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吧 关注:53,396贴子:172,582
  • 4回复贴,共1

中医与西医、现代医学的关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医与西医、现代医学的关系(一)
以下内容皆摘自《中国全史》的《元代科技史》医学部分:
  还有,元代的李仲南撰写的《永類鈐方》二十二卷,其中最末一卷“风损伤折”篇,专门讨论了骨伤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重点论述了头骨、颈椎、脊椎、胸骨、肋骨、肱骨、前臂骨、指骨等部位的骨折,以及肩、肘、髋、膝、踝关节的脱位。他提出用牵引法治疗颈椎骨折,“令患人卧床上,以人擠其頭,雙足踏兩肩即出。”他對橈骨遠端骨折“手腕失落”,其整復手法是:“用衣服向下承住”,“用於拽伸”,“搖动二、三次”,然後“使手捻住”,“贴药加缚”固定。
  这与现代整复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完全一致。另外有关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整复法都与现代相同,小夹板固定治疗前臂骨伤等都与现代相同,治疗腰椎骨折的过伸复位法,也与近代华生-瓊斯氏(Wotson-Jones)法相似。
  书中还记载有许多切实可行的诊断方法。
  另李仲南创制了缝合针“曲针”和引丝线,以及由内向外逐层缝合的方法。
  【以上原本都是中医治疗骨伤科的方法,现在都叫西医、现代医学,中医还被攻击中,所以,曾经的西医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是不是西方得到了有关中医的资料,才会有所谓的与现代治疗方法相似的说法!结果,现在中医发展不起来,好多都失传了,甚至原本属于中医的治疗方法,改头换面变成了西医的专利了,太让人气愤了!关键是,也没有人宣传,上面没人替中医说话。】


IP属地:河北1楼2018-07-24 12:58回复
    中医与西医、现代医学的关系(二)
      还有元代的危亦林撰写的《世医得效方》,江西南丰人。他出身于医学世家,擅长骨伤科。
      《世医得效方》在骨折与脱位的治疗方面有很多发明与创新。如其中第十八卷正骨金镞科(骨伤科),记述了危亦林在治疗最棘手的脊椎骨折时,首创世界悬吊复位法的成功治疗过程。
      危亦林认为脊椎骨折大多由挫伤所致,往往引起压缩性骨折,单靠手法整复难以复位,因此需要用悬吊的方法才行。具体做法是“须用软绳从脚吊起,坠下身直,其骨使使自归窠。未直则未归窠,须要坠下待其骨归窠”,即用软绳从脚吊起、坠下,利用自身重力,使脊椎复位。最后用大桑皮固定。
      不仅是我国骨伤科外科的重大发明,而且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不过,西方同样也有类似方法,不得不让人怀疑是怎么有的这个方法,毕竟,西医在当时只会放血!英国医生达维斯(Davis)在1927年才应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椎骨折,比危亦林晚600多年。
      【中医骨伤科外科一直都是有的,但是现在好像对中医有种误解,中医不会外科手术,只会治疗慢性病,西医、现代医学就是外科比中医强,这种误解是怎么造成的呢?西医的起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已经有两个例子证明,中医外科的发明创造,西方也恰巧也会,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巧合,巧合多了就不是巧合,而是抄袭!】


    IP属地:河北2楼2018-07-24 12:58
    回复
      中医与西医、现代医学的关系(三)
        还是继续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他特别重视麻醉术在骨折脱位治疗中的应用。他主张在骨折、脱臼复位时,先行麻醉,待病人不知痛时方可下手。
        他常用曼陀罗、乌头等麻醉类药物,对其功效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使用剂量应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出血状况等而定。这是危亦林在我国医学史上继华佗之后对麻醉方法的新的发展,而华佗麻醉法详情已不得而知。
        危亦林关于麻醉法的这些论述与要求,与现代医学麻醉原则基本相同。
        在欧洲于19世纪中叶发明乙醚、哥罗仿等麻醉药之前,日本著名外科医生華岡青州曾于1805年使用过曼陀罗作为手术麻醉药,被誉为世界麻醉史上的佳话和先例,实际上他比《世医得效方》记载晚了460多年。
        【这是中医骨伤科的麻醉法,居然和现代医学的麻醉法原则相同,关于中医骨伤科外科方面的发明创造,宣传的太少了,根据现在的资料,所谓的西医、现代医学到底是怎么起源的?还好意思说中医落后?!倒打一耙!
        因为中医的理论包含了阴阳五行、经络学说等,而阴阳五行现在被认为是封建落后糟粕,不可信的,导致很多人不相信中国理论,可是,明明中医理论其实是很先进的。
      “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医生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到的有关疾病现象和体征加以分析、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论治”就是针对“证候”所采用的相应治法和方药。这一临床特色主要是着眼于“证候”,即疾病的本质,来认识和解决疾病,因而“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这就是“辨证论治”的实质。
        这不是很好嘛?!为什么要让中医变成量化产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啊!】


