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吧 关注:3,052贴子:412,853

回复:陆游其实不及元稹情深善良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雍正虽然寿命不长,在位时间也不长,但雍正没亏待自己,各种精致享受还是在线的


IP属地:四川151楼2024-07-25 16:30
回复
    历史也要看哪些历史,虽然有些历史事件也很传奇,但历史大部分时候都还是平淡无奇的,尤其是后宫


    IP属地:四川152楼2024-07-25 16:31
    回复
      历史上清帝饮食并不寒酸,只是跟明帝比算是俭朴很多,但奢华程度还是远远超过普通人家的想象。至于军机处就那么小小的一间房子,这倒是真的。这叫暖阁。不仅军机处是小房间,即使乾清宫、养心殿内煌蒂的卧室,面积也不大。坤宁宫、储秀宫等处后妃的卧室亦如此。原因是古代没有空调、暖气,冬季保暖,房间越小效果越好。所以即使乾清宫、坤宁宫这样的大型宫室,真正住人的卧室也是隔成多个小套间的。


      IP属地:四川155楼2024-07-25 20:58
      回复
        月薪三千的小老百姓自然没必要跟煌蒂共情,煌蒂也不需要草民去同情


        IP属地:四川156楼2024-07-25 20:58
        回复
          清朝名义上的俸禄很低,而且很多开支,比如官署的修缮、聘请幕僚,需要官员个人开支,所以官员必须寻求正份工资以外的灰色收入,也就是火耗。雍正搞火耗归公,统一收上去,再改为养廉银下发。这样灰色收入就转为了合法收入的一部分,甚至是合法收入的大头


          IP属地:四川158楼2024-07-29 08:52
          回复
            雍正搞火耗归公和养廉银主要是想进一步强化对州县官员的管控。在实行火耗归公之前,能直接搞到火耗的是州县官员,上级官员则依靠州县官员的各种孝敬,包括冰敬、碳敬、三节两寿等等。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上级官员的大部分灰色收入既然是源于州县,对于州县的很多集体潜规则行为,就不能当真严管。雍正认为,实行火耗归公以后,养廉银的发放取决于上级,上级官员就更能管束基层。但实际上火耗归公只是质变不治本,短期内有助于改善官场风气,长期来看亦无本质作用。冰敬、碳敬、三节两寿等陋规,一直延续到清末,不仅没有消亡,甚至变本加厉


            IP属地:四川163楼2024-07-29 14:37
            回复
              雍正搞火耗归公和养廉银主要是想进一步强化对州县官员的管控。在实行火耗归公之前,能直接搞到火耗的是州县官员,上级官员则依靠州县官员的各种孝敬,包括冰敬、碳敬、三节两寿等等。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上级官员的大部分灰色收入既然是源于州县,对于州县的很多集体潜规则行为,就不能当真严管。雍正认为,实行火耗归公以后,养廉银的发放取决于上级,上级官员就更能管束基层。但实际上火耗归公只是质变不治本,短期内有助于改善官场风气,长期来看亦无本质作用。冰敬、碳敬、三节两寿等陋规,一直延续到清末,不仅没有消亡,甚至变本加厉。


              IP属地:四川164楼2024-07-29 14:38
              回复
                雍正的火耗归公跟唐代的两税法、明代的一条鞭一样,都是把此前并非完全合法、但朝廷默许征收的地方杂税合并到合法的正税当中。从短期来看,遏制了州县地方的不断增加杂税摊派的趋势,似乎有利于减轻民众负担。但两税法、一条鞭、火耗归公都无法遏制中央集拳制度下财权不断上收、事责不断下卸的大势,因此用不了多久,朝廷就不得不默许州县地方重新开征杂税。而问题是,原来的杂税已经合并进了正税,正税已经大幅度增长了,现在又要加上新的杂税,民众负担就反倒变得更重。所以,两税法、一条鞭、火耗归公最后的效果变成了增加民众负担。就减轻负担来说,火耗归公长期效果是负面的。只有整治官场方面,火耗归公的效果比较正面


                IP属地:四川167楼2024-07-29 20:34
                回复
                  你的看法就是历史后来发展的实际样子。第一阶段,短期内火耗归公,变成养廉银再下发,州县官被禁止增加杂税。但中央集拳制度下财权不断上收、事责不断下卸的大势没有变,州县官员的实际收入没有增加,他们也就应付不了越来越多的事责,行政效率开始降低。于是,到第二阶段,也就是雍正本人就开始默许州县官员重新开征杂税。而问题是,原来的杂税已经合并进了正税,正税已经大幅度增长了,现在又要加上新的杂税,民众负担就反倒变得更重。


                  IP属地:四川168楼2024-07-29 20:38
                  回复
                    雍正其实很爱cosplay,除了西洋贵族、西洋猎手,还有各种汉装造型,包括诗人、儒生、农夫、道士,也有西藏喇嘛造型。雍正是真喜欢这些,堪称cosplay鼻祖。虽然雍正确实勤政,但雍正也不是只知道工作,不知道享乐的加班狂


                    IP属地:四川170楼2024-07-30 08:51
                    回复
                      财权不断上收,事责不断下卸,实际上就是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逻辑,也是官场风气日渐败坏的真正根源


                      IP属地:四川173楼2024-07-31 08:39
                      回复
                        火耗归公,可以防止下级拿灰色收入的利益来挟制上级,在短期内时可以改善官场风气、提高行政效率的。但长期来看,火耗归公会越发放纵上级肆意妄为,下级疲于应付,只能是表面上唯唯诺诺,暗地里阳奉阴违,正直之人越发难以立足官场,奸猾之徒反倒如鱼得水,所以最后呈现出的是负效果


                        IP属地:四川174楼2024-07-31 08:42
                        回复
                          相对于劳动力,资本是更稀缺的资源,因此劳工通常很难联合起来跟老板对抗,除非劳工能建立组织严密的工会,严格控制劳动力资源的供给。相对于士人的智力资源,煌拳是更稀缺的资源,因此读书人几乎不可能通过联合罢考的方式对抗煌蒂,除非读书人能建立自己的武装,扶立自己的政治代理人。所以《雍正王朝》这种剧所描述的情况是根本不可能在煌拳社会发生的。


                          IP属地:四川179楼2024-08-04 18:01
                          回复
                            相对于劳动力,资本是更稀缺的资源,因此劳工通常很难联合起来跟老板对抗,除非劳工能建立组织严密的工会,严格控制劳动力资源的供给。相对于士人的智力资源,煌拳是更稀缺的资源,因此读书人几乎不可能通过联合罢考的方式对抗煌蒂,除非读书人能建立自己的武装,扶立自己的政治代理人。所以《雍正王朝》这种剧所描述的情况是根本不可能在煌拳社会发生的。


                            IP属地:四川180楼2024-08-04 18:01
                            回复
                              掌握越稀缺资源的人,通常在博弈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这是基本常识。资本相对于劳动力,就是稀缺资源,所以劳工若没有严密组织起来,几乎不可能跟老板对抗。国家政拳相对于资本和劳动力更是稀缺资源,资本家、官员若没有严密组织起来,也是不可能跟统治者对抗的。


                              IP属地:四川182楼2024-08-04 21: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