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接龙吧 关注:10贴子:846
  • 2回复贴,共1

”坑”王驾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感谢@baihe7969 的提醒,我才知道,以前在红吧发的贴子了,留下了一些坑。
http://tieba.baidu.com/p/3658345685?pn=1
因为这个贴子还没有写完,就与红吧某小吧发生不快,然后就离开了红吧,从此就再也没有回去过。所以这个贴子也就没有再更新过。然后就慢慢地淡忘了这件事。亏得这位朋友的提醒,我才想起来,一篇文章足足吊了人胃口,却这么长时间没有被填坑,确实不像我的风格。另外我既然宣布离开红吧,断然没有再回去的道理。想来想去,也只有在处理吧填这个坑了。


IP属地:江苏1楼2018-04-21 10:02回复
    先把原贴摘录如下,以防红吧删帖。
    原文如下:
    (标题:林黛玉之谜,兼谈黛玉是否有婚姻)
    不要以为只有秦可卿之谜,林妹妹身上也有很多迷。
    1、林黛玉之谜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何许人也,红楼梦里有借王夫人的话描写过,书中有写【王夫人叹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从公细想,你这几个姊妹也甚可怜了。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如此金贵的小姐,能嫁给林如海,说明林家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
    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何许人也,红楼梦里也有描写。书中有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也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应该说林如海的地位还是不错的。
    林家有没有钱?看一个红楼梦里提到的例子,书中第三回,林如海曾修书给贾政,让其帮忙给贾雨村谋一职位。在雨村临行前,林如海这样对雨村道:“即所有费用之例,第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林如海的意思这个钱不用雨村出,贾府人势利眼也不会出这个钱,那么这个钱是林如海出的。这个是多少钱?可以拿贾蓉的虚衔五品龙禁尉与雨村的实缺应天府来比较,至少要5000两以上。
    后来林黛玉有没有钱?林黛玉应该真的没有钱,书中有写”(林黛玉)无依无靠投奔来了的“、”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姑娘一样“,就是每个月领二两银子的月例钱。
    那么林家的钱哪里去了,是被贾家吞了吗?我们从书中推测,应该不是贾家吞了,而是林家出了变故。而且林黛玉回家探父,林如海病故。和秦可卿死亡时间是差不多时间。
    从哪里能看出林家出了变故?一是贾母说了一句话:“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没人来接她的,你只放心吧。”二是紫鹃一句话:“那些顽话都是我编的,林家实没了人口,纵有也是极远的。族中也都不在苏州,【各省流寓不定】。纵有人来接,老太太必也不放去的。”
    【一】透露出林家好像被抄家了,整个家族也不存在了。其中必然是发生了一件大事,给家族带来了灭门之灾。【二】透露出即使这些关系非常远的族人,也都离开苏州了。最要紧的那句话,他们不是移居他乡,而是在【各省流寓不定】。要知道清朝还是农耕社会,不像现在,农耕社会是人口不流动的,但凡要出个远门,那是大事,怎么可能在“各省流寓不定”呢?只有一种解释,被流放了。
    林家和秦可卿同时出现变故,中间有没有必然联系,还需要继续探讨。
    2、林黛玉与香芋之谜
    前面提到林家可能被抄家,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明写,而是暗写呢?其实林黛玉的所有一切都是暗写。你看到的花前月下的都是假的林黛玉。真林黛玉的结局作者也已经写就,当然也是暗写。
    元春不喜欢香玉,而香玉就是指林黛玉。《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一回,元春要宝玉作诗,宝玉正作“怡红院”一首时,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转眼瞥见,急忙回身悄推他道:她( 指元春)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其实这句话是作者故意借宝钗之口这样的说的,把”红香绿玉“改成”怡红快绿“,恰恰说明元春不是不喜欢”红“与”绿“,而是不喜欢”香“与“玉”。
    第十九回,宝玉午饭后去看黛玉,怕她嗜睡积了食,便“正言厉色”地讲了一个小耗子精偷香芋的“大故事”。故事说一群耗子过腊八节,要熬腊八粥,商议着要到山上庙里去偷米。一个极小怕弱的小耗自告奋勇要去偷香芋。众耗问它如何去偷,它道:我不学他们直偷。我只摇身一变,也变成个香芋,滚在香芋堆里,使人看不见,听不见,却暗暗的用分身法搬运,渐渐的就搬运尽了…… 众耗听了不信,小耗遂摇身说“变”,竟变了一个最标致美貌的一位小姐。众耗忙笑道:“变错了,变错了,原说变果子的,如何变出小姐来?”小耗现原形笑道:“我说你们没见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3、黛玉与秦可卿之谜
