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6,619贴子:73,688,848

回复:【连载】《北宋南宋已东流》看,这些宋朝人会发光!当然,也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天祥绝食八天没死,但有人希望文天祥能死了。他们是文天祥以前的部下,文天祥的朋友,其中为首的是王炎午。
王炎午原名王应梅,出身于书香世家,当初文天祥起兵勤王的时候,二十三岁的他开始跟随文天祥,留在文天祥的幕府工作,还捐了许多家产给军队作军饷。后来王炎午因为父亲去世,母亲又重病,不得不离开文天祥的军队回到家乡。
在听说文天祥被俘、经过吉安绝食八天也没死的消息后,王炎午很担忧。


IP属地:广东2768楼2018-09-24 16:09
回复
    王炎午不是担忧文天祥的性命安危,他担心的是文天祥去了大都之后会备受凌辱,丧失了尊严;担心文天祥在严刑拷打之下可能会变节。这样的话,文天祥一世英名会就此葬送,以文天祥为代表的那种宁死不屈的民族脊梁,也就成了笑话。
    所以,王炎午希望文天祥去死。为此王炎午还写下了生祭文《生祭文丞相》,一条一条地陈述文天祥应该为名节死的理由,希望文天祥速死。王炎午与朋友还抄录了几十份在文天祥可能经过的驿站、庙宇等地方的墙壁上贴着,据说抄录的字都巴掌大一个,生怕文天祥看不见。
    这千古奇文《生祭文丞相》文天祥也许看到了,也许没看到,历史上对此并没有详细记载。不过如果文天祥看到了,从来就没打算过投降的他,心里肯定也是五味杂陈的。


    IP属地:广东2769楼2018-09-24 16:10
    回复
      1279年十月,文天祥到达燕京。驿馆人员供应很丰盛,文天祥无法入眠,一直坐到天明,随后被转移到兵马司,专设士卒看守。
      不久,元朝丞相孛罗等人在枢密院召见文天祥。文天祥到了后,以长揖为礼,孛罗等人要求文天祥行跪拜礼,文天祥说:“南人之揖同于北人之跪,我是南人行南礼,岂可附加跪拜礼。”
      孛罗令左右的士兵强行按着文天祥下跪,有人按脖颈,有人按背部,有人踢膝盖。文天祥都不肯屈服,一直高高的仰起头颅说:“天下之事有兴废,自古以来帝王将相,在国家灭亡时遭受诛杀,那一朝代没有呢?文天祥今天尽忠于宋氏江山,以至到此地步,愿求早死而已!”


      IP属地:广东2770楼2018-09-24 16:10
      回复
        孛罗早就得到忽必烈的命令,下令孛罗不准伤文天祥性命,孛罗就故意刁难文天祥:“你说有兴有废,且问你由盘古帝至今,有几帝几王?”
        文天祥说:“一部十七史,从哪里说起呢?我今天不是来参加博学宏词科(南宋设置的一种考试科目,考制、诰、诏、表等十二种文体)、神童科的考试,哪有这么多时间泛论。”
        孛罗因文天祥曾与宋恭宗一起被俘北上时逃走,挖苦文天祥说:“你不肯讲兴废之事,且说说自古以来,有把宗庙、土地送给别人而又逃走的人吗?”


        IP属地:广东2771楼2018-09-24 16:11
        回复
          文天祥心下了然,明白孛罗在讽刺自己,说:“身为臣子却把国家送给别人,是卖国之臣。卖国之人都是因为有利可图才这样做,绝不会送给别人之后又逃走;逃走的人不一定就是卖国之人。我以前奉命担任使臣前往元军营中,结果无故被扣留。这之后有贼臣投敌卖国,国亡时我就应当死了,只是因为度宗还有两个儿子在浙东、家母也还在广东的缘故。”
          孛罗不屑地说:“抛弃正统的嗣位之君宋恭宗另立皇帝,这也能算忠吗?”
          文天祥回答:”江山社稷为重,君为轻。我别立新君,是为宗庙社稷考虑。前朝跟随晋怀帝、愍帝北去的不是忠,跟随晋元帝的才是忠;随宋徽宗、钦宗北去的不是忠,跟随宋高宗的才是忠。”


