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游吧 关注:6,049贴子:945,561

文艺复兴与大航海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9-05 18:54回复
    葡萄牙王国
    “1499年3月20日,瓦斯科·达·伽马圣加布里埃尔号与贝里奥号绕过好望角,分别于7月、9月回到里斯本。这次伟大的航行历时两年多,出发时的170人回来的只有不到1/3。但葡萄牙与东方建立了联系,那是真正的东方,卡斯蒂利亚在大西洋彼岸所发现的不毛之地,未免相形见绌。虽然达伽马带回的货物并不多,但前途却显得非常光明,预示着葡萄牙黄金时代的到来。”
    作为亨利王子的事业的继承人,葡萄牙王国走在了海外扩张的第一列,并且不同于卡斯蒂利亚人,王国已经从不断发展的航海事业中取得了惊人的回报—香料贸易额已经接近百万杜卡特—这得益于若昂二世生前签署的《托尔德西拉斯条约》,当时人们对若昂的批判如今已纷纷变为赞美。
    若昂二世为阿方索六世留下了一个蒸蒸日上,正在形成中的“帝国”,而阿方索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之子——米格尔王子已经获得了阿斯图里亚斯王子与吉罗纳王子封号,正式成为了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共同的继承人。可以预见在阿方索有生之年,他能见到一个囊括西西里岛到古巴,里斯本到印度的日不落帝国的诞生。
    不过目前阿方索却深陷家庭矛盾之中,作为同其父若昂一样的实用主义者阿方索延续了其父的犹太人政策,收留被另外两个基督教王国驱逐的犹太人,这就使得自幼在卡斯蒂利亚宫廷长大的伊莎贝拉公主十分不满,两人原本幸福恩爱的婚姻已经由于犹太人问题近乎破裂。
    国家状态:黄金时代(全国不满大幅度下降,收入大幅度增加,殖民进度加快,海外作战效率大幅度上升),印度洋野心(海外作战士气上升,获得一条关于香料贸易的额外指令),亨利王子的遗产(海军士气上升),航海事业先驱者(可以与大部分地区互动)
    人柄:
    “犹太人庇护者”(人才获取率上升,贷款利率下降,商业发展加速,同天主教外交关系下降)
    “家庭矛盾”(同卡斯蒂利亚关系下降)
    军队:
    13000步兵,3000骑兵
    奥斯曼帝国
    杰姆已死,苏丹心头多年的顾虑也随之烟消云散,帝国的战争机器再次开动。在佛罗伦萨与米兰大使的劝诱下巴耶济德二世同威尼斯展开第二次威土战争,帝国海军在1499年的宗齐奥战役中打败了控制东地中海多年的威尼斯舰队,如今威尼斯人最为看中的“威尼斯之眼”莫东也被帝国大军团团包围,已是苏丹囊中之物。
    这场战争的天平已经倾向帝国这一边,但变数仍然很多,帝国咄咄逼人的扩张必然刺激基督徒脆弱的神经,波兰虽然已经与帝国商讨和谈但还未签订条约,局势的变化波兰人的态度也会随之变化。我们的近邻匈牙利虽然国王年幼,摄政之间存在严重的权力斗争,但他仍然是一支强大的力量,马加什留下的黑军兢兢业业守卫着基督徒的边境,在无限的边境游击战争中,帝国长期处于劣势劣势,虽然有着停战协定但协定本身马上就要到期,而且帝国若派军奔袭达尔马提亚,匈牙利人也绝不会坐视不理。
    而十字军的可能也不是没有,那不勒斯与阿拉贡人对我们不断增长的实力在威尼斯人宣传下显得更加警惕,愿真主保佑他的仆人。
    国家状态:饥渴的战争机器(全军士气上升,战争支持度上升),奥斯曼帝国海军(海军士气大幅度上升,素质下降),禁卫军(他们将影响帝国的继承问题)
    人柄:“和平的苏丹”(全国不满上升)
    军队:禁卫军13000,希帕西骑兵25000,正规步兵20000,巴希巴祖克35000
    舰队:260艘各式战船,3.5万人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9-06 16:10
    回复
      波兰王国
      卡齐米日四世死后波兰与立陶宛的君主联合转变为雅盖隆家族之间的王朝同盟,在马加什死后雅盖隆家族与匈雅提家族的关系也得以通过帕拉汀选侯约翰的努力获得了改善,当然前提是雅盖隆不提波西米亚王冠领地的事。
      在1483-1484年间,奥斯曼人攻陷了基利亚与阿克曼,确立了其对克里米亚汗国的宗主权,而摩尔达维亚大公斯特凡时不时也臣服于奥斯曼,这让卡齐米日认为局势对波兰不利,他曾多次试图扭转这种局势,虽然曾三次派遣远征军侵占了南部边境的一些土地,但都没有取得决定性进展,不得已他在1489年同奥斯曼签订了一份保留他既得利益的休战协定。
      扬·奥尔布拉赫特上台后又在1494年延长了此协定三年,但他并不把协定看做解决的办法,而是准备利用这个机会喘息准备在协定期满后大举进攻以收复失地,切断奥斯曼与其附庸的联系,但可惜的是由于匈牙利的保守态度以及军情泄露等等原因,波兰军队在科斯明森林之战败于斯特凡之手。不得已扬二世开始试图和奥斯曼与摩尔达维亚和谈,但威尼斯的使者一直试图让波兰加入教廷组织的十字军,目前局势对基督徒并不友好但以后谁说得准呢?
