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菓吧 关注:256,305贴子:4,032,306

回复:【冰菓同人】少女的祈祷- The Comedy of C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六章 角斗士必须安眠
假如我是活在古罗马帝国的角斗士,生死战前夕我会做些什么?是反复地擦拭陪伴多年的头盔利剑,还是对着阴冷潮湿的墙壁低声祈祷,亦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人永远无法预知未来。多年以后,本以为不会忘记的人或事暗淡下去,而某些不起眼的瞬间却如同附着在精密齿轮上的尘埃一般难以磨灭。那时的我,恐怕也会忘记此刻复杂的心情吧。
我,折木奉太郎,此刻正侧着身子,躺在一楼客厅的沙发上,无所事事地盯着桌子角落的招财猫。
距离解读出信中的密文过了整整一天,与十文字告别也已经是几小时前了。然而,我依旧有些无所适从。
“这封信是写给所有古典文学社社员的。”
很想用这样的话敷衍过去,但我做不到。无论如何我也想象不出自己该用怎样的语气开口,更无法直视千反田的眼睛。因为种种原因,我已经欺骗过千反田很多次,这次绝对不能再说违心的话。
我从下陷的沙发上爬起来,拖着身子走进厨房。本来想喝点橙汁,却只在冰箱里发现了罐装可乐。不过这也不赖,我急需补充糖分。重新坐回沙发,学着老姐的样子单手开罐——这比啤酒罐简单多了。冰凉的触感和淡淡的香味让我的大脑清醒了几分。
Call me eru.(称呼我爱瑠)
如果这就是最终答案,那无论是写信人还是收信人,都已经不言而喻了。伊原已经对千反田有了昵称,而里志自然只能老老实实地称呼她“千反田同学”,剩下的人便是……
我苦笑着灌了一口可乐。
一直以来我都被别人批评“不重视身边的人”,也时常被伊原冷嘲热讽。我有去尝试纠正自己的毛病,至少努力不犯下傲慢的原罪。事到如今,就算是我也不可能对周围的状况一无所知。事实上,只要稍加留意这一周里发生的事情,就能察觉到异常。它们与我过往的经验相左。
比方说某位富农家的大小姐。
从第一次见面起我就明白,一旦发生了特殊事件,千反田便会展现与她淑女形象完全不搭的强烈好奇心。不久以前,我还因这股别样的兴奋劲而困扰,如今倒也算见怪不怪了。印象中,千反田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收敛自己的好奇心。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好奇心爆棚的人,为何不会对一封写着自己名字的匿名信感到好奇呢?
因为她已经知道答案了。
这大概算是脑筋急转弯吧。但问题恰恰在这里,为什么千反田的做法与往日截然相反?如果已经知道了答案,或者说,写信人就是千反田自己,那一切都可以说得通了。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疑点。
若要问古典文学社的成员中谁最具有责任感,那无疑是千反田。无论是售卖多印的文化祭社刊,还是面对大日向入社的事情时,千反田都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心。既然这是一封写了千反田名字的信,那么千反田一定不会置之不理。然而,她却在那天将信的原件交给我,并且再没有跟进这件事。这也与她往常的作风截然相反。
我想起电话里向伊原确认的内容。初二,也就是她和里志相识一年后,他们开始互称名字。而我和千反田,恰恰是在一年前第一次见面。这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共同点,但却格外让我心神不宁。
会不会过于拐弯抹角了?为了传达信息,一向思维直线条的千反田努力掩饰自己的心情,而我却不得不抛弃自己的信条解开真相。这实在是……
我对着天花板举起右手,又如脱力般突然放下。无论怎样担心,也改变不了既定事实。既然如此,就应该像身经百战的角斗士一样安眠。
事到如今,只能相信自己的判断了。


