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吧 关注:5,560,601贴子:41,408,700

回复:#新传#各个学校名词解释历年真题,看楼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元传播
元传播(meta communication)的“元”(meta),源于希腊语。作为前缀,“meta”一般表示时间序列的“后”(post,after),但其置于抽象概念之前,则表示该概念的进一步抽象,即“关于”(about)。根据这一构词法,美国社会科学家格里高利·贝特森(Gregory Bateson)于1951年创造了“元传播”一词,用以指称人际互动中“关于传播的传播”现象,也即“所有被交换的涉及编码(codification)及传播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线索和命题。”这是贝特森对元传播概念的贡献。保罗·瓦兹拉维克(Paul Watzlawick)等人于1967年发展出元传播的五条公理,使该概念的意指更为丰满。基于讯息的多层级结构,元传播为理解、解释人际传播提供了一个富于启发性的思考路径,也拓展了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研究的想象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19-01-04 22:14
回复
    休眠效果
    睡眠者效果也称为休眠效果(Sleeper effect),霍夫兰在说服研究中发现,信源的可信度与传播效果之间的一种变动关系,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的负面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度的负面影响趋于减弱或消失以后,其说服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霍夫兰等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经过一段时间后,消息来源与观点有分离的倾向。受众对传播来源印象逐渐模糊,只记忆内容本身。这说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看,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19-01-06 09:56
    回复
      开元杂报
      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唐代开元年间首都长安皇宫门外,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这种朝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人孙樵《经纬集·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我国新闻史学家确认开元杂报是一种由驻在首都的官员们向地方传发的封建官报。它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开元杂报”只是后人对它的一种称呼。它不是印刷制品。孙樵所看到的,也只是流传于当时社会的它的零散抄件。有关“开元杂报”的记载,说明中国封建官报起始的时间,不会晚于唐朝。鉴于此前的古代文献中还没有发现有关报纸的记载,“开元杂报”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报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


      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19-01-06 09:58
      回复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中国报学史》是由我国著名报学家、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戈公振先生所写,它是一部研究新闻学和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开山之作。是一部研究新闻学和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开山名著,国内外新闻界誉之为中国首部新闻史学权威著作。《中国报学史》首次全面、系统的叙述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汇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基本勾勒出了中国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大致脉络,标志着中国新闻史系统研究的开端,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奠基之作,对后世新闻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19-01-06 09:58
        回复
          新闻要素
          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在19世纪80年代由西方新闻界首先提出。一般包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后增加一个要素:如何,英文简称“5W1H”,被人们称为新闻六要素。
          “新闻五要素”或“新闻六要素”的产生,是电信技术的新发明应用于新闻传播的结果。由于当时电信技术还不完善,编辑部不得不指令记者把五个W或五个W和一个H写进新闻的第1段,即新闻导语中。一旦发电或收电出现故障,只要收到电讯的第1段就等于收到一条新闻的大意。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五个W一直被视为新闻写作的原则之一。1945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延安)社论《从五个W说起》中指出:“五个W是把事实弄清楚的最起码条件。”
          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如果把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某人某时在某地为何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些因素。


          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19-01-06 10:04
          回复
            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就是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一般说来,以凝炼的文句提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就是导语。但也有复合导语,即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段落合成的导语的变种。
            新闻消息的导语就像一个故事的开头,有趣、生动、形象、丰满就令人不能释手,就能吸引受众。所以我们写导语时,可以充分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白描等,使导语更加好懂、好记,从而使受众在对导语产生兴趣的基础上,接受新闻信息。
            新闻导语按照其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硬式导语、软式导语、复合导语等几种,由于其表现形式不同,因而在写作上所运用的手法也就不同。


            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19-01-06 10:05
            回复
              首播剧
              “首播剧”是与“重播剧”相对应的叫法。首播,表示该剧此前尚未被播出过。类似于艺人、新星初次登台,叫做“处子秀”。或者古代武将第一次上战场,叫“初阵”。