      而王国内部,任劳任怨的藩属,扬与他父亲忠心耿耿的合作者,条顿骑士团团长约翰·冯·梯也芬的去世为波兰与骑士团之间的关系带来了一丝裂痕,梯也芬去世后一群力图加强自己地位的骑士们选举神圣罗马帝国德高望重的诸侯——萨克森公爵阿尔伯特三世之子弗里德里希为团长,弗里德里希就任之后一直拒绝对扬·奥尔布拉赫特效忠。
      攘外安内,扬二世需要做出他的选择了。
      国家状态:无
      人柄:无
      军队:12000贵族骑兵,28000征召步兵
      莫斯科大公国
      波兰立陶宛君主联合的结束了给了莫斯科千载难逢的机会,立陶宛波兰化带来的与罗斯臣民的隔阂以及其多民族的国家矛盾,让伊凡三世轻松的通过笼络立陶宛南部的罗斯王公扩大了自己的势力,立陶宛人脆弱的军队更是无法阻挡我们,而波兰与匈牙利则更关注奥斯曼,无心救援立陶宛。
      一切顺利的战争却因为王室冲突出了变数,伊凡立他喜爱的,结发之妻所生的伊凡之一德米特里为弗拉基米尔、莫斯科大公和全俄罗斯的大王子并为其加冕。这招致伊凡另一个妻子拜占庭公主索菲亚和她的儿子瓦西里的不满,瓦西里在1497年试图发动政变推翻他父亲但随着情报泄露,瓦西里的阴谋失败只得逃亡立陶宛……王位之争为莫斯科的崛起带来了一丝阴霾。
      国家状态:王位争端·支持德米特里(贵族不满大幅度下降,出现宫廷阴谋),罗斯门阀(军事,行政效率下降)
      人柄:
      “弗拉基米尔,莫斯科大公,全罗斯大王子”(同罗斯王公外交上升)
      军队:10000贵族骑兵,30000征召步兵
      威尼斯共和国
      目前共和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路口,宗齐奥海战的失败,勒班陀的丢失不过是表面,它实质象征着威尼斯整个体制系统性的崩溃了。如今共和国不应该再考虑如何赢得战争,而且考虑如何能取得一个体面的和平,我们必须承认奥斯曼已经在东地中海崛起共和国已经无法单独击败他了。
      国家状态:体制裂痕(海军整体士气大幅度下降),厌战—低(大部分人还支持打下去)
      人柄:无
      军队:20000佣兵,300门火炮分驻各个地中海要塞
      舰队:各式战船95艘,2.5万人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9-06 16:52
      回复
        第一回合
        【土库曼骚乱】
        什叶派进入安纳托利亚始于萨法维教团第四代长老,舍赫·祝奈德逃亡安纳托利亚。自祝奈德开始,萨法维教团始终不懈的在安纳托利亚传教,由于奥斯曼帝国的行政管理与财政政策,让安纳托利亚地区的大批土库曼人疏而不亲,带有部分无政府主义性质的什叶派异端思想得以在诸如瓦萨克族,托古德族等土库曼部落中广泛流传起来。
        即便是在正常时期,安纳托利亚各省当局也很难控制的土库曼部落,成了由萨法维教团争取来的,已经变成了被他们奉为神明的一位外国主子的盲目且狂热的奴仆。不同于异教,这一派人反而存在一种真正的政治威胁:“如果放任萨法维教团继续发展,就可能逐渐摧毁奥斯曼帝国对安纳托利亚所有省份的统治。”
        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在奥斯曼帝国与马穆鲁克王朝的争议地区,什叶派信仰是很强烈的。那么,如果奥斯曼人企图粉碎托罗斯山脉,西里西亚等地的萨法维运动,马穆鲁克王朝会作出怎样的反应呢?
