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镜层面,儿玉这次担纲全部分镜工作,包括其中大段的动作戏码。儿玉的动作戏分镜尚可,而且分镜上的叙事性较前两部剧场版有了些许提升,小兰在注视柯南时,周围均运用黑白处理,而且人物之间的神态特写的安排也比较恰当地表现出了各自的心理。光和色彩的运用依旧中规中矩。而配乐方面,这部剧场版的配乐质量较前两部有明显的提升,第一是原创曲目的增多,使得音乐与剧情的贴合度更高,第二是编曲的风格化,诸如《I’ll be there》这样的曲目,编曲中乐器的选用,明显地营造出复古风和异域神话的风格,而歌曲素质明显较M1和M2的抒情芭乐高了不少格调。作画上,这部剧场版在作画班底上较M2再次作了比较大的调整,画风的不连贯也体现得更为明显,终盘高潮段和中段讲述回忆之卵的两段作画崩坏尤为严重。
仔细分析一下这部剧场版的故事结构,便会发现制作组谋篇布局的技巧在这四年间有了很大的迈进。开头便取自原作中关于新兰回忆的一片段,对其进行再创作——这也利用了早期剧场版加入设定空间大的优势,同时在其中埋下伏笔。紧接着少年侦探团登场不到3分钟,第一起命案便发生,通过柯南追击犯人的设置给剧情带来第一个大冲突。其次,在短暂的搜查会议后,第二起命案发生,这里,编剧特地强调这起命案带来的舆论影响,进而刻画事件中警察对毛利三缄其口的态度,构造了第二幕戏剧冲突。注意,剧情进展才十余分钟,但此时戏剧冲突对气氛的渲染已经相当充分。紧接着又是以背景介绍为主的宴会,但这里,剧本也没有错过进一步推高剧情的机会,在毛利的再三询问下,白鸟警官一句“Need not to know.”为警察的态度之刻画进一步强化,同时案件的悬疑程度也进一步上升。 紧接着,酒店停电,厕所发生命案,小兰因为拿着手电筒间接为佐藤被害提供了可能性,佐藤的遇害更使得小兰内心受到极大的创伤,随后小兰更是失忆,在这里,毛利与警察之间的矛盾被强化到极点,剧情被推到高潮,警察被迫之下向毛利松口,进入案情讲述部分——此时,观众情绪已被充分调度,对剧情的投入程度已经比其开头要明显提高,因而这是讲述案情让观众厌烦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虽然案情讲述的篇幅仍然很长)。 M3围绕着对回忆之卵的虎视眈眈,对犯人的狰狞、尔虞我诈的面貌进行了充分地刻画,这在M4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在介绍案情时现将嫌疑人的动机和盘托出,一下子,每个人都变得举止可疑、神色鬼祟,剧情的紧张程度大大提高。此后,犯人更是现身袭击小兰,这给每次即将到达低潮的剧情又推高,而案件侦查的同时,又在刻画每个嫌疑人的可疑之处——完全掩盖了整个案子思维含量的低智至极,使得剧情始终在高峰中运转到了高潮前的序幕——热带乐园的场景。在热带乐园,通过追击友成真给剧情带来一个暂时的落幕,又因为小哀的怀疑而再度升温,对嫌疑人的可疑举止之描写达到最高点,紧接着,柯南侦破真相,友成真的证言为案件带来彻底的逆转。之后的终盘高潮后文再谈,总而言之,制作组确实是在这部剧场版中,将密集安排戏剧冲突的原则做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