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吧 关注:9,411贴子:254,938

回复:反对把化州赤沙族始祖梁弼说成是太监梁弼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内臣”,今人龚延明《宋代官职辞典》如是说。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17楼2019-01-14 13:22
回复
    关于北宋宦官,网上有些资料,截图发上以供参考。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19楼2019-01-14 13:25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20楼2019-01-14 13:26
      回复
        文章引《宋史》关于“入内内侍省”的说法说到:“凡内侍初补曰小黄门,经恩迁补则为内侍黄门。后省官阙,则以前省官补。押班次迁副都知,次迁都都知,遂为内臣之极品。”却又说:“如《宋史》记载内臣有十二階,其品级有别,如迁‘都都知’,遂为‘内臣’之极品。其极品之‘内臣’受到朝廷重用。但不须阉割者也。”
        请问极品的内臣都都知是空降的呢?还是如引文说的“押班次迁副都知,次迁都都知,遂为内臣之极品”由低到高升迁而来的呢?
        如果极品内臣都都知是由低品内臣小黄门、内侍黄门一步步升迁而来,那么他在开始为低品内臣时就被阉割过的了,难道后来升迁到为极品内臣时就不是被阉割过的人么?这岂不滑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1楼2019-01-14 23:37
        回复
          《辞海》“太监”条说:
          官名。唐高宗时,曾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主官称大监。古常以“太”作“大”。胡三省谓“大监”即“太监”。辽代南面官太府、少府、秘书、将作、都水等监长官皆称太监。元代艺文、太府、秘书诸监亦以太监为主官,均非宦者。明代在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专设掌印太监等,专为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其他官署的长官始无称太监者。中叶以后太监的权力扩大,拥有出使、监军、镇守、侦察臣民等大权。清代以太监为宦官的专称,设总管太监等为首领,隶属于内务府,但权力减削。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23楼2019-01-16 12:54
          回复
            宋代元祐党籍碑里的“内臣”是指宦官(太监),这里就不列举宋人所说“内臣”是指宦官的材料了,以免有人争辩说所引材料的“内臣”是指宦官不代表元祐党籍碑里的“内臣”也是指宦官。那就从元祐党籍碑本身和词典解释来说说。
            现代人可以不懂宋代官制,但元祐党籍碑是北宋朝廷的官方文字,要说它对官员的分类不懂,难免以今度古想当然耳。
            元祐党籍碑把入籍官员分为文臣、武臣、内臣三大类,自然是各有所指。其中内臣又细分为曾任宰臣执政官、曾任待制以上官、馀官三部分。
            文臣、武臣的意思容易理解,那么“内臣”是什么意思呢?
            《辞海》关于“内臣”有三个解释:(1)国内之臣。(2)宫廷近臣。(3)指宦官。
            第一个意思指国内之臣。国内之臣,意思笼统,而文臣、武臣都是国内之臣吧,既然元祐党籍碑把入籍官员具体分为文臣、武臣、内臣,则元祐党籍碑的“内臣”自然不是包括文臣、武臣等的国内之臣的意思了。否则说元祐党籍碑官员分为文臣、武臣和包含文臣武臣的国内之臣三种,就属于概念并列不当了。元祐党籍碑这种朝廷作品,不至于有这样的低级语病的。
            第二个意思是指宫廷近臣。宫廷容易理解,“近臣”是什么意思呢?《辞海》对“近臣”的解释是“指亲近君主的侍从之臣”。“侍从”作为动词,是“随侍帝王或尊长左右”的意思,而作为名词,《辞海》的解释是:(1)随侍帝后或官员的人。(2)宋代称大学士至待制为侍从官,因常在君主左右备顾问,故名。其后又称在京职事官自六部尚书、侍郎及学士、两制等通为侍从,所指的范围较广。侍从亦称从官。
            龚延明《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侍从”条其中一个意思说到:“(宋)侍从官省称,系一批得以亲近皇帝的高级官员及带有阁学士、待制职名的外官总名。……大体上说,北宋以大学士至诸阁待制为侍从官。南宋宁宗朝后,扩大至六部尚书、侍郎及权尚书、侍郎,亦列为侍从官。”
            可见在北宋,大学士至待制也是宫廷近臣,但大学士、待制这种宫廷近臣和作为宦官别名的内臣自然不同。而就元祐党籍碑而言,大学士至待制是属于文臣,和梁惟简、陈衍等属于宦官(内臣)自然不同。如果把文臣中的大学士至待制等宫廷近臣与宦官为伍同称为“内臣”的话,就不论不类了,就“名”不正了,“颁之天下”岂非贻笑天下?可见把元祐党籍碑上的“内臣”说是宫廷近臣,也是不恰当的。
            第三个意思是指宦官。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使不是读书,而查书,也可以知道元祐党籍碑上的“内臣”是指宦官(太监)。这里不必赘述,但说元祐党籍碑上的“内臣”不是指宦官(太监),此言实在差矣!
            另外,除了宦官别称“内臣”,还有其它情形别称“内臣”的。龚延明《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内臣”条列有三种:(历代)宦官别称;(汉)谒者台官别称;(隋)京师官称内臣,与地方官称外臣相对而言。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24楼2019-01-16 23:58
            回复
              化州赤沙梁氏旧谱的梁奎,经新修谱人大笔一挥,变成了梁律。明人刻书而古书亡,莫非某人修谱而旧谱亡?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26楼2019-02-06 22:14
              回复
                先祖的名讳、字号、谥号都弄混,遑论其他。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3楼2019-02-08 11: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