        【瓦斯科·达·伽马的印度航行】
        瓦斯科·达·伽马于1499年9月从印度绕行好望角回到欧洲,这震惊了整个欧洲。
        威尼斯元老,银行家和商人吉罗拉莫·普留利在他的日记中写到:
        “以我的智慧,无法理解这一切。收到此消息的时候,整个城市的人……都目瞪口呆,最聪明的人都认为,这是他们听过的最坏的消息。他们明白,威尼斯取得如今的名声与财富,靠的就是海上贸易,靠的是买进大量的香料,再倒卖给来自各地的外国人。从这些外国人那里,从贸易中,威尼斯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现在,印度的香料可以通过新航路直接输送到里斯本,匈牙利人、德意志人、佛兰德人和法兰西人都能去那里购买,而且价格更便宜。因为发往威尼斯的香料经过叙利亚和苏丹的领土,要面对层层关卡与高额课税,当香料到达威尼斯时,价格已经上涨了很多,原来只值1杜卡特的货物价格涨到了1.7甚至2杜卡特。而这条海上航线并没有这些障碍,所以葡萄牙人能给出更低的价格。”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9-06 22:17
        回复
          【扼住威尼斯的咽喉】
          《阿德里安堡合约》终结了圣马可对于东地中海控制的终结,正如阿里维齐直截了当地说:“到目前为止,是你们和大海结婚,从现在开始轮到我们了,我们的海比你们更多。
          威尼斯人在海上遇到奥斯曼船只时,会降下旗帜,默默承认自己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尽管骄傲的威尼斯人在公开场合不肯这样承认。从现在开始,与他们强大的穆斯林邻居合作将成为威尼斯外交政策的一个不变真理,这座城市将逐渐打造一个陆地帝国。巴耶济德二世除了苏丹的通常头衔之外,还得到了一个新头衔:“所有海洋王国的领主,包括罗马人的国度、小亚细亚和爱琴海。”从今以后,欧洲商船未经许可几乎不能在地中海东部航行。只有少数几个大岛——科孚岛、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和罗得岛——还在基督徒手中。
          虽然合约让威尼斯丧失了所有的爱琴海群岛,但对于已经默认自己附庸于苏丹的威尼斯人来说无伤大雅,历史悠久的莫利亚据点保留了下来,战争结束了,通往黎凡特的航线再次恢复,只不过圣马可不再是那个骄傲的狮子了。
          共和国的中立鼓舞了法国对意大利的进攻,这也许是共和国新的机遇。
          【威望大幅度下降,收入小幅度下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8-09-13 00:22
          回复
            【近东冲突】
            阿布德·萨伊德·坎苏赫是切尔克斯王朝的第二十二位苏丹,他的人生也是十分波折,他最初是著名的苏丹凯特贝购买的一名年轻而俊美的切尔克斯奴隶。当凯特贝发现他是他最喜欢的妾的兄弟时,萨伊德开始迅速在马穆鲁克这个体系中升迁,他被任命为达瓦达尔——苏丹的继承人和未来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保护者。当然萨伊德没有履行好他的义务,穆罕默德掌权后,马穆鲁克对苏丹的不满情绪高涨,反抗随之而来,并杀害了他,随后并选举阿布德·萨伊德·坎苏赫来接替他。
            根据传统——穆罕默德死后凯特贝王朝绝嗣——马穆鲁克们重新分配了凯特贝苏丹的财产,作为新苏丹萨伊德也得以分一杯羹,但即便如此萨伊德也只有不过只有一百多个马穆鲁克,真正的家族亲信更是只有几十个,可以说萨伊德倒台只是时间问题。
            但奥斯曼苏丹巴耶济德二世的动向却让这位年轻的苏丹“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巴耶济德对东部波斯白羊王朝的情况十分关心,作为穆斯林世界平衡的一环,波斯的稳定是和平的关键,但白羊王朝已经陷入了王公贵族们混战的局面,巴耶济德二世认为统治穆斯林世界的时间已到。为此他急于摆脱西线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通过签订合约巴耶济德保障了西部边境的安全但是这又引起了大部分人的不满,毕竟莫东要塞唾手可得,合约中威尼斯也没提供足够的赔款,这如何满足渴求战利品的帝国机器?现在苏丹竟然下令从莫利亚半岛回师远征波斯?