IP属地:四川29楼2018-07-08 15:41
回复
    第七章 Simple Past Tense
    “所以,这封信是千反田写的咯?”
    十文字盯着我,脸上带着玩味的笑容。我被她看得浑身不自在,只好硬着头皮说下去:
    “还记得我问过你们通电话的具体内容吧?”
    “嗯。我正奇怪那个能有什么帮助。”
    “社团活动头一天,我们是临时决定第二天要去图书馆的,所以千反田才会急匆匆地和你打电话。神山市图书馆在晚上七点闭馆,而你们通电话时是八点,足足晚了一个小时。因此,当天晚上千反田不可能提前踩点。千反田提到过,由于离家很远,她很久没有去过神山市图书馆了。也就是说,根据千反田的说法,在第二天到来之前,她都不怎么了解图书馆的情况。”
    十文字点了点头。
    “然而,那天她却完全不像是第一次去的样子。”
    我回忆起当时的情况。那天我提前了十五分钟到达。向柜台人员询问后,我才知道图书馆经历过整修,而语言类书籍是在二楼。其他三人是准点到达,也就没有了询问的可能。我本以为自己能扮演向导的角色,但最终却事与愿违了。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没能告诉其他人“语言类书籍在二楼”这个消息。
    因为有人替我做了这件事——千反田一言不发地领着我们上了二楼。对于面貌一新的图书馆,她没有发现任何异状。
    “我相信千反田真的给你打过电话,毕竟你的说法实在太自然了。可能她只和你商量了社团活动的事,也可能谈了其他的私事。但无论千反田多么热情洋溢,如果你们是在八点通的电话,那她就不可能提前到图书馆,自然也就不知道二楼摆放的书籍了。”
    千反田一定提前来过图书馆,而且是在图书馆整修完成后。换言之,千反田并非一时起意才约我们去图书馆的。无论是“汉语”这一主题还是“图书馆”这一活动场所,都并非兴趣的产物。早就有人计划好要把我们带到那里了。
    “事实上,我真正想确认的是,”
    我咽了一下口水。明明才喝完茶,我却觉得口干舌燥。
    “假如,我是说假如,以上的推断都没有出错……我知道这样说有些自我意识过剩,不过……”
    深吸一口气,我抬起头,直视着十文字的眼睛。
    “作为她的友人,你觉得这封信是写给我的吗?”
    沉思片刻,十文字回应了我的话。
    “千反田的确有可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心情,尤其是你——虽然不太像她往日的风格。”
    “是因为我被人称作大侦探吗?”
    十文字愣了一下,随后轻笑道:
    “怎么可能是这个原因……倒也说不准。总之,你就把它当做千反田的本意吧。”
    我生硬地“嗯”了一声。该问的已经问了,但心中的不安反而在增加。我向十文字道谢后,起身准备告辞。十文字客气地送我到下山台阶前。沿着台阶往下走时,我一直感受着背后的视线,直至那种感觉消失才回头。
    台阶尽头空无一人。
    既然已经明白了用意,接下来该考虑如何回应了。十文字算是千反田较为亲密的朋友,应该不会做伤害她的事情。即便如此,我也没法完全信任她。只好在心里默默道歉了。毕竟——
    我告诉她的并非密文的全貌。


    IP属地:四川30楼2018-07-08 15:44
    回复
      第八章 假期不再悠长
      睡完午觉,我蜷缩在客厅沙发上,听里志在电话里东扯西拉。
      “要我说,这几天奉太郎非常有干劲呢。”
      电话那头传来怪里怪气的声音。
      “难道说……是被受到了最终boss犯罪预告书的刺激,从此抛弃节能主义,维护神山市的安定吗?”
      “那算什么少年漫**剧情啊,会被腰斩的吧。”
      另一个有些微弱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随后是一阵笑声。看来伊原也在旁边。
      “先不论腰不腰斩的问题,我才不会被什么预告书刺激到。”
      我打了个哈欠。由于某些原因,我暂时还没有告诉这两人匿名信的事情,难怪他们会胡思乱想。不过,这样的隐瞒也持续不了多久。说到底,这也不是需要保密的事情。
      “我马上要出门,先挂了。”
      “行,我和摩耶花也要走了。”
      又和里志客套了几句,我放下手里的话筒。自从“情人节巧克力事件”后,里志的周末就被伊原占用了。其变化之大,就连我这个不太关注朋友私生活的人都足以心生抱怨。虽说里志常为自己抽不开身而道歉,但估计今后也不会有任何改变。对此我倒是没多大意见。热恋的情侣不介意频繁见面,相识多年的老友也不会为碰头太少而发愁。君子之交淡如水,大概就是我和里志关系的写照吧。
      另外,也是时候为这周的事情画上句号了。
      经过玄关时,我整理了一下门边的信件袋。里面果然有我顺手放入的图书馆手册。当我正考虑要不要其挪到其他地方时,老姐慵懒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又要出去吗?”
      “嗯。”
      “不错嘛。最近你成大忙人了,是想要提前体验成熟的烦恼吗?”
      “请不要顺带着抱怨自己的生活。”
      “那是当——然——的——啦。”
      一边说着,老姐走进厨房,打开了冰箱门。
      “哎呀,我的可乐呢?”
      我系好了鞋带,将手提袋挎在肩上。
      “这是偷偷往我的书架上塞书的报应。”
      “你终于发现了啊。算了,假期快结束了,要抓紧时间享受哟!”
      老姐一副得逞了的表情,用右手做成枪朝我指来。说来也是,梅雨后一个月就到了暑假尾声。虽然也没做什么特别的事,但相比过去,这个假期我忙碌了很多——这都是托某人的福了。
      “哪壶不开提哪壶。”
      我一边嘟囔着,一边拿起笔,在旁边的日历上划了一道。
      “说起来,你这悠长的假期未免也太久了。”
      老姐打着哈欠,懒洋洋地走回自己的房间。
      我站在玄关发愣。总有人会来结束你这悠长的假期。那是很久以前,还是小学生的我闹脾气时老姐说的话。没想到,直到现在她还记得那件事。
      如今,我终于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


