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身广告吧 关注:75贴子:475
  • 7回复贴,共1

 公交车身广告投放方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食物份量不足,肚子永远吃不饱。媒体和效果的关系也是如此。没有足够量的投放,所有的媒体都无法发挥出自身的媒体效力,公交车身广告不例外。如果你决定投放公交车身广告,你会怎么做?
  公交车身广告投放方法
  1、数量
  挑选繁华的线路?
  错!首先考虑的应该是,预算够买多少辆车。
  在一个城市(中心),理想的巴士购买占城市总量的2%-5%,是比较理想的数量,可以实现全市覆盖的效果。假如预算低于此数量,则买不到足够数量的媒体,就很难实现预期的效果。
  这一点上,快销、医疗等行业的广告主对此理解最深,也运用得最好。在实际案例中,遇到过在一个大城市只买10辆甚至是几辆车位的客户。
  对于这种情况,一般仅仅只能实现品牌偶尔露一下脸,自我安慰罢了。巴士媒体的效力基本等于0。
  2、选线路
  最常见的选线误区:经过的线路越长越好!
  你可能觉得,一台车一天经过3个甚至5个行政区,线路质量当然是比较好的,这一点没错。然而,一台公交车的运营时间一般在15小时左右,长线路巴士运营的时间并不会比短线巴士更长。在这个同等运营时间的客观情况下,线路较长相应的展示频次就会降低。
  用长线路看似能形成很好的覆盖网络,但如果数量占不到该线路的1/10以上,广告效果就会因距离过长大打折扣。
  在实际采购媒体时,黄金线路能出现空位的量,一个月最多也就3-5台。媒体公司不可能全卖给一家广告主。那样做就相当于把鞋卖断码。即便你能买到,也至少要付出比平均价高20%以上的预算代价。是否合适要仔细斟酌。
  既然每台车运营的时间基本一致,那么最佳的组合就是:长短线路结合,建成叶脉式的网状分布。这样在同等预算的情况下,巴士媒体效果可以实现最大化。
  3、发布期
  这个与产品属性关系密切,不同的产品,所需发布期是完全不同的。


IP属地:广东1楼2018-09-05 21:42回复


    IP属地:广东2楼2018-09-05 21:43
    回复
      公交车广告部高层根据自己多年从事研究和运营销售新媒体总结出评价新媒体的四大要素:
      一、覆盖率和到达率
        覆盖率主要测量的是新媒体的覆盖范围和总体人群规模,到达率则是从受众的角度来测量的指标,但是,对于广告投放而言却是媒介选择的入门指标。
      二、媒体的环境特性
        媒介环境是保证一个新媒体是否能够深刻影响受众的关键,媒介的环境特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评价,一方面,新媒体是不是处于媒介相对稀缺的环境,即受众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有着本能的资讯或者注意力的需求。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介质和表现形式是否足够吸引受众主动去观看。
      三、媒体的关注度
        媒体的环境特性是去看新媒体所处的空间的优势和价值,而新媒体是否被受众关注,受众关注媒体的时间长度,受众与媒体的黏性或者依赖度等却是新媒体是否可以有效的切中目标受众的关键指标。
      四、媒体的广告效果
      这属于事后评估的内容,可以通过后期对于受众的测试得出,即广告主在新媒体投放的广告是否有效果,测量其广告传递的信息多大范围被受众认知。