            最终巴耶济德面对包括禁卫军在内的不满情绪,只得自己进行了一番赏赐,远征波斯一事也只委派安纳托利亚诸省的希帕西为主力辅以少量禁卫军分遣队支援。
            但奥斯曼的“大动作”却刺激了马穆鲁克脆弱的神经,新苏丹萨伊德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急忙东拼西凑准备了一支“大军”北上叙利亚监视奥斯曼的动向,在这种情况下奥斯曼军队也不敢贸然进入库尔德地区放开安纳托利亚的侧翼与腹部,双方最终在托鲁斯山脉南部与西里西亚对峙起来。
            与此同时,来自高加索山区阿尔达比勒的伊斯玛仪已经击败了占据阿塞拜疆、阿兰、安纳托利亚东部的阿尔万德米尔扎,成为了一股新兴势力。
            【奥斯曼不满上升,和马穆鲁克关系下降】
            【战争,又一次!】
            在尝试发动十字军失败后,无法得到匈牙利响应以及摩尔达维亚斯特凡态度不定的情况下,扬拒绝了威尼斯人的提议,同奥斯曼签订了新的停战协定撤军回到了波兰。
            失败的军事行动不可避免的打击了扬的威望,为此试图尽快回复其声势的扬决定拿叛逆的骑士团来开刀,他一方面召开议会另一方面向骑士团发表最后通牒试图使其屈服,但弗里德里希团长此前已经获得了以其故乡萨克森在内多位德意志王公的背书,自然是有恃无恐。
            而且随着北方瑞典的摄政老斯图雷罢黜国王约翰后扬积极与之结盟,导致了丹麦—挪威对波兰的敌对,促使丹麦也进行支援骑士团后,弗里德里希更是态度强硬,在骑士团成员的鼓励下重申了骑士团对王室普鲁士的领土权利,导致战争已经无法避免。
            但波西米亚的雅盖隆同族显然无法干预此事,对于捷克贵族来说既无利益也无能力。而南方的匈牙利更是态度不定,摄政王约翰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虽然不被承认,但这次波兰与骑士团的冲突涉及诸位王公,约翰如果支持骑士团将大大增强其在帝国内部的影响,而且不论是雅盖隆家族的包围还是对波西米亚剩余土地的觊觎再者是历史友谊(马加什也曾支持骑士团),匈牙利支持骑士团的可能性都很大……届时波兰不得不面临多线作战,腹背受敌的困境。
            【获得宣战理由附庸骑士团,全国不满下降,威望下降,同丹麦关系大幅度下降,同瑞典关系上升,同以萨克森为首的帝国诸侯关系下降,开始动员军队】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8-09-13 03:00
            回复
              【意大利战争·第一阶段·米兰】
              奥尔良公爵路易理论上是最为正统的米兰公爵继承人,这来自于他的祖母——维斯孔蒂家族的公主。
              但米兰的民意,意大利各国的利益导致迎娶末代公爵私生女的斯福尔扎家族登上了公爵的宝座。对此耿耿于怀的路易借着夏尔亲政的机会,在宫廷中投其所好大肆宣扬十字军故事等等,让夏尔八世深信只有征服意大利才能有一个稳固的基地圣战奥斯曼。
              与此同时,萨莱诺亲王安东内利·德·圣塞韦里诺作为那不勒斯安茹派领袖因惧怕国王费兰特的报复逃到了巴黎宫廷。他绘声绘色的叙述了安茹派在那不勒斯的悲惨遭遇和他们愿意为夏尔效命的热情。
              而路易十一的老臣菲利普·德·科明反对这种贸易的行为,认为这场战争并不符合法国的利益。夏尔一向是按照最后和他一起的人的意见改变主意,如果不是意大利方面又有人怂恿恐怕入侵并不会发生。
              路易一看有机可乘便主动提出愿意前往勃艮第说服玛丽女王——路易曾在勃艮第战争中支持夏尔反对法王,但很快失败被拘禁,但被放出后又很快得到信任——面见女王的路易通过往日情谊结合勃艮第军事核心马克西米利安病重的情况与玛丽签订了《阿图瓦协议》,如今法国终于可以毫无顾忌的进入意大利了。
              但若是如此,路易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他在宫廷中上蹿下跳,终于让夏尔相信进攻那不勒斯需要在北意建立一个稳固的亲法据点,热那亚、佛罗伦萨都是亲法的势力,如果能拿下富庶的米兰公国则基本确定了法国对意大利的控制。这样夏尔便把目标从那不勒斯改为米兰,并任命奥尔良公爵路易为主帅进攻米兰。
              与此同时意大利各个强国却多仿徨歧途,教皇亚历山大认告诫夏尔不要扰乱意大利的和平。在佛罗伦萨,在阻挠法国干涉的政策与法国结盟的传统中,美第奇家族愚笨的孩子以有勇无谋著称的皮耶罗·德·美第奇决定站在米兰一边。威尼斯按照习惯采取了严守中立的立场。博洛尼亚的乔瓦尼则表示“意大利人应该找到一种更好的办法来对敌人进行报复,而不能让野蛮人插足他们之间”
              在意大利深陷地方、个人利益纠缠的时候,法军已经进入了萨伏伊境内,虽然有些夏尔与玛丽的双重背书,但萨伏伊公爵菲利普二世依然对法国大军的驻扎感到不安。并且法兰西弓箭手恶劣的军纪,以及敕令贵族们对当地人的骚扰,羞辱都让萨伏伊的反法情绪高涨。
