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吧 关注:5,937贴子:170,853
  • 3回复贴,共1

【允冠百王】外戚和宦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杨联陛的《东汉的豪族》第八章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5-25 13:42回复
     自建武、永平,民亦新免兵革之禍,人有樂生之慮,與高、惠之間同,而政在抑彊扶弱,朝無威福之臣,邑無豪桀之俠。以口率計,斷獄少於成、哀之間什八,可謂清矣。〔一〕然而未能稱意比隆於古者,以其疾未盡除,而刑本不正。《汉书.刑法志》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05-25 13:52
    回复
      三公制与丞相制,不仅官称不同,更重要的是实际职权有很大的差异。汉成帝以前基本上是丞相制,丞相掌佐天子,助理万机,御史大夫为承相副式。武帝时,对丞相职权虽有所裁抑,但在法定制度上,丞相仍为中央政府的最高级官吏,有主管一切行政的责任。及至成帝改为三公制以后,情况便发生了
      变化。《道典》 卷十九《职官一》说:“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与大司马、丞相是为三公,皆宰相也。”
      于是丞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一人单独的责任制,改为三人共同负责制。这是汉武帝栽抑丞相职权的进一步发展,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尊地位,被三人的平起平坐代替了。
      东汉实行的就是这种三公制。但是有两点需要指出:一是官名有多次变化,二是三公并没有实权。
      先说官名的变化。东汉初年,仍沿用西汉末的名称,刘昭补注《后汉书。百官志》时引《汉官仪》说;
      “王莽时议以汉无司徒官,故定三公之号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世祖即位,因而不改。”直到建武二十七年五月诏日:
      “昔契作司徒,禹作司空,皆无大名,其令二府去大。”注云:“朱祜奏:宜令三公并去大名,以法经典。帝从其议。”“又改大司马为太尉。”①
      这就是说当时的三公为太尉、司徒、司空。《后汉书,百官志》即以此为准叙述三公:“太尉公一人”、“司徒公一人”、“司空公一人”。灵帝时,大司马与太尉并置,这是比较特殊的情况。献帝建安十三年,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又恢复了丞相制。如果说,三公制的出现是削弱丞相权力的一个重要措施;那么,东汉末年罢三公官,则是丞相专权的需要。刘昭写道,“献帝初,董卓自太尉进为相国,而司徒不省。及建安末,曹公为丞相,郗虑为御史大夫,则罢三公官。”②由此可以看出,官名尤其是高级官吏名称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政治形势的变化。
      其次说三公的职权。东汉三公,爵高禄厚,爵皆列侯,其奉月钱六万,其秩皆万石,名义上还分部九卿,每公辖隶三卿:
      “太尉公主天,部太常、卫尉、光禄勋;司徒主人,部太仆、大鸿胪、廷尉;司空主地,部宗正、少府、大司农。”T
      然而在实际上不过行文上下,受成而已,国家大事,则多由皇帝的近臣尚书办理。《后汉书。 仲长统传》云: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衽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 陈忠传》亦云:
      “汉典旧事,丞相所请,靡有不听。今之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陵迟以来,其渐久矣。”
      东汉三公不仅不得预闻选举诛赏,甚至三公弹劾近臣都遭到尚书的质问;“公府外职, 而奏劾近官,经典权事,有故事乎!?②
      可见三公的实权,在东汉时已转归尚书。不过,三公虽无实权,但其地位仍极尊贵,上自天子,下至朝臣,会见三公,均加礼敬。有时还可参议朝政,监察百官。《后汉书。陈忠
      )《通典》卷二十《职官二》。 《通舆》卷二十《职官二》。《后汉书。杨来传》。
      传》:
      “三公称日家宰,王者待以殊敬。在舆为下,御坐而起。入见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董是非。”《通典》卷二十《职官二》也说:
      “汉制,三公不与盗戒,若领兵入见,皆交戟叉颈而前。朝臣见三公皆拜。天子御坐即起,在舆为下 寸廷公,天子临轩,六百石以上悉会,直事卿赞拜,绶,公三让然后受。”“凡国有大造大疑,(大员
      到....。.
      徒、司空通而论之;国有过事,与二公通谏诤之
      duth117 tTSMSLE.CEIP
      关于东汉三公的地位和权力,马端临概括得比较全面 ..
