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众多修行经典中,太傻天书有些特别,一上来就直指分离,决定了其入门门槛的高度。作者在书中说的只有1%的人真正读懂,原因也在此。实践过
的朋友们一定明白,分离实在是一个难缠的对手,做为灵魂的载具先天带着千万年来积累的生物性分离,累世体验隐藏在潜意识中的跨世分离,从小到大不断灌输不断强化的社会性分离(本文的提到的分离主要指这一类)。从贴吧提问贴,各种群里的讨论来看,相信许多太傻天书的读者和实践者都卡在第一步面前,许多发言中的分离性元素并没有被发布者察觉。LZ做为坚持反义词练习,常常察觉自我的一位太傻天书实践者在此分享一下对分离的观察和清理经验,供各位同学参考。(仅供参考,不必相信,可以在合一中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信念工具)
分离的定义:先看一段书中原话“差别是现实,但没有区别......分离的意思,就是对差别的误用。当你在一些差别上加上情感的因素,诸如好坏对错、美丑善恶的时候,这些差别也就成为了区别,也就成为了分离......这些分离都来自于你附加的情感,所以,本质上,这个分离的力量和随之的矛盾,都是你自己制造的。” 分离又称二元意识,即附加在事物现实差别上的主观好恶。从行为上来举例,就像一把米尺,人为的规定50公分刻度左边为好,右边为坏。 所以,尺子是分离吗?49公分和51公分是分离吗? 不,附加在上面的主观好恶才是分离,分离不是事物差别,是一种主观上区分划分割裂事物的主观意识状态。 现在,有同学常问的“分离与合一不也是分离吗?”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自己解答了吗。
分离的特点与影响:分离作为一种主观意识状态,直接表现为喜好一端与厌恶一端的情感与认知,以及其驱动的趋利避害的行为。分离来源于外部事物的差别,由他人或自己的大脑病毒制造。分离起源于一种二元划分规则,由大脑制造或被大脑接受植入信念系统后,开始发挥作用,形成认知-情绪-行为反应模式。 分离无穷无尽,从精度上可以无限细分,从深度上可以无限延伸。分离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难被满足,到一定程度必然失衡和崩溃。分离即二元意识顾名思义,具有相反的两端。分离并非一成不变,其规则会动态变化,根据立场不同,正反甚至会反转。各种分离意识会相互缠绕共生,层叠罗织,构成一个坚固的信念监狱。 分离作为一种主观意识状态,会创造相应的经历和体验,在社会中具有传播性,人们会互相投射,共鸣强化。分离是大脑病毒的专利,合一自性(太傻)协调指导在大脑看来也许属于分离的行为,但其本身没有趋利避害的意识和判断。 从合一角度来说,分离并没有错,是体验自我的其中一种游戏设定而已,而基础的生物性分离也起到保护身体载具,延续体验的作用(?)。(疼痛感是分离吗?欢迎讨论) 综上再结合我们自己的体验,可以看到,分离持续控制着我们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其源自外部差别并由大脑病毒制造,而控制力量由我们自己的信念(接受,相信,参与)提供。分离让我们在一个个场景中重复着悲欢离合,浪费着大量的创造能量。分离让我们不再看到事物的全貌,遮蔽我们的眼睛,无法看到维系在万事万物中的爱,直接阻碍我们踏入太傻第一步。另外,最近越来越多的信息源指出,分离或二元意识的多少跟脱离地球轮回系统密切相关。