      IP属地:四川31楼2018-07-08 18:30
      收起回复
        第十章 谢谢惠顾
        “其实,我已经几乎要放弃了。”
        虽然刚才紧紧抱住了我,但清醒过来后,千反田的脸一下就泛起红晕。此刻,我正推着车和她沿河岸步行。相比两人独处一室,在田间散步显然更能缓解紧张的心情。
        “起初是香穗提议的。因为折木同学头脑非常好,所以我觉得这个提议可行,冲动之下就答应了。给你添了很多麻烦,真的非常抱歉。”
        千反田低着头边走边说。我下意识地想要反驳关于头脑的论调,却最终闭上了嘴。对于十文字在这件事中扮演的角色,我已经隐约有了猜测,所以才试着去荒楠神社探一探口风。不过十文字办事滴水不漏,除了让我确信千反田提前计划了社团活动外,倒也没什么实质性收获。
        “如果是一般情况,我对折木同学非常有信心,但掺杂着汉语谜题的英语文章相当有难度。即便是香穗也想了非常久。不过最后我们好歹还是写完了信,由香穗在我们去图书馆的时候放进地学教室。说起来这真是个稀里糊涂的计划……”
        千反田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但随后她又认真地补充:
        “虽然过程很慌乱,但态度是很认真的。”
        “我明白。”
        如果硬要追究过程的话,我独自骑车来阵出也是胡乱的计划。明明只是小聪明加上一点运气,就自认为得到了答案,这完全就是一厢情愿吧。虽说这是逻辑无法左右的事,但我居然会如此动摇,之前实在没有料到。从今以后,节能主义者的修行还要继续——
        那是不可能的吧。这么想着,我向并排同行的千反田看去,却迎面撞上她的目光。
        “说起来,折木同学是如何一点点得出结论的呢?”
        正当我有些出神的时候,千反田冷不防地问道。
        “那个……”
        “我很好奇。”
        我叹了口气。这真是个老长的故事,但这一次就连我自己都不想省略了。回想这几天发生的事情,确实需要像老爷爷一样发出感慨,整理一下思绪。不过在那之前……
        “就在这里说吗?”
        “看样子是个漫长的故事呢。”
        千反田微笑了一下,头微微偏过来道:
        “找个地方坐一下吧。对了,就去刚搬迁的那家咖啡厅‘波罗三明治’吧。你能载我吗?”
        不给我回答的机会,她就往我这边靠过来。看来,经过刚才的事情,千反田对距离的把握出现了更大的问题。我扶稳自行车,待千反田坐好后,自己也踩上踏板。千反田在女生中算是身材高挑,但似乎一点也不重。由于是第一次载人,我很是不放心地回头。
        “坐好了吗。”
        “嗯。”
        腰上传来轻柔的触感。
        这么说来,那家咖啡厅的名字让人有些熟悉啊。
        小心地骑行中。
        将自行车停在店门旁边,我和千反田走进“波罗三明治”。到了目的地我才想起来,这是“冰果”事件时我和千反田见面的小店。虽然这家店已经换了店址,但望着眼熟的店面装潢,我依旧产生了怀旧之感:
        “之前也是在这家店啊。”
        “这叫做有始有终。”
        千反田说了句很没头没脑的话。然而当我们走进门,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咖啡厅角落坐着里志和伊原。我这才记起来,昨天跟伊原通话时,把这家店的店址告诉了她。当时我恰好忘记了这家店的名字。掐指一算,今天刚好是她和里志见面的日子。方才我还和里志通了电话,转头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座位正对着门口的伊原先看到我们,表情立马变得怪异起来。紧接着,背对着我们的里志也转头看来,嘴巴夸张地张成了“O”型。
        “啊,那个……”
        尚未完全平复心情的千反田显然丧失了应付这种状况的能力。既然已经被看到,转身就走是不现实的吧。我只好碰了碰她的胳膊,示意两人一起过去。见状,里志非常自觉地移向桌子内侧,和伊原坐在一起。我和千反田则并排坐下。
        气氛瞬间凝固了。为了缓解紧张情绪,我让千反田叫老板点单。
        “我说奉太郎……”
        “小千你……”
        里志和伊原非常有默契地分别挑选了盘问对象,同时两人的目光在我和千反田之间来回移动。千反田通红着脸把头转向店长,飞快地点完两人份,随后再度低下头。大概是觉得千反田有点可怜,两个人开始把火力集中在我身上。为了挽回局面,我清了清嗓子道:
        “其实这个呢,和之前那封匿名信有关。”
        “这样啊。”
        伊原一脸无法释怀地看着我,里志则毫不掩饰自己夸张的失落表情。我当然明白他们的意思。真是的,托你们的福千反田的头更低了。不理会那两个难伺候的家伙,我小声问一旁的千反田:
        “要和他们说吗,千……”
        千反田向我投来略带不满的眼神。
        “爱瑠?”我连忙改口,脸颊有些发烫。
        身边的少女露出了比往日更甜美的笑容。但紧接着她的气势便弱了下去,身体再度缩成了小小的一团,目光移向面前的桌子。
        “当然了,奉太郎。”
        爱瑠扯起我的袖子,小声说着。
        ——END——


