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人口回归预警——
经历了年前家人的去世与年后漫长的生病,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生命与死亡这件事。也许有点沉重,但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然面对的,也是我在《留歌行》这篇文章中试图探讨的一个主题。从前有这么一句话很有名,叫作“向死而生”,我把它理解为“将死亡当作挚友,将生命当作馈赠”。我曾经试图将自己代入将死之人的立场上去揣测死亡,然而失败了。因为死亡与出生一样,是一辈子只行使一次的权利。无论我们怎样具有同情心和同理心,也无法获得濒死的心境,因此多数人惧怕死亡,就像婴孩们嚎啕大哭着独自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我想这大概正说明了“向死而生”的意义,死亡与诞生,本质上都是离开一个世界,前往另一个世界,在这条路上我们可以恐惧与哭泣,但不能回头,我们是被生命选择的个体,然而我们仍然可以选择敞开怀抱来拥有一整个新的世界。曾经有许多人无所畏惧地迎接死亡,这样的勇气所从何来?大概是从活着来吧,大概是终于看到了生命将在新的世界中重生吧,不论是以什么形式。
我在文章中创作了许多“向死而生”的人,也许可以通过他们的眼睛,达成与生命的真正和解。但我仍是怕死的,因为我舍不得当下这个世界。
9012年,阳初拙涂
经历了年前家人的去世与年后漫长的生病,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生命与死亡这件事。也许有点沉重,但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然面对的,也是我在《留歌行》这篇文章中试图探讨的一个主题。从前有这么一句话很有名,叫作“向死而生”,我把它理解为“将死亡当作挚友,将生命当作馈赠”。我曾经试图将自己代入将死之人的立场上去揣测死亡,然而失败了。因为死亡与出生一样,是一辈子只行使一次的权利。无论我们怎样具有同情心和同理心,也无法获得濒死的心境,因此多数人惧怕死亡,就像婴孩们嚎啕大哭着独自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我想这大概正说明了“向死而生”的意义,死亡与诞生,本质上都是离开一个世界,前往另一个世界,在这条路上我们可以恐惧与哭泣,但不能回头,我们是被生命选择的个体,然而我们仍然可以选择敞开怀抱来拥有一整个新的世界。曾经有许多人无所畏惧地迎接死亡,这样的勇气所从何来?大概是从活着来吧,大概是终于看到了生命将在新的世界中重生吧,不论是以什么形式。
我在文章中创作了许多“向死而生”的人,也许可以通过他们的眼睛,达成与生命的真正和解。但我仍是怕死的,因为我舍不得当下这个世界。
9012年,阳初拙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