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成立刻双膝跪倒在地,恳切道:“哥哥,父王有派人到姜家集去找过你和大娘,不过听说你们早已搬走。这么多年了,父王和母妃都派人去找。大娘安好?”
姜松沉痛道:“自我十岁起,便带着母亲行走江湖,边寻找父亲边卖艺求生。四年前,我们寻到幽州,听说北平王与我父亲同名,满怀希望找到了北平府,却连门都没碰到就被赶了出来。母亲心中悲痛,一病不起,幸得这位姑娘相救保住了性命。但她忧思过度,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直到去年在东岭关病逝了。”
听到这罗成和灵枢都红了眼眶,王府下人中也不乏拜高踩低者,定是见姜氏母子贫寒落魄,便不肯为他们通报,以致姜氏有生之年都未能同丈夫团聚。
原来罗艺幼年时父母双亡流落街头,承蒙姜氏员外收留。后来罗艺偷学姜家枪被发现,姜家枪流传自三国名将姜维,素有不传外姓之规,姜员外想要废了罗艺的手脚,不想大女儿姜桂芝挺身而出,要嫁与罗艺免他受罚。两人婚后琴瑟和谐,无奈世道太乱,百姓生活艰难,家道一日不如一日,姜家两位少爷深恐姐夫会争夺家产,每日对罗艺横眉冷对,明嘲暗讽。罗艺一气之下,忍痛离开怀孕的妻子外出闯荡,发誓不出人头地绝不还家。临走时指着山脚下一棵松树,为孩儿取名罗松。
后来罗艺从军,凭着一身武艺受到丞相秦旭的赏识,要以掌上明珠相许。为着秦胜珠艳冠南陈的美貌,也为着自己的前途功名,罗艺隐瞒了自己已有妻儿的事实,同秦胜珠成婚。
秦胜珠生罗成时身体受损,此后几年都没有消息,便劝罗艺纳妾。罗艺执意不肯,逼急了才说出姜氏母子的存在。秦胜珠勃然大怒,痛斥丈夫忘恩负义,立刻派人去寻姜氏母子,谁知那时姜松已带着母亲外出寻亲。
“大哥,你和大娘受苦了,你怨恨我们也是情理之中。只是今天既然有缘相见,无论如何你要随我回北平府见见父王和母妃,也让我们到大娘坟前,好好地给她老人家磕几个头。”罗成回头唤灵枢,“枢儿,还不快给大哥行礼?”
灵枢跪在姜松面前磕了一个头:“小妹灵枢拜见大哥。当年没能认出大娘和大哥都是我的错,请大哥责罚。”怪只怪自己当时心高气傲,不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若是肯学枪法,必然能猜出母子身份,让一家人早日团聚。
姜松对罗成尚有心结,可对灵枢怎么都凶不起来,忙上前扶起她:“这是哪的话?你当时还是个孩子,这怎能怪你?”
灵枢继续道:“逢年过节的饭桌上,母妃总是吩咐多摆两副碗筷,说是给她素未谋面的老姐姐和孩儿的。这些年大家都很惦念你们。”
闻言姜松的泪水又湿了眼眶,扶了罗成一把道:“你也快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