      IP属地:广东4楼2018-09-05 21:45
      回复
        公交广告的特点和优势
        1、受众量大、千人成本低
        据市场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全国主流媒体中,各媒体的千人成本由高到低依次为:杂志广告20.8元,电视广告20.64元,报纸广告10.28元,电台广告4.43,车身广告是最低的,为1.19元。
        2、流动性大,到达率和暴露频次高
        从人的注意力角度讲,移动的物体总是比较能被注意到,车身广告的流动性可以使其主动出现在受众群体的视野中,再加上公交广告能够不断的在特定线路上反复,更极大地增加了广告受众的数量和接触频率。因此,车身媒体可以得到更多的注意,实现高到达率。
        3、广告时间长、单车覆盖面广
        公交车平均单次运营距离为30KM左右,每天运行次数达7次,运营时间最长可达20小时,能使受众者反复多次地接触到广告。另外以车身广告的实际可视范围计算,单车可覆盖面积平均为0.5平方公里,日均接触人次高达9.1万多人次。
        4、地域针对性强
        车身媒体的可移动性可以有针对性地靠近特定场所传播广告信息,达成广告目地,同时公交媒体线状交叉成为网络,覆盖城市各个区域,带来广阔的广告覆盖范围,完整有效地接触目标人群。
        5、视觉冲击力强
        车身广告画面积大于30平方米,堪称移动的巨型广告牌,庞大的广告画面可以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效果>菁觳猓瞪砉愀孀畲笥行Э墒泳嗬氪锏70-75米,巨大的广告画面在30米外恶劣气候下小角度观看,广告画面依然清晰可见。
        6、阅读强制性
        车身广告画面近距离接触消费者有效可视范围距离大于270度,从根本上消除了视觉盲区。车身广告画面的高度无论是对于路上的行人还是驾车者,正好与视线是平行的,这就使得广告信息以最大的可视机会传达给受众者。对于车内广告来说,乘客每次乘坐公交车的时间一般都会在半个小时以上,在这半个多小时里,车内画面精美的广告内容往往成为可供乘客阅读的主要信息。
        7、阅读主动性
        北京公交车身广告覆盖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可以非常容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是消费者在外出活动时非常容易接触到的,弥补了四大媒体的空白,也弥补了一些消费者乘车或等车涂中的心理空白,增加了消费者的主动阅读性。这就避免了强加于消费者的广告(如电视剧中的插播广告),避免了消费者由于对广告的敌对情绪导致的负面作用。
        8、可信任度高
        公交车是广大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为广大市民的交通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公众对公交车的亲切感,那么依附于公交车的公交广告也就自然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菔盗γ教遄钚碌牡餮薪峁允荆诨饷教逯校怀倒愀娴娜现仁亲罡叩摹
        9、形成完整的覆盖网络


        IP属地:广东6楼2018-09-09 18:55
        回复
          公交车广告受众
          1、车身:与公交车相邻行使中的其它车辆的司机;公交车途径的各大商场、超市出入、商务区的消费者;公交车使入或途径小区的居民;繁华路段公路俩边的行人。


          IP属地:广东7楼2018-09-09 18:57
          回复
            公交车广告受众
            1、车身:与公交车相邻行使中的其它车辆的司机;公交车途径的各大商场、超市出入、商务区的消费者;公交车使入或途径小区的居民;繁华路段公路俩边的行人。


            IP属地:广东8楼2018-09-10 22:53
            回复
              公交车车身广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走在马路上,各式各样富有创意的公交车广告琳琅满目。从远处看,像一个色彩鲜艳的纸盒子亦或像一辆涂鸦车,或者称之为一件件艺术品。行驶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点缀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公交车车身广告投放技巧的相关知识。
              公交车车身广告投放考虑因素:
              一、发布线路
              很多客户在选择投放公交广告时,往往把大部分预算集中在市区的黄金线路,覆盖市区的商业商务中心、交通干道,以期覆盖尽可能多的人流与车流。黄金线路虽然覆盖城市的人流集中区域,但覆盖的区域过于单一,且黄金线路的价格较高,并不是针对所有区域,特别对于城市生活区、运动休闲区等区域的覆盖明显不足。
              因此在选择投放公交线路时,需要根据不同产品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线路,让目标消费者有更多机会看到广告。
              二、发布时期
              作为户外媒体中的一种,公交广告的发布时期主要分为发布周期与发布时机。户外广告主要作用是树立品牌与企业形象,因此发布周期相对较长,而公交车身媒体由于发布形式灵活多样,在发布周期上完全可以根据投放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产品价值高的耐用消费品或消费季节性不明显的快速消费品可采用长周期的发布策略,以覆盖整个消费周期,同时减少频繁更换画面的广告制作费用;而相对于消费季节性明显的产品,可采用在消费旺季来临之前集中宣传,在短期内迅速提升知名度。 公交车身广告的发布时机,是广告策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公交媒体组合策略中的重要步骤。根据产品品类和媒体组合方式,采取投放广告的时机有所不同。按照产品上市与广告发布时间差可以分为提前发布、同期发布、季节性发布。
              1. 提前发布 对于购买周期较长单次购买投资大的消费品,如:房地产等高值消费品,公交车身广告的投放可以采用提前发布,即在产品尚未正式上市之前就开始发布产品广告或通过广告对促销活动进行提前预告。消费者对这种产品种类的购买特征一般是购买决策周期长。这种策略有助于新品牌新品种进行市场预热,短期冻结消费者购买同类产品其它品牌的决定,从而为新品牌的推出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2、同期发布 对于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产品,公交广告的投放通常采用同步发布,即公交广告投放与相关广告活动同步开始。
              如在产品上市与电视广告同期发布或在促销活动开始的同时发布公交广告。这种策略可以借助媒体广告组合的放大效果,达到直接影响消费者采取购买行动的效果。
              3. 针对性发布 对于一些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的产品,如饮料、啤酒、月饼等,公交广告的发布通常跟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在产品旺销期出现之前,大量公交户外广告有利于配合季节性促销活动。
              公交车车身广告优势:
              1、唯一可移动的户外媒体形式
              相对于其他的户外媒体形式,车身广告的传播方式是主动出现在受众的视野之中,在传播方式上最为“积极、主动”。从人的注意力角度讲,移动的物体总是比较能被注意到,因此,唯一可以移动的车身媒体同样也更能在众多户外媒体中脱颖而出,得到更多的注意,实现高到达率 。
              2、以多面立体展示方式传播广告信息,近距离接触消费者车身广告的有效可视范围大于270度,从根本上消除了视角盲区,通常情况下,受众可同时接触到两个广告位,有效增加接触机会,确保广告的实际到达率。
              车身的两侧展示位,面积巨大,特别是在经过交叉路口时,画面展示充分。车尾展示区,配合两侧展示面构成展示整体,并大大延伸了广告的有效可视距离与角度。同时,针对驾车者,广告特别醒目。另外,车身广告的高度位置正好与行人视线持平,可以将广告信息近距离的传播给受众,达到最大的可视机会。
              3、广告发布面积巨大,画面清晰,有效传播距离远
              大面积的画面展示是广告信息有效传播的前提条件,庞大的广告画面可以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效果。单层车上画面积大于30平方米,双层车更超过70平方米,堪称移动的巨型广告牌。MPI(媒体伯乐)在实地测量中,使用了精确的激光测距仪,车身广告最大有效可视距离达到70-75米,双层车甚至达到100米,形成范围广阔的有效可视区域。由于广告画面巨大,在30米外,恶劣气候下,小角度观看,广告画面依然清晰可见,纵然相距60米以上,较大的广告画面仍能保证信息清晰可见(如站在宽阔的10车道马路对面)。