    前面提到黛玉与香玉的关系,有吧友认为元春把“红香绿玉”改成“怡红快绿”,不能说明元春讨厌“香玉”。那么就再提供两个例子。曹公在《赞林黛玉》词的“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其中娇花对应弱柳,娇花为“红”,弱柳为“绿”,实乃隐去“香玉'。《警幻仙姑赋》中的“方离柳坞,乍出花房”是用同样手法将“香玉”二字暗隐。
    读红楼梦的时候,老师都会提醒大家注意黛玉与”香“、”玉“之间的关系。那么红楼梦里有几个玉?第一个就是黛玉,第二个是红玉(丫鬟红儿),第三个是茗玉(雪下抽柴的那位),第四个是玉训,第五位是秦可卿(为什么秦可卿也是玉,因为秦可卿未嫁前名字里是带玉的,”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香呢,只有一个人,就是香菱(甄英莲)。所以这几个人的命运跟黛玉很有关。
    这里先着重谈一下黛玉与秦可卿的关系
    秦可卿是抱养的,是营缮郎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黛玉也是被贾府寄养的。红楼梦原本回目为《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秦可卿有一个弟弟秦钟,林黛玉也有一个3岁就死了的弟弟。
    秦可卿生得鸟娜风流,如黛玉。
    另外就是秦可卿与宝玉的关系,那个幻境就不说了,秦可卿死的时候宝玉竟然吐一口血出来。
    书中明确黛玉与可卿的靠《赞林黛玉》词。像《警幻仙姑赋》脱胎于《洛神赋》一样,该赞词在遣辞方面也极力模仿《警幻仙姑赋》,比如:一个“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一个就“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一个“宜嗔宜喜”,一个就“似喜非喜 ”;一个“应惭西子”,一个就“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之所以将《赞林黛玉》的笔墨处理与《警幻仙姑赋》的如此相同,就是在暗示读者两人之间的关系。
    4、黛玉与妙玉之谜
    前面谈到林家可能被抄家,林家远房族人被流放,那么有人有异议,认为既然林家被抄,黛玉为什么会安然无恙?我通过研究红楼梦得出一个结论:黛玉之所以能安然无恙,是因为黛玉有贾家做靠山。毕竟黛玉是贾母的外甥女,是贾敏的亲女儿。那么贾家通过什么方法,如何运作,会让黛玉安然无恙的呢?就需要看妙玉的经历了,前面我已经说了,黛玉的真实经历书中不会明写,而是采用暗写的方法。那么黛玉的抄家经历就是通过妙玉的经历来显现的,黛玉与妙玉都带玉,两人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家看妙玉的经历,妙玉也是苏州人士,而且是官宦之家,跟黛玉身世很相似。那么为什么妙玉会出家呢?因为只有出家了才能活命。而且师傅说了必须到京城才能找到出路,然后就进了贾府。可是从头到尾,妙玉都是带法修行,并没有真正出家。
    这里面已经隐藏着贾府保黛玉的方法了,就是让黛玉出家,当然是带发修行,然后再转到贾府。
    妙玉住的栊翠庵,又名‘馒头庵“,别名”馒头案“,隐含意义明显。
    5、黛玉与香菱巧合之迷
    黛玉与香菱(甄英莲)有什么巧合之处?
    首先香菱貌似黛玉。在“送宫花”一回里,周瑞家的见了香菱,赞叹说:“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秦可卿什么模样?我们知道,宝玉在“游幻境”时,是见过的:“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香菱像可卿,可卿像黛玉,黛玉即香菱,这是多么隐蔽又严密的一条线索呵!作者用心是何其良苦。
    其次,两人都是独女,书中说:“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第一回)而林黛玉是林如海的独女,书中这么说:“今如海年已四十,……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
    第三,两人都遇到了癞头和尚,
    甄英莲三岁那年的某一个夏天,她的爹抱着她在门口玩耍时,遇到了癞头和尚:
    那僧则癞头跣脚,……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
    黛玉进了贾府之后,和人聊起自己的病,黛玉自述道:
    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
    第四,二人的家乡就是一个地方。书中点明香菱的家乡是姑苏。而黛玉的家乡,书中虽说是维扬,却又特特地加了一笔:“(林如海)本贯姑苏人氏。”
    第五、甄英莲的父母何其疼爱她,可她却无福享受,偏偏被拐子给拐走了。黛玉的父母也是何其疼爱她,偏偏她的母亲却病逝了。这不同的幼年不幸,都把她们引向同一个方向:贾府。
    第六,更为神奇的是:关于黛玉与宝玉之间的“木石前缘”,却是于甄士隐的梦中托出的。甄士隐与二玉有何关系?几乎看不出任何关系。如果是出现在林如海的梦中,不是更合情合理吗?可作者偏偏设置了甄士隐的角色。可知,香菱的家和黛玉的家,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二人本为一人。


    IP属地:江苏2楼2018-04-21 10:03
    回复
      其实这个故事应该结束了,故事的结局真的不想说,范晓姝有一次去国外旅游,然后被人绑架了,然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但是大家都安慰说,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所以,我们都祝愿她一直在国外生活的好好。


      IP属地:江苏11楼2018-04-21 10:21
      回复