        IP属地:四川34楼2018-07-08 20:10
        回复
          啊终于发完了。虽然是一篇只有两万七千字的中篇,但也着实把我累得不轻。第一次写文,无论是推理还是感情发展都有欠缺的地方,这一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由于最开始打算在情人节前完成,所以有意地让结尾趋向告白,也算是我对折千二人未来的一个小小期许吧。从目前来看,千反田从刚刚获得选择自由到喜欢折木,按照之前的节奏,恐怕至少还得有两本书的距离。米泽要多久才能写完两本书呢,这真是一个好问题啊。
          由于写这篇文历时比较久,之后我会陆陆续续把写作时的一些趣闻和心得发出来。由于结束的比较快,也同样是希望不要沉太快了,能让更多人看到。


          IP属地:四川35楼2018-07-08 20:20
          回复
            后记Part1 创作的源头
            这篇同人的构思源于我在学校体育馆弹的钢琴曲《少女的祈祷》。在空荡荡的体育馆内弹奏,眼前便浮现出了寂静的空屋中,少女借着透光的窄小玻璃窗在黑暗中祈祷的景象。于是,这样的片段涌上心头:

            然而这段文字毫无意义,既没有推理过程也没有开头结尾,甚至连两个人在讨论些什么都不甚明了。只有这样一个场景,少女向少年递出某样东西,然后少年在期待中作出解答。甚至连人物本身都没有确定,只不过由于我是冰菓粉,所以刚好是千反田和折木罢了。要是我对春物爱得更深一些,没准对话就由大老师和雪乃展开了(笑)。
            说起来,这个过程的开始,与其说是在写作,不如说更像是画出了一个场景。不过到了后面,我就不得不遵循小说的逻辑和规则,小心翼翼地编织出整个故事了。恐怕那些作家也是这样吧,写到最后,究竟是自己的意愿还是生活逻辑在推动情节发展已经不得而知了。
            一位少女一边压抑住内心的不安,一边祈祷某人的回应,我是在试图理解这一心情的同时写下这篇同人的。


            IP属地:四川40楼2018-07-09 13:28
            回复
              后记Part2 标题
              中文标题取自给我最大灵感的钢琴曲《少女的祈祷》,恰好和冰菓原作六本书标题是相同的格式。英文标题The Comedy of C(C的喜剧)是在致敬被誉为推理小说史上最完美的作品The Tragedy of X(《X的悲剧》)。当结尾告知真相的时候我有一种自己可能是个瞎子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其他推理作品至今都未能给我的。当然了,由于我写的并不是悲剧,所以将tragedy相应地改成了comedy,而C既代表身为“凶手”的千反田Chitanda名字的首字母C,又代表解谜的关键词China,算是一个小小的暗示吧。总的来说,中文和英文标题基本还原了米泽的风格,里面的玩梗我也比较满意,纯属自娱自乐,希望发现了这点的人能够会心一笑吧。


              IP属地:四川41楼2018-07-09 19:10
              回复
                后记Part3 原作梗
                在写的时候我故意提了许多冰菓动漫和小说中的内容,除了想要尽量保留原作的风格外,也算是表达一种喜爱吧。冰菓小说尚且没有完整的结局,而动漫则仅仅是停留在戛然而止的程度,因此两者都缺失了许多系列作品所共有的“追忆过去”的结局。因而我希望能通过这些小细节,将第一次看冰菓时的那种兴奋的记忆保留下来,也算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
                这里简单列举一下:折木和千反田骑车,里志和折木路过的赤桥,咖啡厅波罗三明治,一等酸的乞力马扎罗咖啡,伊原对折木的批评,凶凶的尾道老师,里志的杂学和束口袋,图书馆小姐姐,里志的背地图能力,折木和千反田进过的储物间,仓库的双开门等。


