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吧 关注:154,390贴子:1,664,152

回复:关于战国时期魏国军队形态的一些个人理解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补充一些资料
魏国轻骑兵的想像复原模型

形象参考


IP属地:加拿大26楼2019-04-07 19:13
收起回复
    赵国和韩国均对的一些零散资料
    史记赵世家记载,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出兵的兵种组成情况: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牛翦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和魏国基本一致,只不过多了楼烦、东胡和戎狄化的代地赵国人组成的雇佣轻骑兵
    可能形象参考塔尔坡秦墓出土的戎狄骑马俑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毛庆沟村墓葬群中出土的三棱式青铜箭镞,而凉城县毛庆沟村地处赵国的云中郡$在春秋战国时这里曾活跃着大量的林胡,楼烦人


    IP属地:加拿大27楼2019-04-07 19:15
    回复
      赵国均对装备大型立盾的记载

      长平古战场出土的赵国均对实战装备“宁寿令戟”



      IP属地:加拿大28楼2019-04-07 19:16
      回复
        从考古资料上看,赵国出土近战武器里面戈矛戟铍都有,其中又以铍最多,这和秦的一号坑里出土的情况类似,估计赵国的近战部队百金之士里面铍兵居多,其他武器则各占一些




        IP属地:加拿大29楼2019-04-07 19:20
        收起回复
          史书中关于李牧所率北方边军的兵力和兵种的记载



          IP属地:加拿大30楼2019-04-07 19:21
          回复
            韩国均对在网上经常被鄙视,但是从记载上看,韩国均对的装备和兵员素质在战国七雄当中,至少是三晋当中,并不落后低下
            苏秦说: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百射,百发不暇止,远者达胸,近者掩心。韩卒之剑裁,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伯膊。邓师、宛冯、龙渊、大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坚。甲、盾、继、鍪、铁幕、革抉、缤芮,无不毕具。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虽然忽悠韩王的成分居多,但也不是无的放矢。

            连横派游说韩王的时候也没有对韩军的装备和兵员素质开黑,而是说韩国粮少人微,消耗不起,可见以当时中国的标准来看,韩国士兵的装备和素质还是有保障的
            韩国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地盘小不说还山地多,在战国时期一系列的战役中耗不下去。
            实战的例子,在白起的眼中,韩国均对比魏国均对精锐,所以白起在伊阙之战中不直接与韩军对战,而是只留部分兵力牵制韩军,而集中主力打击较弱的魏军,等魏国均对被打垮,韩军才被秦军从正面和侧翼双向夹击所打垮。
            说明韩国均对至少不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二军争便之利不同,是臣得设疑兵,以待韩阵,专军并锐,触魏之不意。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IP属地:加拿大32楼2019-04-07 19:40
            回复


              IP属地:加拿大35楼2019-06-21 16: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