          IP属地:广东2772楼2018-09-24 16:11
          回复
            文天祥的回答滴水不漏,书读得少的孛罗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想了一会儿,又说:“晋元帝、宋高宗之立都是有所受命,两个小皇帝之立却不以正道,是篡位呀!”
            文天祥说:“端宗乃度宗长子,恭宗长兄,不能说不正。且端宗即帝位是在恭宗去位之后,不能说是篡位。陈丞相是奉太皇太后之命事奉二王出宫,不能说是无所受命。”
            孛罗被反驳得又没话讲了,以谢道清没有传授这样的命令来辩解。
            文天祥说:“上天给与之,人心归向之,就算没有受命,拥立爱戴之君,有何不可?”


            IP属地:广东2773楼2018-09-24 16:11
            回复
              孛罗所有的言论都被文天祥四两拨千斤的驳回,最后恼怒说:“你别立二王,又有什么功?”
              文天祥说:“立君以保宗庙社稷,保一日就尽一日臣子之责,哪有什么功?”
              孛罗说:“既知不能成功,又何必去做?”
              文天祥说:“父母生病,虽然知道不能治愈,却没有不用药的道理。只是尽我心而已,不能成功就是天命了。今日文天祥到此,别无他求,只想一死而已,何必再多说。”


              IP属地:广东2774楼2018-09-24 16:11
              回复
                孛罗本来就嫉妒文天祥受忽必烈的盛赞,文天祥既然说要求死,孛罗就去求忽必烈下令杀掉文天祥。忽必烈始终不同意杀文天祥,张弘范当时患病,也上奏表明文天祥只是尽忠于他所事的国家,应该释放他而不是杀他。但忽必烈舍不得放走文天祥,还想再争取一番,于是将文天祥囚禁起来。


                IP属地:广东2775楼2018-09-24 16:11
                回复
                  哇塞好看好看 写的太棒了 小姐姐 加油 搬个小板凳坐等更新,


                  IP属地:北京2776楼2018-09-25 10:29
                  收起回复
                    我汉朝文化,源远流长


                    2777楼2018-09-25 17:52
                    回复
                      在狱中,文天祥写下了著名的《正气歌》: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cuàn),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IP属地:广东2778楼2018-09-25 22:35
                      回复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IP属地:广东2779楼2018-09-25 22:35
                        回复
                          文天祥在自序中说道:
                          我被囚禁在元朝的都城,住在一间土屋内。土屋有八尺宽,大约四寻(古代一寻为八尺)深。这间屋子只有一道单扇门又低又小,一扇白木窗子又短又窄,这狱房又脏又矮,又湿又暗。这时正是夏天,各种气味都汇聚在一起:下雨的积水四面蔓延而来,床和案几也全都被弄湿,屋子里都充满着潮湿的水气;
                          狱房墙上的淤泥由于很少照到阳光,热气蒸,积水沤,使得满屋子都充满着土气;
                          天气突然放晴,四面的风道由于阻塞,屋子不通风就充满着日气;
                          有人在屋檐下烧柴做饭,助长了炎热的暴虐,屋子里又满是火气;
                          仓库里储存的米都腐烂了,陈旧的粮食年年增加,霉烂的气味让人难以忍受,屋子里满是霉米的气味;
                          关在这里的人很多,不能洗澡的犯人身上散发着像死鱼一样的酸臭气味,屋子里又都是人的汗臭气味;
                          又是粪便、又是腐尸、又是死老鼠,各种各样的恶臭弥漫,屋子里都是秽气。
                          这么多的气味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瘟疫,这里的犯人很少有人不染病的。可是我以虚弱的身子在这样糟糕的环境中已经生活了两年,却没有什么病。这大概是因为有修养才会这样的吧。那这修养是什么呢?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心中的浩然之气。”这屋子里的秽气有七种,而我只有一种气,我才一种气却可以敌过那七种气,我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况且,我这一种气还是天地之间的凛然正气,因此我写下这首《正气歌》。