                IP属地:四川44楼2018-07-10 17:25
                回复
                  后记Part5 推理初想
                  前面也提到了,这篇同人的灵感是从一个场景开始,所以推理的部分是后来另想的。起初打算在情人节发这篇同人,于是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千反田给折木一封内容隐晦的情书”这样一个桥段。于是小说的主干就相应地简化成这样:如何让折木推理出这样一封谜题情书。
                  最初其实是想玩罗马音和英文转换的套路。日本人和我们的英语发音不太一样,或许可以作为对中国读者的障眼法,于是我像个智障一样对着五十音图念个不停,来模拟日本人的英语发音。也在网上查了日本人英语发音的相关资料。无意中发现百度翻译可以直接用日本人的口音读英文(特别搞笑,我险些玩物丧志)。虽然做了许多努力,但由于没有一个大致的思路,基本上算是在四处摸奖。
                  总之,这样大海捞针的方式最终没有帮助我想出推理谜题,倒是给我增添了许多欢乐。


                  IP属地:四川47楼2018-07-12 11:05
                  回复
                    后记Part6 推理构思
                    推理之所以要纠结于罗马音,一个是因为想多一些日本本土元素,另一个是想弥补一下过去没学成日语的遗憾(曾经我们学校选第二外语的时候刚好遇上钓鱼岛事件,所以选日语的人非常少,当时我也没选)。因此信是英文的,但最终答案与罗马音有关。觉得如果通篇英文转中文就太小儿科了,毕竟小学生学英语都会ambulance=俺不能死这种发音梗……但水平有限,最后无奈还是使用了英文转中文,前面有一个较明显的暗示所以还算合理吧。
                    由于是字谜推理,过程稍显冗长,缺少其他诡计那样揭晓答案时一气呵成的感觉。如果有机会的话以后会写出更成熟的推理。当然,考虑到难度的话写纯粹的日常自然更容易,但对我来说稍微有点无聊,所以可能不会这么写。加上贴吧现在人很少,也不算特别有动力吧。


                    IP属地:四川48楼2018-07-13 12:56
                    回复
                      后记Part7 同人写作
                      通常来讲,大部分同人写手都会采用自己的文风,也有部分同人作者会模仿原作。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只有文风还原才算模仿到位,但现在来看也不是如此。理论上来说,只要对原作在设定、人物、情节等某个方面进行模仿,就能算是同人作品。换句话说,当部分作品的人物已经完全崩坏的时候,它们所还原的可能仅仅是原作是设定而已。
                      说到底,同人作品从根本上抒发的是同人作者的想法,与续写原著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其立足点可能仅仅是某个情节,某个场景(比如这篇),某个设定。只要能将这一部分的创意展开,内容又能自圆其说,其实就可以算是优秀作品了。说到底,虽然我个人认为一部作品的灵魂在于人物,但也不妨有很多人更欣赏其中的情节设定等。因此同人小说产生这样的差别也就不足为奇了。
                      之前在春物吧看过一个神同人,将春物和冰果的人物结合,而且还考虑了时间差和地区差等问题,最后变为已经成年的折木给尚且是高中生的比企谷八幡解答困惑。虽然在冰果人物理解上略有不足,但那篇同人的情节设计浑然天成,作为两个作品都喜欢的读者,那是我至今为止看到的最惊艳的同人作品之一。现在想来,那篇同人就是同时把两部作品的世界观、人物设定等都结合了起来,这样的把控能力是不可多得的。链接顺便在这里贴一下
                      https://tieba.baidu.com/p/5125669803?red_tag=1202900569
                      以上是在写这篇同人的时候,我对同人写作看法的一些转变。在此向所有优秀的同人写手的人致敬。


