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后台一些提问的回答:
1,樊登老师刚说了要多读书,你就说读书无用,是在针对他吗?
答:不是。我跟樊登老师的演讲不在同一场,之前也完全没有了解过。要说有所针对的话,在我前面蒋方舟老师刚讲完“讨好型人格”,所以我用了这个梗。樊登老师说要多读书,我很赞同。我也有很多经验是通过读书得来的。有人说我反对读书,那是误解了。我的观点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而非“不该读书”。
2,接受我就是很怂啊,心里是舒服了……可走出家门,全社会并不认可我,还是感觉不好,怎么办?
答:如果害怕“全社会”的不认可,就去做“全社会”期待的事好了(虽然我不认为真的存在这样的“全社会”)。这里说“接受自己的怂”,是明知不被认可,却仍然坚持这样的选择。他的态度是:“你们认不认可是你们的事,但我就是我,我就是怂怎么了。”我觉得,一个人能接受这样的“怂”,他其实一点都不怂。
3,你真的演讲焦虑吗?那为什么还去讲?
答:真的,超级。我接受自己的焦虑,并不代表着我只能用逃避的方式应对它。焦虑是我的一部分,我带着这个部分,继续做我想做的事。我相信很多跟我一样焦虑的人懂我的意思:我们永远不能甩掉它,但我们与它和解了
1,樊登老师刚说了要多读书,你就说读书无用,是在针对他吗?
答:不是。我跟樊登老师的演讲不在同一场,之前也完全没有了解过。要说有所针对的话,在我前面蒋方舟老师刚讲完“讨好型人格”,所以我用了这个梗。樊登老师说要多读书,我很赞同。我也有很多经验是通过读书得来的。有人说我反对读书,那是误解了。我的观点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而非“不该读书”。
2,接受我就是很怂啊,心里是舒服了……可走出家门,全社会并不认可我,还是感觉不好,怎么办?
答:如果害怕“全社会”的不认可,就去做“全社会”期待的事好了(虽然我不认为真的存在这样的“全社会”)。这里说“接受自己的怂”,是明知不被认可,却仍然坚持这样的选择。他的态度是:“你们认不认可是你们的事,但我就是我,我就是怂怎么了。”我觉得,一个人能接受这样的“怂”,他其实一点都不怂。
3,你真的演讲焦虑吗?那为什么还去讲?
答:真的,超级。我接受自己的焦虑,并不代表着我只能用逃避的方式应对它。焦虑是我的一部分,我带着这个部分,继续做我想做的事。我相信很多跟我一样焦虑的人懂我的意思:我们永远不能甩掉它,但我们与它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