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吧 关注:511,747贴子:4,210,166

鼓吹为国为民的金庸黑历史:抗战时享受民脂民膏,却拒绝参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教育方面做的还不错,虽然兵源日趋紧张,尽管国民党到处抓壮丁参军,但是国民党还是对大学生有优待,不征召大学生参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式加入盟军阵营,与美国方面接触开始多了起来,甚至美国人还利用印度培训国民党驻印军。
由于大批美军新式装备和美国军官进入国军系统,语言交流、新装备操作就成了大问题,国民政府急需高素质兵源,所以蒋介石有鉴于此发起了“十万青年十万军”的运动,号召鼓励大学生参军。
而当时金庸先生就读的国民政府中央政治学校根据资料显示,不是普通的大学,而是一所国民党专门培训行政人才的学校,这所学校毕业生,行政系的起点就是科长、县长,而外交系的毕业直接担任驻外领事馆随员秘书。
因为这所学校相当于国民党自己后备人才培养学校,所以待遇非常好,远远超过西南联大之流:学生入校就免除一切学费,每月学校还供给伙食费、服装费、书籍费(买书钱)、甚至还发零用钱。
当然,既然是国民党后备人才培养学校,所以金庸先生入读这所学校还经常进行一般军事训练课程(类似军训),这是一般大学比不了的。
这么好的待遇,这么好的出路也不是没有代价,代价就是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比一般大学严格,更像是一种公务员系统上下级关系,而不是师生关系。
自然,当蒋介石提出“十万青年十万军”口号,号召大学生踊跃自愿参军后,中央政治学校当然要第一时间响应,所以1944年11月,中央政治学校就要求学员必须“志愿报名”,而根据军统事后调查也显示,学校在这件事情上确实相当粗暴,学校教务主任在学校开大学时当场宣布大家要自愿参军,并且说不愿意参军的可以举手;开大会的时候,学生谁敢举手,谁会举手?
然后学校看没有学生公开表态,就直接对外宣称中央政治学校全体学生自愿参军,结果以金庸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学生不愿意参军,更不愿意“自愿报名”,在1944年,在抗战时那种氛围,金庸先生拒绝参军的表态当然激怒了不少真正愿意参军的学生,结果双方从口角变成斗殴。
最后学校的处理结果就是把明确拒绝“自愿”参军的学生全部开除,其中就有金庸先生。
公正来说,这件事情上中央政校是有问题,学校为了拍马屁在处理学生报名参军问题上是很简单粗暴,但是,正如我前面说的,这所学校学生等于是预备役高级公务员,而且在学校就享受了国民政府的税款,从权利和义务相等的角度讲,金庸先生这么做确实不妥,和逃兵性质很相近了。
学校开除金庸先生的行为也无可厚非,我觉得没让金庸先生退还这几年读书的学费、伙食费、服装费、书籍费、零用钱就很宽厚了。
事实上当时大后方各个大学对不愿意“自愿”参军的学生都处理的很严重,以西南联大为例,西南联大当时就规定凡是不愿意报名参军的毕业生,学校不发毕业证。要知道,西南联大学生享受的福利可比金庸所在的中央政校差得远了。
无论怎么说,抗战时共赴国难之际,金庸先生拒绝参军的行为完全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只愿意享受福利,不愿意尽义务。对比1943年遭受了天灾的河南农民,自己受着灾还要给国民政府交粮食,四川农民被用绳子捆着去当兵,金庸先生这么做实在是“贪生怕死”的表现。
正所谓:侠之大者,拒绝参军。
资料:
金庸先生拒绝参军被开除史料源自2001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金庸传》p30—31,作者彭华、赵敬立,具体回忆者是金庸当时同学余兆文。
军统对中央政治学校部分学生因拒绝“自愿参军”而斗殴的史料出处是《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战时动员》之《军统局: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真相》,p995—996
关于金庸先生就读“中央政治学校”资料源自:《略谈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作者杨玉清。


1楼2018-12-17 18:43回复
    金庸还有这个黑历史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12-17 18:45
    收起回复
      长见识了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12-17 19:08
      回复
        嘴上爱国,身体诚实,不如直接投靠汪精卫,这样就可以宣布抗日战争是蒋介石政权背叛泛亚主义,甘愿当苏联的人肉盾牌的非正义战争,建议广大受蒙蔽人民加入大东亚共荣圈叻。。。。。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12-17 19:08
        收起回复
          兵役还是要自愿啊,强征来的本身战斗意志就没的保证,到时候开小差不是更要命。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12-17 19:55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2-17 20:04
            回复
              越战战前当逃兵的二代有多少


              IP属地:福建9楼2018-12-17 20:51
              收起回复
                从实际行动上看我还是更佩服他亲戚查良铮,好歹是真的走过野人山还为此写了诗,然而建国后也挨整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12-17 22:30
                收起回复
                  就是没忽悠住呗,当时中日战损比,上去就是九死一生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12-17 22:35
                  收起回复
                    十万青年十万军,这帮人下场可不怎么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12-18 00:05
                    回复
                      鼓吹爱国是一回事,参军是另一回事
                      不参军就不爱国么?


                      17楼2018-12-18 00:13
                      收起回复
                        前面都说了这是一培养行政人才的然而后面又说金入学就应该明白这学校得义务服兵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8-12-18 00:48
                        收起回复
                          @凤凰台栖枭鸟
                          其實可以好簡單問一個問題:金庸進入中央政治学校是否不知道有關學校的強制附帶條件?
                          更何況沒有人逼他去這所學校!
                          所以基於這兩點可以直接罵這個老傢伙就是偽君子(下三流的臭老九)
                          為什麼?單單現在不同大學本身就有類似強制附帶畢業條件,例如你必須修畢某個學份,一些名牌大學甚至要求學生要懂一種樂器,甚至某程度課外活動或志願機構,否則無法畢業!
                          入學之前已經貴客自便,後果自負!
                          金庸這傢伙出了名這種講一套做一套!


                          IP属地:中国香港21楼2018-12-18 03:47
                          收起回复
                            事关自己的生命,他连选择的权力都没有?被开除就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了。苏式政党?苏式政党是靠党员自觉来执行领袖的意志的吗?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8-12-18 06:16
                            收起回复
                              我听到的说法跟LZ却不一样:
                              后来金庸又报考了中央政治学校的外交系,当时这个学校很难考,但是金庸却考上了,这也足以看出金庸的才华。可惜好景不长金庸又因为一件事情而被学校勒令退学。
                              当时中央政治学校是国名党的党校,在这个学校里面有一批职业性的学生,特别是国名党或青年团的这些人,他们要求一听到蒋委员长的名字马上站起来立正,有些同学觉得对于校长我们应该尊敬,但是尊敬放在心里就可以了没必要做这些,于是这些同学就那批职业性的学生拉到台上去殴打,让他们跪在地上忏悔,于是金庸先生就去和教导主任交涉,他觉得不应该用武力和暴力去解决这个问题,到了学期末金庸被告知思想不完全党国化,后来就被勒令退学。


                              IP属地:广东25楼2018-12-18 08: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