              矛盾在路易根据国王的指示,要求从皮埃蒙特地区进攻米兰的诺瓦拉,从侧翼牵制米兰军队。已经对法军蝗虫般(主要是弓箭手们)军纪有了解的公爵自然不可能将富庶的皮埃蒙特开放给法军,因此双方起了十分严重的冲突,公爵本人则深感耻辱,最终结果以法军兵分两路:一路穿越热那亚阿尔本加山口进攻米兰,另一路走萨伏伊的热内夫尔山口而告终。但萨伏伊公爵因为这次冲突而私下联系米兰的洛多维科,将法军的情报通通透露给了米兰,为法军在亚历山德里亚的战败埋下了种子。
              率军抵达热那亚的路易很快被意大利风情万种的女子们所吸引,这位有钱的北方野蛮人也很快获得了贵妇们的欢心,纸醉金迷的公爵很快抛弃了自己的军务,让副将带领大军前往博尔米达堡与另一支军队汇合并扎营等待火炮的运输。
              但通过菲利普二世的情报,洛多维科已经得知了这支法军的详细情况,军纪混乱,主帅脱离,缺少火炮以及精锐的骑兵……在贝亚特莉切·德·埃斯特这位聪慧坚强的公国第一夫人的意见下,摄政决定先下手为强主动进攻法军。除了洛多维科外米兰军中还有一位久经沙场名叫吉安·贾科莫·特里乌尔齐奥的将军,他本是教皇党贵族,但这次却与斯福尔扎并肩作战。
              米兰军队由6000名意大利佣兵,2000贵族与戚族组成的步行骑士以及包括曼图亚侯爵亲自带领的总计6000名骑兵构成。相对意大利各国来说,米兰军队的凝聚力更高,佣兵多为仆从与戚族。当然他们最大的优势在于本土作战以及拥有火炮,相反的是以火炮著称的法军却只有少量野战炮,其余还在运输途中。
              战斗十分激烈,虽然米兰方有一定人数优势还是突袭,但对手却非意大利之前所面对的三心二意的佣兵,精锐的法国陆军(当然不包括弓箭手们)在敕令长官的组织下迅速布置好了阵型。根据作战计划,当米兰步兵依托火炮优势从正面强行渡河,逼迫法军与之进行会战时,曼图亚及米兰的骑兵就能从两翼迂回,一举砸在法国人的后方将之完全歼灭。
              在渡河后,斯福尔扎戚族带领下的步兵与瑞士长矛兵进行了惨烈而血腥的肉搏战,在坚持了大概一个多小时之后就松动溃财下来,在洛多维科亲自披甲执剑奔走于各部,激励士兵并警告他们背后就是河流退无可退后,才好不容易稳住了阵式。
              与此同时联军骑兵开始迂回行动时,整场会战却开始乱了套,左翼数量占据优势,比例达到2:1的联军骑兵反而被法军敕令骑兵所击溃,不过联军右翼骑兵的冲锋还是导致士气低糜法兰西弓箭手的溃退,这样瑞士人的侧翼就暴露了出来受到了米兰火炮,步兵,骑兵三重的打击。法军敕令军官见状立刻下令撤退毕竟对于连队长来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瑞士佣兵在持续战斗一段时间后,发觉法军已经抛弃他们逃走,深忧遭到联军消灭,于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8-09-13 17:08
              回复
                是也快速收拢队伍撤出了战场。与之对阵的米兰步兵,则是已经在肉搏战中耗尽体力,无力继续追击。而骑兵们还处在对敕令骑兵的“恐惧”之中,于是便宣告了博尔米达堡之战的结束。
                这场战斗中法军伤亡不过1000多人,米兰军却伤亡了2500人,并且法军还带走了他们的少量野战火炮,从战果上说博尔米达堡之战的胜利如同皮洛士的胜利一般。
                但不管如何,这战带来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此前为法国军力忧心忡忡的意大利各国都放松了紧绷的神经。在佛罗伦萨,由于皮耶罗支持米兰,结果引起各阶层人士的反对,尤其是纺织业的工人们,他们因法国对佛罗伦萨的货物禁运而失业,博尔米达堡之后皮耶罗迅速稳定了他的位置。“事实证明了法国人是脆弱不堪的,只要意大利人团结起来北方野蛮人将毫无机会!”乔瓦尼也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讲。
                而在巴黎的夏尔听闻战败的消息传来则暴跳如雷,一方面大喊“路易误我”另一方面则立刻派人下去准备第二次入侵,准备来年再战。
                当然这么多消息背后,只有真正的当事人洛多维科知道法国人的真正实力,虽然他也在宣传着这次大胜,但从米兰的使者日夜出入布达与奥地利就能看出洛多维科真正的想法与情况。
                【法国威望大幅度下降,意大利影响力大幅度下降,匈牙利对米兰影响力小幅度上升,米兰威望大幅度上升,法国第一次意大利远征失败,资金大幅度下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8-09-13 17:13
                回复
                  马穆鲁克苏丹国
