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吧 关注:167,746贴子:18,081,497

6月19日直属群李在村李教授讲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6月19日百度直属群李在村李教授讲座文字版
首先感谢教授百忙之中来到我们恐艾吧直属群,也感谢我们的水叔,夏未央夏大姐,还有我们的各位志愿者,你们辛苦了。好了,话不多说,中间请不要插楼,谢谢合作。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6-21 01:00回复
    一:
    志愿者:李教授您好,目前绝大部分恐友比较关心的还是窗口期问题,针对于国内关于窗口期的问题说法不一,各有说辞,请问李教授您支持几周检测?不管什么行为,窗口期都是一致的吗?
    李教授:窗口期的问题,我相信大家可能是最关心同时也是最困惑的问题,每个地方说的都不一样,这个东西它并不奇怪,窗口期这个概念吧,是从感染到能查出阳性这段时间。那为什么有人说窗口期三个月,六个月,还有一年,大家把那个排除时间和窗口期给混淆了,窗口期和排除期是两个概念,一定要注意,窗口期医学上用的四代试剂窗口期两到三周,三代试剂窗口期三到四周,四代试剂可以检测抗原了,两到三周可以查出来,注意了,是两到三周可以查出来了,并不是所有人全查出来,这里牵扯一个多长时间排除的问题,窗口期就两到三周。
    我们在临床上窗口期关注的是最早多长时间能查出来,多长时间查完阴性就可以彻底放心了,这个时间更关键。这个多长时间,我们可以看医学指南,医学指南就建议查两次,一个是暴露四到六周查一次。那就有人说了窗口期不是两到三周吗?有些人两到三周查不出来,我主张四周查,这次暴露以后三个月或者十二周,查两次就可以了,这个分为两个概念,窗口期就两到三周,但是你排除的话,真正的高危行为就得查十二周或者三个月。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6-21 01:00
    收起回复
      志愿者:李教授您认为一般的恐友查完四周以后,还用担心三个月会有什么变化吗?
      李教授:这个问题牵扯目前的检测试剂,两到三周窗口期四代试剂,查四周的话,这个结果已经非常可靠了,这个可靠到什么程度呢,这个没有数据。网上它有一个说法,说两周排除多少,四周排除多少,六周排除多少,甚至说小数点后面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九,这一看就是假的,不可能。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小数点后面一位你要做一千个人,小数点后面两位你要做一万个人!七八位的话,小数点后面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九……这要做几十亿人,这不可能这个数据没有意义的。
      那为什么我们说查四周就尽量放心了呢,四代试剂两到三周就可以做了,到四周了虽然不是所有人,但是查完以后就可以放心了。医院指南为什么要说十二周.三个月呢?这个医学指南牵扯一个问题,它是针对所有人的不是针对某一个体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6-21 01:00
      回复
        志愿者:您的意思是对于正常人来说四代四周,已经是足够了对吧?
        李教授:对,已经可以了,按理说就可以不用查了,查三个月大多数属于一个心理上的问题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6-21 01:01
        回复

          志愿者:针对于部分恐友恐二型的,李教授您认为国内目前检测试剂是否可以将二型涵盖在内,二型与一型窗口期是否一致?目前国内恐友有必要恐单独的二型吗?
          李教授:咱先说二型,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因为所有检测试剂盒不管是三代四代必须包括二型,如果说不能查二型的话,它这个试剂盒是不让上市的,这个不用担心。单独的二型也能查出来恐它干嘛呢?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6-21 01:01
          收起回复

