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吧 关注:25,061贴子:358,412

回复:【延熙二十年】受吧友启发,深入分析一下姜维的长城之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蜀鉴》是宋代郭允蹈撰史学著作。
 延熙二十年,姜维出骆谷,次于芒水。   维闻魏分关中兵以赴淮南,欲乘虚向秦州,率数万人出骆谷,至沈岭。时长城积谷甚多,邓艾进兵据之以拒维,维壁于芒水,数挑战,艾不应。   沈岭,寰宇记云姜维岭在县南五十里。【长城在华城华阴县秦晋分界处】。芒水,注水经云出南芒谷。


IP属地:山东37楼2021-04-04 22:54
回复
    宋朝人的两本著作《长安志》《蜀鉴》一致认为:姜维围长安,长城是华阴战国魏长城遗址。


    IP属地:山东38楼2021-04-04 23:10
    回复
      芒水是什么位置?


      IP属地:山东39楼2021-04-04 23:11
      收起回复
        帮37楼上图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1-04-05 00:34
        回复
          郭允蹈看到过水经注长城的位置(芒水,注水经云出南芒谷),但他否决了水经注的说法,认为是长城是战国魏国长城。


          IP属地:山东41楼2021-04-05 09:46
          收起回复
            司马昭进据长城南趣骆谷以疑之。说明从华阴长城关口顺渭水再顺芒水去骆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1-04-05 14:45
            收起回复
              这篇可以加精,可做一家之言。


              IP属地:山东45楼2021-04-22 10:00
              收起回复
                关于长城之战,类比于诸葛亮234年五伐。
                《郭淮传》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是时司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逆击之。后数日,亮盛兵西行,诸将皆谓欲攻西围,淮独以为此见形於西,欲使官兵重应之,必攻阳遂耳。其夜果攻阳遂,有备不得上。
                《诸葛亮传》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於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馀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宣帝纪》
                二年,亮又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垒于郿之渭水南原。天子忧之,遣征蜀护军秦朗督步骑二万,受帝节度。诸将欲住渭北以待之,帝曰:“百姓积聚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遂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亮果上原,将北渡渭,帝遣将军周当屯陽遂以饵之。数日,亮不动。帝曰:“亮欲争原而不向陽遂,此意可知也。”遣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备陽遂,与亮会于积石,临原而战,亮不得进,还于五丈原。会有长星坠亮之垒,帝知其必败,遣奇兵掎亮之后,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余人。时朝廷以亮侨军远寇,利在急战,每命帝持重,以候其变。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帝怒,表请决战,天子不许,乃遣骨鲠臣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后亮复来挑战,帝将出兵以应之,毗杖节立军门,帝乃止。初,蜀将姜维闻毗来,谓亮曰:“辛毗杖节而至,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心,所以固请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帝弟孚书问军事,帝复书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与之对垒百余日,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距帝者。帝以穷寇不之逼,于是杨仪结阵而去。经日,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帝审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辛毗以为尚未可知。帝曰:“军家所重,军书密计、兵马粮谷,今皆弃之,岂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关中多蒺藜,帝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蒺藜悉著屐,然后马步俱进。追到赤岸,乃知亮死。审问,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帝闻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先是,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竟如其言。亮部将杨仪、魏延争权,仪斩延,并其众。帝欲乘隙而进,有诏不许。三年,迁太尉,累增封邑。
                《明帝记》三月,诸葛亮出斜谷,屯渭南,司马宣王率诸军拒之。诏宣王:“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八月,司马宣王与亮相持,连围积日,亮数挑战,宣王坚垒不应。会亮卒,其军退还。


                IP属地:山东46楼2021-05-15 17:54
                回复
                  三月,大司马曹真薨。诸葛亮寇天水,诏大将军司马宣王拒之。秋七月丙子,以亮退走,封爵增位各有差。
                  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绝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IP属地:山东47楼2021-05-15 17:55
                  回复
                    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后迁城阳太守。


                    IP属地:山东48楼2021-05-15 17:55
                    回复
                      长城之战:
                      《姜维传》 二十年,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反于淮南,分关中兵东下。维欲乘虚向秦川,复率数万人出骆谷,径至沈岭。时长城积谷甚多而守兵乃少,闻维方到众皆惶惧。魏大将军司马望拒之,邓艾亦自陇右,皆军于长城。维前住芒水,皆倚山为营。望、艾傍渭坚围,维数下挑战,望、艾不应。景耀元年,维闻诞破败,乃还成都。复拜大将军。
                      《邓艾传》二年,拒姜维于长城,维退还。
                      《司马望传》
                      在任八年,威化明肃。先是蜀将姜维屡寇关中,及望至,广设方略,维不得为寇,关中赖之。
                      《三少帝》无记载


                      IP属地:山东49楼2021-05-15 17:56
                      回复
                        234年诸葛北伐,司马懿传郭淮传纷纷记载如何堵着不让诸葛亮前进。249年一次对待姜维数千偏军,邓艾占据洮城堵着姜维“得以不败”就描写了一大段。
                        真要是姜维被司马望、邓艾堵着严严实实的,邓艾传司马望传怎么就短短的一句话?至少应该像郭淮传、邓艾传那样描写姜维如何被堵憋得啊,像占据北原、阳遂、洮城之类的。怎么陈寿一句话都不提,这么大胆敢漏当朝大将军王爷司马望的战绩?
                        司马望、邓艾传只提一短句,分明是没有做到抢占先机,占据五伐北原阳遂乃至洮城这样的据点,没有做到“得以不败”,分明就是败了,被姜维有所突破,才无法记载。


                        IP属地:山东50楼2021-05-15 17:56
                        回复
                          总结一下长城之战魏败蜀胜的证据:
                          1、姜维复拜大将军,必然需要战功。诸葛复丞相的战功“馘斩王双;兴复二郡”。而敌方大将邓艾司马望没有晋升。
                          2、邓艾传、司马望传都没有得以不败的记录,仅有一短句,不同于其传对于其他战役(249年规模比这小数倍,却记载详细;234年仅仅阻止诸葛亮也记载详细)记载。且三少帝记中也没记载,异常。
                          3、邓艾、司马望从骆谷口的长城退至渭水,说是主动撤退恐怕也很奇怪。
                          4、258年战役进行中,蜀汉改元景耀,很可能是前线捷报的佐证,相辅相成。
                          5、薄城长城战场发现的蜀汉延熙弩机。


                          IP属地:山东51楼2021-05-15 18:05
                          收起回复
                            诸葛诞起兵于257年5月,败于258年2月。5月加封司马昭,6月大论淮南之功,封爵行赏各有差。
                            姜维起兵的可能月份:最长257.6——258.5 或 最短257.12——258.2 或 中间257.8——258.3(200天)


                            IP属地:山东52楼2021-05-19 17:50
                            收起回复
                              六月丙子,诏曰:"昔南阳郡山贼扰攘,欲劫质故太守东里衮,功曹应余独身捍衮,遂免於难。余颠沛殒毙,杀身济君。其下司徒,署余孙伦吏,使蒙伏节之报。"
                              218年的南阳候音叛乱,为什么在40年后的258年提出来,封功臣之后,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loui_


                              IP属地:山东53楼2021-05-19 17: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