下面举一个例子,让我们看看分离怎么从无到有,其发展特点和影响。幼儿园里,老师给第一天刚来的小朋友们发入园小花朵,本来都是小黄花,结果不够了,于是给一位叫小明的小朋友发了小红花。无论什么颜色,小朋友们得到花朵都很高兴。第二天,老师宣布说,表现好的小朋友能得到小红花。听完这话,小明可高兴了迫不及待地炫耀起他的小红花来。其他小朋友都很羡慕他,围过来想跟他做朋友。课堂变得吵闹起来,老师不高兴了,过来批判了他。小明很委屈和难受,而小朋友们也觉得他是坏孩子,不想再跟他玩了。小明害怕大家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于是拼命收集小红花,虽然放弃玩耍调皮捣蛋的机会,每次得到都很高兴,但是班里有一位更听话的小朋友小刚,每次被他抢了小红花,小明都特别难受。渐渐的,虽然小明的小红花远远超过了班里其他小朋友(除了小刚),比起他们,小明却少了原本的快乐多了很多嫉妒与失落,还有自己不是好孩子的自我否定。直到有一天,老师宣布小红花作废,开始用顶呱呱来奖励表现好的小朋友...... (这个故事包含了:无分离时的状态,来自外部二元规则的给出,头脑无意识的接纳并相信,开始影响认知与行为,集体投射和强化分离意识,分离导致的祸福转化,大脑病毒根据经历制造分离规则,新旧分离意识的交织构建(小红花多少与好孩子坏孩子),执着于分离的一端,压制本性,得到分离的快感,同时必然伴随另一端的恐惧和厌恶,分离越来越难被满足,快感与痛苦开始失衡,最后,新的二元规则出现,头脑有意识的选择性接纳,开始新一轮的认知-情绪-行为反应模式,旧模式沿用,负面认知仍然存留 )
分离的清除: 为什么要清除分离意识?答:清除分离为太傻天书的入门法门,为的是踏入太傻第一步,进入更高层次的世界体验自我,最终回归一。(这种趋向性,是一种分离吗?欢迎讨论) 从思维创造原则和分离的特点可以得出,清除分离意识应从内部主观入手,而不是改变外部事物(本末倒置),其原理就是改变认知-情绪-行为的反应模式,作用对象为存放二元规则的信念系统,同时不再添加新的分离意识。 具体方法,太傻天书的反义词练习,每当察觉到分离意识,用语言和观想等形式平衡融合分离两端,然后复查信念系统,看是否还有分离倾向,反思平时有哪些过程会强化这一分离意识,再看是否有连带分离,拔出来进行平衡,若一时无法平衡完,下次再察觉平衡即可。 说一说这个反义词练习,刚开始我也觉得没用,坚持了一段时间,直接在万事万物中看到爱走上第一步。从原理上来说,这个过程通过语言和观想方式直接改变意识和信念系统,久而久之,就真的看不到区别了,而不是刚开始练习时嘴上看不到而已,所以,作为实践者在这里告诉大家可以坚持练习,信念系统一定会有改变,效果一定是有的。(PS:信念系统的改变也许比你想象中要容易得多,作用发生之快会出乎你的意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 催眠 和 轻疗愈敲击法 各种信念释放法) 反义词练习除了刚开始的无变化期,还有一个关卡在于时刻察觉分离意识。个人有一个方法,就是从情绪入手,一旦有情绪,背后必然是分离意识。生完气,香菇蓝瘦完,记得跳出场景,从情绪入手查找分离信念,“为什么我会生气,我相信着什么样的分离信念而导致生气呢?”,所以,情绪也可以反过来做为我们清除分离的查找工具,不要让二元意识判断规则有色眼镜限制了自己。这里分享一个帮助跳出场景的类比工具,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超大型音乐会,我就是一位乐手。生活中种种我们参与的互动场景,可以看成是一种合奏,你可以和同样喜欢蓝调的乐手们同奏一曲,也可以用口琴和重金属乐手们互怼,当然奏出来的声音就不会那么悦耳了。 现在,你要和谁合奏演奏一支什么样的曲子呢?
