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表四:宋义
宋义,出身楚国贵族,生卒年(?-前207年)。相比较与熊心的被虚化,宋义则是一个被丑化的人物。
据说宋义当过楚国令尹,但不知是哪个楚王的令尹,因为近几个楚王都对不上号。
宋义是因为项梁拥立熊心复立楚国而来的旧贵族之一。项梁在连破秦军后有骄色,宋义看出问题,但是劝谏未果,结果就是项梁果然被秦军突袭杀死。
熊心亲政后,与宋义面见议事,看出宋义有才能,于是在决策出兵灭秦之时,任命宋义为上将军,统领北路楚军前往救赵击秦,同行的有次将项籍、末将范增。
宋义统兵行至安阳时就驻兵不前,计划坐山观虎斗,让秦赵相争,等楚国坐收渔翁之利。结果项籍乘着北路楚军远离彭城脱离熊心直接掌控的时机,以宋义背叛熊心的口号,乘机谋杀了宋义,抢夺了北路楚军的指挥权。
当时六国复立,关东已不复为秦国所有,秦军出关,就等于深入敌国,劳师远征,后勤补给线漫长且不易,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一着不慎就是灭顶之灾(比如王离军团就因为粮道就被切断,然后这个秦国最精锐的主力军就因此覆灭)。
秦二世二年九月,秦将章邯击杀楚将项梁,然后移兵河北,攻破赵国邯郸,再与秦将王离一起围攻巨鹿;闰九月,熊心接到求援,派军北上救赵;十一月,安阳兵变;十二月,巨鹿之战。也就是说秦军打巨鹿打了四个月都没打下来,顿兵城下,甚至有可能师老兵疲,所以粮道被断后,就直接惨败于锐气正盛的楚军。
综合而言,没有楚军的参战,放任秦军进攻巨鹿,破城的可能性也很低,就算最后秦军成功攻破巨鹿,也可能是艰难惨胜。或许就是宋义在安阳停驻时,观察到了巨鹿的情况,才做出了坐山观虎斗等渔翁之利的计划。
所以,宋义的计划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差,属于中规中矩,是比较稳妥的计划,对楚国是利大于弊。同时,以楚国的地缘来说,交好齐国也是明智之选。至于后来项籍一个破釜沉舟歼灭了秦军,那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也不是每个人都像项籍那么能打的,所以不能以后来的事指责宋义的计划。
宋义虽然比不过一线90+的名将,但也是个二线80+的良将之才。
宋义之死,熊心是要负很大责任的,因为不是熊心的提拔重用,项籍也无法从一个小偏将成为北路主力的次将(还是那句话,不要高估早期项籍的地位和重要性),没有成为次将,就无法谋杀夺权,是熊心低估了项籍的野心和权术。
项籍使用权术谋杀了主将,使诸将都大为惊恐,毕竟谁都不想和一个玩弄权术谋杀主将的狠人共事,而且这是形同造反。事后熊心为了大局考虑,承认了项籍的兵变,任命项籍为上将军,继续执行北上救赵的命令,于是诸将才开始受到项籍的节制和指挥。
说实话,熊心不仅是对宋义的死要负责任,还有点对不起宋义的。
宋义,出身楚国贵族,生卒年(?-前207年)。相比较与熊心的被虚化,宋义则是一个被丑化的人物。
据说宋义当过楚国令尹,但不知是哪个楚王的令尹,因为近几个楚王都对不上号。
宋义是因为项梁拥立熊心复立楚国而来的旧贵族之一。项梁在连破秦军后有骄色,宋义看出问题,但是劝谏未果,结果就是项梁果然被秦军突袭杀死。
熊心亲政后,与宋义面见议事,看出宋义有才能,于是在决策出兵灭秦之时,任命宋义为上将军,统领北路楚军前往救赵击秦,同行的有次将项籍、末将范增。
宋义统兵行至安阳时就驻兵不前,计划坐山观虎斗,让秦赵相争,等楚国坐收渔翁之利。结果项籍乘着北路楚军远离彭城脱离熊心直接掌控的时机,以宋义背叛熊心的口号,乘机谋杀了宋义,抢夺了北路楚军的指挥权。
当时六国复立,关东已不复为秦国所有,秦军出关,就等于深入敌国,劳师远征,后勤补给线漫长且不易,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一着不慎就是灭顶之灾(比如王离军团就因为粮道就被切断,然后这个秦国最精锐的主力军就因此覆灭)。
秦二世二年九月,秦将章邯击杀楚将项梁,然后移兵河北,攻破赵国邯郸,再与秦将王离一起围攻巨鹿;闰九月,熊心接到求援,派军北上救赵;十一月,安阳兵变;十二月,巨鹿之战。也就是说秦军打巨鹿打了四个月都没打下来,顿兵城下,甚至有可能师老兵疲,所以粮道被断后,就直接惨败于锐气正盛的楚军。
综合而言,没有楚军的参战,放任秦军进攻巨鹿,破城的可能性也很低,就算最后秦军成功攻破巨鹿,也可能是艰难惨胜。或许就是宋义在安阳停驻时,观察到了巨鹿的情况,才做出了坐山观虎斗等渔翁之利的计划。
所以,宋义的计划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差,属于中规中矩,是比较稳妥的计划,对楚国是利大于弊。同时,以楚国的地缘来说,交好齐国也是明智之选。至于后来项籍一个破釜沉舟歼灭了秦军,那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也不是每个人都像项籍那么能打的,所以不能以后来的事指责宋义的计划。
宋义虽然比不过一线90+的名将,但也是个二线80+的良将之才。
宋义之死,熊心是要负很大责任的,因为不是熊心的提拔重用,项籍也无法从一个小偏将成为北路主力的次将(还是那句话,不要高估早期项籍的地位和重要性),没有成为次将,就无法谋杀夺权,是熊心低估了项籍的野心和权术。
项籍使用权术谋杀了主将,使诸将都大为惊恐,毕竟谁都不想和一个玩弄权术谋杀主将的狠人共事,而且这是形同造反。事后熊心为了大局考虑,承认了项籍的兵变,任命项籍为上将军,继续执行北上救赵的命令,于是诸将才开始受到项籍的节制和指挥。
说实话,熊心不仅是对宋义的死要负责任,还有点对不起宋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