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吧 关注:172,271贴子:1,445,495

回复:浪漫不朽——武侠写法的终极奥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夜里,流浪汉失魂落魄游荡到了一个教堂外面。
教堂那柔和圣洁的灯光,美妙催眠的赞美诗,令得流浪汉驻足聆听,最后幡然醒悟:这一切莫不是老天上帝庇佑,让我改邪归正滴的插曲?原来真的有上帝啊!某以后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勤奋做工,考取功名!
他心里正描绘着改头换面的美好蓝图,这也许感动了上帝,希望在向他露出微笑,成功在向他招手,于是乎背后传来一个冷冷的声音:这么晚了,你在这里干什么?
回头一看,是个警察。
流浪汉着急回答说:没干什么,我什么也没有干。我是个好人。
警察冷冷说:你是个好人?
流浪汉心虚说:真的,我在计划做一个好人。
警察说:想做一个好人,我有一个好地方给你,跟我进监狱里去待三个月吧!
流浪汉一头黑线,露出小岳岳经典的病娇的气愤表情:哎呀这么这样,在这时候突然成功!
终于进监狱啦,而且是完美的三个月。
原来成功,真的要无为,呵呵。


17楼2019-01-27 21:17
回复

    扭曲、错位、变形的事物或事情,常常引人发笑的关键。
    比如上文,普通人害怕进监狱,而上文的流浪汉有充足的理由很想进监狱:这就是扭曲,有点搞笑。
    流浪汉三次为进监狱的努力,全都计划泡汤,这就是错位,也有喜剧因素。
    进监狱变得像进天堂一样艰难,计划失败还如同初次失恋一样失魂落魄,这就是变形。
    喜剧或搞笑小说之所以难写,就在于大量的扭曲、错位、变形,会让故事失去真实感,最后沦为荒唐滑稽的闹剧。
    上文本是欧亨利的杰作《警察与赞美诗》,原作小说主人公苏比是一个有尊严的招人喜欢的穷人,之所以完美,是因为短小精干。如果再过多设计错位,就会失去真实性。也就不可能成为杰作了。
    所以,写喜剧或搞笑小说,最好不要刻意去设计扭曲与变形,而是要在真实的故事里去发现扭曲、变形。
    真实的世界多是悲催,所以悲剧与悲情属于永恒,而喜剧喜悦的因子只能靠锐眼去发现。


    18楼2019-01-28 12:11
    回复

      浪漫史诗写法
      悲剧故事,多是展示好人或英雄的磨难,需要渲染气氛,先要让好的怎么样好法,充分展示,然后好的遭遇磨难,才能抓住人心。
      浪漫主义最好的悲剧故事,无疑就是荷马的《伊利亚特》。
      我们的《西游记》,胜在人物刻画,唐僧师徒写的太成功,尤其是齐天大圣太成功,所以现在的电影只要有齐天大圣出场,十有八九有不错的票房。而故事结构,却只是若干小故事的单线串联,若论故事结构,情节安排,西游记相差《伊利亚特》太远。
      《伊利亚特》也是写神界与人界的故事,但是对两个世界里各自内部的矛盾,以及人神两界的矛盾交织,都把握得很好。也就是说,神界故事写的很好,人界故事也写的好,人神两界矛盾交织的故事就写得更好。这就是高明所在之处。比电影《木马屠城》好看得多,而且是电影艺术超不过的史诗经典。


      19楼2019-01-31 11:38
      回复

        很多人不明白金庸为什么写得好,而卧龙生、柳残阳、云中岳要差一截。明明都很好看啊,但是为什么不如金庸捏?
        那就是因为:卧龙生、柳残阳、云中岳等人的故事结构,多是单线串联的小情节,虽然某些情节很好看,但是总体却始终不如金庸的故事那样矛盾交织,紧扣人心。
        金庸老爷子读的书多,取法《伊利亚特》是肯定的。金庸老爷子的小说,也算是武侠里的经典史诗。


        20楼2019-01-31 11:48
        回复

          《伊利亚特》可以说是永恒的经典。希腊三位伟大哲人一致推崇,那是有原因的。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推崇《伊利亚特》应该是因为:这史诗如此记录了神界与人界的争斗,人神两界完美融合在一个故事里,彼此推动,又彼此转折,从而揭示出了古代世界运转的真相。这是世界之源,也是文化之源,也是西方文明之源。
          亚里士多德推崇《伊利亚特》,却是因为讲故事的技巧。亚里士多德这位老兄已经不太相信老师们所说的神界事情了,更相信人的努力与探索规律,而不是像老师们一样迷信天才与神。当然,这位老兄是科学的祖宗,却算是天才与神的叛徒。
          三位哲人的前后分岔路,其实说明了,人的成就其实有两条路:一是,听从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回复最初的人性,获得神启与天才;另一个就是听从亚里士多德的,自己去摸索,寻找普遍的规律,然后反思、反思、再反思。
          写故事或小说也是一样,要么唤醒自己的天才,要么努力学习苦练、摸索经验、总结规律。