总结,分离的清除需要察觉和主动平衡,情绪可以是察觉分离的入口。 另:脱离时间的“在当下”也可以慢慢饿死分离,不多做介绍,欢迎讨论。
分离清除后的效果:在同一场景中,不再被认知情绪左右行为,可以客观的看待事物,保持平静祥和,创造和谐的实相。提高和太傻沟通的清晰度,以便接受太傻的实时指导,做事的专注度和效率提高。获得一种自由感,轻松感,如释重负,保持身心健康。清除分离到一定程度,在事物中看到爱,走上太傻第一步。
分离杂谈: 一些人们认为理所应当,坚信不疑的事物往往基于分离,例如法律,道德,公正等等。“既然没有区别,那你咋不去XXX呢?”,“失道而后德”了解一下,合一之中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伤害自己就是伤害他人,大道自然不会自残,“给出什么,得到什么”亦是这个这个宇宙的规则之一。 常见分离举例,境界高低,大师凡夫,生死,得失,对错,善恶,地位高低,权力大小,称赞批评,尊重鄙视,关爱抛弃,被理解被误解,高尚低俗,金钱多少,成功失败,胜负,第一名和第二名,勤奋懒惰,发达落后,国产进口,昂贵便宜,胖瘦,美丑。。。欢迎举例,这是一个自我察觉分离的练习。 关于生物性分离,潜意识跨世分离,其本质都是分离意识,清除方法也一样,只是查找和平衡过程相对较难,不代表无法平衡,针对生物性分离的辟谷,守戒大师,拙火(?),古今中外例子都有,催眠对潜意识跨世分离的效果也很好。
强大的信念工具,分离推土机,直接拆掉大部分分离的根基,直接推平信念监狱,平衡分离难度大大降低,打不生气骂不还口,遇事先平静或高兴,情绪完全自我掌握,静观变得轻松无比,自由感,轻松感前所未有。
缘起,不久前一天晚上和朋友玩了三国杀的桌面游戏(虽在第一步也会接受一些分离性娱乐,你不知道你会从中学会什么),和往常一样,胜利时会兴高采烈,眉飞色舞,被秒杀时,提前退场时,有技能有好牌用不出时,会特别难受。这一天,胜率异常的低(太傻我知道是你),在回家以后我开始思考起一个问题来,有些局面其实就差一张牌,非常接近,只是最后按规则你胜利时,很高兴,输了,气得不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明明从过程看可能99%都是一样的,只是最后出来个字幕,WIN or LOSE(比如守望先锋等各种游戏),能引起如此不同的情绪实在想让人探究一番。于是,我发现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分离,直接拆掉了其根基,阻断了情绪反应,不再需要一个个的平衡分离了,整个监狱垮了! 阐述如下,引起这个差别的只是游戏的划分规则,我们选择相信这个规则,把自己的经历套入其中,根据规则划分的条件,符合赢的就引发情绪高兴,符合输的就引发难受反应。**,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规则合理吗,谁规定的? 如果是个只有万分之一才能赢的变态规则呢? 还有,为什么我们要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摇个铃就流口水,简简单单就被这个东西左右了情绪??? 为什么不能颠倒过来,输了高兴,赢了难受,或者输赢都高兴呢?我的认知我自己做主啊。 所有的社会性分离全部都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个场景一个个游戏一个个规则,被表扬了要高兴,被批评了要难受,59分憋屈,60分万岁,开着宝马就是满足,开着电摩不敢见人。超过平均工资100块满足了,第二天平均工资涨了101块,又不满足了。 各种规则无论合理不合理,像个指挥棒一样告诉我们这里高潮,那里低谷,叫你高兴就给我高兴,叫你难受就给我难受,TMD这控制我们的力量还是我们自己提供的。我们在这种模式中像听到铃声的狗一样(被)玩了无数次基于分离的悲欢小游戏了,你能信? 傻,真的是太傻了,分离啊分离,你想让我信你都不行了。 至此,无论是否交织层叠连带强化,无论经营了多久的分离意识,这个从小到大一步步构建的信念监狱彻底崩塌。分离,我砸烂你的铃铛,随我心意更改你的规则,我扩展自己的认知,再拿回我情绪的指挥棒,现在开始,我要演奏自己的歌!
