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吧 关注:854,411贴子:29,378,661
  • 9回复贴,共1

一些写作上个人看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度娘


IP属地:广东1楼2018-09-22 08:24回复
    记得以前说过,私以为作者荤素不忌对写作很有好处,择善而从,不善而改。
    今天看了本剧情不错,但在描写上比较差的书。
    差在哪里呢?
    差在我们常说的,画面感不强,画面感不强自然很难代入,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书中有一段描写一个颓废男喝酒的情节,作者是这么写的。


    IP属地:广东2楼2018-09-22 08:26
    回复
      当李琳推开门,就看到孙泽坐在桌子边,一手拿着酒杯不住地往嘴里灌,模样很是颓废。
      嗯,描写没毛病,只是有些苍白。
      因为这样的场景简单,即便这样写,读者看到脑海也能有个大概画面。
      画面感有,但更多的像模糊的黑白电视机,角色的颓废根本没有写出来,而是直接点出来的,这种画面感其实是很好加深的。
      其次,全程我们以读者的立场看,作者只是以李琳的视角,呈现出他看到的极少的一部分,画面感呈现上,作者只运用了一种方式,看。


      IP属地:广东4楼2018-09-22 08:28
      回复
        写作不是拍电视,摆好场景拍就行。
        我们无法直接呈现画面给读者,小说的画面感呈现,相信也有很多人知道,那就是眼、耳、口、手、鼻,以及第六感。
        要让画面感强烈,这六种用一样通常是不够的,需要两种乃至三四种的结合才能更加立体。
        嗯,很多时候我们下意识也会做到,但下意识做的绝没有有意识的效果好,且多数时刻单靠下意识是不够的。
        接下来呢,本远古签到大魔,就对这个范例做下修改,演示实际运用后的效果,觉得有益处的就多留个言,觉得没用的反驳几句也好过,毕竟难得水个帖。


        IP属地:广东7楼2018-09-22 08:47
        回复
          修改后的范本:
          当李琳推开门,刺鼻的酒精味便迎面冲击而来,让她忍不住挥了挥手,更发出一阵咳嗽。
          咳咳~
          随后,借助昏暗的灯光,只看到地面上横七竖八躺着酒瓶子,以及坐在桌子边的李泽,此刻的他头发蓬松,胡子拉碴,正一手拿着酒杯不住地往嘴里灌。
          李琳不由上前,可脚才动就感觉下面一滑。
          啊~
          惊呼中,她下意识抓住有些油腻的门框,这才稳住身形。
          原来,地板上竟也到处是酒水。
          (哇,多水了好多字,都是钱的说)


          IP属地:广东8楼2018-09-22 09:04
          回复
            咳,我承认我写文很会水,但这属于细节描写,读者是没意见的。
            另外,我这还是文笔不行,文笔圆润的老油条,其实可以水更多。
            说正题:
            和前文不同,这里运用的东西多了不少,也就使得人物,环境产生的画面更加立体了。
            人物的颓废没有直接点出来,而是用直观的画面地展现在了读者脑海中。


            IP属地:广东12楼2018-09-22 09:31
            回复
              说完上面的,再来说说私货吧,时间不多了,12点前还要写一章出来,这里就简短点。
              多数作者写作都会夹带些私货,也就是自己的想法看法。
              有个蹭热度成小神的作者写的新书。
              猪脚有挂,在写剧本上很**,人脉很好,同时还是公司老板。
              然而他写了段很狗血的情节,主角去拜一个编剧当师傅。
              然后就面对书评区各种喷了。
              然后作者就在正文通过剧情来反驳书评区以宣誓自己这么做的正确性,直接的想法是多么的正确。
              结果是,很多全订的读者跑了,也包括我,最终写不下去烂尾了。
              这都不是重点,我要说的重点是什么呢?
              用正文和读者反驳的表达方式。(当然,最好是别和读者硬肛,没好处的)


              IP属地:广东20楼2018-09-22 10:35
              回复
                以读者的角度,我在这里说说这为作者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他用的是:旁白的描述手法加教育读者的口吻。
                在事情发生后,作者直接用剧情展现了一把拜师的好处,也就是因为拜了这个师傅,主角拿到了好多剧本邀约,而且,提升了在编剧界的身价,单个剧本二百万。
                然后,旁白开始,大概是这么说:看到没?看到没?这就是人脉的好处,这就是有一个老资历编剧当师傅的好处,有些东西,有些人真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可是,读者不傻的,猪脚放低姿态去拜这个师有没有必要?完全没有,因为他本身比这师傅强,而且不差钱和地位,靠自己完全可以,卑躬屈膝当孙子完全没必要。
                而且,这真不是重点,因为其他地方写得好,这个缺陷就我个人来说是可以跳过的。
                重点就是那旁白下的教训口吻,作者把读者当**来教训。


                IP属地:广东21楼2018-09-22 10:52
                回复
                  他这种旁白方式,口吻,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很低级,作者就差没在他的“看到没?看到没?后面加上句,你们这班**,看到拜师的好处了吧?”
                  我是直接就弃了。
                  这整体是本爽文,他其实没有太大必要来和读者杠的,即便要杠,其实可以换个方式。
                  首先是不用旁白,改用书中角色来说来表达比较好,旁白在很多时刻,已经是作者直接和读者对话了。
                  比如换成主角的自语:“嘿嘿,有这么个师傅就是好啊,当初选择拜师果然没错。”
                  或者换成路人的羡慕:“哇,这两百万身价了,当初我怎么没想到拜这老师呢?”
                  看到这,读者虽然还是会骂句作者**,或者主角**、路人没脑子,但也仅此而已了,至少没有被人强怼,被傻子作者当傻子教育的感觉了。
                  能跳过的读者会继续看的,跳不过毒点的走了,总好过前面的旁白教育基本走完,最终烂尾。
                  这一切都是个表达手法的问题。
                  我们在写作中,如果实在想夹带私货,夹带些自己的想法、思想要灌输给读者,旁白直述之类的切记别用,教育的口吻更是禁忌,现在的人都是有脾气的,不会甘心当孙子。
                  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最好的是通过剧情的发展,让你心中的想法、看法在书中成为事实,摆在读者面前。
                  次一级的,也是通过角色对话来传达,这都好过作者用旁白。


                  IP属地:广东22楼2018-09-22 11:10
                  回复
                    道理很简单,只是很多时刻都会被我们忽略,我以前也犯过这样的错误,现在已经能避开了,这也算看烂文的好处吧。


                    IP属地:广东23楼2018-09-22 11: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