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吧 关注:223贴子:189
  • 5回复贴,共1
民间俗称的扶阳派,是对扶阳医学的通俗化称谓,是民间大众一种习惯性的表达。扶阳医学,是从哲学到理论再到临床实践的一套完整的医学体系。扶阳医学和扶阳派是体与用的关系,扶阳医学为体,扶阳派为用。


1楼2019-02-22 09:07回复
    扶阳派历经近200年的传承,探索,总结和升华,至今已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扶阳医学理论体系,以及用之于临床实践而皆效的理法方药。扶阳医学的学术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其理法方药始终体现了《黄帝内经》“谨守病机”的思想,理论根基和辨治原则是与河洛、易、内、难以及伤寒一脉相承的。


    2楼2019-02-22 09:07
    回复
      在临床实践中,扶阳医学重视阳气,强调扶阳。以火立极,扶正护阳是扶阳医学的理论核心;善用姜、桂、附,是扶阳医学的显著特点;坎离既济,延年益寿是扶阳医学的终极目标。


      3楼2019-02-22 09:07
      回复
        扶阳医学作为一个学术流派,其受关注程度与日俱增,特别是近十年来学习扶阳医学已经形成了一股潮流。“先医医,


        4楼2019-02-22 09:08
        回复
          而后医病家”(卢铸之语),扶阳传承人身体力行扶阳医学理论,从而走出辨证论治的困境,这也是目前众多仁人志士追随扶阳、学习扶阳的真正动力和原因。


          5楼2019-02-22 09:08
          回复
            《诗经》有云:“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自中华上古“阴阳”之理初显,河图、洛书即出,易经、太极袭成,乃至《本经》厘定药物,岐黄遂以《内经》汇宗,总赅万法,发衍圣义,老庄辉耀,抱阳守阴,冶于一炉,再至仲景条立伤寒,妙解六经,开一派之先河,然“扶阳”消息,却如神龙首尾,若隐若现,俯仰之间,其义幽隐。


            6楼2019-02-22 09: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