                      IP属地:四川49楼2018-07-14 10:00
                      回复
                        至此所有的后记已经更完了,分成片段发也是为了保持更新的状态。之后我也就不会在更新了。
                        依旧希望看过的人,无论觉得好还是不好,都在下面简单地给个评论,这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IP属地:四川50楼2018-07-14 10:02
                        回复
                          补发一下被吞的第四章
                          突然发现原来贴吧可以加粗的
                          四 解读仅限字面意思
                          晚饭的最后一道菜,我开始做凉拌黄瓜。
                          一边将锅里的白醋烧开,一边往里面加白糖。会不会加太多了?稍微犹豫了一下,我还是多加了一些。与我相比,老姐的口味要偏甜,这一点与千反田倒是有些像。趁着这个空档切黄瓜。接着将烧好的调味汁放在一旁冷却,最后淋在黄瓜上就完成了。为了节约时间,我把其他菜端到了餐桌上,再把电饭锅里的饭盛到碗里。此时调味汁也已经冷却,再把凉拌黄瓜端出来。大功告成。
                          “老姐,饭好了。”
                          我往里面喊了一声。
                          “哦。”
                          几乎是同时老姐出现在餐桌前。她一边欢呼着“有凉拌黄瓜啊”一边坐下。夏天吃黄瓜确实很合适,但今天我只是想偷个懒而已。
                          “你去了神山市图书馆吗?”
                          正吃着,老姐忽然开口道。
                          “昨天去的。”
                          “哦。”
                          一时间屋子陷入了寂静。
                          “话说回来,你是怎么知道的?”
                          “门边的信件袋里多了本图书馆手册。”
                          眼神真好。我夹了一块黄瓜,放在嘴里,稍微有点甜了。下次放少点糖好了。不过老姐看上去很满意,所以估计下次还得加这么多吧。
                          距离发现那封匿名信已经过了几个小时。其间我们倒是提了不少猜想,却没几个像样的结论。说到底,如果大方向错误的话,瞎蒙乱撞是无法解开密文的。对此我本来就没报多大希望。
                          最终,我们用办公室里的复印机将信复印了三份,而原件连同信封则由我来保存。按理说信封上写着“for Chitanda”,交由千反田保存比较合适。但千反田以“自己留着也看不懂”为由拒绝了。这算是在拜托我吗?总之,最后我不情不愿地收下了这份烫手山芋。
                          “说起来,Eclair这个单词很常见吗?”
                          不知不觉把心里想的问出口了。也罢,就问问老姐的意见吧。
                          “什么啊,你迷上甜品了吗?长胖了可别后悔哦。”
                          老姐一动不动地盯着桌旁的一听啤酒。
                          “我才不喜欢甜食。为什么要这么说?”
                          “要表示奶油饼干,一般人都会说buttery biscuit。和别人说eclair的话,别人反而会听不懂吧。只有甜食爱好者才会纠结‘酥饼’和‘饼干’的区别嘛。”
                          我仿佛抓住了些什么。
                          “原来如此。那就奇怪了。”
                          “奇怪什么?”
                          “没什么。”
                          “真没劲。”
                          老姐将罐装啤酒举到跟前,摇晃了几下,随后轻轻地“哼”了一声。她一边尝试着单手开罐,一边说:
                          “这么说来,其实你是迷上外语了吗?”
                          “没有的事。”
                          “明明就有,又去图书馆又查单词。”
                          “那是社团活动。”
                          “才不会那么积极。还有在房间里念汉语。”
                          “你偷听我!”
                          “是你太大声了,而且念得很……好笑。”
                          像是回忆起了些什么,老姐“呵呵呵”地笑起来。实在是太过分了。我不想再跟她浪费时间,将碗筷放回到水槽里。
                          “你来洗碗。”
                          “哟,生气了。”
                          “才没有。”
                          “你看你看。”
                          再说下去就真的要生气了。我加快了上楼的步伐,正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身后传来老姐的声音:
                          “奉太郎。”
                          虽然不太想理会,但我还是停下了脚步。
                          “文字的魅力,起初或许在于词义的理解。但不能因此而忽略藏在背后的真正含义哦?这是作为前辈在外语上的小——小——的——告——诫。”
                          所以说,我才不想学外语啊。
                          关上房间门,亮起桌前的台灯。话说回来,其他三人有在考虑匿名信的事吗?该不会把这封信连同信封丢给我就完事了吧。我平复了一下心情,本着送佛送到西的态度,重新拿起桌上的信。
                          首先,整理一下思路。经过一个下午的努力,匿名信变成如下模样:
                          It is a tad confusing but what i need is consuming. Please first read the letter and then take the answer.
                          CAN you help me? i am eagerly hoping to tell you ALL my experiences. Maybe we could have a MEET next week. Someone said RUIN is the road to transformation. To improve our moods, we could also have some ECLAIRs in the tea bar.
