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妃吧 关注:1,962贴子:81,303
  • 4回复贴,共1

【浅谈】关于过继的一些想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翻阅史书见到李二孩子过继之事觉得有趣,本来不想写,但这两日脑子一抽觉得还是同大家讨论一下比较好。第一次发帖,不足不妥之处,欢迎指教。


IP属地:江苏1楼2018-09-21 16:06回复
    (关于过继,我了解甚少,只知道长房不过继,请比较了解的筒子赐教。)
    一般来说嫡过继嫡,庶过继庶。李渊也是庶子李宽过继庶子智云,嫡子李泰过继嫡子玄霸。
    “濮王泰,字惠褒,太宗第四子也。武德三年,封宜都王。四年,进封卫王,以继卫怀王霸后。贞观二年,改封越王”——《旧唐书》
    “楚王宽,武德三年,出后楚哀王,蚤薨。
    “武德三年,以太宗子宽为嗣,又赠凉州总管、司徒。宽早薨,国除。”——《新唐书》
    “楚王宽,太宗第二子也。出继叔父楚哀王智云。早薨。”——《旧唐书》


    IP属地:江苏2楼2018-09-21 16:06
    回复
      然而李宽早薨是什么时候?李宽过继之后名位是(嗣)楚王。接着看:
      庶人祐,太宗第五子也。武德八年,封宜阳王,其年改封楚王。(其年:那一年)
      《资治通鉴》:是岁,进皇子长沙郡王恪为汉王,宜阳郡王祐为楚王。《资治通鉴》:(贞观二年正月)丁巳,徙汉王恪为蜀王,卫王泰为越王,楚王祐为燕王。
      如果取《旧唐书》的说法,那可能的情况是:武德八年李宽不幸“早薨”,李渊将李二另一个庶子过继给智云。
      如果这个前提成立,那么关于(嗣)楚王存在两次过继选择,通常认为李恪出生于武德二年,那么第一次过继时人选应是李宽和李恪。
      “(武德三年六月)封皇子元景为赵王,元昌为鲁王,元亨为酆王;皇孙承宗为太原王,承道为安陆王,承乾为恒山王,恪为长沙王,泰为宜都王。”——《旧唐书·高祖本纪》
      可知,武德三年六月时李宽已经过继。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8-09-21 16:10
      收起回复
        《资治通鉴》:四年,三月,立秦王世民之子泰为卫王。
        然而这个时候李二在哪儿呢?继续看《通鉴》:
        武德三年,秋,七月,壬戌(初一),诏秦王世民督诸军击世充。
        四年,七月,甲子(初九),秦王世民至长安。
        这个时候李二将兵在外,在虎牢准备对战窦建德。
        所以我认为,李泰一般来说是李渊选的,跟李二没什么关系。除非这个时间点“三月”是什么特殊日子,要等到这个时候过继,那是谁选的就值得商榷了。


        IP属地:江苏23楼2019-02-01 15:46
        收起回复
          回复楼上。
          首先,三次过继李二家的孩子并不能推出李二非太穆皇后亲生子。
          李二孩子多,让他家过继合情合理。一般来说,二房人丁兴旺,选择他家过继也是希望可以“旺”其他房,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其次,从武德年间李二的待遇来看,也无法推出高祖有特别的偏心。
          最后,讨论一下李二生母的问题。
          “帝召诸王燕,秦王感母之不及有天下也,偶独泣,帝顾不乐,妃媛因得中伤之……”——《唐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隐太子建成》
          如果太穆皇后不是李二生母,他哪里来的底气这样做呢?
          “太宗贞观三年正月戊午,帝有事于太庙。至太穆皇后神主,悲恸呜咽,伏地不能兴。侍卫者莫不嘘唏。”“慈颜缅邈,无可复追,生育之恩,不知何以上报。”——《册府元龟●卷二十七●孝德》
          李二登基之后也是多次为太穆皇后追福。
          武德年间的秦王在性格上也多呈现自信、刚强,基本上可以肯定太穆皇后就是李二生母。
          以下是闲话:关于楚王房二次过继。其实选择哪个孩子过继存在极大的偶然性,基本上就是高祖一念之间。个人小小的推测一下。从高祖的角度来说,应该希望这次所选的继承人可以顺利平安地长大,继承楚王这一脉香火。所以在这次选择时应该会偏向选择年龄稍大,身体健康不容易夭折的孩子。当时恪七岁,佑未知但是应该与恪年纪相仿。决定权在高祖,基本上只有两个孩子的身体年龄条件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才会更多地去考虑李二或者其他人的意见。从这个角度来说,楼主倾向于佑出生于武德三年六月至武德四年六月之间,两人相差一两岁。至于为什么选择佑而非恪,以下是脑洞:①当时恪生病了,可能还是当时比较棘手的病症;②李二的意见;③某些封建迷信,比如术士算八字、看相;④前者兼而有之。


          IP属地:江苏29楼2020-07-05 10: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