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49,058贴子:73,203,833
  • 11回复贴,共1
就是这个题目,选美属于众生世界的,造神的想法范围会小得多,这两者的差别一个是先天的,另一个就属于后到的。
是两种不同的观念,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乱力怪神。反正神的世界里是有玄妙的,就像验钞机的紫外线灯检验。


1楼2018-10-06 22:18回复
    造神是后天的,选美属于先天的,在选美又可以分为公众视野与私密空间,就是用途不同。
    造神应该属于公共范围。
    在谈论这个部分的时候,就是摄影师或者在作为造型上应该是人工智能的范围,最大公约数。
    汉代的王昭君与宫廷画师毛延寿,这两个就不是很和谐,因为混淆了公共空间和私密的区别。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汉代的时候。


    4楼2018-10-07 08:11
    回复
      玩这个的时候忌讳会很多。
      但是有一点,可创造的机遇也同样。
      比较典型的就是1966年造神与稍后林的选美。我们是隔着五十年的时光,从顶层逐渐的下移到梦中情人这个层次级别,就是二十年。梦中情人属于公众视野的范围,个体表达就是仰视这样的视角,一个面对大众。这是一个焦点,再到后来就是多个对一个,多重选择,属于遥控器时代。


      5楼2018-10-07 08:20
      回复
        在智能手机普及,就可以从个体舒适度,或者面对的是小的视觉范围,或者局部的,多角度的,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就属于私密空间,比如造神中的神,以前看的时候是宏观的层面,继而是微观的,或者找到不同,再到后来就是围观者。从不同到围观。这是参与者心理上的变化。
        因为造神是属于公共空间的。
        选美就不同,公共空间,就属于特别是衣服架子,模特。
        因为香港是国际商业中心,所以选美到影视就属于公共空间。


        6楼2018-10-07 10:44
        回复
          台湾地区,就是八卦发源地,个性展示,因为二战以后老蒋抓壮丁,各地区的人都有,视觉差异在一二代这个时间段非常明显。当然也属于文化层面以上智力原因,是在书本上控制的时间比较长,心理上的变化,非此即彼,既不是彼也不是彼的时候,就出现了逻辑障碍,这是与香港最大的不同。
          说的是台湾地区,是因为上面所说的香港选美是与电视从能看八个台到用摇控器,逐渐的衰落过程。
          后起之秀是日本,因为日本的浮世绘,就有宗教背景。当然也有海洋背景 ,对于自然力的敬畏,这个就属于心理层面的就是对于外在世界的捕捉能力,会比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快,也准确。处于生理层面的。


          7楼2018-10-07 10:55
          回复
            所以就这个题目造神和选美,中国大陆和日本有着一定的承接性,就是隔着有几十年的时间。可以比较差异。
            再有就是朝鲜与韩国,应该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一个专职于造神,另一个提供选美标准。就是狭义的状态,也就只有这种状态可以进行选择,比如以前的电视女主播李春姬的声音变化。这就属于分工不同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的方式。


            8楼2018-10-07 11:05
            回复
              这里是因为在电影时代,电视时代,再到了手机与智能手机这个时代,在传播方式上出现了工具的变化,就隔着一层非常大的鸿沟,是与六十年代时候,所以在这个时候欣赏那段历史就是安全的,可以全景的方式。
              是在六十年代提供了文化上全面认识的典型状态,有电影八个样板戏,有字舞,大报,在神学范围里,欣赏芸芸众生生活在营造出的幻境世界,也有情绪上的夸张,专用的语汇,所以造神一定不只是钱能办到的,平常人干不出来。
              尤其是大喇叭里宣的尖声力嗓,所以造神是有着常人所不能理解的难度。


              9楼2018-10-07 19:06
              回复
                选美处于私密空间的范围,与电视上的不同。后期的高干子弟舞会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初,就是在外汇券被取消,这段儿,迪斯科出现。
                私密空间就会有氛围的渲染。
                朝鲜也有这种私密空间,从布景到灯光,就是一个时代,个体所能理解与向往的世界,这两者会有区别,选美一定会有脑部激素的分泌。
                并不是常态的向往世界,


                11楼2018-10-07 19:19
                回复
                  当然,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视角展示。
                  就从那个时候的大型史诗剧,东方红,应该是有这部剧的。从国外以及国内不同的角度进行展示。这部剧应该是1964年,就是既无外债又无内债这个时候。
                  或者是1984年的阅兵,这也应该算是另一条线索,因为是另一个伟人为题材的。
                  因为目前属于智能手机这个视角,接近于私密空间,主要的原因是绑定了金融产品,才有可能不介意以俯视众生的视角,以前不可以。


                  12楼2018-10-09 00:44
                  回复
                    当然,这个玩好了,可以切开人性里一千年的规则,一个就是造神,另一个就是选美。
                    比如说公元那个时候的王莽,这个人为背景,并不是说王莽在四十岁之前之后的差别,而是说理想与现实,就像音乐七个音里有两个半音,那个背景下的扬雄和太玄经。再有就是一千年以后的司马光和王安石。
                    是在那个小圈子里,那些人的玩法里能够创造出一个信用凭证,包括西方世界的耶稣。


                    13楼2018-10-09 01:04
                    回复
                      七零后,就生活在八十年代后期,就像我在初中课堂上每天看着豫剧马金凤唱穆桂英挂帅,不管是在初中课堂还是回到五十年代末的河南,这就是场景穿越,因为先天的基因创造过程中奴隶基因的表达程序,并不是兴趣所在,
                      就是无目的的坐着欣赏,或者会增加演出的难度,因为并没有义愤填膺那种角色融入感觉。
                      这就是造神的难度,给未来增加很大的难度。


                      15楼2018-10-09 08:27
                      回复
                        九零后穿越到造神的年代,这样的场景也应该有,如果神是宠物的话,也容易理解。
                        神是公共空间的产物,宠物属于私密空间的产物。


                        16楼2018-10-09 08: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