                          PS. i suggest you not add an eclair in tea.
                          这有些令人困惑,却是我迫切的需求。请读完这封信并找出答案。
                          你能帮助我吗?我十分渴望告诉你我所有的经历。或许我们可以在下周见面。有人说毁灭是通往变化的途径。我们还可以在茶吧吃点奶油酥饼,以此振奋精神。
                          PS.我建议你不要在茶里泡奶油酥饼。
                          CAN ALL MEET RUIN ECLAIR
                          虽然我们已经将大写字母确定为密文,但如果直接翻译英文,便会得到“一切都能见到废墟和奶油酥饼”这样语意不明的答案。仅仅将这些单词挑出来显然是不够的。也就是说,除了“大写字母单词”这一项外,还需要其他的信息来解读密文。
                          会不会有尚未察觉的文字呢?
                          我将信纸翻个面,背面洁白一片。举起来对着顶灯照射,也看不到任何文字。又检查了一遍扔在一边的信封,里外除了正面的“for Chitanda”别无他物。要不要用火烤一下呢——寄希望于类似的手段是不现实的吧。如果不知道让隐形文字显形的方法,再怎么尝试也是白搭。另外,既然已经在明面上告知密文,应该不会再用其他方式书写文字了。
                          将身子靠在椅背上,我陷入沉思。
                          换个思路试试吧。
                          或许这本来就不能当成信件来理解呢?虽然是被装进信封内,但既没有收信人也没有寄信人,仅仅依靠某人带进地学教室。这与其说是求助,不如说是想传达某些信息吧。
                          这么说来,为什么写信者要专门将信放在地学教室呢?
                          古典文学社社员的到达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今天里志和伊原先进教室,随后是千反田,我则迟到了一刻钟。换在昨天又不一样了。如果单单想让千反田看到这封信,放在书桌抽屉、鞋柜或是其他地方不是更加合适吗?
                          想到这里,我觉得我隐约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这封信并不是给千反田的。写上“for Chitanda”,仅仅是因为千反田是古典文学社社长,这样就有理由将信放进地学教室,被我们看到了。如果收到一封无名无姓的信,很可能会被别人当成恶作剧吧。也许从一开始写信者的目标就另有其人——至于是所有人还是其中一人就不得而知了。
                          除此之外,写信人还非常了解古典文学社。
                          虽然神山高中的社团大多数都会在暑假开展活动,但具体时间则各有不同。体育类社团另说,像古典文学社这样的小社团是不会公开活动安排的。也就是说,写信人了解古典文学社的社团活动日期。
                          知道了这一点,或许能用排除法缩小嫌疑人的范围。只要回忆起可能知道社团活动时间的人,就能一一排查,锁定最终人选。这样会冒不小的风险,但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
                          “大概会遇到麻烦吧。”
                          我苦笑道。既然写信人使用了匿名的方式,自然有不透露身份的理由。况且,眼下也没有充分证据来证明写信人的身份。就这样鲁莽地直捣黄龙,恐怕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思路再次中断了。
                          无论是从收信者还是写信者的角度,都无法直接得出结论。不过这都只是偷懒的办法,或者称之为绕开密文来解答的尝试。说到底,既然写信者大费周章用密文传递信息,就一定能在信中找到答案。目前我们仅仅解读了含有英文大写字母的段落。如果将整封信理解为密文的话,相应地,其他部分也应当有隐藏的信息。
                          会不会是翻译导致信息遗失呢?这样想可能有些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吧。不过,千反田虽然英语很好,但对密文这类事情一向很没辙。如果写信者在英文词义上故弄玄虚,就算是千反田也可能会忽略。
                          总之,需要查一下词典。
                          我这才意识到身边并没有词典。英和词典由于太重被我常年放在教室抽屉,家里的电脑又没装相应的软件。看来得给里志打个电话了。
                          一边暗自抱怨“怎么这么麻烦”,我将存疑的单词抄写在纸上,准备下楼打电话。里志应该吃完饭了吧。起身的时候,我不经意间瞟了一眼书架。已经很久没有往这里添新书了。然而,与我视线平齐的位置,一个有些陌生的红色厚实封皮吸引了我的注意。
                          上面赫然写着《英和中词典》。
                          竟然包含了三门语言,应该价格不菲。但我可不记得买过这样的词典。很明显是其他人放在这里的。最可疑的人自然是……
                          罢了,这件事以后再说。眼下倒是替我节约了时间。我将词典从书架上抽出来。比想象中的还要重。那么,就按顺序查一下纸上的单词吧。先看看“consuming”和“suggest”吧。
                          咦?
                          说起来,那个单词好像也……
                          有了。
                          我停止了翻页,盯着词典右下方的位置念道:
                          “letter作为名词,意思有信件、证书、字母、字面意思、文字。”
                          原来如此。千反田将“read the letter”译作“读完这封信”,这的确是符合常理的翻译,对此我们都没什么异议。但这是基于“letter表示信件”这一用法得出的结论。如果letter表达了其他意思,那这个翻译就不成立了。
                          比方说“字母”。
                          如果将letter看作“字母”的话,“read the letter”就代指“读出字母”,也就是将信件中大写字母的部分读出——这与我们下午时的推论相吻合。“证书”和“文字”看不出特别的含义,剩下的就只有——
                          我的目光定格在“字面意思”四个字上。
                          如果将letter作为“字面意思”理解,那我们对这封信内容的翻译就得推到重来。读出字面意思,换句话说就是直译,那就要忽略正常的句法,回归句子的本来意思。
                          原来如此。
                          我拿起笔,小心翼翼地在纸上写起来。
                          “成语的深层含义变得浅显,而字面意思反而难以被使用。”
                          不知为何,在我写字的时候,这句话一直环绕在耳边。


