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吧 关注:2,358,853贴子:19,991,312

回复:【古代文化常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周天—图片篇—古代色彩称谓】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8-05-20 08:57
收起回复
    【上古八大姓】
    一说: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另一说:姬、姜、姒、嬴、妘、妫、姚、妊。现在的姓氏主要都是从这几个姓发展而来,详见配图。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8-05-20 17:58
    收起回复
      【双斧伐孤树】
      指嗜酒好色,摧残身体。 双斧一个是贪酒一个是贪色,孤树指身体。出自《元史·阿沙不花传》:“而惟曲蘖是耽,妃姬是好,是犹双斧伐孤树,未有不颠仆者。”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8-05-20 22:47
      回复
        【鬼薪和白粲】
        两者是秦代和汉代的徒刑,刑期皆为三年。 鬼薪,指男犯要为祭祀鬼神而去上山砍柴,同时也需要参与一些其他体力劳动;白粲,是女犯要为祭祀鬼神择米做饭,限于高级官员命妇及其后裔中的女子犯罪者。这两种刑罚是徒刑里比较轻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8-05-21 10:55
        收起回复
          【五德之禽】
          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8-05-21 14:00
          收起回复
            【问奇字】
            问奇字,典故名,典出《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列传下〉。汉扬雄校书天禄阁时,多识古文奇字, 刘棻曾向扬雄学奇字。后来称从人受学或向人请教为“问奇字”。著名的“子云亭”就是为了纪念文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杨雄而建造。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8-05-21 21:58
            收起回复
              【弓冶】
              指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意思是说,好的工匠的儿子,从小就会补缀皮衣;好的制弓者的儿子从小则用柔软的柳条编畚箕。往俗了理解,大概意思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8-05-22 08:03
              回复
                【商羊鸟】
                传说中一种吉祥鸟,每逢下雨前就成群出现,又蹦又跳,屈一膝飞翔。天长日久,人们见商羊鸟出现就知道要下雨。后来商羊鸟绝迹,每当大旱时,人们就自扮商羊鸟,戴面具,拿响板,单足高跳。一种叫做“斗鸡”(也叫“碰拐”)的游戏因此而生。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18-05-22 16:10
                回复
                  【律】
                  出自黄帝时代“师出以律”的故事。黄帝命伶伦把竹竿截成竹筒,钻上眼用嘴吹,发出各种声响用来指挥军队的前进和后退。竹筒的声响“律”体现了军队的纪律,有军法、战时号令的作用,又延伸出“规范”的含义,以后带有军刑意义的都称为律。再后来与“法”组成了法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18-05-22 21:01
                  回复
                    【冬烘先生】
                    冬烘:糊涂、迂腐的意思。唐代郑薰在一次主持考试中误以为颜标是鲁公(颜真卿)的后代,在他成绩并不突出的情况下把他取为状元。当时有人作诗嘲笑:“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家村的冬烘,一年到头,一早到夜教村童。”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18-05-23 07:54
                    回复
                      【帝后】
                      “帝”和“后”在古汉语中都是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帝”最初是指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如黄帝炎帝。后来最高统治者神化,称他们为“皇帝”。“后”原来也是君主、主宰的意思。与“帝”不同的是,他是地上的统治者。大禹的儿子启就被称为“夏后氏”,还有传说中射日的后羿,皇帝的正妻皇后。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18-05-23 18:02
                      收起回复
                        【秦汉文学的山东】
                        指崤山以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为一个地域性的泛称。由于战国七雄之中,除秦国以外的韩、赵、魏、齐、楚、燕六国都在崤函以东,故也有“山东六国”之称。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18-05-23 21:59
                        回复
                          【抹额】
                          抹mò额,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中国服饰,明代较盛行。妇女包于头额,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续汉书·舆服志》记载抹额最初是北方寒冷为了给额头御寒而产生的,后来成了一种装饰。唐 李贺《画角东城》:“水花沾抹额,旗鼓夜迎潮。”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9楼2018-05-24 09:27
                          收起回复
                            【下三滥】
                            也作“下三烂”,来源于磨面粉。手工磨面粉需经过很多循环,每一循环称为一“烂”,“第一烂”磨出的面粉比较粗糙,“第二烂”磨出精华部分,且数量较多。“第二烂”之后磨出面粉统称“下三烂”,指质量不好的面粉。后指人**,或形容手段不光彩。下三滥一般指捏脚、剃头、按摩三个行当。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0楼2018-05-24 14:14
                            收起回复
                              【经幢】
                              幢,原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丝织物做成,又称幢幡。 原本将佛经或佛像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将书写改为石刻在石柱上,主要内容是《陀罗尼经》,因此称为经幢。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多呈六角或八角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1楼2018-05-24 20: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