的朋友们一定明白,分离实在是一个难缠的对手,做为灵魂的载具先天带着千万年来积累的生物性分离,累世体验隐藏在潜意识中的跨世分离,从小到大不断灌输不断强化的社会性分离(本文的提到的分离主要指这一类)。从贴吧提问贴,各种群里的讨论来看,相信许多太傻天书的读者和实践者都卡在第一步面前,许多发言中的分离性元素并没有被发布者察觉。LZ做为坚持反义词练习,常常察觉自我的一位太傻天书实践者在此分享一下对分离的观察和清理经验,供各位同学参考。(仅供参考,不必相信,可以在合一中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信念工具)
分离的定义:先看一段书中原话“差别是现实,但没有区别......分离的意思,就是对差别的误用。当你在一些差别上加上情感的因素,诸如好坏对错、美丑善恶的时候,这些差别也就成为了区别,也就成为了分离......这些分离都来自于你附加的情感,所以,本质上,这个分离的力量和随之的矛盾,都是你自己制造的。” 分离又称二元意识,即附加在事物现实差别上的主观好恶。从行为上来举例,就像一把米尺,人为的规定50公分刻度左边为好,右边为坏。 所以,尺子是分离吗?49公分和51公分是分离吗? 不,附加在上面的主观好恶才是分离,分离不是事物差别,是一种主观上区分划分割裂事物的主观意识状态。 现在,有同学常问的“分离与合一不也是分离吗?”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自己解答了吗。
分离的特点与影响:分离作为一种主观意识状态,直接表现为喜好一端与厌恶一端的情感与认知,以及其驱动的趋利避害的行为。分离来源于外部事物的差别,由他人或自己的大脑病毒制造。分离起源于一种二元划分规则,由大脑制造或被大脑接受植入信念系统后,开始发挥作用,形成认知-情绪-行为反应模式。 分离无穷无尽,从精度上可以无限细分,从深度上可以无限延伸。分离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难被满足,到一定程度必然失衡和崩溃。分离即二元意识顾名思义,具有相反的两端。分离并非一成不变,其规则会动态变化,根据立场不同,正反甚至会反转。各种分离意识会相互缠绕共生,层叠罗织,构成一个坚固的信念监狱。 分离作为一种主观意识状态,会创造相应的经历和体验,在社会中具有传播性,人们会互相投射,共鸣强化。分离是大脑病毒的专利,合一自性(太傻)协调指导在大脑看来也许属于分离的行为,但其本身没有趋利避害的意识和判断。 从合一角度来说,分离并没有错,是体验自我的其中一种游戏设定而已,而基础的生物性分离也起到保护身体载具,延续体验的作用(?)。(疼痛感是分离吗?欢迎讨论) 综上再结合我们自己的体验,可以看到,分离持续控制着我们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其源自外部差别并由大脑病毒制造,而控制力量由我们自己的信念(接受,相信,参与)提供。分离让我们在一个个场景中重复着悲欢离合,浪费着大量的创造能量。分离让我们不再看到事物的全貌,遮蔽我们的眼睛,无法看到维系在万事万物中的爱,直接阻碍我们踏入太傻第一步。另外,最近越来越多的信息源指出,分离或二元意识的多少跟脱离地球轮回系统密切相关。
