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写宣统三年发生的一些事情。总的来说他还是用比较白描写法。但是也许涉及事情实在太过重大,包括国会开会内阁成员形成,各地起义,他被迫下台,清政府同意退位,这些事情他都是直接参与,所以相关的诏书旨意他还是原封不动的写在日记里了。还有几件事他简单提过,宣统二年二月二十四日,汪精卫和两个同党在醇亲王经过的地方埋了火药,想炸死醇亲王,结果被发现,汪精卫被判处无期徒刑。第二件事,他上任后,几乎没有提到袁世凯,但是军机大臣的名单里没有了袁世凯的名字。直到武昌起义后,湖川军事动乱才被迫启用袁世凯去镇压。第三件事,隆裕太后参与政事并不少,经常召见醇亲王,说明隆裕太后的职责不只是教育皇帝,还是有重大事情和摄政王商量,名义上我感觉隆裕权力更大。第四件事,清政府的灭亡根本导火索就是这个国会召开,内阁的形成,真的令我气愤不已。自从摄政王监国开始,汉臣进入领导核心就是越来越少,最后除了徐世昌是军机大臣以外,其余全是满人。而这次内阁大臣一共十三个,其中满人九个,汉人只四个,其中皇族七个。这简直是绝对排汉和皇权集中。这个结果的宣布彻底粉碎了民众对政府政治改革的希望,全国哗然,纷纷要倒戈闹独立。载沣被迫下台,内阁解散,袁世凯进入了权力的核心。清政府的灭亡真的被这帮无能后辈给断送了。载沣还算个老实人,他被撤职的诏书还是原封不动记下来了,看着甚是解气。可惜,他们后悔已晚,历史不会在给他们任何机会。泱泱大国,汉人占了绝对多数,满人加起来连汉人零头都没有,内阁竟然给汉人那么少席位,他们想怎么统治这个国家?汉人人才济济,他们那帮八旗子弟,包括皇族,大多不学无术,靠着祖上的荫护过活,这样的统治怎么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