                          IP属地:四川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6楼2018-09-05 17:10
                          回复
                            居然恢复了两次才成功,太恐怖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18-11-15 17:42
                            收起回复
                              九 拥抱飞翔
                              我已经来过很多次阵出了。第一次是里志带的路,之后是文化祭的庆功宴。当然也在活雏人偶的队伍里打过伞,还有不久前……每一次我都会见到千反田。
                              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的。我从小生活在市区,看惯了东奔西跑的老姐,对归属之地不会有特别的执着。路过寺庙会朝着地藏菩萨单手一拜,我对故乡的感情也就这点程度了。然而,千反田恐怕从没想过离开故乡,离开阵出这个地方。
                              “我想向折木同学介绍这里。”
                              残雪消融的春季,千反田在夕阳的余晖下对我说了这样的话。即便是现在——或许今后也一样——我都无法明白她那时的心情。唯一能做的,便是再度骑上自行车,在田间的坡地上探求答案。
                              昨晚,我和千反田通了电话,用尽可能平淡的语气告诉她我已经解开密文。出乎我意料的是,千反田约我在横手女士的仓库见面。那里算是千反田的秘密基地吧。唔……这是不是代表她已经明白了些什么呢?无论发生什么,我都做好了相应的觉悟。
                              沿着较短的路径骑行,很快就到了民宅的位置。我将自行车靠在一边,绕到庭院后面。窄窄的仓库屋檐下方,那扇木制双开门如上次一样关着。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仓库门前摆了一个很干净的草墩。门上的铁环没有上锁,千反田应该已经在里面了。
                              我鼓起勇气,敲了敲门。
                              “千反田在吗?”
                              过了一会儿,一个声音从门内传出。
                              “是折木同学吧。”
                              声音有些微弱,但的确是千反田。
                              “听不太清你的声音。我可以进来吗。”
                              千反田没有回应我的话,于是我尝试拉门上的铁环。铁环稍微有些生锈,发出金属摩擦的声音。正当我准备将门拉开时,门内传来有些惊慌的声音:
                              “等一下!”
                              我立马松开铁环。铁环“咣当”一声撞在门上。
                              “对不起,折木同学……能麻烦你先别进来吗?我有些……衣冠不整。”
                              这个借口真是烂到家了。不过眼下我也相当紧张,倒是能理解千反田的心情。似乎是有些过意不去,千反田小声地补充了一句:
                              “门前有一个草墩,你可以休息一下。”
                              原来这个草墩是这么用的啊。我忍俊不禁,对这个很有千反田风格的体贴表示感谢。可这让千反田更加不好意思地连声道歉。再这样再去就没完没了了。于是我直接切入正题:
                              “在电话里我说过,今天是来告诉你结论的。”
                              方才还觉得没问题,刚一开口我就紧张起来了。停顿了一下,正准备继续的时候,千反田却忽然说:
                              “那个,折木同学。”
                              “嗯?”
                              “我希望你别生气。其实……香穗已经把你的结论告诉我了。所以……”
                              说着说着,千反田声音渐渐带着哭腔。我顿时有些慌张,连忙保证道:
                              “我不会介意的。千反田,你还好吗?”
                              “我没事。”
                              我稍微松了一口气。我并不介意十文字将我的结论转告千反田,本来我就没有要求她保密。倒不如说,千反田早晚会知道这件事。千反田似乎也平静了下来,她小心翼翼地说:
                              “折木同学。”
                              “我在听。”
                              “请告诉我……那就是你的结论吗?”
                              紧闭的门后再没传来声音。我能肯定,自己的结论不会有错,那封信的确传达了那层意思。但不知为何,隔着一扇门,我隐约体会到千反田的心情。
                              那不是她希望的答案。
                              当然,我如果就此打住,可能也不会被否定。千反田习惯于为他人考虑,会将自己的想法藏在心里。但这不代表她没有期待的东西。过去的一周里,她恐怕一直一直在祈祷着答案。
                              大脑中传来嗡鸣声。我深吸一口气,用缓慢的语气说:
                              “关于之前的结论。”
                              此时要想止步还来得及。再说下去,就永远都无法回头了。这是逻辑和证据无法左右的东西,一切都可能是我自以为是的期待。然而,无论如何我都不想就此放弃。
                              于是我继续道:
                              “其实,那并非我最后的结论。”


                              IP属地:四川73楼2019-06-05 15: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