          21楼2019-01-31 12:06
          回复
            受教


            22楼2019-02-05 21:25
            回复


              23楼2019-02-06 19:30
              回复
                说说《伊利亚特》的故事编排
                开头篇
                开头很重要,因为时间一线流转,有无数个切入点来引导读者进入故事。到底从哪个点,切入故事,将会决定故事的层次,甚至会决定故事的风格、气象、成败。
                所以,开篇,切入故事,是必须要找好一个点滴。
                我们知道,《伊利亚特》是讲特洛伊之战的。
                如果是庸人讲故事,肯定会从特洛伊王子拐带别人老婆开始,因为这是特洛伊之战的起因,这样写的话,故事就很可能沦为情色文章,写好了是琼瑶之类,写垃圾了就是生理文。
                如果是高明一点的,会从希腊人发现王妃跟人私奔开始,复仇故事就此上演,水到渠成,也可以写的惊险、艰难、曲折,紧张,刺激。英雄们复仇与冒险,还是有看头的,但是成不了经典。
                更高明一点的,可以从故事的隐藏线索开始,先写神界恩怨,以此先行造成人间故事的总体设定与布局,在读者心里感受到英雄将陷入层层罗网与陷阱,不禁与之同呼吸共命运,然后英雄抗争,一次次刷新神的设定与布局,这样
                一来,英雄不仅仅超越了神灵的设计与布局,也超越了读者的心理预期,造成巨大震撼,英雄于是真正成为英雄。
                然而,《伊利亚特》没有那么写,而是从特洛伊之战进行到第九年开始。此时,战事虽然胶着沉滞,然而人界神界的恩怨矛盾却日渐激烈与交缠,读者一旦进入,就难以放弃故事了。
                开篇,首先是希腊联军里内讧,贪婪的王自己导致军队遭遇神罚,英雄为了解除神罚,得罪了王,贪婪的王于是欺负了英雄,英雄消沉,哀怨叹息,犹如令狐冲痛失小师妹。
                这样就自然引发了人性里对于公平的确定,我们需要看到贪婪的王继续倒霉,我们需要看到英雄崛起与荣耀。
                故事发展也是这样,英雄的母亲是个神,向主神宙斯发出请求,要让英雄崛起与得到荣耀。宙斯犹豫顾虑良久,终于答应。于是,神界的争斗成为了改变了人界战争的契机。
                神界布局,贪婪的王虽然中计,然而凭借其狡诈天性,依然指使能臣来布置事件,重新让军队焕发斗志,摆脱了失去英雄的影响,于是大战上演。
                这场大战,犹如神雕里的华山论剑,又如倚天屠龙记里的围攻光明顶,人界打的昏天黑地,诸神也下来帮忙,有勇士吓尿,也有英杰发威把神打的落花流水,诸神相互拼命,公道女神雅典娜把战神打的痛哭流涕。
                然后希腊危急时刻,开篇的英雄崛起也就埋下了伏笔。
                几千年前,荷马讲故事的能力比金庸还好,这就厉害了,神奇了。永恒经典就是这样才产生的。


                24楼2019-02-09 12:11
                回复
                  揣摩了《伊利亚特》的史诗编排技巧之后,还可以看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这本古老的著作,比后世取媚于人的技巧要有原创性得多。
                  其中对于故事恩怨结与解的论述,关于情节发展中发现与突转的论述,还有悲剧的一些原理,都很有借鉴意义。


                  25楼2019-02-13 17:55
                  回复
                    浪漫主义小说的写法——人物塑造
                    故事终会被遗忘。
                    无论多么精彩的故事,时间久了都会掉色。
                    无论多么惊险离奇的故事,多看两遍也就会变得无味。
                    看过故事之后,细节首先会被遗忘,然后主要情节开始断裂,然后人物开始模糊,等到连故事的主角都已遗忘,那就差不多完全把这个故事给忘掉了。
                    故事是有局限的,所以这个局限就催生“小说”这种体裁。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主,既然主角总是比故事情节更晚遗忘,那就在塑造主角上多下功夫,各种碎碎念,各种洗脑,等到小说的主角,变成读者的亲人朋友,甚至变成读者的偶像或者分身,那么,你的小说基本就成功了。
                    人是很难忘掉自己的亲人朋友的,更难忘掉偶像与分身,只要读者记住你的主角,连带的也就会记住作者你,当有很多人记住你的主角,视你的主角为亲朋偶像分身,那么你的小说就可以顺利卖掉。
                    这基本就是小说的原理。
                    对于小说来说,有精彩故事更好,没有精彩故事、或故事性不足,只要主角人物出彩,一样也可以成功。