下面举一个例子,让我们看看分离怎么从无到有,其发展特点和影响。幼儿园里,老师给第一天刚来的小朋友们发入园小花朵,本来都是小黄花,结果不够了,于是给一位叫小明的小朋友发了小红花。无论什么颜色,小朋友们得到花朵都很高兴。第二天,老师宣布说,表现好的小朋友能得到小红花。听完这话,小明可高兴了迫不及待地炫耀起他的小红花来。其他小朋友都很羡慕他,围过来想跟他做朋友。课堂变得吵闹起来,老师不高兴了,过来批判了他。小明很委屈和难受,而小朋友们也觉得他是坏孩子,不想再跟他玩了。小明害怕大家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于是拼命收集小红花,虽然放弃玩耍调皮捣蛋的机会,每次得到都很高兴,但是班里有一位更听话的小朋友小刚,每次被他抢了小红花,小明都特别难受。渐渐的,虽然小明的小红花远远超过了班里其他小朋友(除了小刚),比起他们,小明却少了原本的快乐多了很多嫉妒与失落,还有自己不是好孩子的自我否定。直到有一天,老师宣布小红花作废,开始用顶呱呱来奖励表现好的小朋友...... (这个故事包含了:无分离时的状态,来自外部二元规则的给出,头脑无意识的接纳并相信,开始影响认知与行为,集体投射和强化分离意识,分离导致的祸福转化,大脑病毒根据经历制造分离规则,新旧分离意识的交织构建(小红花多少与好孩子坏孩子),执着于分离的一端,压制本性,得到分离的快感,同时必然伴随另一端的恐惧和厌恶,分离越来越难被满足,快感与痛苦开始失衡,最后,新的二元规则出现,头脑有意识的选择性接纳,开始新一轮的认知-情绪-行为反应模式,旧模式沿用,负面认知仍然存留 )
分离的清除: 为什么要清除分离意识?答:清除分离为太傻天书的入门法门,为的是踏入太傻第一步,进入更高层次的世界体验自我,最终回归一。(这种趋向性,是一种分离吗?欢迎讨论) 从思维创造原则和分离的特点可以得出,清除分离意识应从内部主观入手,而不是改变外部事物(本末倒置),其原理就是改变认知-情绪-行为的反应模式,作用对象为存放二元规则的信念系统,同时不再添加新的分离意识。 具体方法,太傻天书的反义词练习,每当察觉到分离意识,用语言和观想等形式平衡融合分离两端,然后复查信念系统,看是否还有分离倾向,反思平时有哪些过程会强化这一分离意识,再看是否有连带分离,拔出来进行平衡,若一时无法平衡完,下次再察觉平衡即可。 说一说这个反义词练习,刚开始我也觉得没用,坚持了一段时间,直接在万事万物中看到爱走上第一步。从原理上来说,这个过程通过语言和观想方式直接改变意识和信念系统,久而久之,就真的看不到区别了,而不是刚开始练习时嘴上看不到而已,所以,作为实践者在这里告诉大家可以坚持练习,信念系统一定会有改变,效果一定是有的。(PS:信念系统的改变也许比你想象中要容易得多,作用发生之快会出乎你的意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 催眠 和 轻疗愈敲击法 各种信念释放法) 反义词练习除了刚开始的无变化期,还有一个关卡在于时刻察觉分离意识。个人有一个方法,就是从情绪入手,一旦有情绪,背后必然是分离意识。生完气,香菇蓝瘦完,记得跳出场景,从情绪入手查找分离信念,“为什么我会生气,我相信着什么样的分离信念而导致生气呢?”,所以,情绪也可以反过来做为我们清除分离的查找工具,不要让二元意识判断规则有色眼镜限制了自己。这里分享一个帮助跳出场景的类比工具,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超大型音乐会,我就是一位乐手。生活中种种我们参与的互动场景,可以看成是一种合奏,你可以和同样喜欢蓝调的乐手们同奏一曲,也可以用口琴和重金属乐手们互怼,当然奏出来的声音就不会那么悦耳了。 现在,你要和谁合奏演奏一支什么样的曲子呢?
