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义帝本纪》:楚义帝者,楚怀王(熊槐)孙也。名为心,姓熊氏。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也。传至熊绎,周成王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楚始立国也。其后熊通称王,庄王称霸,传国八百余年,至楚王熊负当五年(前223年),秦王赵政以王翦伐楚,虏楚王,尽取楚地,置郡县,十有五年,子孙遂流离。
秦二世元年七月(前209年),陈胜等起大泽乡,至陈为王,号为张楚。其后赵、魏、齐、韩、燕皆立有王,刘邦起沛县,项梁、项籍起会稽。
秦二世二年十二月(前208年),秦将章邯破陈胜,胜败走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
楚王元年正月(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陈胜将秦嘉立景驹为楚王。项梁闻之,乃渡江进兵击杀秦嘉、景驹走死梁地。
楚王元年六月(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项梁闻陈胜定死,召诸别将会薛计事,刘邦亦往焉。居鄛人范增,年七十,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王后,时熊心牧羊民间,为项梁立为楚王,复楚国社稷,曰楚怀王,从民所望也。王都盱台,以陈婴为楚上柱国,封五县。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项梁复立楚王,又数破秦军,遂有骄色。
楚王元年九月(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章邯破杀项梁于定陶。王恐,徙盱台都彭城,项籍亦恐,还军彭城,刘邦亦还军,从王,军于砀。王乃并吕臣、项羽军自将之,以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尹。封项籍为长安侯,号为鲁公。封刘邦为武安侯,为砀郡长,将砀郡兵。楚国复振。
时秦将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围巨鹿。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时赵数请救,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赵。令刘邦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当是时,秦兵彊,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籍怨秦破项梁军,愿与刘邦西入关。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彊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彊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王卒不许项籍,而遣刘邦西略地,收陈胜、项梁散卒。
楚王元年十二月(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上将军宋义驻军不前,项籍矫杀之,使桓楚报命于王,王因使项籍为上将军,项籍乃将兵渡河以救巨鹿,时楚兵冠诸侯,与秦战,大破之,诸侯亦恐,项籍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楚王二年七月(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秦将章邯以军降,项籍矫以为雍王。
楚王二年八月(秦二世三年、前207年),赵高弑秦二世,去皇帝号,立子婴为秦王。
楚王二年十月(汉元年、前206年),楚将刘邦西入武关,战于蓝田,大破秦军,遂率兵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刘邦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与秦地父老约法三章,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唯恐楚将刘邦不为秦王。
楚王二年十一月(汉元年、前206年),项籍率楚师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楚王二年十二月(汉元年、前206年),诸侯兵至关中,楚将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赵氏遂绝其祀,秦竟灭矣。
昔日有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治楚地十五载,施暴政,虐百姓,王以楚后,复国灭秦,岂非天命焉。
及秦灭,楚上将军项籍使人致命楚王,王曰:“如约。”项籍怨王不肯令与刘邦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详尊王为义帝,诸侯北面事之,实不用其命。项籍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之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立刘邦为汉王,项籍自立西楚霸王。
义帝元年四月(汉元年、前206年),诸侯罢戏下,各就国。项籍出之国,使人徙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帝长沙郴县。趣帝行,其群臣稍背叛之。
义帝元年十月(汉二年、前206年),项籍乃阴令英布弑帝之江中,国亡。
评曰:戡乱之谓武,除暴之谓仁,知人之谓智,复仇之谓孝。备四者以成大功,惟义帝有焉。夫其遣诸侯以诛暴,可谓武矣;出秦民于汤火之间,可谓仁矣;令沛公先入关以平秦,可谓智矣;灭秦以复先王之仇,可谓孝矣。虽有帝王之英略,然天命不在,卒死于贼,惜夫。
(注,纪年,秦和汉初的纪年都是以十月为岁首,楚历有两种说法,一种十月为岁首,一种是正月为岁首,这里采用正月岁首的说法;评语引用宋朝张俞之言。)
秦二世元年七月(前209年),陈胜等起大泽乡,至陈为王,号为张楚。其后赵、魏、齐、韩、燕皆立有王,刘邦起沛县,项梁、项籍起会稽。
秦二世二年十二月(前208年),秦将章邯破陈胜,胜败走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
楚王元年正月(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陈胜将秦嘉立景驹为楚王。项梁闻之,乃渡江进兵击杀秦嘉、景驹走死梁地。
楚王元年六月(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项梁闻陈胜定死,召诸别将会薛计事,刘邦亦往焉。居鄛人范增,年七十,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王后,时熊心牧羊民间,为项梁立为楚王,复楚国社稷,曰楚怀王,从民所望也。王都盱台,以陈婴为楚上柱国,封五县。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项梁复立楚王,又数破秦军,遂有骄色。
楚王元年九月(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章邯破杀项梁于定陶。王恐,徙盱台都彭城,项籍亦恐,还军彭城,刘邦亦还军,从王,军于砀。王乃并吕臣、项羽军自将之,以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尹。封项籍为长安侯,号为鲁公。封刘邦为武安侯,为砀郡长,将砀郡兵。楚国复振。
时秦将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围巨鹿。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时赵数请救,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赵。令刘邦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当是时,秦兵彊,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籍怨秦破项梁军,愿与刘邦西入关。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彊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彊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王卒不许项籍,而遣刘邦西略地,收陈胜、项梁散卒。
楚王元年十二月(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上将军宋义驻军不前,项籍矫杀之,使桓楚报命于王,王因使项籍为上将军,项籍乃将兵渡河以救巨鹿,时楚兵冠诸侯,与秦战,大破之,诸侯亦恐,项籍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楚王二年七月(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秦将章邯以军降,项籍矫以为雍王。
楚王二年八月(秦二世三年、前207年),赵高弑秦二世,去皇帝号,立子婴为秦王。
楚王二年十月(汉元年、前206年),楚将刘邦西入武关,战于蓝田,大破秦军,遂率兵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刘邦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与秦地父老约法三章,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唯恐楚将刘邦不为秦王。
楚王二年十一月(汉元年、前206年),项籍率楚师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楚王二年十二月(汉元年、前206年),诸侯兵至关中,楚将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赵氏遂绝其祀,秦竟灭矣。
昔日有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治楚地十五载,施暴政,虐百姓,王以楚后,复国灭秦,岂非天命焉。
及秦灭,楚上将军项籍使人致命楚王,王曰:“如约。”项籍怨王不肯令与刘邦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详尊王为义帝,诸侯北面事之,实不用其命。项籍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之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立刘邦为汉王,项籍自立西楚霸王。
义帝元年四月(汉元年、前206年),诸侯罢戏下,各就国。项籍出之国,使人徙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帝长沙郴县。趣帝行,其群臣稍背叛之。
义帝元年十月(汉二年、前206年),项籍乃阴令英布弑帝之江中,国亡。
评曰:戡乱之谓武,除暴之谓仁,知人之谓智,复仇之谓孝。备四者以成大功,惟义帝有焉。夫其遣诸侯以诛暴,可谓武矣;出秦民于汤火之间,可谓仁矣;令沛公先入关以平秦,可谓智矣;灭秦以复先王之仇,可谓孝矣。虽有帝王之英略,然天命不在,卒死于贼,惜夫。
(注,纪年,秦和汉初的纪年都是以十月为岁首,楚历有两种说法,一种十月为岁首,一种是正月为岁首,这里采用正月岁首的说法;评语引用宋朝张俞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