                  阿布德·萨伊德·坎苏赫年仅26岁便在开罗成为了苏丹,但在马穆鲁克体系中的他一无威望,二无财富。随着穆罕默德苏丹被马穆鲁克们杀害,凯特贝王朝所积累的最后一点威望也荡然无存。
                  不过这倒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不止是凯特贝王朝,所有马穆鲁克苏丹都是从头开始建立他们的威望的,阿布德面临的最大问题反而是自己的性命,不过随着奥斯曼的行动,阿布德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获得叙利亚马穆鲁克的支持或者是击败甚至是和奥斯曼拟定一份体面的协议都将稳固他自己的位置,但这些又谈何容易?
                  国家状态:体制崩坏(凝聚力大幅度下降,马穆鲁克素质大幅度下降),黑死病影响(社会秩序崩坏,政府效率下降,控制力大幅度下降),葡萄牙人(收入大幅度下降)
                  军队:皇家马穆鲁克250,马穆鲁克20000,贝都因辅助军30000,卫戍部队10000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8-09-15 18:28
                  回复
                    【混乱的立陶宛—罗斯】
                    西欧,近东都不太平,东欧也不会闲着。进入1501年,伊凡三世主动与目前在东欧流亡的王子瓦西里和解,试图以宽恕+厚待解决这个这个握在外国手上的匕首,但大公的和解并未满足瓦西里,并且他也无法提供给瓦西里令人信服的保证,和解因而失败。
                    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莫斯科—立陶宛的战事,但由于在去年7月14日的维德罗沙战役中立陶宛人惨败,导致他们已经失去了主动权,因此流亡王子的影响并不大。但对莫斯科人来说也没有那么成功,随着立陶宛军队抵达该地区,莫斯科部队不得不缓慢行动。
                    而另一方面,利沃尼亚骑士团由其大师条顿骑士——沃尔特·冯·普莱滕贝格的带领下,于5月17日在维尔纽斯与立陶宛大公亚历山大签订了10年的盟约,作为立陶宛的盟友加入战争。
                    8月,沃尔特率领一支来自吕贝克的3000名雇佣兵汇合一支利沃尼亚军队后人数到达12000人,并进攻普斯科夫。27日,骑士团军队在塞里察河边,完全而彻底的击败了由普斯科夫大公瓦西里·内莫伊·舒伊斯基与莫斯科名将丹尼尔·什琴雅(此人为维德罗沙战役的指挥官)所带领的,人数近骑士团军4倍的大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捷。但由于立陶宛人未能提供其许诺的支援,沃尔特无法占领普斯科夫,只能在洗劫并烧毁了普斯科夫公国的要塞奥斯特罗夫后撤退。
                    11月,立陶宛人再次在马斯斯拉维尔之战中战败,但双方都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同时克里米亚鞑靼人在草原摧毁了立陶宛的盟友大帐汗国。
                    【莫斯科,立陶宛厌战上升】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8-09-20 18:05
                    回复
                      【葡萄牙东印度公司】
                      在达伽马成功后,阿方索迫不及待的采用了“对埃塞俄比亚、阿拉伯、波斯和印度进行征服、通航和通商之王”的称号。
                      但阿方索的对于印度贸易的政策却与其父大相径庭,在犹太人顾问的建议下阿方索放弃了葡萄牙长久以来的商行垄断与国家控制,效仿英国莫斯科公司,依托招商引资建立了葡萄牙东印度公司。以获取公司每年利润1/4为代价放弃了国家对印度贸易的垄断。很快一批达官显贵显贵步王室后尘入股,东印度最初的38个成员中只有5人是真正的商人。
                      但东印度公司成立后,阿方索提出的三角贸易圈却直接被股东会否决,虽然这个思路有一定可取之处但西印度全是西班牙殖民地,根据条约葡萄牙不能侵犯其权益而西班牙又严格限制外国商人与其国民直接贸易,因此三角贸易无利可图。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再派一支船队前往印度,。
                      这次由13艘船只组成,指挥者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虽然是一位年轻的朝臣,但有巴托络缪·迪亚士与杜阿尔特·帕切科等经久考验的探险家随行。由于不知名的原因,其中一艘船在佛得角群岛分道而行,而其他船只则转向西南,结果在4月22日发现了新的海岸。卡布拉尔将新发现的地方叫做圣克鲁斯,一时不能确定是海岛还是大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个地方在《托尔德西拉斯条约》的分界线以东,因而属于葡萄牙。
