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一路,吴世勋了解到了三件事:
一,边伯贤先是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后来转读斯坦福大学,他前后一共读了八年,拿了数学、哲学、文学、物理四个学士学位以及数学和程序设计两个硕士学位——根本就是一个读书狂人!
二,边伯贤在美国先后换了五份工作:在读学士学位期间他大多在研究所当研究员,期间兼职过翻译,在拿到第一个硕士学位后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客座教授,攻读第二个硕士学位时为美国的软件公司设计过程序,因为表现出色被聘为正式员工,但毕业后了不久他就辞职了,换了一个公司做了一年多的行政部的经理,前不久辞职又换了一个软件公司当程序员。
三,边伯贤在进入研究院工作后不久取得了绿卡,几年后又加入了美国籍,也就是说边伯贤现在的身份是美籍华人。
简单地说,边伯贤在美国的生活看起来似乎十分无聊,所有的时间不是读书就是工作赚钱,但仔细推敲一下也十分惊人:美国大学不比中国大学,中国大学是严进宽出,美国大学却是宽进严出,更不用说边伯贤读的是世界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斯坦福的学制与美国其它大学不同。斯坦福把一年分成四个季度,学生们每段都要选不同的课。因此,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比那些两学期制大学的学生们学习的课程要多,压力也比其它大学学生要大。普通人拿双学士学位就十分牛了,但边伯贤居然拿了四学士双硕士!而在如此紧张的读书生涯中,边伯贤还自己打工赚钱,他在赴美的第二年就没有向家里要过生活费,他年年拿到斯坦福全额奖学金,第三年开始他的所有支出包括学费都是通过他自己打工得到,第五年开始他甚至开始给家里寄钱,逐年增加,所寄数目足够让边家二老辞去工作在家安心养老。因为他在学业和工作两方面的极其优异,他顺利地拿到了绿卡又顺利地加入了美国籍。
吴世勋听得暗暗乍舌,但仔细想来却不觉得惊奇——不论怎么看,边伯贤都是一个极度聪明的人,他若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读书上,即使再多拿几个学位好像也是很正常的,而很不巧的,边伯贤就是一个拥有高度自控能力的人。
“边伯贤的智商有两百吧?真是一个变态!”吴世勋这么想。
边伯贤说完自己的经历后也附带问了一句:“你呢?”
吴世勋耸耸肩,回答道:“高考考上X大,读了一年公共课转到金融系,大学毕业之后就到我老爸手下工作了,做了一年多事情都上手了,公司就归我管了。不过你也知道我爸的家底,白的、灰的、红的这块现在基本都在我手中的,但还有一些黑得发亮的东西我爸不放心给我,还抓在他手里。差不多就这样,比不上你那么夸张。”
确实不是很复杂的人生,比起边伯贤也不惊人,但足以让大多数人都羡慕,说起来吴世勋现在也是身价几亿的钻石王老五,如同蜜一样招蜂引蝶啊。
吴世勋将边伯贤送回了林家,这次不咸不淡的接触就这么结束了,边伯贤的改变让吴世勋将心中原有的想法暂时按耐下去了,反正两家人那么熟悉,总是会再次交集的一天,吴世勋一点也不着急。
交集来的比吴世勋想的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