            志愿者:有的恐友会担心自己高危后近期服用了一些药物或是其他原因导致抗体产生慢检测不出来,李教授您认为什么情况会导致窗口期延长?比如什么样的药物或者手术可能会延长窗口期?
            李教授:这样的啊,我们明确延长是延长谁,不是三个月的时间,是延长那个两三周的时间人体产生抗体,当然只限于抗体,抗体的产生是跟机体的免疫反应是有关系的。比如有一些人肿瘤.放疗化疗.器官移植.服用免疫抑制剂理论上讲有可能使这个抗体产生推迟,当然了具体推迟多长时间,毕竟每个人免疫力不一样也没有详细的研究,我们只能推迟那个两到三周的时间。如果你查到三个月的话,所有因素都全部考虑进去了,包括吃阻断药。有的人问吃了艾滋病阻断药会不会延长?这种情况有可能会推迟产生,但是这个医学指南里面,它说查三个月,没有区分是否吃阻断药,你是肿瘤患者还是做过放疗化疗动过什么手术,不管什么情况最长三个月,查完阴性就可以排除了!就没有任何理由再恐惧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6-21 01:01
            回复
              四:
              志愿者:有的恐友纠结窗口期是否有传染风险,说法也是不一,您认为窗口期具有传染风险吗?传染风险和哪一期有关系吗?
              李教授:这点不应该有好多说法,为什么呢?窗口期是感染性很高的一个阶段,窗口期的时候由于抗体没产生去对抗病毒,窗口期病毒含量高,也有的人在两头的时候传染性强。一个是窗口期,一个是疾病的末期,如果不治疗到了晚期了,在这两个阶段,病毒含量很高传染性就很强。窗口期是传染性最强的时候可以这么说。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6-21 01:02
              回复
                五:
                志愿者:部分恐友会怀疑自己免疫力差导致抗体检测不到,李教授您认为免疫力低下和免疫力缺陷是否是一个概念呢?
                李教授:这个免疫力和抗体检测关系,应该是有一定关系的。为什么这么说,窗口期医学上统一说了多长时间,事实上,具体的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你比如张三可能两周三周查出来了,李四可能十五天,这个不一样,这个跟免疫力有关系。但是这个说免疫力低啊,咱们举个例子吧,cd4细胞正常人500以上,你要说470,480,免疫力低这个并不可靠。因为什么呢,咱们举个例子吧,身高一米九的和身高一米八的说身高一米六一米六五的不正常这个不对。
                但是免疫缺陷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它这个免疫力低嘛,就会影响会推迟抗体产生这个有可能的。有的人就说我cd4特别低,我就担心抗体产生慢,你说特别低吧,咱们恐友里面我从没见350以下的,低一点的话300,400左右,比正常人低一些,你自己想一想长期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下,这个免疫力肯定低一些这个并不奇怪。
                志愿者:您的意思就是说对于正常人来说,四周检测就是足够的,对吧。
                李教授:对对,它不可能说,抗体推迟到三个月以后,这不可能。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6-21 01:02
                回复

                  志愿者:关于目前国内对于窗口期众多说法,有的说两周或者六周,还有三个月甚至半年的,李教授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窗口期说法如此之多?
                  李教授:大家对于窗口期这个有个不严谨的说法,他说这个排除时间就是窗口期了,窗口期和排除期是两个概念。咱们说的窗口期,指的是最长的排除时间,是最早能发现抗体抗原阳性的时候,那个时间就是窗口期了。咱们说排除窗口期说国家规定三个月,实际上是最长的排除时间,它不是一个概念,大家有的时候将两个概念混在一块说导致不一致。
                  志愿者:您这也就是说,窗口期的定义,其实就是最早能检测出来的时间,对吧。
                  李教授:对,查抗原能最早发现,但是要注意,四代的试剂它只能更早的发现,不能更早的排除。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6-21 01:03
                  回复

                    志愿者:您认为服用阻断药后多久检测可以排除?
                    李教授:这个其实在医学指南里,已经有明确的说法,它是这么算起的,当然了不管你阻断药什么时候吃的,我们从恐友发生行为算起,最长三个月排除这样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6-21 01:03
                    回复

                      志愿者:您认为男女或是男男KJ(分被动方与主动方)有风险吗,风险分别如何,需要进行检测吗?带套KJ或是无套KJ有区别吗?
                      李教授:总体而言呢,KJ的风险还是比较小的,特别是那个男性被动方,主要接触以唾液为主,对于唾液,首先唾液不感染。口腔出血了.溃疡了.破损这个需要概率,对方阳性这个需要概率,另外一个对方是阳性并且口腔出血的情况下粘膜接触对方的血液,感染概率差不多千分之一。这三个概率一乘,对方阳性的概率乘以对方口腔出血的概率再乘以概率千分之一,这三个概率一乘它太小了可以忽略不计了,这是被动KJ在临床上,并没有单独的通过被动KJ感染的案例。
                      再说主动KJ,假设一个人给一个男性主动KJ,并且SJ了,JY在口腔接触粘膜这是一个,另外一个男性给女性主动KJ,舌头进去到YD里面去,广泛接触这个YD分泌物时间还比较长,那么这个男性要比被动KJ交风险大。那么总体来讲!KJ不光是主动方还是被动方,相对来说风险要小一些,唾液可以起到一个稀释作用。还有一个情况KJ的人会吐出一些分泌物,跟XJ不一样,它吐不出来。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6-21 01:03
                      收起回复