      IP属地:河北3楼2018-07-24 12:59
      回复
        中医与西医、现代医学的关系(五)
        乳牙,大家都知道吧,西方对乳牙的认知很可怕,什么都不懂,在19世纪初的伦敦,对乳牙的认知相当恐怖的!
        例如,现代的皮肤医学奠基者雅各·普朗克医师认为发乳牙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残疾。
        为了处理这样的问题,每位医师都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去解决。
        当时,连著名的医学期刊《刺胳针》都建议医师要用锋利的小岛,替小婴儿割开将要发出牙齿的牙苞;有人甚至觉得只要挑开牙苞不是办法,必须切到骨头的深度才能有效果;另外,瑞典有位叫作罗森·冯·罗森斯坦的医师,觉得切开牙苞似乎只是做“表面功夫”,所以它想到了水蛭,将之沾在小婴儿的伤口放血,如此才会达到体液平衡,避免有后续的并发症发生。
        就这样,造成了很多婴儿死于败血症。
        根据1839年的伦敦市登记资料统计,因为发乳牙而造成死亡的婴儿有5016位。很可怕啊!医学知识有多差劲才会因为发乳牙而导致这么多婴儿死去啊!
        这还不算什么,由于切开牙苞会造成婴儿疼痛及嚎啕大哭,为了安抚这些保守摧残的小生命,很多药物就被发明出来了。
        例如,当时有名的涂在伤口的药水“伍德沃德护娃健液”,主要成分是酒精,涂上之后婴儿会更痛!
        另外的“母亲之友”及“温斯洛夫人的安抚糖浆”则含有鸦片成分,恐怕造就了很多小毒虫。
        更可怕的是,有人将水银加入药水给婴儿使用,因此很多小婴儿汞中毒,形成19世纪到20世纪初著名的“红肿病”,根据流行病学家估算,因为汞中毒思维的病例数占使用它的10% ~ 25%。
        还有聪明的脑筋动得快的商人,拜电的发明之赐,发明出了一种东西,将通了电的项链做成类似领结的装饰,正如其广告词所说的那样,是“为了保护婴儿免于药物不良的反应”,不只可以让“发乳牙的情况稳定”,还可以“治疗癫痫”,让宝宝全身充满活力哦!(看看,其实和现在也没多大差别,西方医学、西药很多就是这样欺骗世人赚钱的嘛!)
        西方对乳牙这是有多无知啊!才会把发乳牙的事情当成大事,如临大敌,这样摧残小婴儿!
        今天很多看起来很“高大上”的医学术语,也许其实并没有那么神秘,西医其实对人体依然很无知,没有理论指导的治疗在今天依然很可怕,可以“合法”地杀人啊!
        很多理论也许是错误的,就这样治疗病人,很多人就因为这样的原因而死去,而人们没有思考过是西医,是西医理论有问题,而认为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结果!.........


        IP属地:河北11楼2018-10-04 11:27
        回复
          中医与西医、现代医学的关系(六)
          西方很多医师还很相信“古埃及”纸草书上的医学概念,这在不少地方有所体现,而且,外科手术方面,西医一方面看起来什么都懂,一方面又显得特别的无知,这种“精神分裂”、“自相矛盾”的现象在西医的医疗史上体现的很明显!很难相信在这种无知的认知下西医的手术技术会如此成熟,以及在其理论下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而“古埃及”纸草书上的医学很多都是抄袭自中医,在没有中医理论指导下,只是呈现一个结论或者是“成就”,以此来指导医学手术的话,那是相当可怕的啊!
          20世纪初英国外科名医亚毕诺·兰恩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外科医师,各式手术诸如骨科、消化道及耳鼻喉科手术皆有专精,但是,它却相信记载在“古埃及”纸草书上的观念,认为人类的肠胃道是疾病的根源,必须“定时导泻”。
          尤其在X光发现不久,他更深信不疑:大肠在X光片上的显影是弯曲不定的,他认为容易潜藏**,把它当成“粪坑”,因此要用强力的泄剂定时清理。
          基于这个理念,他给自己和家人,甚至他的宠物(猴子)吃液体“石蜡”。液体的石蜡是非常强力的泻剂,吃的人不仅会大量排气,有时在不知不觉还会渗便在裤子上,造成使用者的困扰,所以他的小孩儿常常因此受到耻笑。
          亚毕诺·兰恩还发明一种皮带,希望借由外力将腹腔内弯曲的肠子矫正,并提供支撑。
          这还不算什么,他后来读到190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埃利耶·梅契尼科夫著作后,更把上述“肠道易淤积病原”的观念推展到极致。


          IP属地:河北12楼2018-10-04 12: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