                      卡布拉尔派一艘船返回里斯本报告,他自己则带着其余船只按指示绕过了好望角,不幸的是船队在好望角附近遇到了大风暴,并且伤亡人员中有一个恰好是开辟印度的真正先锋迪亚士——命运之神又一次并永远的不让他见到印度。也由于这次风暴,阿方索在好望角建立永久定居点的计划也失败了。剩余船只安然抵达卡利卡特,卡布拉尔为人精明,给土王带来了合适的礼物而不至于达伽马那样丢人,但穆斯林商人们采取了有力的手段不让葡萄牙人获得香料,冲突由此爆发。
                      卡布拉尔扣留了一艘穆斯林商船后,葡萄牙贸易站受到了袭击,代理商及其助手被杀。于是卡布拉尔夺走了10艘穆斯林商船后跑路到了科钦和坎纳诺尔,并在当地亲近葡萄牙人的土王酋长的帮助下满载货物回国。虽然只有6艘船回到了里斯本,但货物足以补偿整个探险活动的全部费用。
                      但关于卡布拉尔遭遇困难的消息却引起了新的讨论,考虑对印度继续进行探险活动是否明智。在国内阿方索却利用贸易的收入对外引进意大利学者并扩大资助大学推动文艺复兴发展,但由于葡萄牙人热衷于探险而意大利的政治局势也不太稳定,因此收效较小。
                      【葡萄牙收入大幅度下降,资金下降,政府对贸易控制力大幅度下降,威尼斯收入大幅度下降,文艺复兴思想开始在里斯本传播】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18-09-20 19:51
                      回复
                        【波匈博弈】
                        战争的疑云的密布在克拉科夫、布达、柯尼斯堡上空,整个东欧随着匈牙利这个巨人的动作变得紧张起来。
                        身处布拉格的弗拉迪斯拉斯二世正在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并就战争进行调停,而获得匈牙利摄政约翰支持的骑士团底气十足,因而对于波兰不但态度强硬并且出言不逊大大激怒了波兰贵族。
                        当然最终导致的战争爆发的,还是约翰对扬下达的最后通牒,在其中约翰言辞犀利,视波兰如附庸的态度直接激怒了全体波兰贵族。在大家的一致支持下扬义正辞严的回绝了约翰的要求,并且嘲讽其私生子的出身以及德意志诸多王公贵族竟无一人可统领自己,要请一个马扎尔人的私生子来当自己的主子。
                        外部,扬通过贿赂勃兰登堡选侯成功让其以一种出工不出力的形式参与其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德意志方面的入侵。虽然汉萨同盟在斗争中处于中立态度,可但泽对骑士团的态度则让波兰在王室普鲁士的统治稳定下来。
                        匈牙利方面虽然牛皮吹的震天响,但约翰朝秦暮楚,又向意大利伸出橄榄枝,可精明的意大利人岂会被他一个马扎尔蛮子戏弄?威尼斯中立的情况下约翰出兵支援意大利是不可能的,因此约翰妄图从意大利“骗取”资金的计划也失败了,随着夏尔八世病重的消息被威尼斯大使传回意大利,整个意大利又一次平稳下来。
                        而约翰在马加什威名下掩盖的是匈牙利枯竭的国库,而战争爆发后波西米亚对约翰霸道与无理的态度十分警惕,对约翰保证其安全的许诺更是视如废纸。在这种情况下约翰只能出兵蛐蛐15000人来对付匈牙利。在条顿骑士团衰落的现在,他所设想的多路并进瓜分波兰反倒是成了笑话。
                        获得贵族全力支持的扬却又表现出他不善战阵的特点,当然这只限战略方面,他将半数军队部署在克拉科夫至利沃夫一线防御匈牙利人,自己又率大批军队进攻骑士团,导致西部门户大开被日耳曼人所洗劫,又为了雅盖隆情谊派3000骑士去支援立陶宛的亚历山大,虽然帮助了其稳固战线却也招致了诸多贵族的不满,因为保家卫国是贵族毫无疑问的义务,但立陶宛很明显与保家卫国无关。
                        战争的细节方面就很枯燥了,不论是日耳曼,波兰,匈牙利都沉寂在缓慢的围城之中。虽然骑士团只有不到4000人的小部队,但波兰什拉赫塔军队的水平却十分低下,远不如骑士团的德意志佣兵,当然总体上波兰已经处于优势,因为随着勃兰登堡选侯的出工不出力,原本积极援助亲兄弟的萨克森公爵乔治也在其妻子波兰公主芭芭拉的枕边风下,显得有些消极。
                        【波兰,匈牙利厌战上升,波兰贵族不满上升,约翰执政支持率小幅度下降,匈牙利对意大利影响降低,对米兰影响大幅度降低,约翰威望上升】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18-09-20 22:07
