法,并且是汉语言全息(有调)的输入法。说得出就打得出,是人们输入汉语言文字最基本的愿望,用语言的固有属性创造的输入法更加人性化和实用化。由于时代呼唤更科学、更简便、更合理、更高效的语音全息编码方案诞生,因此,魔拼汉语的有调编码方案应时代的要求脱颖而出。


                      IP属地:江西23楼2019-07-28 10:35
                      回复
                        1、汉语声调信息摘要
                        “声、韵、调是汉语语音的主体,三者缺一不可地表达着汉语的完整语义。”
                        “汉语的声调不仅有优美的抑扬顿挫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不占用发音时间,这使得汉语等有声调的东方语言最不同于西方语言之处,更是汉语优越性的体现。汉语声调跟声母、韵母一样都具有表意功能,忽略其中任何一个都是有缺陷的。”
                        声调是普通话重要的语音信息,是语音完整编码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并且可以极大的避免重码的出现。
                        音素全拼、声调参于是汉语拼音的基础,拥有完整的“音”和“调”,有利于汉语教学,有利于汉字编码,有利于查字典检索,有利于语音智能化。
                        “拼音是可以带声调码,主要是面向电脑汉语模拟语音驱动用的。”
                        “汉语是一种带调语言,声调在汉语语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同的声母和韵母构成的音节随声调的不同而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对应着不同的方块字。特别是当语言模型上下文缺失的情况下,声调在汉语普通话中承担着重要的构字辨义的作用。因此,将声调信息应用于汉语普通话的语音识别系统当中,将会有效地提高识别系统的性能。”
                        在中文中,声调是区分字义和确定上下文单词的关键信息之一。
                        “带声调输入,可以极大的避免重码的出现。····带声调输入是拼音输入法的必要的基础,我可以断言,一切不支持声调的拼音输入法都没有前途。”
                        “声调是汉语音节结构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音节,同声母、韵母一样,都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中文输入法的主要对象,应该是汉语,而不是汉字。”
                        “在现有的汉语语音识别系统中,声调信息并未得到充分利用,随着汉语语音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声调研究成为识别技术突破的重要方向;在语音合成研究中,目前合成自然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韵律规则的不完善,而汉语韵律规律的核心问题 就是声调规律。”
                        汉语是一种带声调的语言,声调信息在汉语语音识别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语音智能化的环境下所表达的汉语就包含有声调信息。
                        “说得出就打得出,是他们最基本的愿望,————时代呼唤更科学、更简便、更合理的拼音方案诞生。”
                        用声调区分同音词,是提高语文精密度最自然、最重要的手段。
                        因声调的缺失,使得现有的拼音输入法低效、失真,不能完全反映出汉民族语言的真实面貌,没有声调就不是真正的拼音输入法。
                        语言中的声调信息非常重要,因为相同音节不同声调的汉语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目前的全拼和双拼可能很高效,但它们不是输入法的未来,将来的输入法更贴近有调语言的应用。
                        现在的中文输入法既不能全息输入汉语的语音信息(无调),也不能全息输入汉字的字形信息(局部),只能通过智能化的手段片面地追求速度,从而忽略了汉语的基础性和完整性。智能化只是编码的技巧,而不是编码的基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输入法存在的问题。语音智能化必须建立在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否则,将来的语音智能化也会因汉拼的缺陷而受阻,或者成为空谈。
                        语音智能化必须与拼音基础相配合,而声调是拼音基础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


                        IP属地:江西24楼2019-07-28 11:03
                        回复
                          补充前面【二、修正汉拼】部分。
                          12、后鼻声母w(ng)。
                          (1)后鼻声母ng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汉语各方言中被普遍应用,如。
                          江苏常熟:ngai【癌】、ngao【熬】、ngang【昂】、nger【我】、ngei【藕】。
                          河北坝上:ngai【爱】、ngao【袄】、ngan【安】、nge【我】、ngeng【摁】。
                          四川成都:ngai【爱】、ngao【袄】、ngang【昂】、ngo【我】、ngou【藕】。
                          广东粤语:ngai【矮】、nga【牙】、ngon【岸】、ngo【我】。
                          全国东南西北的各地方言,其后鼻声母ng的应用非常普遍,而且其读音及语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却唯独被普通话的汉语抛弃的一干二净。
                          (2)后鼻声母存在的必要性。作为后鼻声母的ng很容易上口,在各方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北京本地方言也有少量的使用,如ngan【安】、ngou【藕】。这也就证明后鼻声母与普通话汉语的适应性,这是其存在的第一个理由。
                          再者,后鼻辅音ng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浊辅音。后鼻辅音ng与鼻辅音m、n以及尖辅音r是汉拼中为数不多的四个浊辅音,浊辅音即是久音、也是响音、更是通音,并有着明显区别于清辅音的特征。清辅音只能用于音节的开头,而浊辅音既可以是音节的开头,又可以是韵母的收尾。包括后鼻辅音在内的四个浊辅音m、n、ng、r都具有这种双重功能的特征。如:
                          具备声母发音的特性:me【么】、ne【讷】、nge【鹅】、re【热】。
                          具备韵母收音的特性:em【呣】、en【恩】、eng【鞥】、er【儿】。
                          即然具备韵母收音特性,当然也具备声母发音特性,这是后鼻声母作为浊辅音的双重性质存在的第二个理由。
                          后鼻声母在世界各国语言中以及我国各地方言中都普遍存在,拼音化后的汉语需要引进更多流行的外来词,这就要求汉拼的拼写与注音系统做到全能与包容。能够全面简单的音译外来词是后鼻声母存在的第三个理由。
                          (3)后鼻声母的应用前景。目前普通话的声音有所缺失,不全面,这都是因为用来“看”的表意汉字太强势了,造成了用来“听”的汉语被弱化,音节减少,损失语音信息,同音异义増多,使得目前的音码输入法以及语音智能化都面临着如何处理大量同音词的令人困窘的境地。要改变汉语退化的困窘,就需要进行汉字拼音化,新的拼音方案,一定要考虑到拼音化后的需求和扩展,如越南语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只有4000多个音节,拼音化后増加到现在近6000个音节,韩语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只有1500多个音节,拼音化后増加到现在近2500个音节。这就证明,汉语文字不能盲目从字形上来区别同音异义字而弱化汉语,而是应该扩展汉语音节数量,増加后鼻声母在汉语中的应用,使后鼻声母完整地融入到汉语系统中,使得汉拼系统完美无缺,丰富多彩。
                          (4)后鼻声母的字母选择。后鼻声母ng是双字母结构,分词连写时,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其界限容易混淆,如ba-ngou【拔藕】,否则ban-gou【斑狗】。这就证明后鼻声母不适合使用双字母ng结构(这或许是被汉拼抛弃的原因),而应该改用单字母。魔拼方案只选用了一个哑声母y去前加所有零声母音节,多出来的w刚好可用来做后鼻声母。再就是W字母与鼻辅音M、N都含有象征鼻音N的成份,如图。因此,拉丁字母w是未来后鼻声母最好的选择与配套。


