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见过大件的青铜钟鼎,小件的斧钺戈戟,乃至生活用品,印象中很少有这种打成薄片的。
关山冷举着青铜简,对着光,瞅了半天,“这上面写了不少字呢,都是啥跟啥啊,没一个我认识的。”
我拿了过来,刚一触摸就能感受到一股沧桑古朴的历史气息,字里行间有不少细小的暗金色裂纹,阴刻百余字小篆,刀法精美纯熟,线条自然流畅,商朝有甲骨文,西周晚期大篆,始皇统一六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简化先秦使用的籀文为小篆,西汉末年出现隶书,当然其中演变之复杂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各式文字流传一时,从铜简所书亦可判定这墓绝对是秦朝之后。
我虽然知道是小篆却也认不出来,就递给旁边的金教授,“我记得贵州省博物馆藏了一件‘开元投龙铜简’,形貌和这个类似,是当年唐玄宗告文上天祈求自己和杨玉环能得长生,永做神仙眷侣,投刺于南岳的紫盖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