                    26楼2019-02-13 18:13
                    回复
                      写了一部,签约了,但人物塑造方面不太好


                      27楼2019-02-14 11:36
                      收起回复
                        为感谢加精,给各位来电纯技巧的。
                        如何塑造人物,其实就是解决以下问题:
                        如何让小说的主角变成读者的亲人?
                        如何让小说的主角变成读者的朋友?
                        如何让小说的主角变成读者的偶像?
                        如何让小说的主角变成读者的分身?
                        第一点, 就是人物要真实。
                        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点。
                        人物越真实,越有可能引发人的情感。
                        虚假荒诞的人物能逗人笑,但是无法让人对其产生长久的感情。笑过就忘,那就不能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
                        我们拿红楼梦来举例,为什么贾宝玉、林妹妹那么活灵活现?
                        经过研究,原来红楼梦里的主要人物,连生日都是真实的!
                        贾宝玉的生日,太阳在双子座,月亮在娄宿。我们知道双子座喜好新鲜,像是穿梭在花丛中的小蜜蜂;而娄宿的人喜欢聚集在一起,喜好热闹,符合设定。
                        所以说,贾宝玉已经不算是虚构的人物,其原型肯定真有其人的。
                        而林黛玉的生日,太阳在双鱼座,月亮在张宿。双鱼座,这下我们知道为什么林妹妹那么爱哭了;月亮在张宿时出美人,而且主其人喜欢表现,多有争强之意,林黛玉写诗冥思苦想欲夺魁,就是张宿之人的表现。
                        像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探春等人,都是生日对应其人。
                        由此我们就该明白,要想创造一个真实的人物,你就得找一个真人为原型,或者你得精通星术八字。非得如此,才能塑造出不朽的人物,写出不朽的杰作。
                        所以,要想创造一个真实的人物,你就得找一个真人为原型,或者你得精通星术八字。非得如此,才能塑造出不朽的人物,写出不朽的杰作。


                        28楼2019-02-14 15:51
                        收起回复

                          真实性,就是虚构人物应该保持一种既定的性格特征,不能一会儿仁慈公道,一会儿又残忍到虎毒食子。只有人的行为符合这种既定的性格特征,才会有真实性。
                          很多初学写小说的同学,常常为了故事,而让人物做出违背自己既定性格特征的行为,败笔就这样出现了,虽然故事达到了一直离奇惊奇,却损害了人物真实性,小说也就只能失败告终。有这种败笔的作者,很难再让人去看其下一部书。
                          但是要注意,人物性格特征并非不可改变的,这是可以改变的。
                          好人变成坏人,仁慈变为残忍,凶狠转变为高尚,都是可以的,只是这需要你把转变的理由与转变的经过交待清楚。没有交待而人物突兀地性格转变,就会是败笔,而用心经营,把人物性格为何而变,如何转变,写清楚写好,这样人物反而会变得更加真实,更加贴近人心,小说也会更加好看。


                          29楼2019-02-14 20:19
                          回复

                            第二点,让人物接地气,也就是符合潮流。
                            同样是英雄,打怪兽的英雄就不如打强拆恶霸的英雄来得接地气,这会是有生活阅历的人的心态。
                            这就是说,要让人物具有时代印记,才能符合大众心理。每个时代都有相应特征,只有更符合时代潮流的人物,才能让大众接受,并且广为传颂。
                            每个时代,甚至每一年,都有一定潮流。只有把握这种趋势,才能出奇创新,为天下先。某些厉害的编辑会有这些敏锐的嗅觉,选的小说能大卖,就是因为符合了这种潮流才有的。
                            如果写小说只是自娱自乐,不必关心时代潮流。如果希望广为传播,那就必须注意时代潮流的需求。而那些想写小说赚钱的,那就更得紧赶潮流,看谁的书火了,飞速写一部相似的,只要够快够好,还是能捞不少。


                            30楼2019-02-15 20:39
                            回复

                              注意这一点:时代潮流的需求。
                              这是人们的共性,共同的特点,共同的思维方式,共同的心理感受,共同的生活模式。
                              你塑造的人物或角色越能代表这些共性,或者很多都具有以上这些共同的思维方式、心理感受、情景模式,就越能契合大众,得到大众的认可与赞同。


                              31楼2019-02-15 21: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