                          IP属地:江西25楼2019-08-12 10:37
                          回复
                            2、魔拼汉语输入法
                            魔拼汉语输入法是一款全能混合型的拼音输入法,采用了全拼与简拼的混合、有调与无调的混合、以及笔画辅助并使用同一个键盘的混合编码技术。该键盘布局具备汉语言特征的规律性映射,易记易学易用,是输入法界重大创新的顶级优秀方案,有望结束输入法界的万码奔腾现象,并成为国家永久的标准。
                            (1)键盘布局。
                            键盘一:

                            键盘二:

                            以上提供两个不同排列布局的键盘供大家研究与参考,两者排列有细微区别,但原理是一样的。总共30个编码键位。
                            黑色是音节起步的声母,橙色是韵首标调元音,蓝色是韵末辅音及首a组合。绿色既是韵首元音,又是韵末元音,还可以是笔画。其完整编码的输入顺序为【声母+韵首+韵末+笔画】。
                            6个无调元音(绿色)和24个标调元音(橙色)分三排布局在30个编码键位上。每排分配两个元音,上排是i/u,中排是a/v,下排是e/o。无调在中间,标调在两边,按声调的高(-)、低(∨)、升(/)、降(﹨)的顺序从左向右进行排列。
                            20个声母(黑色)安排在标调元音以及英文字母键位上。4个韵末(蓝色)辅音r、m、n、ng安排在标调元音以及标点符号键位上。而另外4个韵末(蓝色)首a组合ao、ae、an、ang,分别与无调元音i、u和韵末辅音r、m合并键位。
                            其中Z与ZH、C与CH、S与SH分别共用键位。单键单击输出Z、C、S。单键双击输出ZH、CH、SH,或者单键与+H键组合输出ZH、CH、SH。另外,还可设定单键单击模糊音输出。
                            其中W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区分三种模式的选择。一是现有半元音模式,用于u元音开头的零声母音节前加或前改。二是后鼻声母模式,既w=ng(未来型)。三是纯形导航模式,音码为主的输入法,当遇到不会读的某个字音时,可在前导键W的引导下全形输入该单字。
                            其中Y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区分两种模式的选择。一是现有半元音模式,用于i 或v元音开头的零声母音节前加或前改。二是所有零声母音节唯一的前导或类别符号(非半元音模式),只能前加不能前改,魔拼汉语称其为哑声母。


                            IP属地:江西26楼2019-08-13 14:47
                            回复
                              (2)单字词。
                              单字码的完整结构是:声母+韵首(有调或无调)+韵末(或空位)+笔画+····
                              单字词的编码案例:

                              《通用规范汉字表》共收录一、二级汉字6500个汉字,无调编码平均每个音节约有15重码,有调编码平均每个音节约有5重码,这就注定了魔拼的单字编码结构是以语音全拼的有调音码为主、笔画为辅的输入法。
                              魔拼的单字码,当全拼的三码以内出现需要的单字时,可用空格或数选上屏。如果单字不在首选,还可以选择第四码的笔画辅助,并形成自然顶功结构。
                              输入笔画之前的音码必须满足三码,不满三码的用v键补空。当进入第四码的笔画时,可依次追加单字的笔画代码,直到该字出现在首选,然后输入下一个汉字的声母时该字可自动上屏。
                              限制三码:是指理论上模糊音,实际声母zh、ch、sh要多出一码。为了限制码长,需要合并韵末ae、ao、an、ang组合输入,另外,韵母i-o-ng改成v-ng。
                              笔画代码:横i、竖u、撇e、点o、折a、空v。(案例中的红色字母是笔画或空位)


                              IP属地:江西27楼2019-08-19 1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