              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19-01-06 10:05
              回复
                倒头条
                倒头条”是指一般被安排在头版的最下面或右下角位置的排版组成,这是营销时代报纸为突出重大新闻有利吸引观众眼球但又不是时政类新闻不至于引起误读的又一形式。


                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19-01-06 10:05
                回复
                  新闻发言人
                  新闻发言人(Press Spokesman)是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 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发布人员,其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事,约见记者或举办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针对有关问题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新闻发言人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工作团队,他们共同收集材料、分析信息、深入了解情况,而且,新闻发言人也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保持沟通和合作,以保证所提供的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19-01-06 10:05
                  回复
                    群众参与式评价
                    公众参与即公民在代议制政治中参与投票选举活动,即由公众参与选出代议制机构及人员的过程,这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重要责任。从广义上讲,公众参与除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外,还必须包括所有关心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管理的人的参与,要有推动决策过程的行动。在实际的活动中,泛指普通民众为主体参与,推动社会决策和活动实施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19-01-06 10:06
                    回复
                      VR新闻
                      VR新闻,即“虚拟现实”+新闻,通过360度全景摄像机与其他实体设备记录新闻现场,经过处理后呈现在虚拟现实的头戴式设备上,使受众能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虚拟现实和360度全景视频能引领读者进入新闻事件的中心,在不同环境中探索事实真相。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媒体纷纷尝试虚拟现实报道,VR在新闻行业将会迎来新的进展,体验式新闻的新时代即将开启。


                      来自Android客户端69楼2019-01-06 10:06
                      回复
                        延时直播新闻
                        延时直播是指有观众参与的现场直播节目提前一定时间开始,用专用的延时系统直接将节目信号采集到电视播出系统的内存储器中事先进行信号排队,不经过任何编辑、加工,按预先设定的直播时间自动直接播出的方式。简单地说,延时直播就是节目播出的时间,要比节目开始的时间有一定的延迟。延时的目的是为监播人员提供一定的监播时间,以防止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安全的画面及语言播出。国家广电总局规定,有群众参与的电视节目必须延时播出20秒以上。延时直播绝非录播。录播是指播出前把整档节目按播出要求编辑录制,做成完整节目的播出带,按规定播出时间进行播放的方式。


                        来自Android客户端70楼2019-01-06 10:06
                        回复
                          KOL
                          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KOL)基本上就是在微博上有话语权的那些人。在微博营销的行列中,KOL是个不可缺少的元素。何谓KOL呢?所谓KOL就是意见领袖,也是我们常说的微博红人之类的,这些人在一些行业可能是专业的,或者非常有经验的,所以他们的话通常都能够让他的粉丝信服。就因为这样KOL的影响力在微博营销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官微应该和什么样的KOL互动,怎么能影响KOL,让他们和官微互动,甚至是有主动谈论你的冲动。


                          来自Android客户端71楼2019-01-06 10:06
                          回复
                            新闻舆论监督客体
                            舆论作为一种公开的社会评价,它所实现的社会功能是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地干预社会生活。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既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是“社会控制”形式之一。
                            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舆论针对公共事务,作为最大公共权力的国家权力成为舆论监督和制约的最主要对象,体现在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决策实行结果和相关决策执行人物的监督这三个方面。
                            对于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鼓舞公众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的行为的发生;鼓舞公众成员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舆论还在社会改革和革命中担当思想启蒙、争取群众的先导作用,为改革和革命赢的人心,这时它又是先行者和启蒙者。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楼2019-01-06 10:07
                            回复
                              象征社会互动
                              把人看作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的象征行为看作积极、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对揭示人的本质、理解现实生活意义重大。
                              具体来讲,有三大主要观点:
                              ①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心灵、自我和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以符号使用为先决条件。
                              ②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
                              ③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19-01-14 17: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