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吧 关注:220,070贴子:794,411

回复:野史连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两人发生争执,慈禧嚷着要革了他的职,去了他的爵。奕訢大笑道,“革了臣的职,也革不了臣的皇子。”
是啊,皇子是天生的。
×××
慈禧一想,好,既然这样,我就革了你所有的职,你就顶着皇子这个名号过一辈子吧。
果然,慈禧撤了奕訢所有的职务,让他回王府养老去了。
22年后,慈禧终于登上了个人权利的最顶峰。
就在日本积极备战,再次针对中国扩充军备的时候,慈禧突然觉得,累了,想过生日了,争权夺位这么多年,也是时候想享受一下自己的生活了。
她没有倾全国之财力物力去营建海军衙门,反而想修复一下颐和园。
×××
可是,没有钱啊。
她知道哪里可以筹钱。当年的醇亲王不是在主持海军衙门吗?找他挪用海军经费不就行了。
心念一想,就这么定了。
六十大寿到了,甲午战争也开打了。


IP属地:四川28楼2018-10-29 20:37
回复
    慈禧把精力全都投入到积极筹备六十大寿上去了。
    当甲午战争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时,慈禧还在异想天开,希望俄国和英国的介入,会化解危机……
    这无疑是痴人说梦。
    《马关条约》还是签了。
    ×××
    她的“以夷制夷”策略只争取到了一个“三国干涉还辽”的机会,而“联俄拒日”则使得清政府用以赎回包括盛京,东京,兴京在内的辽东半岛的白银,从5000万两白银的赔偿降低到了3000万两。仅此而已。
    她一退再退,以至于民众都觉得只能靠自己了。民众组织了义和团,他们自称都是练过气功的,刀枪不入。
    不料,义和团却遭到了袁世凯的残酷镇压,接着就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
    ×××
    慈禧一看,这不正好!他们刀枪不入,灭洋的大任就交给他们吧!
    没人能猜中慈禧的心思,有人说她疯了,有人说她想坐山观虎斗。
    其实,经历了戊戌变法后,慈禧心里是非常惊恐的。连她身边守旧的大臣也在家里摆起了神坛。有些皇室亲眷还想借用义和团的力量,废黜光绪,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帝。
    国破家亡,慈禧第一个念头是:逃!
    ×××
    当年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咸丰逃了,把烂摊子扔给六皇子奕訢,她觉得不妥。
    如今,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城,她也选择了逃,这一次她选择把烂摊子扔给已经七老八十的李鸿章,她倒觉得很妥当。
    《辛丑条约》签订后,李鸿章刚回到家,便开始大口大口的吐血,医生诊断是胃血管破裂,当年便去世了。


    IP属地:四川29楼2018-10-29 20:39
    回复


      IP属地:四川30楼2018-10-29 20:40
      回复
        慈禧死后,葬于她在甲午战争时期让人修筑的定东陵。
        她的陪葬物里,每一件都是珍宝,价值连城。也正因为这些珍宝的存在,她的陵寝很快被盗了。
        有人说,如果宝藏全部追回,其价值足以富国。
        ×××
        就像我们说的,历史从来没有如果。
        慈禧的这一辈子都是在宫里度过,喝的是宫里的水,呼吸的是宫里的空气。
        在那里,随意处决宫女太监,是不犯法的,或许还是一种激情。
        在那里,每走一步都能踩到一丝权利与欲望交织的鬼魅气息。
        在那里,太监成群,宫女纷飞,人与人尊卑有序,等级划分明确,世界上没有那一处地方比内宫更诡异。
        ×××
        为所欲为并非一般人所认为的,是一种越界或者疯狂,而是一种逃出牢笼与秩序的合理需要。
        她或许觉得世界就是一座巨大的皇宫,用争权夺利就可以登上高位,用争宠就可以平步青云。
        然而,世界太大,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的。这个世界,也不会永远按照她所预想的那样发展。


        IP属地:四川31楼2018-10-29 20:40
        回复


          IP属地:四川32楼2018-10-29 20:41
          回复
            希望各位看官积极留言 你们的建议和意见是小生我宝贵的财富。我会积极更新 保持高产 谢谢各位


            IP属地:四川33楼2018-10-29 20:42
            回复
              开更


              IP属地:四川34楼2018-10-30 15:26
              回复
                今天的内容和一本小说有关


                IP属地:四川35楼2018-10-30 15:26
                回复
                  想不到,金庸爷爷是个骗子!
                  神雕侠侣壹.
                  金庸老爷子的《神雕侠侣》中,对尹志平基本是往黑的方向写的,强奸小龙女、优柔寡断、和赵志敬混在一起,相信读过这本书的人很难对他产生好感。
                  最后虽然深明大义,用生命守护了全真教,但并不能弥补其给读者的不良印象。
                  虽然也成为了全真教的掌教真人,但一掌教就死了.......


                  IP属地:四川36楼2018-10-30 15:27
                  回复


                    IP属地:四川37楼2018-10-30 15:28
                    回复
                      小说中,尹志平的出场是这样的:“只见那人宽袍大袖,头发打成髻子,不男不女,面貌为树影所遮,看不清楚。原来这人是个道士……长眉俊目,容貌秀雅,约莫十七八岁年纪。”可见尹志平的长相还是清秀英俊的。
                      在小说电影中,尹志平作为三代弟子,武功已经相当不弱。
                      但是天资所限,在郭靖、金轮法王等超一流高手面前只有仰望的份。面对丘处机、郝大通等二流高手也处于下风,只能勉强算做三流高手。


                      IP属地:四川38楼2018-10-30 15:28
                      回复
                        你不知道的尹志平 贰


                        IP属地:四川39楼2018-10-30 15:28
                        回复
                          而实际上,历史上的尹志平生于官宦之家,禀赋异常。
                          史书记载中说他“幼颖悟,读书日记千余言”,三岁时对所见所闻即可过目不忘。
                          年仅五岁便跟佛祖一个派头:“心思惘然,坐于大桑之下,仰观俯察”,常常思考“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宇宙终极问题,不经意间就可以从早打坐到晚,甚至达到身形俱忘的状态。


                          IP属地:四川40楼2018-10-30 15:29
                          回复


                            IP属地:四川41楼2018-10-30 15:30
                            回复
                              十四岁时遇到王重阳的大弟子马钰,就下定决心要冲破家庭的束缚,一门心思投入了修道大业,不料,却遭到父亲的拒绝,曾多次将他追回锁在房间,无果,最终还是遵从了他的意见。
                              “年十四遇马钰,遽欲弃家入道,父不允,遂伺机潜往。后被追还,锁闭静室。无何,复遁去。逃之再三,父始从之。”
                              相比小说中描述的三流武学修为,真实版尹志平的道学修为可谓出神入化,是全真道各种道术的集大成者。


                              IP属地:四川42楼2018-10-30 15: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