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度离别季,暴雨如愁,狂风似有,没有丝毫对我的挽留。 时光也转回到去年的这个时候,与现在是多么的惊人相似。 我不 想过多的去评价这边的一些人,一些事,每人有每人做事做人的方式 和方法,何况还有地区差异。来这里,首要任务是支教,是为孩子们 负责,其他的一切都似乎已经不是很重要。从刚开始难以入手去教学, 因为学生底子普遍太差,到现在每天都想多交一点,每人都想多问一 点,这种转变我觉得就是一种进步,学习态度的改变从而影响学习成 绩的改变,虽说成绩还是不如我意,但学生已经很努力,已经有很明 显的提高,我为他们每个人点赞。有影响,可我觉得这不是一种冷漠, 应该是另一种成熟吧!这里的地形是特有的南方喀斯特地貌,地面凹 凸不平,怪石嶙峋,想要找到一块稍微平整的地种庄稼也实属不易,
只有山坡山顶上或 许稍微平坦些,百姓每天 都要背着筐、赶着牛去种 地,庄稼成熟了又得赶着 马把玉米等驮下来。孩子 们懂事的晚,每天上学前 放学后都要帮着家里放 牛喂马等,有时完成不了 作业,也不能去多加责 罚,再找空虚时间让他们做。要说干家务干农活,他们是一等一的好 手。来这里支教,我教他们最基本的课堂知识,他们却教会了我如何 善待家人,互帮互助,互敬互爱。这是我来支教获得的最大收获。有 人说学生优异的成绩是对老师 最大的肯定,我觉得学生高尚 的品格,吃苦难劳的精神让老 师获得最大的感悟。人在艰苦 的环境中时刻要保持一颗处事 不惊的心,你自认为付出了很 多,其实你所做的有时还不如 一个孩子所做的,那你还有什 么理由去怨天尤人呢!孩子们,你们很优秀,很努力,勤奋的
人运气不会差。吃苦耐劳是你们的最大优点,也是你们漫漫人生路上 的一笔宝贵财富,希望你们以后过的幸福!
离开紫云,重新回到了松桃支教,来满高村小已有一月余,千 丝万缕不知从何写起。一路走来,从最初的坚守到最后的坚守,想来 总要有离去的那么一天,剩余的几个月也是支教生涯的片尾曲。
耳边《故乡的云》一直在回响,也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倦鸟 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年半的支教生涯虽说不长,但是故乡的轮廓 却已渐渐地变得模糊起来。
中秋刚过,在贵州的这段岁月过了两个中秋节,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连看1 眼圆月都成了奢望, 思乡之情无处寄托, 今年亦是如此。山区 的秋雨下得连绵不 断,遮蔽了中秋的 月,也彻底扰乱了我 的思绪。都说露从今 夜白,月是故乡明。 此时此刻,也只能通 过朋友圈看一下故 友们发的家乡的月 圆的图片,聊以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