                        志愿者:您认为男男或者男女带套性行为(分主动方与被动方)可以完全不用考虑HIV吗?
                        李教授:这个是这样的,在XJ过程中,没有明确发现这个套破裂或脱落,这个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的,不用考虑的。但是呢,还有一个什么问题啊,是不是这样就可以到处带套的去滥,去到处找?这完全错了,第一个,你这次没破没脱落,但是下一次你能保证套不破吗?能保证不脱落吗?减少性伙伴这是必须的,洁身自爱。第二个,除非你不做,你不去接触性,自然而然的不会通过性传染,但是这不可能。那怎么办呢?那就戴个套,戴套只是最大程度上减少感染的一个风险。那么作为单次行为中,戴套了套没也没破,那么OK不用担心,但是以后尽量减少这种性伙伴。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6-21 01:04
                        回复

                          志愿者:李教授有的恐友就担心套套上有这个针孔大小的洞,您认为如果存在这种针孔大小的洞需要担心吗?
                          李教授:这个啊,你要说针孔大小的洞还好说了,因为你想想这个针孔大小的洞,首先这个分泌物进来的就少,然后在这个性活动中安全套是往外顶,外面的液体不大容易从这么小的孔进来,这是一个。分泌物进来以后这个量非常少,因为这个分泌物不是硫酸.硝酸沾一点皮肤就破了,需要一个足够的接触量.接触面积.接触时间。那么有人问了李大夫破到什么程度有风险,你这么说就没法回答了,这个东西没法研究,什么算是破了,扎一个针眼这肯定不叫破,这个破了大家都认定破了就是破了,你跟我说多大算破?没有这个概念。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6-21 01:04
                          回复
                            十一
                            志愿者:您认为男女或者男男无套行为(分主动方与被动方)风险分别如何?
                            李教授:其实主动方被动方,假如说是男女异性这一个方面的话,主动方被动方差别并不显著,我们从来不说男女之间男的风险小,女的风险大。这个要区别的话可以这么区别,女的大一些,大多少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这点跟GJ不太一样,GJ的话确实接受方风险是高多了,主动方风险小一些。这个风险就是说一个人发生一个无套行为,到底如何估算这个风险呢?这东西我们通过什么呢?可以通过一些数字来估算。
                            我们先说男女异性,特别是普通人群,也不是性服务的人群。中国目前艾滋病阳性率是万分之五,这是第一个数字。第二个数字,如果和艾滋病阳性的一个异性发生一次无套关系,一次的风险大概是千分之一左右。假设你找一个普通人,比如说同学.朋友.一夜情不收费的那种,万分之五阳性率再乘以千分一只风险大概千万分之五左右.千万分之五啊,就那么一次跟忽略不计也差不多了,完全没必要害怕。
                            如果对方是来自一个高危人群性高危人群,中国的话像男同,当一个人群阳性率超过百分之五的情况下,这算比较高危的一个人群了。HIV男同的阳性率北京的话大约百分之八左右,全国都差不多百分之八到十吧。假如说一个男同的话,他的阳性率百分之八在乘以一次感染的风险大概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左右,这个风险就高多了,为什么说同性之间发生无套风险高呢?就是这个原因,对方阳性可能性大小不一样主要是这个因素。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6-21 01:10
                            收起回复
                              十二
                              志愿者:您好,李教授。对于一些有乙肝.大三阳.治疗可能会用到拉米夫定.替米夫定.替诺韦弗这些药您认为可能会影响到检测吗?
                              李教授:如果说影响两到三周窗口期的检测我同意,但是它不影响你三个月的结果。这个药里面它除了治疗乙肝的替诺福韦和治疗艾滋病的替诺福韦都是一个剂量以外,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的100毫克剂量对HIV作用非常小。像另外几个药物呢对HIV有一个活性但是,在治疗乙肝的剂量下,起不了什么作用的。你像我们吃阻断药,吃三联阻断药要查三个月,但是你有乙肝吃乙肝的药物,最长查三个月。但是我估计在没有乙肝的情况下,举个例子,像张三这个人,他没有乙肝没有吃乙肝药,他可能三周四周就产生抗体了,但是有乙肝吃乙肝药的可能四周五周才产生抗体,但是绝对不会超过三个月。
                              志愿者:好的李教授,就是不管什么人群,三个月就是完全足够是吧?
                              李教授:所以说这个东西,艾滋病判断太简单了。我啥也不看.不看你行为.不看你中间发生了什么,只看你三个月的结果这就OK了!当然了你又要看行为,又看中间发生了什么,有时候不用三个月就可以了。我们举个例子,你像无套KJ这当然不用三个月了!因为他这个行为本来风险就很小,这种情况下四周排除的概率就更高了所以说四周就可以了。但是你说你不看行为,啥都不看的情况下就看三个月。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8-06-21 01: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