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吧 关注:8,546贴子:240,319

回复:【厚德载物】推荐一本好书,醇亲王载沣日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光绪被毒死,目前唯一的证据就是那个实验了。但是很多疑点并不能解释,所以才需要专家们继续挖掘考证研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8-05-16 06:30
回复
    关于载沣日记,我之所以认为可靠,首先这是日记,日记是写给自己的,是最真实的写作,当然他有可能看到的是错的,但不会编的。而这本日记就是流水账,几乎没有个人评论感情在里面,其实看的很乏味。即使到了两宫重病,权力交接这么重要的大事,也就是平铺直叙。他的日记一直写到他去世前。死后,他的儿子交给了相关部门,这样才作为重要史料来研究。日记被交到出版社时候,就被重抄了一遍。原件却在文革时候弄没了。所以这次出版的是手抄本。几年前才公开于天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8-05-16 06:45
    回复
      接着写宣统三年发生的一些事情。总的来说他还是用比较白描写法。但是也许涉及事情实在太过重大,包括国会开会内阁成员形成,各地起义,他被迫下台,清政府同意退位,这些事情他都是直接参与,所以相关的诏书旨意他还是原封不动的写在日记里了。还有几件事他简单提过,宣统二年二月二十四日,汪精卫和两个同党在醇亲王经过的地方埋了火药,想炸死醇亲王,结果被发现,汪精卫被判处无期徒刑。第二件事,他上任后,几乎没有提到袁世凯,但是军机大臣的名单里没有了袁世凯的名字。直到武昌起义后,湖川军事动乱才被迫启用袁世凯去镇压。第三件事,隆裕太后参与政事并不少,经常召见醇亲王,说明隆裕太后的职责不只是教育皇帝,还是有重大事情和摄政王商量,名义上我感觉隆裕权力更大。第四件事,清政府的灭亡根本导火索就是这个国会召开,内阁的形成,真的令我气愤不已。自从摄政王监国开始,汉臣进入领导核心就是越来越少,最后除了徐世昌是军机大臣以外,其余全是满人。而这次内阁大臣一共十三个,其中满人九个,汉人只四个,其中皇族七个。这简直是绝对排汉和皇权集中。这个结果的宣布彻底粉碎了民众对政府政治改革的希望,全国哗然,纷纷要倒戈闹独立。载沣被迫下台,内阁解散,袁世凯进入了权力的核心。清政府的灭亡真的被这帮无能后辈给断送了。载沣还算个老实人,他被撤职的诏书还是原封不动记下来了,看着甚是解气。可惜,他们后悔已晚,历史不会在给他们任何机会。泱泱大国,汉人占了绝对多数,满人加起来连汉人零头都没有,内阁竟然给汉人那么少席位,他们想怎么统治这个国家?汉人人才济济,他们那帮八旗子弟,包括皇族,大多不学无术,靠着祖上的荫护过活,这样的统治怎么能持久。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8-05-17 02:10
      收起回复
        整本书基本看完了。总结一下对载沣的印象,应是一个老实人,没有什么大的阅历,突然提拔为最高领导人,确实有点勉为其难,如果他的身边有个强臣辅佐或者类似慈禧太后这样的干练的后台,也许事情不会那么糟糕。他和他的祖上先帝一样,甚至更加勤政,光绪过年期间还放七八天假,他只放一天假,他也是真的尽力了。他之所以重用满人皇族,我想也是因为他觉得这些人更可靠,这也足以说明他实在没有经验,也因此导致全国不满,最终葬送了祖宗的江山。自顺治帝入关以来,就开始用汉人。满人人口和汉人比起来,数量极少,搞好和汉人关系,安定国内局势是他们延续二百多年的主要手段之一。汉人官员越来越重要。在同治光绪期间,我曾经计算了一下,军机大臣的总数超过了满族,足可见汉人对国家的重要性。而载沣恰恰犯了大忌,排斥汉人。但是从后来的表现来看,载沣所作所为绝对是赞赏有加。他顺应潮流,不参与大清复辟,不去跟随溥仪到东北做伪太上皇,支持人民政府,足可以反映一个政治家的清醒立场和高尚的国格,确实难能可贵。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8-05-17 22:54
        收起回复
          在这里,我还就为什么慈禧选择溥仪为帝,载沣为摄政王,说下想法。从顺位来说,溥仪的确是最合适人选,他是兼佻同治光绪的子嗣,他和他们关系是最近的。但是溥仪毕竟太小,选择他就等于把大权给了载沣。论资历载沣实在排不上年龄又小。那时候比他更有资历的人其实很多,如果慈禧选他们可以不可以?在那个一言九鼎的时代,慈禧可以找到好几个合适的人选,而且也会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什么她不这样做?我想一个原因就是载沣老实,他是真的没有野心,这点最让她放心。为了弥补他的不足,她采用了她自己当初的经验,和恭亲王合作,她让隆裕和载沣联手,期望能平稳过度。然而载沣差恭亲王远矣,隆裕也无法和慈禧相提并论。慈禧的决定光绪肯定满意,但是期望却使得他们都落空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8-05-17 23:10
          收起回复
            亲,我觉得是毒死吧。我看了你的文,觉得你史料看了不少。但是,隆裕皇后墓也被盗了呀,为啥没有砷中毒一说?如果是防腐剂的话,两人都应该有呀!


            来自手机贴吧54楼2019-01-25 19:08
            收起回复
              哪里可以看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9-01-26 00:29
              回复
                希望是真的吧,希望湉湉少受点苦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9-02-04 01:19
                回复
                  楼主辛苦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57楼2020-12-30 20:39
                  回复
                    请问这边日记叫什么您知道吗?有封面吗?她的第一个福晋也是许的,八国联军进北京,他堂上让他到郊区避了避,这个女人就死于那个人时候,据说八国联军进来时干了很多坏事,其实他们才3000人,当时的民众愚钝,没有开启民智,就事不关己的样子……我这里有本载沣第三代家人12-13年出版的《生正逢时》,但是里面关乎光绪说的极少,不知道是不是载湉和载沣不是一个妈生的原因……毕竟是自家人写的书,都还是比较正面的,多看不同角度的观点发现,奕譞家的人都不是强硬狠角色,算忠良老实型的,就感觉奕詝娶了个那么狠角色。有时总觉得顺治帝和董鄂妃和光绪帝有点雷同,但是好歹孝庄皇后是贤妃,把小康熙照顾的挺好。皇家选人感觉最后都忘了典制……


                    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21-08-12 00:48
                    收起回复
                      好好笑,看了本日记就来大言不惭,我告诉你,类似的书我认真看完了七八本。还慈禧立溥仪!你知道大阿哥吗?光绪在位就差点搞了个政B,不是外国人干涉你说这些都不成立。 至于为什么皇族都不拥护光绪?你动动脑子。光绪是改革派,今天你想着没什么,在那个年代是大逆不道!那个年代君超过父母!你多了解点再来大言不惭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59楼2021-11-09 07:44
                      收起回复
                        民间很多爱兴觉罗后裔,家族不祭拜光绪,后人不明原因。最后皆因我改革侵犯皇族利益。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60楼2021-11-09 07:45
                        回复
                          刚下单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21-11-09 19:13
                          回复
                            可为何就单单光绪爷那边三氧化二砷含量高,隆裕皇后就没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21-11-10 17: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