                          IP属地:广东2780楼2018-09-25 22:37
                          回复
                            天地之间有一股堂堂正气,它赋予万物而变化为各种体形。
                            在下面就表现为山川河岳,在上面就表现为日月辰星。
                            在人间被称为浩然之气,它充满了天地和寰宇。
                            国运清明太平的时候,它成了祥和的气氛和开明的朝廷。
                            时运艰危的时刻义士就会出现,他们的光辉形象一一垂于丹青。
                            在齐国有舍命记史的太史简,在晋国有坚持正义的董狐笔。
                            在秦朝有为民除暴的张良椎,在汉朝有赤胆忠心的苏武节。
                            它还表现为宁死不降的严将军的头,表现为拼死抵抗的嵇侍中的血。
                            表现为张雎阳誓师杀敌而咬碎的齿,表现为颜常山仗义骂贼而被割的舌。
                            有时又表现为避乱辽东喜欢戴白帽的管宁,他那高洁的品格胜过了冰雪。
                            有时又表现为写出《出师表》的诸葛亮,他那死而后已的忠心让鬼神感泣。
                            有时表现为祖逖渡江北伐时的楫,激昂慷慨发誓要吞灭胡羯。
                            有时表现为段秀实痛击奸人的笏,逆贼的头颅顿时破裂。
                            这种浩然之气充塞于宇宙乾坤,正义凛然不可侵犯而万古长存。
                            当这种正气直冲霄汉贯通日月之时,活着或死去根本用不着去谈论!
                            大地靠着它才得以挺立,天柱靠着它才得以支撑。
                            三纲靠着它才能维持生命,道义靠着它才有了根本。
                            可叹的是我遭遇了国难的时刻,实在是无力去安国杀贼。
                            穿着朝服却成了阶下囚,被人用驿车送到了穷北。
                            如受鼎镬之刑对我来说就像喝糖水,为国捐躯那是求之不得。
                            牢房内闪着点点鬼火一片静谧,春院里的门直到天黑都始终紧闭。
                            老牛和骏马被关在一起共用一槽,凤凰住在鸡窝里像鸡一样饮食起居。
                            一旦受了风寒染上了疾病,那沟壑定会是我的葬身之地,
                            如果能这样再经历两个寒暑,各种各样的疾病就自当退避。
                            可叹的是如此阴暗低湿的处所,竞成了我安身立命的乐土住地。
                            这其中难道有什么奥秘,一切寒暑冷暖都不能伤害我的身体。
                            因为我胸中一颗丹心永远存在,功名富贵对于我如同天边的浮云。
                            我心中的忧痛深广无边,请问苍天何时才会有终极。
                            先贤们一个个已离我远去,他们的榜样已经铭记在我的心里。
                            屋檐下我沐着清风展开书来读,古人的光辉将照耀我坚定地走下去。


                            IP属地:广东2781楼2018-09-25 22:37
                            回复
                              文天祥的这首《正气歌》很长,它最让人称道的地方不在于文笔,而是在于它词气磅礴,充斥着无惧死亡的悲壮感。
                              “气”是在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里,“养气”的说法也是源于孟子。文天祥在《正气歌》的序里描写了牢狱之中的七种“气”,然后文天祥说他胸中有“气”,身体居然没有受到那七种浊气的侵害,文天祥的“气”,就是指精神性的正气,浩然正气。于是文天祥认为浩然之气可以抵御所有的邪气、浊气,这序便引出了诗歌中对正气的咏叹。
                              文天祥在诗中先是将浩然之气赞美了一番,然后列举了十二个忠烈义士的例子来歌颂;接下来引申到了自己,先是说明自己的困境,然后表明自己会像那些忠义烈士一样不轻易屈服,而且这正气也让自己更为淡定从容,无所畏惧,哪怕是死亡。


                              IP属地:广东2782楼2018-09-25 2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