      “自后汉时,虽置三公,而事归台阁,肖书女
      SANIAR ev=C.mNer 。鲜
      之生。然当时尚书不过预闻国政,未尝尽夺三
      也。”① 高级分享
      实际情况是,东汉三公的地位是崇高的,权力的大小
      时而异,是否兼录尚书事也有不同,而贵罚又是相当 输出长图
      往因为灾变而同时策免三公,《后汉书。 徐防传》:
      “(永元)十六年,拜(徐防)为司徒。延平元年迁太
      尉,与太傅张禹参录尚书事....安帝即位以定策封龙乡侯...其年以灾异寇贼,策免就国。凡三公以灾异策免,始自防也。”
      这后一句不确,早在明帝时因为“日有食之,三公免冠自劾”图已开其端。所以有人说东汉时的三公,是“任之轻而贵之重”③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8-05-27 01:20
      回复
        秦汉的统治者设立丞相制度,本来的月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提高皇权;但是由于丞相地位的崇高和权力的增大,必然要和君权发生冲突,而专制皇帝为要加强白己的权力,也必然想方设法削践丞相的权力。汉初的儿任丞相都是功高望重,而且多能深自贬抑,故君臣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缓和,然而这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矛盾的办法。真正从制度上削弱相权,则始于武帝,中经成帝的改制,最后完成于东汉光武帝。
        从武帝开始,丞相的权力便逐渐转归中朝尚书,而丞相的地位也随之降落。《汉书,公孙弘传》说;
        (公孙弘以后)李蔡、严贵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嫠继踵为丞相。自蔡至庆,丞相府客馆丘虚而已,至贺、屈楚时,坏以为马厩、车库、奴婢室矣。唯庆以悖谨,复终相位,其余尽伏诛云。
        《盐铁论。數匮篇》也有类似的记载。这些记载可能有夸大之处,但也不是毫无根据。从相府客馆衰败的景象中,也可看出这个时期丞相权力的缩小和地位下降。同时,从汉武帝对丞相 的态度也能看出这个问题,汉武帝改变了过去皇帝见丞相礼貌甚恭的态度,如“丞相(公孙)弘宴见,上或时不冠”①。丞相稍不如意,就要受到当面斥贵,甚至动辄被治罪处死。自公孙弘后,任丞相的六人中,获罪白杀的二人(李蔡、严青翟),被下狱处死的三人(公孙贺、赵周、刘屈艳)。而丞相在相位中被处死的现象,在公孙弘任职以前的十七人中从未出现过。由于上述情况,所以有人视任相职为畏途,诚惶诚恐,不敢接任。如公孙贺被任为丞相时,“不受印绶,顿首涕立”图。有的人担任丞相后,虽然终老相位,也只是空有其名,如石庆为丞相时,“九卿更进用事,事不关决于庆,庆醇谨而已,在位九岁,无能有所匡言”图。即使如此,石庆也险些被逼自杀。所有这些和汉朝前期相比,丞相地位变化之大,是很明显的。
        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录尚书事,掌握了朝中的全部政务,“改事壹决于光”④。前后两任丞相,一个车千秋“终不肯有所言”回,一个杨敞“徒唯唯而已”⑥。有一次丞相车千秋召中二千石、博士于公车门会议,这本是丞相职权范围以内的事,而霍光竟以千秋擅召中二千石以下,欲致其罪。丞相权力的下降,于此可见一班。
        成帝时,置三公宜,丞相之权一分为三。至哀帝时,连丞
        ①《汉书。汲黯弘传》。②《汉书。公孙贺传》。⑧《汉书.石奋传》。国《汉书。霍光传》。5《汉书*车千秋传》。《汉书.杨敝传》。
        相之名也被废掉,改为大司徒。东汉光武时,尚书台正式成为中央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时的丞相(即司徒)更是有名无
        实,有职无权,所谓论道之官,备员而已。至于东汉末曹操为相之名也被废掉,改为大司徒。东汉光武时,尚书台正式成为中央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时的丞相(即司徒)更是有名无实,有职无权,所谓论道之官,备员而已。至于东汉末曹操为丞相,其本身便是政权的主体,非复人臣之职,这种情况,当另作别论。
        安作璋《秦汉官制史稿.三公》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8-05-27 01: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