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吧 关注:8,543贴子:240,304

【厚德载物】推荐一本好书,醇亲王载沣日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相信,喜欢光绪的人一定也会关注他的家人,如果能从他的家人里知道光绪的一些蛛丝马迹也是很快乐的。他的亲弟弟载沣的日记终于出版了,昨天我终于买了回来。可是他的书都是竖版,又都是繁体和古文,读起来自是不那么习惯和流畅。花了两个小时也就读了一大章。虽然内容很平铺直叙,但是对于对晚清社会感兴趣的我还是非常津津有味,几乎是一字一句。这本书可贵之处是完全的当事人手记,而且基本没有参杂评论,就是通过这些点点滴滴记叙真实反映了情况,我认为是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我可能不会把原书内容发上来,但是有些有趣的事情,可以陆续发上来。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5-03 12:09回复
    日记是从庚子年开始,当时慈禧的地位要高于光绪。日记中,这两个人的名字是不能写的,要用圆圈来代替。慈禧要三个圈,光绪两个圈,先帝和妃子是一个圈。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5-03 14:21
    回复
      慈禧下的旨意叫懿旨,皇帝叫谕旨,法令叫朱批,也就是红色字来写。当时两宫都在西安,他们下的指令急得会用电报发过来。我目前看到的上面的旨意还很频繁的,慈禧比光绪的略少一些。这个时候的载沣已经开始被重用。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5-03 14:28
      回复
        我以前看到的资料都说载沣以前有个未婚妻,被慈禧拆散了,让他娶了荣禄的女儿,那个未婚妻自杀了。这件事载沣也特意提到。他的未婚妻是慈禧给指定的,八国联军进京的时候,未婚妻自杀了,具体原因他没写。但是表达了哀悼。我以前看过一些书上写,北京沦陷的时候有好多满族贵族自杀殉国了,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死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5-03 14:33
        回复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洋人要求惩罚罪魁祸首,载漪和载澜被流放,大阿哥也就没靠山了。慈禧过生日,他好像犯了什么错,被打四十大板,实际是打了三十一下。挺有意思。原来打板子也能偷工减料。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5-03 14:41
          回复
            今天看完出访德国。在出行前,光绪下了一道谕旨,大意是载沣第一次出国,可能会遇到很多不适,生活上要多照顾,饮食行动上要尽量按照他的习惯来调节。要多参观其他国家风土人情增加阅历。谕旨很短,但看的我好感动。手足之情难以形容,对弟弟远行还是不放心身体。同时希望通过实地考察来增加阅历,回国后可以有利于我们学习效仿。载沣前后走了将近半年,一路奔波辛苦,不但拒绝了德皇傲慢要求,维护了国格,同时也参观了军队工厂,圆满完成任务。本来他还要去意大利比利时去参观,结果慈禧得知他身体不适,就下道懿旨让他回国。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5-04 04:11
            回复
              这里提下香港,他说六十年前也就是鸦片战争前那里只是荒岛,英国人努力建设下,已经成为重要港口,房子依山而建,各种设施都很健全。后来香港的大发展确实靠的港口贸易,以及金融,成为璀璨的东方之珠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05-04 04:30
              回复
                他们春节是初一到初七不上朝,不知道算不算放假。但是各种礼节繁多。王爷除了每天给太后皇帝行礼,也要有一天给皇后行礼,也算是皇后地位在后宫尊贵的体现。按照规定,王爷是和后宫后妃不能见面的,所以给皇后行礼,也是记一笔。我看书上写,慈禧退朝后,如果有官员送上奏折也是要通过太监传递。可见后宫规矩之严。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5-05 08:31
                回复
                  1902年已经有留声机,可以通过留声机听戏。19世纪90年代,留声机开始在欧美等国投入应用。与此同时,唱片也很快传入中国。1897年,位于南京路上的英商谋得利洋行最先将蜡筒留声机和圆柱形蜡筒唱片引进上海。这种可以留住声音的机器被上海人叫作留声机,会自己唱歌的盘片则被称作唱片。当时进口的唱片内容多为外国音乐。载沣日记里讲他用留声机听戏,也说明我们传统艺术也用上新技术传播。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5-05 08:41
                  回复
                    在那个年代当臣子真是不容易,一会儿是慈禧的懿旨一会儿光绪谕旨,一会儿又是光绪遵照慈禧的要求下的谕旨。我看了半天也分不出什么事情是慈禧太后亲自下令,什么事情光绪可以独自下令。他们之间是什么事情都要商量吗?事事都需要慈禧亲自过问吗?可是有些我觉得不太重要的事情也是慈禧亲自下的旨意。光绪自己的旨意也不少。载沣的日记里每天写上朝,但是几乎没有说出都是涉及什么事情。可能关乎国家机密。不过一般他们是早上五点上朝,中午十一点结束,偶尔有到下午一点或者更晚。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5-08 22:25
                    收起回复
                      1902年,载沣结婚了,他们婚假是二十天。娶个漂亮老婆是人生快事。只是礼节太过冗长。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5-08 22:28
                      回复
                        载沣的第一个未婚妻是1900年定下的,如果不发生义和团事件,八国联军北京沦陷,他就是18岁结婚,和光绪大婚一个年龄。是不是晚清时期结婚都推迟了呢?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5-08 22:32
                        收起回复
                          1904年年初,春节前夕,日俄战争马上要在中国开战。这里发上两道谕旨。第一道:现在俄日两国失和用兵,中国守局外中立之例,禁止谣惑。等因。第二道:俄日开战,与中国无干,决不遷避。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5-09 00:31
                          收起回复
                            根据你所说,那光绪其实这个时候还是有权的?自己能下圣旨?这看来光绪可能朝堂上,慈禧在“训政”,不大好说话,被限制了自由活动空间外,还是有点权的?


                            IP属地:上海17楼2018-05-13 18: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