              IP属地:广东9楼2018-09-10 22:57
              回复
                广州公交车广告大致分为几种情况:
                广告类型可分为:全车身广告,两侧广告,车内灯箱广告,车内看板广告、视频广告等;(拉手广告,椅背广告)
                车型可分为:标准巴士(11米),小巴,BRT线路等
                线路可分为:市内线路,远郊线路,区属线路,地铁接驳线路,指定线路,热门线路,组合线路等。
                广州公车身广告投放要考虑的因素:
                一、发布线路
                很多客户在选择投放公交广告时,往往把大部分预算集中在市区的黄金线路,覆盖市区的商业商务中心、交通干道,以期覆盖尽可能多的人流与车流。黄金线路虽然覆盖城市的人流集中区域,但覆盖的区域过于单一,且黄金线路的价格较高,并不是针对所有区域,特别对于城市生活区、运动休闲区等区域的覆盖明显不足。
                因此在选择投放公交线路时,需要根据不同产品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线路,让目标消费者有更多机会看到广告。
                二、发布时期
                公交车广告作为户外媒体中的一种,公交广告的发布时期主要分为发布周期与发布时机。户外广告主要作用是树立品牌与企业形象,因此发布周期相对较长,而公交车身媒体由于发布形式灵活多样,在发布周期上完全可以根据投放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产品价值高的耐用消费品或消费季节性不明显的快速消费品可采用长周期的发布策略,以覆盖整个消费周期,同时减少频繁更换画面的广告制作费用;而相对于消费季节性明显的产品,可采用在消费旺季来临之前集中宣传,在短期内迅速提升知名度。 公交车身广告的发布时机,是广告策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公交媒体组合策略中的重要步骤。根据产品品类和媒体组合方式,采取投放广告的时机有所不同。按照产品上市与广告发布时间差可以分为提前发布、同期发布、季节性发布。
                提前发布 对于购买周期较长单次购买投资大的消费品,如:房地产等高值消费品,公交车身广告的投放可以采用提前发布,即在产品尚未正式上市之前就开始发布产品广告或通过广告对促销活动进行提前预告。消费者对这种产品种类的购买特征一般是购买决策周期长。这种策略有助于新品牌新品种进行市场预热,短期冻结消费者购买同类产品其它品牌的决定,从而为新品牌的推出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IP属地:广东10楼2018-09-10 22: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