总结,分离的清除需要察觉和主动平衡,情绪可以是察觉分离的入口。 另:脱离时间的“在当下”也可以慢慢饿死分离,不多做介绍,欢迎讨论。
分离清除后的效果:在同一场景中,不再被认知情绪左右行为,可以客观的看待事物,保持平静祥和,创造和谐的实相。提高和太傻沟通的清晰度,以便接受太傻的实时指导,做事的专注度和效率提高。获得一种自由感,轻松感,如释重负,保持身心健康。清除分离到一定程度,在事物中看到爱,走上太傻第一步。
分离杂谈: 一些人们认为理所应当,坚信不疑的事物往往基于分离,例如法律,道德,公正等等。“既然没有区别,那你咋不去XXX呢?”,“失道而后德”了解一下,合一之中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伤害自己就是伤害他人,大道自然不会自残,“给出什么,得到什么”亦是这个这个宇宙的规则之一。 常见分离举例,境界高低,大师凡夫,生死,得失,对错,善恶,地位高低,权力大小,称赞批评,尊重鄙视,关爱抛弃,被理解被误解,高尚低俗,金钱多少,成功失败,胜负,第一名和第二名,勤奋懒惰,发达落后,国产进口,昂贵便宜,胖瘦,美丑。。。欢迎举例,这是一个自我察觉分离的练习。 关于生物性分离,潜意识跨世分离,其本质都是分离意识,清除方法也一样,只是查找和平衡过程相对较难,不代表无法平衡,针对生物性分离的辟谷,守戒大师,拙火(?),古今中外例子都有,催眠对潜意识跨世分离的效果也很好。
强大的信念工具,分离推土机,直接拆掉大部分分离的根基,直接推平信念监狱,平衡分离难度大大降低,打不生气骂不还口,遇事先平静或高兴,情绪完全自我掌握,静观变得轻松无比,自由感,轻松感前所未有。
缘起,不久前一天晚上和朋友玩了三国杀的桌面游戏(虽在第一步也会接受一些分离性娱乐,你不知道你会从中学会什么),和往常一样,胜利时会兴高采烈,眉飞色舞,被秒杀时,提前退场时,有技能有好牌用不出时,会特别难受。这一天,胜率异常的低(太傻我知道是你),在回家以后我开始思考起一个问题来,有些局面其实就差一张牌,非常接近,只是最后按规则你胜利时,很高兴,输了,气得不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明明从过程看可能99%都是一样的,只是最后出来个字幕,WIN or LOSE(比如守望先锋等各种游戏),能引起如此不同的情绪实在想让人探究一番。于是,我发现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分离,直接拆掉了其根基,阻断了情绪反应,不再需要一个个的平衡分离了,整个监狱垮了! 阐述如下,引起这个差别的只是游戏的划分规则,我们选择相信这个规则,把自己的经历套入其中,根据规则划分的条件,符合赢的就引发情绪高兴,符合输的就引发难受反应。**,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规则合理吗,谁规定的? 如果是个只有万分之一才能赢的变态规则呢? 还有,为什么我们要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摇个铃就流口水,简简单单就被这个东西左右了情绪??? 为什么不能颠倒过来,输了高兴,赢了难受,或者输赢都高兴呢?我的认知我自己做主啊。 所有的社会性分离全部都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个场景一个个游戏一个个规则,被表扬了要高兴,被批评了要难受,59分憋屈,60分万岁,开着宝马就是满足,开着电摩不敢见人。超过平均工资100块满足了,第二天平均工资涨了101块,又不满足了。 各种规则无论合理不合理,像个指挥棒一样告诉我们这里高潮,那里低谷,叫你高兴就给我高兴,叫你难受就给我难受,TMD这控制我们的力量还是我们自己提供的。我们在这种模式中像听到铃声的狗一样(被)玩了无数次基于分离的悲欢小游戏了,你能信? 傻,真的是太傻了,分离啊分离,你想让我信你都不行了。 至此,无论是否交织层叠连带强化,无论经营了多久的分离意识,这个从小到大一步步构建的信念监狱彻底崩塌。分离,我砸烂你的铃铛,随我心意更改你的规则,我扩展自己的认知,再拿回我情绪的指挥棒,现在开始,我要演奏自己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