                        回复
                          【勃艮第之鹰】
                          随着马克西米利安退出勃艮第政治舞台,自幼长于勃艮第的美男子菲利普登上了舞台。菲利普由于出生在梅赫伦,虽然说着法语与德语,但对于敌对的法国与遥远的奥地利/德意志都没有什么归属感,同时为了尽快整合勃艮第国家,菲利普注重思想教育的建设,加大了勃艮第认同的宣传,虽然有一定成效,但在洛林,勃艮第等典型的封建且有其他隶属的公国中收效甚微。
                          菲利普上台后最重要的事莫过于迁都安特卫普,安特卫普此时作为尼德兰商业繁荣之地已有一段时日,尤其是随着南尼德兰法语区的衰落,北部德语区的纺织业日益发展。
                          因此将首都迁往北部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安特卫普本城对此事是喜忧参半,首都地位带来的政治中心对经济来说肯定是有好处的,但君主驻䠋必然会损伤城市的自治。不论如何,迁都还是开始了。
                          但另一方面来说,伴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宫廷语言可能也需要一定改变。
                          当然这些都不影响菲利普扩充自己敕令骑兵的行动。
                          【行政中心开始搬迁,行政效率下降,资金大幅度,收入下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18-09-21 01:43
                          回复
                            【米格尔在安达卢西亚】
                            韦尔莫哈山脉的叛军击败王国军队围剿后势头更剩,一时间整个安达卢西亚都蠢蠢欲动。
                            但这些都不过是表面现象,卡斯蒂利亚王国几年来也不是简简单单的维持合约,王国通过各种方式加深了对格拉纳达的控制,因此叛乱实际上在女王掌控之中。为了提升米格尔王子在卡斯蒂利亚的威望并锻炼王子,伊莎贝拉特意任命米格尔为将军负责讨伐韦尔莫哈的叛军的。
                            平叛进行的十分顺利,在王国久经考验的骑士与雇佣兵的利剑下,之前还声势浩大的叛军很快重新缩回了山脉之中,值得一提的是米格尔在平叛中受到了摩尔人的刺杀,但在其葡萄牙卫队的保护下安然无恙。
                            而女王这面一门心思都铺在了伊比利亚的边境问题上,虽然此前已和法国有过瓜分协定,但对纳瓦拉北部仍然耿耿于怀的女王决定尝试以阿拉贡的鲁西永交换剩余的纳瓦拉地区,但一方面这个提议无法得到巴塞罗那议会同意,另一方面法王夏尔病重暂时无法理事最终这件事不了了之。
                            【阿拉贡与卡斯蒂利亚关系小幅度下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18-09-21 02:51
                            回复
                              【“幸运”的路易】
                              在米兰打了败仗的路易虽然认识到自己捅了不小的娄子,但他一开始还没在意,因为他认为自己与夏尔关系罪不至死,顶多也就罚点宫廷俸禄。并且清楚夏尔为人的他认为夏尔来年定然还会再战,因此积极在热那亚与普罗旺斯布置兵站,组织军队修养准备来年汇合夏尔从北方带来的大军杀回意大利。
                              但随着宫廷的消息逐渐传到路易这里,他发现夏尔貌似这次是动真格得了,要严肃处理他。大惊之下,路易迅速带领军队回师巴黎,并写信托关系一方面与宫廷红人联络探知情报,另一方面试图投靠巴黎最高院自保,在路上的路易更是听说夏尔看上了他的封地奥尔良……这可是把路易愁坏了。一时间他只能请自己不喜欢的妻子——夏尔的姐姐,因背部畸形导致夫妻关系很差——写信向夏尔求情。
                              但回到巴黎后,路易却发现夏尔在前些日子病重已经倒下,而宫廷本打算请此前就担任摄政的波旁女公爵安妮来巴黎摄政,但随着路易的到来,也出现了由皇帝的另一个姐夫路易来摄政的呼声。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18-09-21 03: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