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吧 关注:819,606贴子:3,945,449

回复:恐怖好看的盗墓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山冷盯着箱子左右看了个遍都没找到开口处,他便一手扶着,另一只手沿着箱盖中间用力向上掰扯,半天一点动静都没,他把箱子放到地上,回头摆了摆手:“我是不行了。”
“男人怎么能说不行呢。”我揶揄道。
“好啊你小子敢嘲笑我,原以为你还是纯洁的大学生,现在看来你心里比谁都肮脏。”
关山冷又说:“这东西像封死了,不如直接从上面劈开,里面肯定是很值钱的东西,把箱子毁了也不算什么。”说完他就准备行动。。
崔同学制止道:“不行,万一里面有自毁机关,从外部强行破开,很可能什么都拿不到”
金教授点点头,“他说的有道理,我们不能冒这样的风险。”


538楼2019-03-25 21:34
回复
    关山冷问:“那怎么办?”
    崔同学低下身子,仔细端详箱子四周,最后把目光放在两边的红铜恶鬼上,只见他缓缓将左右手的食指同时伸入恶鬼张开的嘴里,眉头微皱,停了几秒迅速拔出,手指上有被刺破的痕迹,鲜血直流。
    再看恶鬼饮了他的血竟如活过来一般发生奇妙变化,嘴巴缓缓闭合,眼睛也闭上,反扣箱子的手臂忽然垂下,“啪”的一声,四周便开了一道缝隙。
    我心中吃惊不小,一来这机关十分巧妙,在铜鬼体力很可能有个压力装置,需要流入一定重量的液体才能开启,二来崔鹿鸣如何知晓,我可不信他看了几眼就找到了。
    关山冷笑道:“厉害了兄弟,咱们都不知道的机关,你一试就出来了,倒不像第一次开。”
    崔鹿鸣说:“偶然间看过这种纯封闭机关的破解。”


    539楼2019-03-25 21:35
    回复
      我翻起箱盖,本以为里面放了不少东西,只看到一个白色蛟龙玉函,通体素净,未加丝毫描绘雕刻,浑然生辉,光明流转,盖与函体在背后用青色铰链相接。


      544楼2019-03-25 21:42
      回复(1)
        “武帝?我只知道有个汉武帝。”关山冷说:“难道这是他的墓,不对啊汉武帝墓不是在咸阳茂陵吗?”


        546楼2019-03-25 21:43
        回复
          我说:“刚强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威强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古代谥号为武帝的可不在少数。一些偏远国主生前僭越自尊为‘武帝’想来也有。”


          547楼2019-03-25 21:43
          回复
            “那这‘行玺’二字又做何解呢?”关山冷问。
            “周朝时有玺、印之分,皇帝所用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秦汉有七玺之制,皇帝行玺,封命用之;皇帝之玺,赐诸侯王书用之;皇帝信玺,发兵用之;天子行玺,征召大臣用之;天子之玺,策拜外国事务用之;天子信玺,事天地鬼神用之,另有一玺于六玺之外,为传国玺。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的和氏璧,便是‘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传国信物,为历代所争,却最终销声匿迹。”金教授说:“武则天时将八玺制改为九玺制,同时又将‘玺’改为‘宝’,后世沿用,北宋时候增至十二宝,南宋十七宝。明朝一下子变成二十四宝,清朝乾隆皇帝钦定御宝为二十五方,寓意二十五世。”


            548楼2019-03-25 21:46
            回复
              关山冷又问:“那这能值多少钱?”
              我说:“龙钮金印,下刻帝字,放拍卖行至少一亿起拍,再加点故事,还要看印主是谁,随便炒炒,好几亿不再话下。”
              关山冷大笑道:“那把它带出去就有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看来这趟真是来对了。”
              说着就要塞到包里,却被崔同学伸手拦住,“这东西我们不能带出去。”
              “为什么不能?”他大为不解。
              崔同学说:“这种级别的明器国内根本没法出手,没有人敢接盘,除非走私到国外,难道你想当卖国贼?”
              关山冷挠了挠头,“你们怎么说?”


