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离层电能利用 1、电离层电能来源及储量: 太阳辐射电磁波波长99%在0.15μm~4μm之间,波长<0.4μm紫外区辐射能被大气层吸收,电离气体形成电离层。这部分能量约占地球接收太阳总辐射能7%。地球每秒接收太阳辐射能大约为500万吨标准煤,电离层每天吸收的辐射能约为300亿吨标准煤=24小时×60分钟×60秒×7%×500万吨。2、电离层电能利用的方法: 电离层底层距地面约50公里,利用激光电离地面和电离层之间绝缘气体,通过“气体导线”引导电离层电能(高电势)到地面(0电势),经过变压器降压,供人类使用。技术上的难题主要是如何提高激光能量强度,根据光强公式I=Nhv/At可知,提升激光频率v和减少激光辐射面积A可提升激光能量强度,增大激光电离气体能力。激光武器曾经被称作”死光武器“,尼古拉·特斯拉建造的”沃登克里弗塔“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件激光武器,也是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的核心部件,因财力问题被迫停止试验。
二、电离层电能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1、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 地球生物几亿年积累的化石能源,人类将在本世纪末消耗殆尽(人类只用了300年),大量固体碳化合物燃烧转化成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释放到大气层,增加大气层厚度,使大气层吸收太阳辐射能力增强,更多太阳辐射能滞留在大气层中引发全球气候变暖。利用电离层电能可有效降低电离层电能载荷,吸收更多太阳辐射能,同时由于大气层气体流通性,大气能量容载率因利用电离层电能而降低。 2、对极端天气产生的影响: 极端天气的产生是由于大气层局部区域能量聚集引发,具有周期性,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能,大量利用电离层电能可有效降低大气能量载荷,延缓或降低极端天气强度。3、对地球磁层的影响:若无节制利用电离层电能,会导致地球磁层阻挡外太空高频电磁波能力削弱,影响人类生存。
三、地热能利用 1、、地热能来源及储量: 由地核中心聚集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能量,据说地热能储量约为全球煤炭总储量1.7亿倍。 2、地热能利用的方法:利用水力压裂技术将水打入地壳深处岩石层内建立水循环通路,吸收地热能生成水蒸汽,从另一井口喷出,建立一套地热循环发电厂即可持续发电。
四、地热能利用对地壳层的影响 1、对地震、火山灾害的消除作用: 地核持续释放辐射能,经由液态地幔热对流传导到地壳层,因岩石热导率低,热能被阻挡,能量持续积聚,内压逐渐增大,达到地壳薄弱区域临界压力值,迸发岩浆生成火山,释放能量。地壳较厚区域因没有能量释放通道,能量积聚、内压持续增大,撬动大陆板块,引发大陆板块之间断层带切面震动,产生地震。大量利用地热能,可消除地热能积聚释放能量引发的地质灾害。 3、对大陆板块位移造成的影响: 因大陆板块位移的能量来源于地热能,大量利用地热能,会减缓板块位移速率,稳定大陆板块结构。
五、比萨斜塔实验结论(即自由落体实验)错误 1、伽利略认为,在真空环境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坠落,加速度一样,它们将同时着地(精确度不够)。2、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自由落体运动,只与所处时空的曲率有关”。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在地球同一水平面上,时空曲率相同,若忽略物体自身质量,则会同时落地,然而若考虑两个物体对所处时空曲率的影响,则质量大的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对时空曲率造成的影响大。真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质量大的物体先落地,比质量小的物体有微米级高度差异,这是验证相对论有关时空曲率概念(即黎曼几何空间)正确的实验依据。3、时空曲率与物体的形状也有关系,相同质量不同表面积的物体,表面积越小的物体先落地,因为物体的表面积越大,构成物体的分子结构越分散,对单位时空曲率影响越小,反之,亦然。例:相同质量物体,真空中,球状物体先落地,片状物体后落地,有微米差异。 4、伽利略逻辑观点说明: 轻重两物体绑在一起,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刚性连接,一种是柔性连接,两物体刚性连接,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两物体之间没有电磁斥力,而柔性连接仅仅只是将两物体束缚在一起,它们之间并未融为一体,相互之间有电磁斥力。在自由落体过程中,两物体刚性连接下落速度大于任意单个物体下落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