              549楼2019-03-25 21:46
              回复
                袁学姐说:“对于这种绝无仅有且昭示着墓主绝对身份的东西,一旦在外面出手,行家很容易推断出来历,并且锁定盗墓者,风险太大了。”
                我赞同道:“有字的明器,摸金校尉是绝不会带出去的,不如放这留给国家,咱们赚点小钱就行,何必冒险。”
                “行吧行吧,听你们的,贵的还不让拿。”关山冷一副泫然欲泣的样子,看得我见犹怜,依依不舍地把龙钮金印重新放进玉函里。
                “咦,箱子底下还有个东西。”


                550楼2019-03-25 21:47
                回复
                  有点意思


                  IP属地:上海552楼2019-03-25 22:21
                  收起回复
                    早!!!


                    来自Android客户端553楼2019-03-26 09:08
                    回复
                      准备更新有人看吗


                      555楼2019-03-28 22:01
                      回复
                        第三十三章-青铜残简
                        刚才我们的注意力全放在蛟龙玉函上,完全没注意到箱子里还有其它东西。
                        关山冷把玉函放在棺床,从箱底取出一块方形青铜简,通体苍翠如玉,有A4纸一半大小。
                        古代有“金之六齐”说法:“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其中的金即代指铜,讲的就是铜锡混合比例,随着锡含量增加,光泽会从青铜色转为赤黄、橙黄、淡黄,甚至灰白,铜镜中锡含量比较高,所以有种白色光泽。


                        556楼2019-03-28 22:02
                        回复
                          以前见过大件的青铜钟鼎,小件的斧钺戈戟,乃至生活用品,印象中很少有这种打成薄片的。
                          关山冷举着青铜简,对着光,瞅了半天,“这上面写了不少字呢,都是啥跟啥啊,没一个我认识的。”
                          我拿了过来,刚一触摸就能感受到一股沧桑古朴的历史气息,字里行间有不少细小的暗金色裂纹,阴刻百余字小篆,刀法精美纯熟,线条自然流畅,商朝有甲骨文,西周晚期大篆,始皇统一六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简化先秦使用的籀文为小篆,西汉末年出现隶书,当然其中演变之复杂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各式文字流传一时,从铜简所书亦可判定这墓绝对是秦朝之后。
                          我虽然知道是小篆却也认不出来,就递给旁边的金教授,“我记得贵州省博物馆藏了一件‘开元投龙铜简’,形貌和这个类似,是当年唐玄宗告文上天祈求自己和杨玉环能得长生,永做神仙眷侣,投刺于南岳的紫盖洞天。”


                          557楼2019-03-28 22:03
                          回复
                            投龙是古代帝王举行金箓大醮之后为了酬谢天地水三官神灵,祈福灭过消愆之用。用青丝捆扎文简和玉璧、金龙、金钮,分为山简、土简、水简,山简投于灵山洞天绝地奏告天官上元,土简埋于地下告盟地官中元,水简投于潭渊水府以告水官下元,只是不知这份铜简所书何事。
                            金教授把袁学姐叫到身边,一起辨识上面的小篆,其他人散坐在棺床之上无所事事,我头靠着椁壁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大约一小时后,崔同学把我叫醒,原来他们已经认得差不多,我站起来揉揉眼睛,看到金教授把铜简递给袁学姐,仿佛陷入了沉思中。
                             


                            558楼2019-03-28 22:04
                            回复
                              “我们已经把内容看了一遍,有些字辨认不出,是墓主写的一篇自传,记述生平。”袁学姐说:“墓主为秦时人,出身世家,入朝拜将军,领军攻伐岭南百越之地,为副将,临行前,秦帝面授密令,让他寻找古越某族保存的一样东西。”
                              听袁学姐提到岭南和百越,我想起以前查过的信息,岭南大体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当然不同时代其所代指的地理范围也不一样,因为南岭山脉的存在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来往,使得其经济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古时候也被北方人称作蛮夷之地,地理偏远,高温多雨,丛林茂密,瘴气横生。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说的便是岭南。
                               


                              559楼2019-03-28 22: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